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吉沙水电站建设项目为例,通过调查和定位观测,对水电站建设过程中的水土流失特点进行分析,对不同分区和不同时段的水土流失分布特征进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施工区施工造成的水土流失特点不同;项目区建设期年均土壤流失量呈增加趋势,建设后期和植被恢复期年均土壤流失量减小;不同分区土壤流失量以施工公路最大,石料场最小  相似文献   

2.
对金安桥水电站工程每年径流泥沙、施工区不同部位水土流失量、水土流失治理状况、河道含沙量进行监测.结果表明:以覆土绿化坡面的产流量和侵蚀量作对照,未覆土绿化坡面、有林地坡面、弃耕梯台地坡面的保水率分别为35.14%、56.14%和79.35%,保土率分别为61.43%、77.12%和84.79%;2006—2011年弃渣场侵蚀量分别为6725.1、4946.8、3677.9、2522.8、1651.7t和1047.3t,石料场侵蚀量分别为1010.0、1093.0、955.1、921.2、635.1t和407.7t,施工公路侵蚀量分别为12250.1、5316.3、2885.1、2089.7、1161.1t和756.6t,枢纽建筑物侵蚀量分别为1184.8、844.0、1132.9、691.1、79.5t和47.4t;水土流失治理情况方面,到2011年,工程区水土流失总治理度达到94.86%,土壤侵蚀模数由2006年的2288.26 t/(km2·a)降低到2011年的429.17t/(km2·a),土壤流失控制比由2006年的4.58降低到2011年的0.86;植被覆盖率由2006年的1.95%提高到2011年的22.13%;2006—2011年河道泥沙年平均含量分别为0.980、0.740、3.091、1.185、0.170kg/m3和0.086kg/m3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对于各种资源的需求也逐渐增加,其中电力的需求增长较为明显,在新时代的电力建设下就需要维持供电系统的稳定性。而送变电过程是电力系统建设中的重要环节,与社会生产以及居民的生活息息相关,但是在送变电的过程中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水土流失,因此需要对其水土流失的特点进行研究,还要对水土保持监测,这样才能够有效的解决问题,保护环境,达到电力系统建设的目的。本文将根据具体的项目以华能陕西定边郝滩风电场110千伏送出线路工程为例来展开对送变电工程中水土的流失特点以及水土保持监测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王文涛 《甘肃农业》2014,(15):61-62
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红沙梁露天煤矿建设产生的水土流失对当地及周边生态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经过深入细致地实地勘查水土流失的分布及成因,根据项目所在地(酒泉市)的不同的地理特征,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行之有效的治理措施,并进行了工程布局。  相似文献   

5.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量预测是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的依据和关键,针对水电站工程水土流失预测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如预测分区的混乱,预测面积不准确,预测时段划分不正确等,提出了相应的对策。给出了水土流失预测项目区划分图,对预测过程中流失系数的算法进行了分析,作者建议从侵蚀因子、选择类比法来或查阅相关水文资料确定流失系数。  相似文献   

6.
输变电建设水土流失特点与水土保持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四川省境内的4个输变电工程水土保持方案,分析表明在不同地形区域修建输变电工程所引起的水土流失程度不同,同个输变电项目中不同建设阶段水土流失程度也不同.根据输变电项目建设水土流失规律,针对水土流失特点设置水土保持监测点,最大程度地发挥水土保持效果.  相似文献   

7.
大通县水土流失面积广、强度大、监测设备落后,为此研发设计探测、数据交换传输为一体的水土保持自动监测系统,并对系统的主要技术特点进行了初步探讨,为大通县水土流失的评价和及时预警预报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
黄河源头区水土流失及治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黄河源头区水土流失严重,水源涵养功能降低,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的现状,提出了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9.
黄河河口生态需水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针对黄河入海口流量减少导致的河口生态环境破坏、生物多样性降低和生态系统退化问题,研究确定黄河口的生态需水量,为黄河口的生态系统平衡和环境改善、生物多样性维护及生态稳定提供参考。【方法】在分析历史文献和调查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关键物种的识别,确定食物网中优先保护的序列;分析河口生态系统的限制因子,建立入海径流量与近岸海洋站盐度之间的相关关系;根据优先保护物种的关键生命阶段,用相关分析方法计算黄河河口近海海域不同时期的入海流量和径流量。【结果】在近海生态系统中,鱼类是关键物种,鳀和黄鲫为优先保护物种。盐度为河口及附近海域生态系统的限制因子,鳀和黄鲫的优先保护生命阶段为4月、5-6月和7-10月3个阶段,盐度分别为27~31,28~32和27~31。根据黄河入海径流量与盐度的相关关系,确定黄河河口生态需水量约为124亿m3。【结论】关键种和关键性指数能够用于生态系统结构比较复杂的河口及附近海域优先保护生物类别的选择,根据关键种占优势的种类以及限制因子盐度,可以计算渤海河口及附近海域的盐度阈值,进而可以确定黄河入海径流量。  相似文献   

10.
张掖下石湾项目建设和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水土流失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经现场实地勘查和查阅相关资料,本文就项目建设过程中产生水土流失的特点、成因及防治措施做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甘肃省永靖县生态环境总体上还比较脆弱,水土流失非常严重,水土保持是改善人居生活环境的有效途径,是维系生态环境安全的主体措施。永靖县针对近年来人为水土流失问题日趋严重以及水土保持治理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全面优化、综合治理、预防为主、管护治理的思路,坚持以小流域为单元,实行山、水、田、林、路与沟综合治理的原则,加强水土保持预防治理并重,多方面争取和整合资金,加大水保投入力度,努力改善水土保持治理现状,使永靖县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水土保持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相似文献   

12.
13.
杉木世行造林水土流失及土壤肥力监测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通过建立28个不同营林措施的径流小区,对杉木世行造林地水土流失及土壤肥力进行定位研究.结果表明:炼山清理迹地造林导致了林地严重水土流失,林地6年的水、土、肥流失分别是不炼山林地的3.1、19.7和6.1倍;穴状整地造林可比全垦、带垦整地减少37.65%和23.42%的土壤侵蚀量;扩穴连带抚育水保效果不明显.杉木世行造林模式可比传统造林模式减少7.76%的土壤侵蚀量和11.35%的液体径流量,造林后林地表层养分指标呈下降趋势,主要是林地水土流失引起的.  相似文献   

14.
岩桂人工林水土流失监测及效益评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连续2年对岩桂人工林主要生长区降雨、地表径漉、泥沙含量的观测和3种栽培模式水土流失的对比分析,得出了以下2个重要结论:①3年生林分与2年生林分比较,水土流失大为减少,岩桂纯林模式水土流失减少了91.81%。岩桂 白犀草模式减少水土流失为88.97%②林草栽培模式较农耕地模式水土流失减少,岩桂纯林和岩桂 白犀草混交林模式水土流失均比未停耕农耕地有较大程度减少,2年生岩桂纯林水土流失减少35.3%。岩桂 白犀草混交林水土流失减少34%,3年生岩桂纯林水土流失减少88.11%,岩桂 白犀草混交林水土流失减少83.67%。  相似文献   

15.
从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分别介绍了防治水土流失的措施,并提出监测管理方法,以期为水利工程建设中的水土保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朱京炜 《现代农业》2006,(12):86-87
北方典型草原区由于土壤抗蚀能力低,侵蚀外营力大,在超载放牧的情况下,极易产生侵蚀。致使草场退化沙化面积不断扩展,生态环境恶化,不但造成当地畜牧业发展缓慢,而且使京津地区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影响。该区水土流失防治工作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加强科技支撑力度,强化管理,提高治理效率,采用围栏封育、划区轮牧、草场改良、建立草场防护林网及人工草地、发展草原节水灌溉等有效措施,以实现草原的生态平衡。  相似文献   

17.
水土流失直接关系国家生态安全、防洪安全、粮食安全和饮水安全,而水土保持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唯一途径。基于此,通过对宁夏六盘山镇水土流失特点的分析,最后对六盘山镇开展水土保持和改善生态环境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刘碧维  宋楠  耿胜慧 《农技服务》2014,31(7):105-106
通过对湖南省传统农林业生产活动和开发建设项目造成的水土流失分别进行统计分析,提出了"传统的农林业生产活动造成的水土流失得到控制,开发建设项目造成的水土流失日趋加剧"的水土流失新特点,并结合水土保持法的要求,提出了多方位的防治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阿左旗在黄河沿岸乌兰布和沙漠段的水土流失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对开发利用现状及治理措施进行分析总结,提出黄河乌兰布和沙漠段的治理与开发利用的措施和途径。  相似文献   

20.
植被恢复治理水土流失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江西是个多山地区,由于地质构造、暴雨等自然因素和乱砍滥伐、无序开垦等人为因素,导致地质灾害频繁发生、水土流失十分严重。在讨论江西省水土流失基本情况的基础上,提出了治理水土流失的植被恢复的方法与技术,并分析了兴国县和笔者自行研究的治理水土流失的多种生态农业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