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张翘  王焕毅 《中国农业信息》2015,27(10):158-160
为了更好的掌握辽宁本溪地区玉米各个生育期内影响本地区玉米产量的气象因素,以便我们更好的有针对性的加强农业气象预防和防灾减灾工作,研究选取了本溪地区1981~2010年6个气象站点的测试数据,并结合本溪地区玉米在不同时期的生长材料,分析最高和最低温度、降水量的多少以及光照强度等气象因子与玉米产量之间的关系。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更好的促进本溪地区玉米产量与气象因素的关系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2.
为了更好地掌握影响奈曼旗地区玉米产量的气象因素,以便更好地、有针对性地加强农业气候区划和防灾减灾工作,利用奈曼旗气象站1986—2015年的气温、降水、日照、蒸发等气象资料,采用相关分析法分析了气温、降水、日照、蒸发4个气象因子对奈曼旗玉米产量的影响,以期为内蒙古玉米主产区奈曼旗在"十三五"期间的玉米稳产高产提供更好的气象服务。  相似文献   

3.
气象因子对呼伦贝尔市玉米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玉米的气候产量与玉米生育期间的积温、土壤重量含水率,建立了玉米气候产量和气象因子之间的关系,并通过此关系可以计算出玉米产量的预报值,其结果与生产实践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4.
重庆地区玉米气象产量变化及气候影响因子简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选用代表重庆4个区域的合川、垫江、开县、南川1960~2001年的气象资料及玉米产量资料,采用Mann—Kendall突变检测方法对玉米产量资料序列进行分段,借鉴贝尔(Baier)产量模式思路计算了玉米的气象产量,利用相关等方法简要分析了影响玉米产量的主要气候因子.结果表明:基于贝尔产量模式思路的气象产量计算方法同时考虑了气候和非气候因子对气象产量的影响,是比较符合客观实际的气象产量计算方法;在1960~2001年时段内重庆4个地区玉米单产均有较明显的上升趋势,除南川玉米单产突变不显著外,其余3地玉米单产的突变均发生70年代后期到80年代初期;重庆地区玉米的气象产量在年际间有较大差异,而且在不同地区也有较明显的差异,可能与当地的气候的年际变化及本身的气候差异有关;生育期内的降水多寡(旱涝)对重庆玉米产量的影响较大,是影响重庆玉米产量的主要气候因子.  相似文献   

5.
重庆地区玉米气象产量变化及气候影响因子简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选用代表重庆4个区域的合川、垫江、开县、南川1960~2001年的气象资料及玉米产量资料,采用MannKendall突变检测方法对玉米产量资料序列进行分段,借鉴贝尔(Baier)产量模式思路计算了玉米的气象产量,利用相关等方法简要分析了影响玉米产量的主要气候因子.结果表明:基于贝尔产量模式思路的气象产量计算方法同时考虑了气候和非气候因子对气象产量的影响,是比较符合客观实际的气象产量计算方法;在1960~2001年时段内重庆4个地区玉米单产均有较明显的上升趋势,除南川玉米单产突变不显著外,其余3地玉米单产的突变均发生70年代后期到80年代初期;重庆地区玉米的气象产量在年际间有较大差异,而且在不同地区也有较明显的差异,可能与当地的气候的年际变化及本身的气候差异有关;生育期内的降水多寡(旱涝)对重庆玉米产量的影响较大,是影响重庆玉米产量的主要气候因子.  相似文献   

6.
以30个玉米新组合为试材,分别在海城(辽中南)、铁岭(辽北)、阜新(辽西)、凤城(辽东)4个不同生态区种植,比较不同生态区品种的产量差异,分析产量与气象因子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不同玉米品种间产量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地点的生态因子对产量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同一品种在不同地点产量表现也存在显著差异。(2)各生态区的产量依次为:海城铁岭阜新凤城。(3)吐丝期和灌浆期日均温度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生育后期较高的温度有利于提高玉米产量。吐丝期降雨量与产量呈显著负相关,吐丝期日照时数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可见,吐丝期的降雨量与日照时数两因素之间相互制约,从而影响产量。  相似文献   

7.
南丰县关键气象因子变化对蜜橘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南丰县1981—2017年气象资料与蜜橘(Citrus reticulata Blanco.)统计产量数据,采用线性气候倾向、SPSS相关性等方法进行分析,探讨了蜜橘产量与气象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南丰县近37年的柑橘面积、总产量呈增加趋势;年平均气温、年积温与年平均产量呈显著相关,与降水量、降水日数、日照时数相关不显著。柑橘年平均产量与3月下旬、6月中旬、7月下旬、8月上旬、9月上旬、11月上旬、11月中旬最低气温,6月中旬平均气温,11月中旬降水量呈显著正相关,与6月上旬日照时数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8.
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和提高玉米产量,以2016-2021年来秸秆覆盖还田下玉米产量和气象因子数据进行分析,探讨影响玉米产量主要气象因素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1)2016-2021年嫩单19年际间成熟期干物质量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其中2018年玉米干物质量最高,2016年最低,成熟期玉米干物质量在2018年为372.39 g, 2016、2017、2019、2020和2021年分别比2018年减少23.11%、21.76%、10.59%、7.26%和6.02%。2016-2022间年产量以2018年最高,为10 088 kg·hm-2,2016、2017、2019、2020和2021年分别比2018年减少17.60%、14.40%、2.98%、2.44%和5.83%。(2)除2021年之外,产量的高低与干物质积累量的高低基本一致。而该地区玉米产量的高低变化与平均温度和日照时数关系并不密切。(3)玉米水分利用效率与年降水量表现为抛物线型关系。水分利用效率随着年降水量的增加先增后降,存在临界值。产量与水分利用效率的相关性分析表明,该地区玉米产量的高低变化与水分利用效率有一定...  相似文献   

9.
《吉林农业科学》2015,(4):17-20
采用灰色关联度的方法,研究了吉林省不同生态区气象因子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中部地区,日照时数和积温与玉米产量的关联度最为密切;在东部地区,玉米抽雄吐丝后的积温和日照时数与玉米产量的关联度最为密切;在西部地区,降水与玉米产量的关联度最为密切。在中东部地区,积温增加会带来产量的增加,而在西部地区,积温增加产量反而减少。因此,在生产上,应合理选用品种,并采取相应的栽培技术措施,以便充分利用自然资源。  相似文献   

10.
以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的‘鲁棉研28号’为试材,探讨年际间气象因子变化对棉花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年际间棉花生育期内的积温变化不显著,日照时数间的变异系数为7.4%,降水量的变异系数达到18.4%;日照时数与籽棉产量、霜前籽棉产量、皮棉产量呈正相关;降水量与籽棉产量、霜前籽棉产量、皮棉产量呈负相关,均达到显著水平,表明降水量是影响棉花产量因素的关键气象条件。  相似文献   

11.
在大豆生育期内常因降水、温度、日照等气象因子的变化而影响大豆的生长发育及产量,从而出现较大的起伏.为摸清其变化规律,尽量避免不利气象因子的影响,充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我们根据八年的气象资料和大豆生育期各时期观测,调查研究,为大豆高产稳产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制定半干旱地区玉米栽培技术措施以及选择适宜当地种植的品种,对连续6a玉米产量和气象数据进行分析,探讨影响玉米产量的主要气象因素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近6年生长季气温变化幅度较小,活动积温受霜期影响较大;降雨量高于往年平均水平,各月份降雨量时空分布不均匀,易发生春旱、夏涝现象。降雨量的多少及其时空分布情况、个别年份的早霜和晚霜等灾害性天气是玉米年际间产量波动的主要限制性气象因素。  相似文献   

13.
通过气象因子对郑单958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研究表明,株高与生育期间的降雨量呈正相关;成熟期干物质积累与各生育阶段日照时数始终呈正相关,且在拔节期至吐丝期达到极显著水平;成熟期叶面积与各生育阶段日照时数的相关程度呈上升趋势,且与整个生育期内日照时数呈极显著正相关;吐丝期至成熟期,产量与积温呈显著正相关,与降雨量和日照时数呈正相关;而在整个生育期内,降雨量成为影响玉米产量的主要因素,达到极显著水平。回归分析表明,在出苗期至拔节期,随着积温的增加,产量有所增加;随着降雨量和日照时数的增加,产量均逐渐减少;在吐丝期至成熟期,随着积温和日照时数的增加,产量均呈线性增加;在整个生育期内,玉米产量随着积温、降雨量和日照时数的增加,均呈线性增加,且随着降雨量的增加,产量增幅最大。  相似文献   

14.
选取黄淮海地区"永优"系列玉米品种"浚单20"2001—2002年41个站、"浚单29"2008—2009年46个站及这2个品种2014年21个站点的生育期、产量资料和同期各站的气象资料,通过数理统计和积分回归等方法,分析气象因子对永优系列玉米品种产量的影响和不同品种的区域适应性。结果表明,浚单20和浚单29的产量最高值相当,浚单29产量的最低值高于浚单20;浚单20的主要影响因子是气温和日照时数,而浚单29的主要影响因子是降水量和日照时数;在高产站点,温度、降水量和日照时数基本能满足玉米生产需要,积温增加成为产量增加的一种限制因素;在中产站点,降水量和和气温基本能满足生产需要,而日照时数和积温略显不足;低产站点降水量和气温不能满足生产需要,而日照时数和积温略好。通过旬气象因子对产量的敏感系数分析发现,各旬降水量对浚单20和浚单29的影响完全相反,降水量对浚单20产量的影响主要为负效应,对浚单29产量的影响主要为正效应;各旬日照时数对浚单20和浚单29的影响都以正效应为主,在生育前期效应相反,而在后期基本相同;各旬平均气温对浚单20和浚单29的影响基本都为正效应。因此,浚单20适合在降水量相对较少、日照时数相对稳定、平均气温相对稳定的地区种植,而浚单29则适合在降水量相对较多、日照时数相对较多、平均气温相对较高的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5.
采用宝清县2004—2018年以来的气候、产量资料,采用滑动平均线性分析方法,从平均气温、降水量和日照气象因素对玉米和大豆产量的影响入手,利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影响大豆和玉米产量的重要气象因子,建立影响玉米和大豆产量的气象因子和预报模型,为玉米和大豆高产种植提供科学依据,也为宝清县气象局开展农业气象服务,保障粮食生产提供重要气象支撑。  相似文献   

16.
基于烟台小麦产量预报模型中的气象影响因子,对2014年冬小麦生长发育期间的气象因子对冬小麦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应对不利影响的防治措施,结论可为地方农业生产决策及服务部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利用永宁县农业气象试验站常规观测大白菜产量和相关气象条件的资料,分析了产量与主要气象因子的关系,研究表明:对大白菜产量影响最大的为8月上旬出苗-基生叶展开期的积温、平均温度、日照时数。8月下旬至9月上旬的日照时数对大白菜产量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8.
以若羌县枣树物候期为时段,根据若羌枣区多年的温度、降水、日照时数等气象因子和各年度红枣产量,研究影响若羌县红枣产量的因子。结果表明,红枣产量与脆熟期降水量之间呈现显著负相关关系;与脆熟期内的日照时数呈现出正相关关系,与幼果生长期内的日照时数呈现出负相关关系;与开花期和幼果生长期的平均温度也呈现出显著负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陕西北部主要气象灾害变化及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1971-2012年陕西省榆林市玉米生长期内干旱、冰雹、暴雨资料和玉米产量数据,采用数理统计、趋势产量分离、线性回归等方法,分析了三种气象灾害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显示:玉米生长期干旱有逐年代上升趋势,西北县区较东南县出现干旱的频次高;生长期干旱可导致大部分县减产,遭遇重旱到特旱最大可造成玉米减产70%以上;初夏干旱最多,对玉米产量影响也最大,初夏发生特旱可导致玉米减产7%~40%,东南县区初夏干旱减产较西北县区减产幅度更大。冰雹在过去42 a呈现极显著的下降趋势,6月份出现冰雹最多,对产量影响不大。暴雨次数的年代际变化呈上升趋势,暴雨雨量变化不明显,暴雨次数、暴雨量与玉米产量均表现为显著负相关。三种灾害综合影响中,初夏干旱对玉米产量影响最大,其次为暴雨,冰雹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20.
2014—2015年在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谷子研究所试验田选用长治地区具有代表性的玉米品种诚信6号进行分期播种。采用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研究长治地区不同播期玉米生育进程和气象条件变化,研究了播期和气象因子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气象因子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由高到低依次为日均气温、日照时数、降雨量,而平均气温和日照时数也是影响玉米生育进程的主要气象因子,生育进程与降雨量呈负相关,但差异不显著。2014—2015年长治地区降雨比较充足,对玉米生育进程影响不大;生产上,长治地区春播玉米4月25日—5月10日播种,可增加日照时数和平均气温,适当缩短玉米后期脱水时间,从而为玉米实现籽粒直收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