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今年春耕备耕期间,为杜绝假劣农资流向农村,安远县为各农资经销单位制做好诚信经营牌证,写清经销单位名称、经销者姓名,要求各经销单位在送化肥、农药等农资下乡时,必须挂牌经营、亮证经营,无牌证者不得向农民推销农资。这一举措的推出,杜绝了假劣农资流向农村,受到农民的广泛称赞。眼下,已有不少农资经销单位纷纷开展了送农资下乡活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农民群众,促进了增产增收。然而,也有极少数农资经销单位,借着送货上门、服务农民的幌子,坑骗农民,经销一些质量并不好、甚至可以说是低劣的农资。待农民发觉上当受骗时,由…  相似文献   

2.
农资是农村消费量很大的商品,但是因为大量假冒伪劣农资充斥市场,坑农、害农的事件时有发生,使得农民对农资即渴求又担忧。在乡镇或者村里开农资连锁店,为农民提供质量可靠、价格公道的农资产品,同时附带做技术指导.一定会深受农民朋友欢迎,在方便农民的同时,也致富自己。[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近日,国家工商总局、农业部、发改委联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农资市场秩序工作方案》,以严厉打击制售假劣农资产品坑农害农和哄抬农资产品价格的违法行为,保护农民利益和促进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农民对农资需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具体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需求多样化即过去农民大多使用单一功能的农资商品,而近年来随着农村科学种田水平的提高,农民对农资的需求已呈多样化,如农民对施肥由以往单纯用氮肥变为对氮、磷、钾及微量元素的平衡施用,因此,复合肥倍受农民青睐。同时,既能治虫、又能防病的多功能农药也颇受欢迎。  二、选择品牌化过去农民选购农资商品,要求经济实用。而近年来则选择品牌的农户居多,即农民十分注重农资商品的质量和生…  相似文献   

5.
工商部门在“红盾护农行动”中,将种子、化肥、农药、饲料等重要农资商品的质量鉴别方法编撰成通俗易懂、便于农民群众传唱、记忆和掌握的《农资识假七字歌诀》,提高了农民辨别假劣农资的能力,增强了农民自我保护意识。现将他们撰写的歌诀推荐给大家,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国家工商总局近日下发通知,要求各地工商部门按照国家工商总局、农业部、国家发改委制定的《关于进一步规范农资市场秩序工作方案》的要求,进一步规范农资市场秩序,严厉打击制售假劣农资坑农害农和哄抬农资价格的违法行为,保护农民利益和促进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7.
开春以来,全国各地农资市场价格“涨声响起”,平均涨幅在20%左右,是去年农民实际增收6.9%的3倍。为了确保春耕期间化肥等农资价格稳定。切实维护广大农民的利益,国家不但出台了农资产品的最高限价,曝光了一批乱涨价案,而且还组成联合检查组赴全国各地进行农资市场大检查,使农资价格上涨势头有所遏制,但是农资涨价的压力并未减轻,待涨心理仍然占据上风。可以说,农资涨价已成为一本难念的“经”。  相似文献   

8.
农业生产资料是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必需品。但怎样提高识别能力,防止买到假冒伪劣的农资?笔者介绍几点经验如下:一、不要购买路边货有的农民朋友为了图省钱,少跑路,往往在购买农资时不愿意到国家指定的单位购买,而是习惯于到流动售货摊点、个体经销者手中购买。要知道,供销社、农资商店或专柜以及县级农资公司、油料公司、种子公司是国家农资供应的主要渠道,也是农民朋友们购买农资的首选市场。但在这些单位的分销、代销店购买农资时,一定要确认他们的代理资格。二、不要贪图便宜农民朋友在购买农资时,一定要克服图省钱、怕花费而…  相似文献   

9.
《中国农资》2009,(8):30-31
在中国的台湾,农资生产企业的销售主要通过农会,也就是专业合作社的协会,由农会统计农民所需的农资产品,让企业根据农民需要进行生产,企业只需要将产品交给农会即可,由农会负责农资产品的销售。当然了,这是专业社发展的高级模式,目前大陆的农资企业需要根据专业社的发展不断创新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10.
当前,正值春耕大忙时节。为了让农民买到更加放心可靠的农资商品,打造重点农资流通企业的“诚信”品牌,3月13日,中国农资流通协会在全行业发起“2006中国农资诚信助农暨重点农资流通企业联合签署‘诚信宣言’”活动,并向业内农资流通企业发出倡议:依法诚信经营,全心全意服务“三农”!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理事会副主任、中国农资流通协会会长顾国新指出,各级供销社和农资流通企业要积极开展诚信创建活动,推进诚信体系建设,切实维护农民利益。  相似文献   

11.
2005年,全国农业系统积极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会同公安等部门依法查处了一批假劣农资大要案件。据统计,全年共立案查处各类假劣农资违法案件51360件,其中5万元以上的大要案176起,捣毁农资制假售假窝点4461个,为农民挽回损失16.2亿元。为震慑不法分子,维护农民权益,净化农资市场,扶持合法经营,保障春耕生产顺利进行,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保护日之际,农业部向社会公布2005年全国农业系统依法查处的20起假劣农资违法典型案例。望农资经营企业以此为戒,增强依法经营意识,推动今年全国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12.
一方面是粮食价格下行压力很大,另一方面农资价格居高难下,当前农民增收“两头受挤”。国家将改革和完善农资价格调控机制,逐步建立对种粮农民的化肥、柴油等农资的直接补贴制度。  相似文献   

13.
在春耕备耕的关键时节,全国各地农业部门在农业部的统一部署下开展了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有效地净化了农资市场,维护了农民的合法权益。据统计,今年1月至3月,全国农业系统共出动执法人员33.4万人次,查获假劣农资3146.3万公斤,假劣农机具22592台件,货值1.03亿元。立案查处假劣农资案件11424件,捣毁制售假窝点546个,为农民挽回直接经济损失3.02亿元。  相似文献   

14.
提起假种子、假化肥、假农药坑农害农,人们都会气愤不已,尤其是农民,更是咬牙切齿。眼下正是春耕时节,市场上的农资质量如何?一旦被假农资坑害的农民,又能找谁讨个说法?而相关部门打击假农资的效果究竟如何呢?日前,记者在湖南对此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15.
不少地区假冒伪劣农资产品充斥市场,让人真假难辨,守法企业疲于招架,蒙冤受损,广大农民深受其害。如果了解一些制造和销售假劣农资的伎俩,广大农民也许就能避免不必要的损失。目前,农资市场造假手法可谓千奇百怪,层出不穷。  相似文献   

16.
《现代农业科技》2005,(2):20-21
过去的一年农资打假工作扎实有力,成效显著,一年来,由农业部牵头的农资打假部际协调小组通过开展“农资打假护农专项治理行动”,深化了对农资市场秩序的整顿,有力地维护了农民的合法权益。2005年,农资打假行动将继续深入,为农业“三增”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7.
关注农资市场监管,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是工商机关的履职所在。近年来,通化县工商局积极探索农资市场监管途径,从严把市场准入,加强日常监管,加大维权宣传力度和加大农资打假力度四方面来完善对农资市场的监管,取得了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按照农业部及自治区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领导小组的总体部署,在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自治区农业、工商等相关部门对新疆违法生产经营农资行为进行了严厉打击,有效维护了农资市场秩序和农民合法权益,农资商品合格率有了明显提高,农资流通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有力地保障了农业生产的需要,切实维护了农民的利益。但也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值得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并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19.
为进一步完善农资打假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机制,加大对制售假劣农资违法犯罪行为打击力度,推动农资打假和监管工作深入开展,切实维护农民利益,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贡献,农业部、公安部5月30日发出《关于在农资打假中做好涉嫌犯罪案件移送工作的意见》。[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眼下临近农业生产资料销售旺季,中国消费者协会日前忠告广大农民朋友:购买农资产品一定要有质量意识。中国消协有关人士提醒农民要注意六点:一是农资的购买渠道要合法。供销社农资商店或专柜,以及县一级农机公司、油料公司、种子公司,是国家农资供应的主渠道,也应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