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吕广植 《北方蚕业》2009,30(2):40-41
通过分析桑尺蠖的生活习性、发生规律及发生原因,摸索出一套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为基本原则的综合防治措施:坚持抓两关,治小,治早的原则,把害虫有效地消灭在早期;坚持以规范化防治与突击防治相结合,长效药与短效药相结合,绿色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合,才能有效地把桑尺蠖的田间基数控制在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2.
邹平县位于鲁中地区,地形以山区和平原为主,山区由于饲草饲料资源丰富,为养兔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便利的条件,笔者从事临床工作多年,针对兔病发生的规律和防治情况认为,只有认识和掌握兔病发生的规律,主动做好预防工作,才有助于防治工作的开展,兔病的发生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如年龄、性别、季节及其他动物疾病的传入等,饲养者应掌握这些规律,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相似文献   

3.
席伟 《四川蚕业》2019,(收录汇总):50-52
朱砂叶螨是川北蚕区对桑树为害较大的主要病虫害之一,新形势下,朱砂叶螨防治用药有了新要求。必须准确掌握其发生规律,进行及时防治,才能确保桑叶的产质量和养蚕制种的品质。  相似文献   

4.
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猪肉生产国和进口国家,养猪业在我国养殖业中占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想要养猪业不断地良好发展下去,必须高度重视生产上可能会发生的问题.猪在寒冷季节会出现严重腹泻,导致大量的幼猪死亡,腹泻还会导致妊娠母猪流产、繁殖性能降低等现象,给养殖场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降低畜牧生产效率.因此,养殖户和兽医必须...  相似文献   

5.
在养牛过程中,常常因为饲料不科学、管理不当、外界刺激、传染性疾病等因素造成牛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生,如果不能准确掌握病因,及时做出有效的辨别与判断,就有可能导致错过最佳的防治时机,使牛的健康生长与正常发育受到影响,严重时甚至会造成牛的死亡,不利于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此,文章分别介绍了牛消化系统疾病的主要类型、临床症状及...  相似文献   

6.
刘晓东  田秀铭 《北方蚕业》2009,30(4):32-32,35
桑干枯病是发生于桑树枝干部的常见病害,主要为害桑芽和一年生枝条,黑龙江、吉林、辽宁等北方寒冷地区时有发生。桑树感病后,轻的影响发芽率,重的造成局部或整枝枯死,直接影响桑叶质量和产量。通过总结桑干枯病的发生规律,调查为害症状及产生原因,采取合理措施进行预防和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7.
<正>传染性鼻炎是家兔的主要传染性疾病之一,具有发病率高、传染性强的特点。该病四季发生,大小兔均易感,疫苗效果甚微,药物控制困难,治愈率低,复发率高,病  相似文献   

8.
冬季天气寒冷,气温较低,是鸡呼吸道疾病的高发季节。我们把由呼吸系统引发的疾病统称呼吸道综合症,一般是由鸡支原体、大肠杆菌、新城疫病毒、冠状病毒、传支传喉病毒、鸡嗜血杆菌和流感病毒引起。1冬季养鸡的致病因素冬季养鸡的致病因素一般可分为以下两种:1.1饲养管理因素(非传染因素)⑴当环境温度下降时,鸡舍防寒措施跟不上,  相似文献   

9.
鸡呼吸道疾病是以鸡咳嗽、流鼻液、打喷嚏、喘气、啰音和呼吸困难等呼吸道病变为特征的疾病的总称,以喉头和气管发炎较多,常见气囊增厚、气囊炎、支气管肺炎、化脓性肺炎、多发性浆膜炎等,只是从临床特征和病变特征的相似性归纳总结出的疾病,很多疫病可以纳入这类范畴.在养鸡业中,鸡呼吸道疾病多发、易复发、难治愈、病程长、死亡率较高等,危害鸡群生产性能和生长,料肉比提高,增加了养殖成本.该病病因复杂,既有传染性因素,也有饲料营养、接种疫苗、管理、环境卫生等因素,很多病例不单是一个致病因子,而是多个致病因子互相影响叠加,加重疫病发生.据笔者调查,在感染呼吸道疾病的病鸡中,中小型养鸡场大约有70%以上是两种或者两种以上致病因子引起的病例,规模化饲养管理水平较高的鸡场,大多是混合致病因子引起的.这给疫病诊治和控制增加了难度,需要摸清发生原因,采取综合防治技术,这样才能有效控制疫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扬州市地处江苏中部的江淮平原,位于北亚热带的润湿气候区,常年平均雨量1000mm左右,年平均气温14.3~15.1°C,无霜期220d.年均日照时数达2200h.光热水气四要素配合较为协调,自然优势十分明显,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昼夜温差大、雨量适中、水源丰富、土壤肥沃,是全省农业生产力较高的区域,亦是最适宜栽桑养蚕的地区之一.全市现有投产桑园4000hm2.近几年来,全市桑园害虫多发,桑叶损失大,叶质下降明显,给蚕桑生产的稳定带来了很大的威胁.为此,笔者对近几年扬州市各桑病虫测报点提供的数据及害虫发生的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并针对实际提出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1.
海南坡鹿是中国特有的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其栖息地的稳定和发展对该物种种群有重要意义。潜在的外来入侵植物会对栖息地产生长期不可恢复的影响。因此,我们于2009—2011年采用样方调查和线路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海南坡鹿的栖息地海南大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外来植物进行了调查,共记录外来植物40科95属115种。其中,草本植物80种,占总物种数的69.6%;不论从科区系还是属区系上看,外来植物的区系分布都具有热带性;50.4%的外来植物产自美洲,在草地中分布最多。保护区内分布广泛的外来植物已对乡土物种产生一定的影响,也将可能对坡鹿的食物资源产生不利影响。根据调查结果,我们提出了一些保护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12.
草本和灌木的养分含量及其与海南坡鹿食性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海南大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围栏内采集海南坡鹿经常采食的草本植物和灌木各18种,测定其水分(Water)、粗蛋白质(CP)、粗纤维(CF)、无氮浸出物(NFE)、钙(Ca)、铁(Fe)、锰(Mn)、锌(Zn)和铜(Cu)含量.结果表明,草本植物的水分和粗纤维含量显著高于灌木,粗蛋白质、钙和微量元素含量显著低于灌木,二者的无氮浸出物含量无显著差异.研究认为,草本植物含水量较高,采食时感觉幼嫩可口,是海南坡鹿对其喜食的重要原因之一;植物的粗纤维含量是导致海南坡鹿喜食幼嫩植物或植物幼嫩部位的关键原因,坡鹿对粗纤维含量超过25%的植物部位不喜食;在面积相对有限、旱季长达半年的海南大田自然保护区围栏内,草本植物是坡鹿的主要能量来源,灌木是坡鹿维持生态营养平衡供给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13.
Sir, — I would like to draw your readers’ attention to the occurrence of post-stress haemorrhagic enteropathies in red deer (Cervus elaphus). Haemorrhagic enteropathy has been observed in approximately 75 percent of red deer necropsied at the Invermay Animal Health Laboratory and has also been seen in wapiti (Cervus canadensis). Deer dying with post-stress haemorrhagic enteropathy commonly have splash haemorrhages on the serosal surfaces of the abomasum and intestine and to a lesser extent on the rumen and omasum. The intestinal mucosa is heavily congested and haemorrhagic with blood present in the lumen. In many cases mucosal haemorrhage may be so severe the intestinal contents appear similar to blood. The degree of severity of the condition varies from slight to very severe and the length of intestine involved also varies from a few centimetres to the entire gastro-intestinal tract from the rumen to the rectum.  相似文献   

14.
梅花鹿是我国极度濒危的鹿科动物,目前仅分布于黑龙江、吉林、四川、江西等省狭窄的区域内。文章主要对梅花鹿的种群数量、行为生态学及保护遗传学研究等进行了概述,并指出目前国内学者对梅花鹿行为生态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行为节律和栖息地的研究,为了更准确地反映梅花鹿系统进化关系,必须结合形态学、动物地理学、地理信息系统及古生物学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5.
In New Zealand, the sambar deer is reported to feed on a variety of grasses and browse material. In the specimens studied, the average volume of the sambar rumen was about 15 l. Thick, non-papillated pillars divided the rumen into a saccus dorsalis and a saccus ventralis. The lining of the rumen was covered with papillae; those in the roof area were short and poorly developed. The omasum was a well-developed organ with 47-71 (mean 57) laminae. These were covered with short and poorly developed papillae.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se sambar deer stomachs were typical of a grass-roughage feeder. This contrasts with the previous classification of the sambar deer as an intermediate feeder.  相似文献   

16.
Blood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20 sedated captive Eld's-Brow Antlered deer (Cervus eldi thamin), aged over 1.5 years, to define their mean hematological values (packed cell volume and hemoglobin) and mean plasma biochemical parameters. Male deer had a significantly higher plasma glucose level and 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 activity than female deer.  相似文献   

17.
全国梅花鹿养殖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梦梦  尹峰 《野生动物》2008,29(1):47-49
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于2005年6~12月,在全国31个省(区、市)开展了梅花鹿养殖情况调查.调查数据显示,截止到2004年底,全国31个省(区、市)共有9 465家养殖场,圈养繁殖梅花鹿452 355头.其中养殖梅花鹿数量最多的是吉林省,养殖场5 985家,目前存栏量278 000头.2004年全国生产梅花鹿鹿茸73 t,吉林省居全国首位,年产量约为21 t,占总数的28.8%.本文以调查数据为基础,提出我国梅花鹿养殖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8.
秦瑜  张明海 《野生动物》2009,30(2):100-104
马鹿在世界上主要分布于欧洲南部和中部、北美洲、非洲北部、亚洲的俄罗斯东部、蒙古、朝鲜和喜马拉雅山地区,在中国马鹿有8个亚种,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西北及西南等地。本文根据文献资料系统地总结了中国马鹿的研究现状,展望了马鹿需要研究的问题,为中国马鹿的保护及科研活动开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梅花鹿朊蛋白基因(PRNP)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GenBank中鹿朊蛋白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扩增引物,采用PCR方法从中国梅花鹿基因组中扩增得到梅花鹿的朊蛋白基因,采用PCR产物直接测序,并将其克隆到pGEM—TEasy载体中测序进行进一步确认,通过分析表明所克隆的梅花鹿朊蛋白基因的ORF基因片段包含771bp,编码256个氨基酸的前体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为28200。与已报道的其他品种鹿朊蛋白基因序列进行对比分析,核苷酸及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均在98%以上。本试验为进一步研究中国梅花鹿朊蛋白的多态性提供了数据。  相似文献   

20.
STR在野生东北马鹿个体识别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了建立有效的东北马鹿个体识别体系,从12对加拿大马鹿的微卫星引物和6对黑尾鹿的微卫星引物中,筛选出8个具有多态性的微卫星位点。各位点的观察杂合度为0.3314~0.8174,平均杂合度为0.6243;各位点的匹配率为0.0656~0.5130,累计匹配率为1.446×10^-6;各位点的识别率为0.4870~0.9344,累计个体识别能力为0.9999。这8个微卫星位点可以准确地进行东北马鹿的个体识别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