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 毫秒
1.
白色霞水母的形态与结构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2004年在辽东湾水域首次爆发了一种大型灾害性水母,据笔者鉴定为白色霞水母;本文描述了白色霞水母的形态和结构。  相似文献   

2.
2005~2013年辽东湾北部近海白色霞水母的数量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彬  李玉龙  沈鸿 《海洋渔业》2014,(2):146-154
2004年中国北方渤海辽东湾白色霞水母(Cyanea nozakii)暴发,给辽东湾带来巨大的生态灾难。为了分析辽东湾白色霞水母的暴发原因,对2005~2013年每年5月下旬至7月下旬在渤海辽东湾北部近海进行的大型水母监测调查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辽东湾北部近海白色霞水母主要分布在辽东湾东北部和西北部近海的非河口水域,该水域属于辽东湾北部近海盐度较高的水域,体现出白色霞水母高盐的生态属性。2004~2013年夏季辽东湾北部近海海水盐度呈逐渐下降的趋势,2004~2013年辽东湾白色霞水母的数量也呈现逐渐减少的趋势,2010~2013年辽东湾北部近海未发现白色霞水母。研究结果表明:近几年辽东湾夏季海水盐度的持续偏低,是白色霞水母在辽东湾北部近海近几年数量偏少甚至未出现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
光照对白色霞水母螅状体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不同光照条件下白色霞水母螅状体存活和生长的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自然光组和弱光组的螅状体摄食状况、成活率、日生长率均明显好于黑暗组;在自然光、弱光、黑暗三种光照条件下各组螅状体柄径与生长时间的回归方程式分别为y=0.034x+4.738;y=0.028x+4.830;y=0.024x+4.295,经检验相关均极为显著.  相似文献   

4.
马来沙水母(Sanderia malayensis Goette,1886)是一种世界范围内分布较为广泛的物种,属于暖水种。在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伊朗海湾、亚丁湾等海域,以及非洲东部海域和苏伊士运河均有发现。在我国主要分布于东海、南海等热带和温带海域。  相似文献   

5.
《水产科学》2005,24(2):F003-F003
2004年在辽东湾水域一种大型灾害性水母首次大范围爆发性增殖,因其生长过程中分泌毒素并缠粘网具,对海洋渔业造成巨大负面影响,被称为继赤潮之后又一场生态灾难。2004年7月在海上调查时首先鉴定为霞水母,霞水母为属名,而非种名,在我国沿海已发现4种霞水母,分别为白色霞水母、  相似文献   

6.
霞水母的大范围暴发不仅严重影响了张网等渔业的作业,而且对沿海海域造成了生态危机。利用机械手段代替手工方法实现霞水母的加工、开发,不仅可提高渔民的经济收益,而且有利于霞水母资源得到进一步开发。在海蜇加工原理基础上,通过设计、开发霞水母切丝装置、脱水装置,实现了霞水母去污与清洗→机械切丝→机械脱水→腌制→装箱上市的加工工艺。实验表明,机械加工霞水母具有较好的加工性能,具有广泛的社会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对2019年-2021年7月-8月北戴河近岸3海里范围海域水母暴发情况进行监测巡视及捕捞,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调查结果显示北戴河近岸海域水母种类主要有海月水母、沙蜇、海蜇、白色霞水母四类.近三年来海月水母暴发期缩短,捕捞量有减少趋势,白色霞水母暴发期较长,捕捞量逐年增加,成为水母捕捞重点防治对象.水母总捕捞量20...  相似文献   

8.
霞水母是钵水母纲旗口水母目的一属,体呈扁平盘状,伞径14~20cm。内伞有8束纵辐位U字形排列的触手,并有环肌束。霞水母中胶层很薄,不宜食用,经济价值很低,不具有捕捞意义,但是对趋业的危害却十分严重。  相似文献   

9.
霞水母(Cyanea nozakii Kisninouye)暴发与海洋生态之关联性探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霞水母在我国东黄海水域大范闱暴发已成为一大公害.弄清其暴发原因是治理的基础。本文在对霞水母繁殖、生长,发育习性分析基础上,提出引发霞水母灾害的四方面致因:1、海洋渔业资源的衰竭导致其住生态系统中的种间竞争损耗率降低;2、中上层低值鱼类资源量的急剧下降直接导致海域巾小型浮游动植物的生物量大幅升高,为霞水母生长、发育提供了丰富的饵料基础,3、夏季休渔制度的实施,减少了捕捞活动干扰,为霞水母生长、发育创造了平静的海域环境;4、霞水母捕捞数量相对较少.其资源数量呈强势增长据此,就治理对策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霞水母的旺发严重影响了东、黄海秋冬汛张网渔业。为了维持渔业生产的正常进行,利用霞水母和目标渔获物的个体大小以及行为特性的差异,通过在网囊前安装网目长度为45cm的分隔网片和释放口所组成的兼捕减少装置(BRD)来释放霞水母。根据2000年和2001年的海上试验显示,该装置能有效减少霞水母兼捕,平均释放率达91.29%;而目标种类的平均逃逸率为13.35%,其中梭子蟹、鲳鱼的逃逸率较高,分别为52.84%和33.44%,带鱼和小黄鱼的逃逸率较低,分别为5.23%和6.27%,棘头梅童鱼的逃逸率为9.14%;同时由于霞水母的释放,使得作业中的暴网事故明显减少;霞水母BRD自设计开发、试验以后,得到了广泛的运用,自2003年起,已在江苏省启东市所辖350余艘张网渔船上全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法尼酸甲基转移酶(farnesoic acid O-methyl transferase,FA-O-MeT)具有催化法尼酸(farnesoic acid,FA)转变成甲基法尼酯(methyl farnesoate,MF)的功能。运用放射化学法对克氏原螯虾不同发育期大颚器(mandibular organ,MO)FA-O-MeT的酶活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眼柄因子对FA-O-MeT酶活的调控。结果表明,克氏原螯虾MO中的FA-O-MeT酶活左、右侧对称,差异不显著(P>0.05);FA-O-MeT酶活随卵巢发育呈周期性变化,次级卵黄发生期的MO酶活最高,达到61.75 pmol/(p·h);镊烫法破坏眼柄内的X器官窦腺复合体后,FA-O-MeT酶活逐渐上升,第5天酶活达到最高;利用眼柄内的窦腺提取物体外培养处理MO,检测到其对FA-O-MeT酶活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P<0.01)。研究表明,克氏原螯虾FA-O-MeT酶活与卵巢发育密切相关,且其生理活性受到眼柄X器官窦腺复合体的负调控。  相似文献   

12.
为了选择处于最佳生长阶段的斑马鱼用于药物代谢研究,本实验考察不同生长阶段斑马鱼全鱼、肝脏和肠道组织中CYP3A65及其上游核受体基因(PXR、AHR2) 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规律。实验测定CYP3A65、PXR和AHR2相对表达量,并通过比较核受体基因与代谢酶基因mRNA之间的相关性来证实核受体基因的调控作用。结果显示,144 hpf和75 dpf两个生长阶段的斑马鱼中CYP3A65、PXR和AHR2 mRNA表达量最高;斑马鱼生长阶段中代谢酶基因和核受体基因的表达趋势一致,且受肝脏、肠道组织占全鱼比重的影响。研究表明,幼鱼期144 hpf斑马鱼及稚鱼期75 dpf的斑马鱼最适用于CYP3A65代谢研究;CYP3A65与PXR、CYP3A65与AHR2的mRNA表达之间有显著的相关性,与AHR2的相关性更显著。  相似文献   

13.
为筛选出菲律宾蛤仔17个发育时期及成体7个组织中的最适内参基因,实验采用3个内参基因筛选方法ge Norm、Norm Finder及ΔCt对菲律宾蛤仔不同发育时期和成体不同组织中的12个候选内参基因延伸因子1α基因(EF1A)、TATA盒结合蛋白基因(TBP)、组蛋白H3基因(HIS)、细胞色素b5基因(CYTB5)、泛素缀合酶基因(UCE)、核糖体蛋白L8基因(RPL8)、核糖体蛋白S23基因(RPS23)、核糖体蛋白L2基因(RPL2)、细胞色素C基因(CYTC)、生长因子受体结合蛋白2基因(GFRP2)、肌动蛋白基因(ACT)和微管蛋白基因(TUB)进行表达稳定性分析。结果显示,菲律宾蛤仔不同发育时期q RT-PCR分析需要3个内参基因,分别为CYTC、CYTB5和RPS23;菲律宾蛤仔成体不同组织q RT-PCR分析需要2个内参基因,分别为CYTB5和GFRP2。ACT在菲律宾蛤仔不同发育阶段和不同组织中表达最不稳定。  相似文献   

14.
条石鲷消化道的形态学和组织学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王健鑫 《水产学报》2006,30(5):618-626
采用解剖和光镜技术研究条石鲷消化道的形态学和组织学。条石鲷消化道包括具有发达颌齿的口咽腔,食道,胃,小肠和直肠。食道上皮组织可分为两个区域-头部和尾部,头部区域由扁平上皮层构成,尾部区域的上皮组织由单层柱状上皮细胞所构成,上皮含有大量 杯状细胞和黏液分泌细胞.胃呈V形,其粘膜上皮由单层柱状上皮组成,贲门部和胃体部上皮下有发达的胃腺组织。小肠上皮为具微绒毛的单层柱状上皮,肠道粘膜固有层中有管状肠腺存在;直肠上皮为单层柱状上皮,缺乏粘膜肌。小肠和直肠上皮中均分布有较多的杯状细胞,肠道系数约为0.78。在整个消化道中发现有四种杯状细胞。本文研究了条石鲷消化道的显微结构,并探讨了其消化道的组织学和解剖学特征与其杂食性的适应。  相似文献   

15.
万瑞景  卞晓东 《水产学报》2012,36(7):1065-1072
根据1978—1986年4—6月太平洋中部热带水域、西太平洋热带水域以及东海外海黑潮流域调查期间所采集到的缪氏暗光鱼仔稚鱼样品,结合相关的文献资料,详细描述了缪氏暗光鱼的个体发育形态,旨在丰富我国鱼类早期生活史的研究内容并为今后鱼卵、仔稚鱼种类鉴定提供参考资料。缪氏暗光鱼卵子为圆球形、无色、透明的分离浮性卵。卵子表面被有一层特殊突起状的胶质膜,卵子直径为1.29~1.82 mm,内卵膜直径为0.87~1.17 mm。胶质突起的底部在卵膜的表面呈正六角形。单一油球,直径为0.22~0.28 mm。卵黄间隙非常狭小。卵黄表面呈泡状龟裂。胚胎发育过程没有色素出现。体长2.80 mm的前期仔鱼,肛门位于体中部稍后,可数肌节17+16=33对,鱼体上无色素分布。体长为2.90 mm的前期仔鱼,眼球上开始出现黑色素细胞沉淀。体长为5.90 mm的后期仔鱼,鳔泡形成,后半部上方出现点状色素分布;体长为6.90 mm的后期仔鱼,出现2个BR发光器和2个IV2发光器。体长为8.20 mm的后期仔鱼,鱼体上星状和点状黑色素增多,出现3个BR发光器、OP3发光器和7个IV2发光器。体长10.70 mm的稚鱼,腹囊中部出现一列星状黑色素,BR发光器和IV2发光器的数量增多外又出现1个ORB发光器。体长14.00 mm的稚鱼,颅顶至尾柄有许多大小不等的星状黑色素分布,尾柄上的黑色素较为浓密,整个腹囊散布点状黑色素,又出现了OP1、OP2、5个IV1、5个OA、4个VAV、6个AC2以及6个AC3发光器,至此,发光器发育还没完全。  相似文献   

16.
为了获知长江刀鲚寄生的异钩铗虫的分类学地位,采用光学、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分子遗传扩增28S rRNA基因5’端部分序列相结合的方法,对长江刀鲚寄生的异钩铗虫进行种属鉴定和形态学研究。结果显示,后吸器与体前区分不明显,含有四对不对称的吸铗,其中一侧的前2个开放几丁质吸铗明显大于其余6个封闭的吸铗,虫体尾部带有二对端钩,卵两端具有较长的极丝。序列分析显示,林氏异钩铗虫与六棘异钩铗虫相似度为100%,邻接法构建分子进化树中处在同一分支。经形态及分子综合分析鉴定,此寄生虫为林氏异钩铗虫。  相似文献   

17.
卵胎生许氏平鲉胚胎离体培养及发育形态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吉  冯启超  温海深 《水产学报》2016,40(8):1195-1202
为了探讨许氏平鲉的离体培养发育形态学并设计出最适的体外培养液,以海水生理盐水为主要配方,设为对照(第一组),分别加入1%许氏平鲉血清(第二组),1%许氏平鲉卵巢组织匀浆(第三组),1%胎牛血清(第四组),1%许氏平鲉血清+1%许氏平鲉卵巢组织匀浆(第五组),共形成5组不同的离体培养液。分2次从妊娠许氏平鲉卵巢中获得处于不同发育阶段的胚胎,分别为高囊胚期、晶体出现期,在上述5种不同的培养液中培养,观察记录发育状况。结果发现,胚胎在体外培养的初始阶段为高囊胚期时,虽然在5组培养液中都能发育到十六肌节期,但是每组的发育时序有很大差别,第五组发育状况最好,发育最快,为60 h。第四组发育最慢,为67 h。其余组的发育时间介于第四组和第五组之间;当初始阶段为晶体出现期时,第五组中的胚胎发育速率最快,为57 h,并且有最高的孵化率,为80%。第二组虽然有很快的发育速率,但其孵化率最低,为40%。研究表明,在体外培养条件下,许氏平鲉的受精卵发育至破膜时约200 h,且第五组(1%许氏平鲉血清+1%许氏平鲉卵巢组织匀浆)是使许氏平鲉胚胎离体发育最快的培养液。  相似文献   

18.
罗氏沼虾不同养殖模式对水体浮游生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林兰  董学兴  赵卫红  欧江涛  何枫 《水产学报》2018,42(10):1589-1595
通过围隔实验比较罗氏沼虾不同养殖模式对水体浮游生物的影响。实验设置6种养殖模式:罗氏沼虾单养(MP)、罗氏沼虾+浮萍(水面覆盖率5%)(PP)、罗氏沼虾+鲢(PF)、罗氏沼虾+背角无齿蚌+鲢(PMF)、罗氏沼虾+背角无齿蚌+浮萍(PMP)、罗氏沼虾+背角无齿蚌+浮萍+鲢(PMPF)。养殖64 d后,测定不同模式中浮游植物和三大类浮游动物(轮虫、枝角类及桡足类)的种类和数量。结果显示,上述6种模式中浮游植物共同优势种有4种,但优势度指数最大的浮游植物不同,MP组是锥囊藻属,有浮萍的PP和PMP组均为细小平裂藻,混养鲢的PF、PMF和PMPF组均为针杆藻。不同养殖模式无共同的浮游动物优势种。养殖模式对浮游生物密度具有显著影响,PF组浮游植物密度最高,MP组浮游植物密度最低,PF组浮游植物密度比MP、PP和PMP组分别高78%、53%和61%。相反,浮游动物密度MP组最高,PF组最低。混养鲢的PF、PMF和PMPF组浮游动物密度显著低于其他3组。研究表明,罗氏沼虾养殖中混养鲢可增加浮游植物密度而降低浮游动物密度,浮萍和鲢影响池塘优势种。  相似文献   

19.
王济秀  张锋  王卫民  刘红 《水产学报》2020,44(4):528-538
为探索鱼类转铁蛋白基因tf和转铁蛋白受体基因tfr1a的转录调控机制,本实验以团头鲂为研究对象,在其全基因组数据库中获取tf和tfr1a基因序列,对2个基因候选启动子区转录因子结合位点及CpG岛进行预测,通过PCR方法克隆得到tf和tfr1a基因近端启动子区不同长度片段,连接至pGL3-Basic/pEGFP-1载体,瞬时转染入Hela细胞,并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系统进行检测。结果发现,团头鲂tf基因启动子区无CpG岛位点,而tfr1a基因启动子区有2个CpG岛位点。成功构建9个tf和10个tfr1a不同长度启动子片段的重组质粒,经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检测发现,tf启动子核心区域为-268~+56 bp,且-1 308~-1 102 bp片段可能存在正调控该基因表达的转录因子结合位点;tfr1a启动子核心区域为-224~+48 bp,且+48~+92 bp可能存在抑制该基因转录的负调控元件,而-1 229~-1 219 bp区域可能存在促进tfr1a基因表达的正调控转录因子结合位点。  相似文献   

20.
为了有效防治细菌及其他病原微生物对魁蚶等贝类的危害,本实验研究了魁蚶各组织中溶菌酶活性对鳗弧菌侵染的响应过程,以期探讨魁蚶体内溶菌酶的免疫功能。本实验采用注射活菌的方法侵染20月龄魁蚶个体,随机选取16只个体,在每只个体的斧足处注射1 mL(约1×10~9个)鳗弧菌菌悬液作为感染组;随机选取16只个体不注射鳗弧菌作为对照组。两组魁蚶分别于洁净海水中暂养4、12、24和48 h后,每组随机取4只魁蚶个体的血液、外套膜、鳃、斧足、肝胰腺和闭壳肌等组织,采用ELISA试剂盒测定其溶菌酶含量变化。结果显示,对于鳗弧菌的侵入,魁蚶血液中溶菌酶含量由正常低值迅速增高并一直维持较高的含量,说明血液是魁蚶机体防御病原菌的主要免疫组织之一;魁蚶外套膜在无感染的情况下,对外界水环境的干扰始终保持较高的溶菌酶含量;鳃、斧足的溶菌酶含量均在注射细菌24 h之后明显高于正常值,说明外套膜、鳃、斧足作为魁蚶机体与外界接触的第一道屏障也能应对病原菌入侵,但反应较血液延迟;肝胰腺和闭壳肌的溶菌酶含量变化不明显,推测肝胰腺和闭壳肌不是魁蚶的重要免疫组织或器官。本实验结果可为魁蚶抗病选育及免疫机理方面的研究提供相关的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