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引进6个春蚕豆品种两年6点次试验结果分析,临蚕6号在各点表现突出,其丰产性、稳产性好,适应性强,特别适应在夏河、临潭试点种植;青海11号、9540-3-2-1两个品种(系)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仅次于临蚕6号,特别适应在夏河试点种植。  相似文献   

2.
利用云南省2年田麦区域性试验结果资料,采用多年多点方差分析、品种稳定性参数和高稳系数,分析了小麦新品种临麦15号的丰产性和稳产性。结果表明,临麦15号与对照品种云选11-12产量达极显著差异;截距和相关系数2个稳定性参数及高稳系数均表明,临麦15号是一个丰产兼稳产的优良小麦新品种,适宜在云南省广泛推广和种植。  相似文献   

3.
庄浪县高寒阴湿区蚕豆引种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当地主栽品种临蚕6号为对照,在庄浪县高寒阴湿区对6个蚕豆品种进行了引种试验。结果表明,青蚕14号、临蚕7号综合性状优良,生长势强,晚熟,丰产性好,平均产量分别为5 000.00、4 909.09 kg/hm~2,较对照品种临蚕6号分别增产4.8%、2.9%,可在庄浪县高寒阴湿区推广种植。对照品种临蚕6号综合性状好,生长势较强,晚熟,丰产性较好,平均产量为4 772.73 kg/hm~2,可继续种植。  相似文献   

4.
为准确评价参试苦荞新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和生态适应性,利用AMMI模型和GGE双标图对5个参试品种在宁夏南部山区的半干旱区、半干旱易旱区和干旱区的6县(区)多年多点试验数据进行了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和试点代表性分析及综合评价。通过主成分PCA与品种的稳定性(Dg)和试点的稳产性(De)分析,筛选出适宜在宁夏南部山区种植的丰产性稳定性和适应性好的品种为晋苦荞2号和川荞3号,晋苦荞2号产量为1 671~2 593 kg·hm-2,比对照平均增产17.3%。川荞3号的产量为1 474~2 513 kg·hm-2,与对照相比平均增产7.5%;试点辨别力代表性以半干旱易旱区的海原县,中部干旱带的同心县及半干旱区的西吉县比较理想;试验经历了干旱年份、正常年份和丰水年份,参试品种在干旱年份较丰水年份产量减产28.0%~45.3%。  相似文献   

5.
为全面评价甘肃省马铃薯品种多点联合试验中参试品种(系)产量要素性状在不同环境中的丰产性、稳定性、适应性和各试点的代表性、鉴别力,利用R语言的GGEBiplot GUI程序包对参加2017-2018年甘肃省马铃薯品种多点联合试验的8个参试品种(系)‘L1036-34’(P1)、‘F80’(P2)、‘201106-7’(P3)、‘D0602-10’(P4)、‘天11-8-2’(P5)、‘天11-8-24’(P6)、‘西和蓝’(P7)和‘陇薯6号’(P8)在6个试点的产量要素性状进行双标图分析。结果表明,在两年6个试点中小区产量适应性、丰产性、稳产性最强的参试品系均为P1;商品薯丰产性、稳产性较好的品系为P1、P5;单株产量丰产性、稳产性较好的品系为P1、P5;单株结薯数丰产性较好的品系为P2、P1,稳定性好的品系为P1、P5;商品率丰产性、稳产性较好的品系为P6。综合产量要素分析,参试品种(系)的丰产性、稳定性和适应性的综合排序依次为P1、P5、P6、P2、P4、P8、P7、P3。双标图能够简单直观有效的评价参试品系和试点,较为理想的品系为P1,较为理想的试点为会川、天水、临夏。  相似文献   

6.
为筛选出适宜河西地区种植的蚕豆品种,选择6个常规主栽品种,以临蚕8号为对照,开展蚕豆品种间生育期、农艺性状及产量比较研究。结果表明:6个参试蚕豆品种均能完全成熟,临蚕8号与9946-2成熟时间最早;青蚕14号生育期最长,百粒重最大;临蚕11号的有效分枝数、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及产量最大,临蚕10号产量位居第二。综上所述,临蚕11号生长健壮,且具有较高的丰产性,可作为主栽品种应用于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7.
引进了11个鲜食糯玉米新品种,组织安排了多点试验,对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抗逆性、适应性、品质及植物学特征进行了研究与鉴定。结果表明,奥玉特1号、闽糯0018两个品种表现丰产性、稳产性好,抗逆性较强,适应性广,品质较好,适宜我省种植。  相似文献   

8.
综合评价甘肃省大麦品种(系)的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以及各个参试点的区分力和代表性,为优良大麦品种的推广和种植区域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应用Genstat的GGE双标图对2014—2016年甘肃省联合区试在6个参试地点对10个大麦品种(系)的产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丰产性和稳产性最好的品系是G3(0416-1)和G1(HF-05-1-11);E2(民乐)是较为理想的试验点,代表性和区分力均较强。Genstat的GGE双标图分析为能够更直观的展示大麦品种(系)的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以及各个参试点的区分力和代表性提供了更为科学有效的方法,为甘肃省大麦品种的合理布局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马铃薯品种区域比较试验是新品种选育及推广的重要环节,为准确评价各参试品种的表现,筛选理想试点,利用一年多点(LSD法)模型、AMMI模型和GGE双标图模型评价了6个试点的区分性、代表性和生态区域分类,比较了10个品种产量的适应性、丰产性和稳产性,并比较3种模型在区域试验应用中的差异。结果表明,品种产量在不同品种间、试点间存在极显著差异,品种和试点之间存在显著互作效应;品系G8(华薯6号)、G6(08HB18-4)、G2(鄂马铃薯17)丰产性和稳产性综合表现好,可推广种植;XS(兴山)试点鉴别力和生态代表性均表现较好,是相对比较理想的试点;在模型方面,针对丰产性的评价一年多点模型更加有优势,品种稳定性、适应性以及试点评价方面,GGE双标图更有指导意义,但要综合多年数据才更加具有说服力。另外,AMMI和GGE的有重复模型并没有从原理和算法上区别于无重复模型,需要进一步开发完善,以用来指导育种试验及相关应用。  相似文献   

10.
在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民勤县和凉州区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对引进的11个醇用甜高粱品种(系)进行多点品比试验,比较分析了各品种的丰产性、稳定性、适应性、糖锤度、糖产量等。结果表明,参试品种在3个试验点丰产性最好的是克沃5号,折合产量114 989.85 kg/hm~2,属高产、稳产型品种,适宜在古浪和民勤县地域种植;其次是SF83003,折合产量103 192.50 kg/hm~2,属于高产、稳产型品种,适宜在凉州区、民勤县和古浪县种植;第3的是N32F2026,折合产量103 130.85 kg/hm~2,属于高产、稳产型品种,适宜在凉州区和古浪县地域种植。综合考虑各参试品种(系)的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糖锤度、糖产量及田间综合表现等,在武威市表现较好的4个品种(系)依次是克沃5号、SF83003、N32F2026、辽甜3号,建议在武威市凉州区、民勤县、古浪县示范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直播早熟优质甘蓝型油菜品种花油8号进行稳产性分析。[方法]在DPS软件下分析了2006~2009年云南省区域试验中花油8号的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对其年度间、试点间的产量及主要经济性状进行了稳定性评价。[结果]花油8号品种3年24个点次平均产量达到3379.17kg/hm2,其株型较紧凑,早熟性突出,着粒密、角粒数高,年度间产量差异不大;在云南8个不同生态条件下,均表现出较高的产量潜力,丰产稳产性突出,特别适宜云南乃至中国南方早熟油菜产区直播栽培。[结论]该研究结果为油菜丰稳产品种选育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为综合分析甘肃省啤酒大麦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应用Genstat的GGE双标图对2017年甘肃省联合区试9个啤酒大麦品种(系)在5个参试地点的产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适应性较好的品种(系)是0520-34、Z06-278-9、2153122;丰产性和稳产性较好的品种(系)是0521-6、Z06-278-9、甘啤6号,0520-23的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均较差。Z06-278-9是所有参试品种(系)中最具推广潜力的理想品种。GGE双标图为评价新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提供了一个更加科学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以“甘春18号”、“高原602”、“晋2148”等13个品种(系)为材料,采用多年多点随机区组设计,对“甘春18号”进行了丰产性、稳定性及适应性分析,结果表明,“甘春18号”较对照增产显著,10个试点3年平均产量达7026.15kg/hm2,部分试点达9000kg/hm2具有较高的丰产潜力。“甘春18号”的回归系数b=0.973。采用基因型分组法分析,“甘春18号”位于高产稳产区间。因此,“甘春18号”属于丰产性、稳产性好,适应性较广的品种  相似文献   

14.
以2011-2012年全国北方片花生区域试验的9个品种在16个试验点的产量数据为材料,利用基于GenStat的GGE Biplot双标图法分析参试品种的丰产、稳产和区域适应性.结果表明:全国北方片花生16个试验点可分为3个类型区,在3个类型区表现最好的4个品种分别为P09-2、开农172、粮花2号和青花1号.在9个花生品种中,P09-2、开农172和粮花2号在区域试验中具有较好的丰产性和稳产性,且适宜种植的试验点较多.开农172丰产性和稳产性均居参试品种前3位,是花生生产上具有推广价值的品种,适宜在河南、山东、河北等相似生态区开展春播和麦套种植.  相似文献   

15.
为深入挖掘市场潜力大的菜用甘薯品种,通过分区多点生产试验,跟踪评价4个菜用甘薯登记品种的特征特性、食味品质和产量等,采用GGE双标图法对其丰产性、稳定性、适应性及试点鉴别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福菜薯18食味品质最好,薯绿1号次之;薯绿1号丰产性最好,鄂薯10号次之;鄂薯10号稳定性最高,薯绿1号次之;福州最适宜种植福菜薯18,武汉最适宜种植薯绿1号,徐州最适宜种植福薯7-6。武汉试点的代表性和鉴别力最好。GGE双标图为研究不同环境下菜用甘薯丰产性、适应性提供了直观的分析方法,为品种的推广利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为全面了解冠麦2号的丰产性、稳产性及适应性,本研究结合2016-2017年度和2017-2018年度黄淮南片水地组区域试验及2018-2019年度黄淮南片水地组生产试验的汇总数据,利用方差分析、高稳系数、适应度等方法对冠麦2号的丰产稳产及适应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冠麦2号在3个年度的审定试验中产量均显著高于对照品种周麦18,高稳系数均高于对照品种周麦18,适应度分别为86.4%、100.0%和100.0%,表现出良好的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本研究能够为冠麦2号在黄淮南片麦区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17.
商豆14号属高产、多抗、中熟大豆品种。根据2008-2009年河南省大豆区域试验两年数据结果,利用变异系数和回归系数对商豆14号和对照品种豫豆22号的丰产性稳产性及适应性进行分析比较,说明商豆14号是一个高产、抗倒、稳产和适应性广的大豆新品种。  相似文献   

18.
泗稻15号丰产性、稳产性及适应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泗稻15号是2016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水稻新品种。根据2013年和2014年江苏省中粳水稻区域试验资料,利用变异系数、高稳系数和回归系数等方法,比较分析泗稻15号和对照品种(镇稻88、连粳7号)的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结果表明:在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等方面泗稻15号优于对照品种(镇稻88、连粳7号),适宜在江苏淮北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9.
2020-2021年度巍山县承担云南省优质蚕豆新品种联合区域试验。通过对9个参试品种的丰产性、适应性、稳产性、抗逆性及其推广利用价值等综合性状进行鉴定,结果表明,9个参试品种在巍山试点的生育期为179~189 d,生育期较长。有6个品种较凤豆十一号(CK1)、昆明大白豆(CK2)增产,增幅分别为0.1%~14.0%、14.1%~29.9%,且与对照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楚早2号产量最高,折合亩产465.0 kg,综合表现最好;其他5个品种凤豆08171、保豆12号、凤豆10123、靖豆11-701-5-1、凤豆08119丰产性好,综合表现优良。以上6个品种适应当地农户种植需求,均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以2007-2008年甘肃省马铃薯区域试验的9个品种在7个试点的块茎产量为材料,利用基于Genstat的GGE双标图分析评价参试品种(系)的丰产性、稳定性、适应性以及各试点的代表性和区分力。结果表明,参试品种(系)‘陇薯9号’‘L0227-18’‘天薯10号’‘陇薯8号’的丰产性和稳产性较好;7个试点被划分为2个类型区域,在2个类型区域中表现最好的品种分别为‘陇薯9号’和‘陇薯6号’,安定、会川和临夏是比较理想的试点,具有较强的区分力和代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