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冬小麦品种临汾8050的选育与特征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汾8050是山西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选用优质、早熟、大粒冬小麦临汾5064为母本与抗病、丰产、陕76-22为父本采用品种间杂交配制组合和系谱选育而成的冬小麦新品种。2005-2006年度参加山西省南部小麦高肥区试平均产量7 084.5 kg/hm2,较对照临丰615增产7.4%。2006-2007度年第二年参加山西省南部小麦高肥区试平均产量7 539.75 kg/hm2,较对照临丰615增产13.5%。2 a平均产量7 312.13 kg/hm2,较对照临丰615增产10.45%。2006-2007年度参加山西省南部小麦生产试验,平均产量7 313.1 kg/hm2,较对照临丰615增产13.0%。该品种基本保留了双亲丰产、稳产、中抗条锈、叶锈病、早熟、抗寒、抗倒伏等综合农艺性状好的特征特性,2007年9月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山西省南部冬麦区高肥水地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
秦杂油1号是利用新育成的甘蓝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陕5A与双低恢复系K407杂交筛选出的第一个优势组合.该杂交种具有优质、高产、抗寒等突出特点,芥酸含量0.21%,硫苷含量18.83 μmol/g,含油量43.37%,恢复株率98%以上.2002~2003年度陕西省秋播油菜区试中平均产量2 965.5 kg/hm2,比对照秦优7号增产3.67%,2003~2004年度陕西省秋播油菜区试中平均产量3 079.5 kg/hm2,比对照秦优7号增产7.8%,秦杂油1号在陕西省2 a安排的12个点次试验中,增产11个点次,增产点次占91.67%.  相似文献   

3.
抗旱高产小麦新品种洛旱8号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洛旱8号是以豫麦49号为母本,豫麦48号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采用水旱协调选择混合法选育而成的旱地小麦新品种,具有高产、抗旱、适应性广等特点。2005-2007年度参加河南省旱地小麦区域试验,17点汇总,16点增产,2年平均5 277.6 kg/hm2,比对照洛旱2号增产5.97%。2007-2008年度参加生产试验,8点汇总,8点增产,平均5 490 kg/hm2,比对照洛旱2号增产10.6%,居4个参试品种第1位。该品种品质优良,综合抗性好,适应性广。  相似文献   

4.
高产优质紫云英新品种信紫1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紫云英新品种信紫1号由河南省农业科学院、信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以信阳紫云英为基础群体协作选育而成。该品种具有高产、优质、抗性强等优点。2009年通过河南省种子管理站鉴定,同年经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郑州)检测,结果表明,其盛花期地上部干物质粗蛋白质20.11%,粗脂肪4.14%,粗灰分13.89%,粗纤维12.65%,钾1.18%,总磷0.26%。2006-2008年度参加河南省豫南稻区紫云英新品种区域试验,12点汇总,鲜草产量表现为11点增产,2 a平均产量40 260 kg/hm2,比对照信阳紫云英增产10.4%;种子产量表现为10点增产,2 a平均产量717.75 kg/hm2,比对照信阳紫云英增产11.0%。2008-2009年度参加河南省豫南稻区紫云英新品种生产试验,6点汇总,鲜草产量表现为5点增产,平均产量45 772.5 kg/hm2,比对照信阳紫云英增产7.6%,居6个参试品种第2位;种子产量表现为4点增产,平均产量694.5 kg/hm2,比对照信阳紫云英增产8.1%,居6个参试品种第1位。  相似文献   

5.
早熟高产优质抗病小麦新品种宁麦15的选育及利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宁麦15在参加2005-2007年度国家长江中下游片冬麦组区域试验中,2年共计33点(次)中有24点(次)增产,增产点(次)率达73%,8点减产,1点平产;2年平均产量421.94 kg/667m2,比对照品种扬麦158增产4.32%.在2007-2008年度生产试验中,5省8试点7增1减,其中鄂皖苏浙4省7试点中有6试点增产,增产幅度为6.38%~11.0%,1试点减产0.60%,平均产量424.88 kg/667m2,比对照扬麦158增产7.10%;河南信阳试点产量471.70 kg/667m2,比对照豫麦18增产6.79%.各地大面积生产的试验示范一般产量均可达450 kg/667m2左右.2年品质分析结果,籽粒蛋白质含量13.53%/13.42%,湿面筋含量29.7%/29.9%,面团稳定时间5.9 min/4.7 min,品质优于对照品种扬麦158.宁麦15高抗梭条花叶病毒病,中抗赤霉病和纹枯病,白粉病也较轻;该品种属春性中早熟小麦品种,前中期生长较快,成熟期较早,适合长江中下游麦区的苏皖淮南地区,湖北及河南南部部份地区和浙江省中上等肥力地区种植,尤其适合上述地区的中晚熟水稻茬选用.  相似文献   

6.
温麦28是温县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半冬性高产稳产多抗广适型小麦新品种。2011-2012年度参加河南省冬水组区域试验,平均单产7 092 kg/hm2,比对照周麦18增产2.4%;2012-2013年度参加河南省冬水组区域试验,平均单产7 579.5 kg/hm2,比对照周麦18增产2.2%;2013-2014年度参加河南省冬水组生产试验,平均单产8 443.5 kg/hm2,比对照周麦18增产6.0%。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矮秆抗倒,抗病广适,籽大粒饱,品质优良,商品性好等特点。2014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7.
宁麦26具有高产稳产、中强筋品质、中抗赤霉病和成熟期较早的综合优良特性。在参加江苏省淮南地区历年区域试验中,平均全生育期210 d左右,与对照品种扬麦11号(为目前淮南地区推广品种中最早熟品种)相当或略早;在2012—2014年度江苏省淮南片区试中,2年平均产量482.60 kg/667 m~2,比对照品种扬麦11号增产7.10%,增产点次率94.74%,2014—2015年度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产量452.88 kg/667 m~2,比对照扬麦11号增产6.70%,增产点次率100%;国家长江中下游组2013—2015年2年区试结果,平均产量418.80 kg/667 m~2,比对照品种扬麦20增产5.00%,增产点次率75.7%,2015—2016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产量438.20 kg/667 m~2,比对照品种扬麦20增产7.44%,增产点次率100%。各地初步试验(种)和小面积示范结果,一般产量450 kg/667 m~2左右,高产田块可达500 kg/667 m~2以上;平均容重824 g/L,粗蛋白质含量14.80%,湿面筋含量31.87%,稳定时间10.2 min,硬度指数64.6;抗-中抗赤霉病。适合江苏淮南及江淮中下游稻麦两熟制地区种植。此外,还阐述了宁麦26相应的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8.
品育8012是由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2006年以临优20165为母本、济麦22为父本,通过人工杂交后经过多年系谱法单株选择育成的抗白粉病而且高产的小麦新品种。2015—2016、2016—2017年度参加山西省南部中熟冬麦区水地组区域试验,2 a平均产量为8 474.5 kg/hm2,较对照品种良星99增产6.4%,增产点率达100%;2016—2017年度参加山西省南部中熟冬麦区水地组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8 421.0 kg/hm2,比对照品种良星99增产7.6%,增产点率达100%;2018年12月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晋审麦20180001)。品育8012适宜在山西省南部中熟冬麦区水地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9.
优质高产强筋小麦新品种济麦4号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济麦4号是以济955159为母本,优质强筋抗病9411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半冬性强筋小麦新品种。在2005-2007年河南省小麦区试中平均产量为7 419 kg/hm2,比对照豫麦49号增产0.77%;在2007-2008年度河南省小麦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为7 821 kg/hm2,比对照豫麦49号增产3.9%。2006年、2007年连续2年统一抽样进行品质分析,济麦4号品质达到国家强筋小麦标准。济麦4号综合抗病性强,2008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河南省(南部稻茬麦区除外)早中茬中高肥水地种植。  相似文献   

10.
信优2405是信阳市农科所育成的半冬性高产优质杂交油菜新品种。在多年多点试验中表现优异。2005-2007年连续2年参加河南省优质油菜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平均产量3 121.28kg/hm2,比对照杂98009(河南省农科院国审品种)增产14.88%,达极显著水平。在罗山、固始等地生产示范中平均产量2 790kg/hm2,最高4 020kg/hm2,比当地推广的同类型品种增产20%。该品种芥酸含量0.1%,硫甙含量17.20μmol/g,含油量44.09%。符合农业部颁布的双低优质油菜标准。  相似文献   

11.
龙庭1号是四川省南充市农业科学院选育的双低甘蓝型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交油菜新品种。2007-2008年参加四川省油菜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产量2 521.95 kg/hm2,比对照川油21增产10.99%,芥酸含量均〈0.05%,平均硫苷含量16.19μmol/g(饼),平均含油量39.4%。2008年通过四川省审定。2009-2010年参加全国(长江上游区)油菜区试,两年平均产量2639.25 kg/hm2,比对照油研10号增产6.60%,芥酸含量均为0,平均硫苷含量19.16μmol/g(饼),平均含油率39.06%。2010年通过国家审定。  相似文献   

12.
中晚熟玉米新品种瑞普908是以RP21为母本,RP06为父本育成的杂交种。2013、2014年参加陕西省玉米区试,2年平均产量11 372.3 kg/hm2,比对照郑单958增产6.7%,18试点产量17增1减,增产点占94.4%。生产试验平均产量10 828.5 kg/hm2,比对照郑单958增产8.5%,6试点产量全部增产,排名第4。该品种2015年8月通过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主要特点为产量高、品质优、抗病性强、生育期适宜等,适宜在陕西省春播玉米区种植。  相似文献   

13.
品育8155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2005年以97土31为母本、917-44907为父本,通过人工杂交经多年系谱法单株选育而成的抗旱、高产小麦新品种。2014—2015年参加国家黄淮冬麦区旱地组新品种比较试验,平均产量5 988.8 kg/hm~2,比对照晋麦47号增产9.1%,增产点率82.6%;2015—2017年参加国家黄淮冬麦区旱薄组区试,2 a平均产量4 917.1 kg/hm~2,较对照晋麦47号增产4.2%,增产点率73.9%;2017—2018年参加国家黄淮冬麦区旱薄组生产试验,平均产量4 668.8 kg/hm~2,比对照晋麦47号增产6.9%,增产点率83.3%。2019年3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国审麦20190044。该品种适宜在山西省南部旱地、甘肃省天水市、陕西省宝鸡市、咸阳市和铜川市以及河南省、河北省沧州市的旱薄地种植。  相似文献   

14.
早熟高产抗病小麦新品种宁麦17的选育及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宁麦17在参加2006-2008年江苏省淮南片区试中,2年合计22个试验点次有18个点次增产,4点次减产,增产点次率80%以上,2年平均产量7207.65 kg/hm2,比对照品种扬麦11号(CK)增产5.07%;2008-2009年参加江苏省淮南片生产试验,7个试点产量全部比扬麦11号高,平均产量7 102.65 kg/hm2,比扬麦11号增产7.11%,居4个参试品种的第1位.各地大面积生产的试验示范一般产量均约7 500 kg/hm2.由2006-2008年品质分析结果可知,平均容重816.5 g/L,籽粒蛋白质含量13.28%,湿面筋含量26.5%,面团形成时间3.2 min,品质与对照品种扬麦11号相当.宁麦17高抗梭条花叶病毒病、中抗-抗赤霉病、中抗-中感纹枯病、白粉病较轻,该品种属春性早熟小麦品种,前中期生长繁茂而青秀,后期灌浆较快,成熟期较早,适合江苏淮南地区种植,尤其适合本地区的中晚熟(直播)水稻茬选用.  相似文献   

15.
丹玉602号是丹东农业科学院于2003年冬在海南岛以W9235为母本,丹99长为父本组配而成的中晚熟玉米单交种。丹玉602号2006~2007年参加辽宁省玉米中晚熟组区域试验,11点次增产,3点次减产,两年平均产量为9 861.0 kg/hm2,比对照增产6.0%;2007年参加辽宁省中晚熟组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10 264.5 kg/hm2,比对照郑单958增产10.1%。具有抗病性强、高产、适应性好、活秆成熟等特点。2007年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辽审玉[2007]324号。  相似文献   

16.
芝麻新品种鄂芝5号选育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芝麻新品种鄂芝5号以鄂芝1号作母本,93106作父本杂交后经4个世代定向选育出的优质、高产、稳产、耐渍、抗逆性较强、适应性广的芝麻新品种。2004年参加湖北省襄樊市农科院品系比较试验,平均产量达1405.50kg/hm2,比对照鄂芝1号增产13.60%;2005~2006年参加湖北省芝麻区试,2年各点平均产量为1211.03kg/hm2,比对照鄂芝2号增产8.58%,达极显著水平,增产点次83.3%;生产试验示范平均产量1857.00kg/hm2,表现出较好的丰产性及稳产性。  相似文献   

17.
高产大豆新品种吉育95选育报告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高产大豆新品种吉育95是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中心选育而成。其突出特点是高产、稳产、适宜性好,2007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3 013.5 kg/hm2,比对照增产16.4%。2006~2007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 700 kg/hm2,比对照增产9.6%。粗蛋白含量平均为37.93%、粗脂肪含量平均为21.27%。抗大豆花叶病毒病、大豆孢囊线虫病。  相似文献   

18.
桂花26(原编号508-4)是广西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采用91/8030-2(贺县大花生×四倍体半野生种A..monticola-2)F8作母本,粤油223作父本进行复交选育而成的栽野杂交种,具有单株结荚多、出仁率高,抗叶斑病、抗锈病、抗倒伏等优良性状.2000~2002年参加广西花生品种区试,3年18个点次平均荚果产量4012.50kg/hm2,比对照种桂花17增产22.10%,达极显著水平;平均籽仁产量2809.20kg/hm2,比对照种桂花17增产16.10%,增产极显著,每公顷荚果产量和籽仁产量在七个参试品种中均列第一位.2003~2004年参加广西花生新品种试验示范,2年12个点次平均荚果产量3622.50kg/hm2,比当地栽培品种粤油116增产9.9%;平均籽仁产量2535.75kg/hm2,比粤油116增产12.42%,该品种于2004年获国家品种保护权.  相似文献   

19.
南油杂1号(代号03杂716)是用不育系南A7、恢复系98R配组育成的双低甘蓝型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交油菜新品种。2006-2007年参加四川省油菜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产量2346.75kg/hm2,分别比对照蜀杂6号增产6.92%、比对照川油21增产10.44%,平均芥酸〈0.05%、硫苷21.5μmol/g(饼)、含油量42.15%;2007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8-2009年参加全国(长江中游区)油菜区试,两年平均产量2507.7kg/hm2,比对照中油杂2号增产6.36%,平均芥酸含量为0、硫苷20.24μmol/g(饼)、含油量42.22%;2009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20.
宁麦22在国家长江中下游组2008—2009年度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6 354.00 kg/hm2,比对照品种扬麦158增产4.20%,居13个参试品种的第3位,增产点次率达73.3%;2011—2012年度,平均产量6 229.50 kg/hm2,比扬麦158增产8.80%,居13个参试品种的第2位,增产点次率达82.4%;2012—2013年度,国家长江中下游组生产试验结果表明,各试点全部增产,平均产量4 940.00 kg/hm2,比对照品种平均增产7.60%。宁麦22全生育期203~205 d,穗大粒多,籽粒商品性较好,中抗赤霉病,2013年通过国家新品种审定并定名为宁麦22(国审麦200303)。该品种适合在长江中下游麦区的苏皖淮南地区,湖北中北部及河南信阳、浙江中北部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