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棉花实行高密度种植是新疆棉花生产上的又一次大革命。三年来,通过对品种中棉35号进行高密度种植,2004年使新疆阿克苏地区16.7万hm2棉田平均皮棉单产较2000年提高了近225kg/hm2,达到1800kg/hm2的生产水平。高密度栽培过程中,各地涌现出许多2700kg/hm2以上的超高产典型。根据三年来超高产栽培的实践,结合各地超高产栽培的经验,对中棉35号品种进行2700kg/hm2超高产栽培技术进行研究总结,提出了实现棉花超高产的关键技术措施,供广大棉花同行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2.
南疆超高产棉花源库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在南疆自然生态条件下,研究超高产棉花源库指标,阐明超高产棉花产量形成机理,为新疆棉花高产优质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中棉所49号为供试材料,采用大田调查方式,对不同皮棉产量水平(超高产:皮棉3 000 kg/hm2以上;高产:皮棉2 225~3 000 kg/hm2;中低产:皮棉2 225 kg/hm2以下)产量构成因素、LAI、干物质积累、叶片SPAD值、"三桃"比例及叶面积载荷量等源库指标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棉花产量构成因素中群体成铃数对棉花产量贡献率最大(r=0.997**),超高产棉花生育前期LAI增长速率高于高产、中低产田,峰值大且出现较早.而前期LAI的快速增长提高了伏前桃、伏桃比例,同时也促进了中后期光合产物向库器官积累.[结论]超高产棉花叶源生育前期增长较快,峰值大且中后期保持较高水平,增源扩库是超高产棉花产量形成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应用化学分析、吸附试验、盆栽试验和田间试验,系统研究了新疆三个高产棉区棉田土壤钾的吸附特征及钾对棉花的有效性.结果表明:三个棉区棉田土壤有效钾的含量玛纳斯棉区〉巴楚棉区〉阿瓦提棉区;对钾的吸附能力:玛纳斯棉区〉阿瓦提棉区〉巴楚棉区.由于各棉区土壤有效钾含量和对钾吸附能力不同,钾在棉花上的有效性差异较大.盆栽试验上,巴楚棉区、玛纳斯棉区和阿瓦提棉区棉田土壤缺钾处理平均干物质相对产量分别为107.1;,102.4;和70.2;.田间缺素和150.8kg/hm2试验结果与盆栽试验结果趋势相同.达到最高产量时,钾施用量(K2O,下同)南、北疆分别为134.7; kg/hm2和150.8kg/hm2;达到最佳经济产量时,钾施用量南、北疆分别为126.0 kg/hm2和126.5kg/hm2.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超高产棉田的光合生理特性及冠层结构,提出超高产光合生理指标,为新疆棉花的超高产栽培提供理论支持.[方法]以陆地棉品系10-108-3为研究对象,以陆地棉品系华棉1号(3 000 kg/hm2)、杂交种07-16(3 300 kg/hm2)高产棉田为对照,对比研究分析蕾期、花期、花铃期等主要生育期超高产棉田的叶面积指数、单叶净光合速率、群体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叶绿素含量、平均叶倾角、光合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变化情况.[结果]与华棉1号、07-16高产棉田相比,10-108-3单叶光合速率在花期、花铃期高于对照,花铃期后光合速率下降趋势较平缓,群体光合速率峰值高于对照,叶面积指数较高且持续期长,主要生育期平均叶倾角明显高于对照,时绿素SPAD值较高,初絮期仍能保持较高的叶绿素含量;群体呼吸速率占总光合的比例在中后期低于对照,超高产棉田干物质积累速度快、积累量大、后期积累速度下降缓慢.[结论]新疆4 500 kg/hm2超高产棉田光合特性与冠层各项指标皆优于高产棉田,干物质积累多,且分配合理.  相似文献   

5.
[目的]在南疆自然生态条件下,研究超高产棉花干物质积累分配与养分吸收运移特征.[方法]于2008~2009年,以高产(皮棉单产2 250~3 000 kg/hm<'2>)和中低产(皮棉单产2 250 kg/hm<'2>以下)棉花为对照,研究超高产棉花(单产皮棉3 000 kg/hm<'2>以上)不同生育时期干物质积累与养分运移特征.[结果]超高产棉花干物质快速积累持续期长,且积累量大,光合产物向茎、叶器官分配集中在开花期以前,花后向茎、叶输送减少,而向蕾铃器官分配较多,保证了后期产量形成;高产、中低产棉花开花后则仍有光合产物向茎、叶输送,对产量影响较大.超高产棉花茎、叶器官对N、P<,2>O<,5>、K<,2>O吸收集中在盛花期前,初花期至盛花期达到高峰,而蕾铃的积累高峰出现在盛铃期,峰值显著高于高产和中低产棉花.超高产棉花养分吸收到达t<,1>时间依次为N>K<,2>O>P<,2>O<,5>,△t较长,CT较大,且随着产量水平的降低而减少.[结论]不同产量水平棉花干物质积累分配与养分吸收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6.
实现大豆超高产的品种与栽培技术   总被引:15,自引:9,他引:6  
论述实现大豆超高产大豆品种及栽培技术,针对在新疆灌区生态条件,实现4 900~6 000 kg/hm2超高产的理想株形,理想群体性状模式及实现超高产指标的实践产量构成.  相似文献   

7.
揭示现实管理条件下河北省太行山山前平原冬小麦高产(7 500~9 000 kg/hm2)、超高产(9 000 kg/hm2)小麦群个体发育及产量结构特征,可以为小麦持续高产稳产及超高产提供栽培技术调控理论数据支持。在2014~2017年冬小麦生长季,同时在河北省太行山山前平原冬小麦种植区的南部(邢台、邯郸)、中部(石家庄)和北部(保定),选择当地单产超过7 500 kg/hm2、9 000 kg/hm2的高产超高产典型地块,进行冬小麦群个体发育动态、产量以及产量结构特征指标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要实现单产9 000 kg/hm2以上,成熟期的小麦产量构成因素应达到单位面积穗数780万~790万穗/hm2、穗粒数32~34粒、千粒重42~45 g;实现单产8 250~9 000 kg/hm2,成熟期的小麦产量构成因素应达到单位面积穗数715万~750万穗/hm2、穗粒数32~34粒、千粒重42~43 g;实现单产7 500~8 250 kg/hm2,成熟期的小麦产量构成因素应达到单位面积穗数685万~695万穗/hm2、穗粒数31~32粒、千粒重41~44 g。  相似文献   

8.
2005年阿克苏地区9万hm2冬小麦,平均单产近6300kg/hm2.其中1万hm2麦田单产达到7500kg/hm2.这些年,生产上涌现出许多单产水平达8250kg/hm2甚至9000kg/hm2的高产攻关典型.本文根据这几年来在组织、实施冬小麦超高产攻关过程中所摸索、研究出的各项有效措施,结合各地高产栽培的经验,对阿克苏地区进行大面积超高产栽培进行研究、总结,提出实现大面积超高产水平的关键性技术措施,供广大同行借鉴.  相似文献   

9.
夏玉米超高产栽培的资源特征及关键技术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河南省是我国夏玉米的主要产区,占全国玉米总播种面积的10%左右.90年代初玉米单产稳定在4650 kg/hm2,处于全国单产平均水平,与先进国家和地区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如山东省与我省种植制度相同,生态条件相似,单产已接近6 000 kg/hm2,高产纪录达到16 444.5 kg/hm2.河南省却一直未能突破夏玉米单产12 000kg/hm2的超高产记录.  相似文献   

10.
<正> 为了探索棉区发展高效高效农业的新途径,1999-2003年我们开展了洋葱、棉花套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及开发研究。经过5年努力,研究制定了洋葱、棉花套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规程,创建了新技术示范区。经同行专家测产验收,2003年667hm2示范区套作棉花单产皮棉1734-2322kg/hm2,加权平均2185kg/hm2;套作洋葱获单产葱头67197-89864kg/hm2,加权平均单产葱头83268kg/hm2。现将该技术规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河北省超高产冬小麦群体和个体生育特性及产量结构特点   总被引:24,自引:4,他引:24  
为明确河北省超高产冬小麦群体和个体生育规律及产量结构特点,在河北平原大田限水条件下,对产量为9 000 kg/hm2超高产小麦的群体和个体的生长发育动态和产量结构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多穗型小麦结合合理的栽培措施,在该地区更容易获得超高产。9 000 kg/hm2小麦的产量构成为:每公顷800万穗左右,穗粒数30-34粒,千粒重40 g以上;主要群体指标为:最高LAI8左右,开花后下降较慢;有较高的生物产量(一般在20 000 kg/hm2左右)和经济系数(0.42以上)。对植株的个体性状包括次生根数、单株茎数、穗部性状等也进行了分析,并与产量为7 500 kg/hm2高产田进行了讨论比较。超高产田的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高产田。  相似文献   

12.
我场地处苏北沿海属沿海粘质盐土,地势低洼,长期以来,由于土粘盐重,棉花产量较低,一般徘徊于65 kg/667 m2左右,为探索出沿海低产棉田的棉花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我们从1994年开始,从我场具体实际出发,以优质高产,平衡增产为目标,在全苗早发,群体结构,肥水运筹,化学调控等关键技术上进行优化组合,促进了全场棉花单产的提高.4年来,全场4万亩棉花,平均皮棉产量稳定在105.1 kg/667 m2,高产田块获得120 kg/667 m2以上的收成,为沿海低产棉区夺高产积累了宝贵经验,现就有关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以早熟棉邯686选系HS901为试验材料,在晚春播、不覆盖地膜的种植模式下,对4个种植密度(6.0万、7.5万、9.0万和10.5万株/hm2)下棉花不同时期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种植密度为7.5万株/hm2时,在获得较多群体总铃数的基础上铃重没有明显降低,棉花产量显著高于其他3个密度处理,子棉产量达4867.5 kg/hm2。由此提出在黄淮棉区采用早熟棉花品种,在晚春播、不覆盖地膜的种植模式下,适当增加种植密度,可使棉花吐絮期躲过雨季,减少烂铃,获得较高产量,节省人力和投入,增加棉田纯收益。其适宜种植密度为7.5万株/hm2。  相似文献   

14.
根据河南小麦生产的实际和发展历程,小麦单产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低产变中产阶段.中产变高产阶段,高产更高产阶段.根据河南省当前的小麦生产水平,单产在3750kg/hm2以下为低产阶段,单产在3750~6000kg/hm2之间为中产阶段,单产在6000~9000kg/hm2之间为高产阶段,单产在9000kg/hm2以上为高产再高产阶段,亦称超高产阶段.  相似文献   

15.
黄淮麦区冬小麦超高产栽培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黄淮麦区的生态特点,研究了冬小麦超高产(产籽粒9 000kg/hm2)栽培的理论与技术.结果指出,于土肥水条件良好的高产麦田,在建立合理群体结构的基础上,小麦开花至成熟阶段的干物质积累和分配与植株生育后期早衰的矛盾,是高产(产籽粒6 000~7 500kg/hm2)向超高产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揭示了高产条件下小麦的衰老规律,划分衰老阶段,探索出延长缓衰期、缩短速衰期、保持较长的光合速率高值持续期,生物产量和经济系数同步提高的小麦由高产达到超高产的途径.研究出包括建立具有超高产潜力的两种类型品种的合理的群体结构和产量结构,氮肥后移,根据超高产麦田需肥特点施用氮、磷、钾、硫元素,培育超高产麦田土壤肥力等措施的超高产栽培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6.
新春14号(98-16)春小麦是新疆农科院核生所育成的集高产、优质、多抗于一体的超高产春小麦品种,2004年2月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4~2005年在我州种植,2005年在温泉县种植0.8万hm2,平均单产7500kg/hm2,高的地块达到9300kg/hm2,个别地块达到10500kg/hm2,是新疆近几年春小麦产量水平较高的品种.  相似文献   

17.
棉花干物质积累和生长发育规律的动态变化,国内外有过不少报道,但研究的棉花产量水平一般都在1500Kg·hm-2左右[1-3]。进入九十年代后,新疆的棉花生产发展进一步加快,产量水平不断提高,出现了大面积皮棉产量在2250~2400Kg·hm-2,乃至3000Kg·hm-2的高产棉田。近几年来,为从理论上找出棉花高产的原因,我们对南疆2250~2400Kg.hm-2高产棉花棉田施肥、土壤养分、棉株体内营养,生长发育等问题进行了研究。以期逐步掌握棉花高产优质高效益的营养特性和需肥规律,为更大面积的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本文仪对高产棉花的子物质…  相似文献   

18.
花生超高产是指在山东省及相似地区种植大花生的产量水平达到或超过9 000 kg/hm~2。花生品种更新与栽培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对促进花生单产进一步提高作用巨大。2007年农业部花生高产创建项目实施后,我市农技推广部门每年均在不同区域安排花育22号进行高产示范,获得了超9 000 kg/hm~2的超高产典型。本文作者通过总结这些高产典型的经验做法,形成完整的配套栽培技术,为大面积提高花育22号产量,实现良种良法配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将新疆棉区优质高产棉花品种新陆中51号引种到黄河下游的山东棉区,在田间试验条件下,研究该品种的需钾特性。结果表明,引种促进了棉花的营养生长,使株高在不用施钾水平下增加了0.6%~15.4%。在当地习惯施钾条件(K2O,225 kg/hm2)下,该棉花品种与主栽地区相比籽棉产量减少约14%,而增施钾肥(K2O,450 kg/hm2)可显著增加棉花的单株结铃数,使棉花籽棉产量比西北内陆棉区增产约26%。增施钾肥同时显著提高了棉花体内脯氨酸的含量,并降低了丙二醛含量,推测其可能是高钾促进新疆棉花品种适应高温高湿的山东棉区的一个因素。因此,增施钾肥是使新陆中51号成功引种到黄河下游山东棉区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20.
鲁西地区夏玉米增密种植的产量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研究鲁西地区高产玉米(9 000 kg/hm2)适宜种植密度及其产量潜力,探索高产玉米产量形成机制,2012、2013年分别在茌平县韩屯镇和阳谷县七级镇高产玉米区,以中单909为试材,以1.5万株/hm2为密度梯度,设置从1.5万株/hm2至18.0万株/hm212个密度处理进行高产栽培试验。结果表明:两年共24个处理,最低和最高单产分别为3 424.5、12 676.5 kg/hm2,其中有10个处理单产超过9 000 kg/hm2;对产量构成因子的分析表明,要达到9 000 kg/hm2以上的高产,种植密度在6.0万~13.5万株/hm2,收获穗数在6.0万~11.5万穗/hm2;单产与密度呈抛物线关系,9.7万株/hm2密度处理单产最高;随种植密度增加,穗粒数和千粒重呈先升后降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