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研究化学封顶后不同复水时间对化封棉花的影响,减少浇水对化封效果的影响,保证棉花产量,为化封技术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田间小区试验,设置化学封顶后不同的复水时间,调查与分析棉花农艺性状、干物质积累、产量等。【结果】化学封顶后过早复水易使棉花株高增加,H1处理株高达78.36 cm,比最低处理高8.81 cm,果枝数多0.8台;蕾铃脱落率随复水时间早晚顺序增加,脱落率最高的H4处理为61.33%;干物质和氮素积累受复水早晚影响不大,但复水时间越早的前期干物质积累快,营养器官氮素积累高;复水早晚对棉花产量具有一定的影响,H2处理的单铃重、衣分、籽棉产量均为最高,分别为6.0 g、40.75%和5 661.97 kg/hm2。【结论】棉花化学封顶后最早浇水间隔不要小于3 d,最晚不宜超过7 d。  相似文献   

2.
本文选择在西北内陆干旱区塔里木河流域绿洲典型棉区,通过田间试验设计,设置灌溉和氮肥2个调控因子,并在氮肥30%基施、70%追施的策略基础上,对棉花各生育期70%的追氮策略设计3个梯度,以此探明膜下滴灌棉花在施肥总量相同情况下,各生育阶段灌溉施氮数量不同的水肥运筹策略对棉花干物质量和产量的影响,为选择适宜的生物学指标来反...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新疆南疆棉区缩节胺(1,1-dimethyl-piperidinium chloride,DPC)化学封顶对棉花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性状的影响,为新疆南疆棉花化学封顶技术提供理论支撑.[方法]于2019年在新疆南疆阿拉尔市16团开展田间试验,以人工打顶为对照,采用完全随机设计,研究不同DPC用量(0、90、1...  相似文献   

4.
[目的]明确化学封顶棉花高产的理想株型,为株型塑造提供参考依据,以提高化学封顶剂的使用效果,使化学封顶棉花能够保持稳定高产.[方法]通过田间培育和定点取样,研究人工打顶、化学封顶的低产棉田和高产棉田的株型特征,进行数据分析和产量对比.[结果]化学封顶的高产田封顶效果好,化封后株高增加控制在5 cm以内,而化学封顶一般产田棉花株高增加普遍在5~10 cm;化封后上部主茎节间变短,倒一主茎节间长度不超过3 cm,倒三和倒五主茎节间容易变长,其调控情况对株高影响较大;化学封顶后棉株上部果枝变短,尤其是倒一果枝变化明显;化学封顶的高产田棉株上部结铃高于化学封顶的一般产田,与人工打顶棉田没有差异,主要依靠内围铃,且三桃比例分部合理.[结论]化学封顶高产田的棉花产量比人工打顶的还要高,在合理调控和化学封顶条件下,能够有效控制棉花株高,塑造高产株型,代替人工打顶并实现高产.  相似文献   

5.
棉花化学封顶对植株上部枝叶形态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化学封顶剂的主要作用部位和效果,提高化学封顶效率,挖掘高产潜力。以人工打顶为对照,设置不同化学封顶剂量,通过用药前对上部主茎、果枝、叶片进行标记,研究化学封顶剂对棉花上部枝叶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化学封顶处理棉花最终株高高于人工打顶处理5cm以上,但封顶剂剂量越大对株高抑制越明显。化学封顶剂抑制株高作用主要体现在抑制上部主茎节间伸长,但对下部主茎节间伸长可能有促进作用。化学封顶标记的上部主茎直径相比人工打顶处理变小,果枝长度缩短,叶宽变窄,SPAD值有上升趋势,更利于通风透光和光合作用。棉花上部蕾铃数增加且增长速度加快,但最后成铃率不高。分析认为,化学封顶剂影响上部枝叶形态,使株型紧凑,蕾铃增多,但对最后成铃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不同封顶方式对新疆南疆棉花生长及经济性状的影响,开展了3种封顶方式的田间试验,观测棉花农艺性状及结铃性状指标。结果表明:无人机化学封顶的株高、果台数、总果节数较不打顶降低了5.95%、8.64%和12.45%,较人工打顶增加了9.73%、40.10%和9.06%,主茎绿叶数增加了14.26%。各器官干物质积累量大小,根系、叶片及生殖器官依次为化学封顶>人工打顶>不打顶,茎秆为不打顶>化学封顶>人工打顶,化学封顶干物质总量较人工打顶和不打顶增加6.93%和6.15%。化学封顶的上部、下部结铃较人工打顶减少0.06个和0.16个,较不打顶增多0.31个和0.44个,中部结铃较人工打顶增多0.35个,较不打顶减少0.16个,其上、中、下部位结铃比例为0.36∶0.40∶0.24,介于人工打顶和不打顶之间。化学封顶的内、外围铃比例与人工打顶差异不显著。化学封顶的籽棉和皮棉产量较人工打顶减少1.54%和2.40%,差异不显著,但较不打顶增加14.07%和17.02%,差异显著。综上,无人机化学封顶能有效控制棉花株型,促进棉铃协调分布,保持较高产量,具有类似人工打顶效...  相似文献   

7.
不同密度下封顶方式对南疆棉花生长及产量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当前棉花生产过程中人工封顶耗时、低效、高成本的问题,探讨种植密度与封顶方式对棉花产量和纤维品质的互作效应,分析化学封顶代替人工封顶的可行性,无疑将对实现棉花的全程机械化、减少劳动量和降低种植成本具有重要的意义。化学封顶是棉花全程机械化简化栽培的技术内容之一,其对不同群体棉株生长及产量形成具有一定影响。以419为材料,开展裂区设计试验,密度为主区,设9万株/hm2、18万株/hm2和27万株/hm2三个水平;封顶方式为副区,设不封顶、人工封顶和化学封顶共3种方式,研究不同种植密度下棉花封顶方式的效应,分析化学封顶代替人工封顶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在相同封顶方式下,随密度增加,生殖器官干重运转率和LAI有所增加,但单株叶面积、单株干物质积累和收获指数降低,株高则变化不大。在相同密度下,封顶方式对单株叶面积、LAI及单株干物质积累影响不大;封顶处理的株高较不封顶处理降低4.90~6.46 cm,生殖器官干重运转率、收获指数、衣分和产量分别提高6.33~9.47个百分点、0.03~0.05个百分点、0.03~1.01个百分点和529.56~301.42 kg/hm2。与人工封顶相比,虽然化学封顶的单株叶面积、LAI、株高和单株干重分别提高0.01 m2、0.11、1.56 cm、1.80 g/株,生殖器官干物质转运率、收获指数、衣分和产量分别降低3.14个百分点、0.03、0.42个百分点和228.14 kg/hm2,但各性状间差异不显著。各性状受密度与封顶方式互作的影响较小。以上说明封顶是优化棉花生长、保证产量的关键措施,而化学封顶具有类似人工封顶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崔延楠  张璐  张特  康正华  赵强 《新疆农业科学》2020,57(12):2197-2204
【目的】 研究人工打顶与化学封顶的有效结合方式和精准的棉花打顶技术,为丰富棉花栽培措施、提高棉花产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以常规人工打顶作为对照,设计先人工打顶再喷封顶剂和先喷封顶剂再人工打顶两种打顶结合方式与3个化学封顶剂剂量,测定不同处理棉花的叶枝长、果枝数、单株结铃数及产量等,分析不同处理对棉花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 人工打顶处理与其它处理相比,其株高减低6.37%,平均叶枝增长量减少了0.35 cm;棉铃脱落数较低,果枝数较少,倒1、倒2和倒3果枝长度增加了3.36 cm,棉株单株铃数增加。各剂量处理对叶枝长、果枝长及果枝数抑制效果无显著差异,300 mL/hm2剂量处理棉花棉铃脱落数较低,单株棉铃数为6.25个,籽棉产量与皮棉产量均为最高,分别为7 779.99与3 203.02 kg/hm2【结论】 人工打顶后5 d喷施化学封顶剂300 mL/hm2,可以抑制无效枝的伸长,防止蕾铃脱落,约增产15.28%。  相似文献   

9.
不同水氮运筹对冬小麦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确定小麦高产水肥需求规律,以周麦27为材料,研究不同水[W1(中度水分胁迫: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50%~60%)、W2(适当灌溉: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60%~70%)、W3(充分灌溉: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70%~80%)]、氮[N1(不施氮)、N2(正常施氮:225kg/hm~2)、N3(高施氮:300 kg/hm~2)]运筹对冬小麦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土壤水分含量相同时,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小麦净光合速率(Pn)总体呈现先增加后趋于平稳的趋势,小麦旗叶SPAD值、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胞间CO_2浓度(Ci)以及产量总体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当施氮量相同时,花后10 d,随着土壤含水量的增加,SPAD值总体逐渐增加(N1处理除外),Ci总体逐渐降低,Pn、Tr和Gs总体先降低后增加;花后18 d,SPAD值、Pn、Tr以及Gs总体随着土壤含水量的增加而增加,但总体上W2和W3处理间差异不显著(Gs除外);花后26 d,SPAD值随着土壤含水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Pn总体呈增加的趋势(W2和W3处理间总体差异不显著),Gs总体呈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当土壤水分含量相同时,与N1处理相比,N2处理小麦产量平均提高11.87%,N3处理提高了7.86%。当施氮量相同时,与W1处理相比,W2处理小麦产量平均提高3.24%,W3处理提高了2.26%。W2N2处理即施氮量为225 kg/hm~2,灌溉后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60%~70%时产量最高。说明适当的水氮运筹有利于提高小麦产量。  相似文献   

10.
精细化水氮运筹对机采棉个体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机采棉种植模式下水氮运筹对棉花塑型的影响,采用机采棉种植模式(66cm+10cm)田间试验,在总灌溉量和总施肥量相同条件下,研究不同生育期灌溉量(W1、W2、W3)和追氮量(N1、N2、N3)对棉花个体生长发育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溉与氮肥处理对棉花7个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的影响差异显著,其中,高产处理W1N2的株高79.9cm、株宽42.4cm、茎粗9.67mm、每株果枝数9.1、单铃质量5.90g、单株有效铃数5.8、籽棉产量7 845.88kg/hm2。精细化水(W)氮(N)运筹对棉株内围铃、外围铃的构成比例以及上、中、下部棉铃分布比例影响不显著,高产处理W1N2的下、中、上部棉铃分配比例达到36%、33%、31%。通过机采棉膜下滴灌精细化水肥运筹,可对棉花植株农艺性状进行有效调控,实现优化棉花产量结构,增加籽棉产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棉花高产水氮耦合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水肥耦合效应对棉花生长的影响,探讨棉花最佳水氮配比.[方法]通过田间试验,设置9个水氮处理组合,研究灌水量、施肥量与棉花产量的回归方程.[结果]膜下滴灌水氮效应与产量的方程为Y=-10 558.6+2.933 N+7.16 W-0.000 202 W×N-0.004 01 N2-0.000 775 W2,水氮耦合效应与棉花经济效益的方程为Y=-50 682+10.167 N+34.21 W-0.009 696 W×N-0.019 24 N2-0.003 72 W2;通过方程计算得到棉花的理论最高产量为6 279 kg/hm2,施氮量和灌水量分别为246 kg/hm2和4 588.5 m3/hm2;棉花的理论最高经济效益为28 402.5元/hm2,施氮量和灌水量分别为149.25 kg/hm2和4 578.8 m3/hm2;在新疆膜下滴灌栽培条件下,棉花生产最低需水量为1 842 m3/hm2.[结论]棉花滴灌条件下,合理的灌水和施肥组合可以获得高产,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不同水分条件下有机无机肥配施对棉花水氮利用效率和产量的影响,为河西走廊棉区合理利用有机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20—2021年进行田间定位试验,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主区为充分灌溉(W1)和亏缺灌溉(W2);副区为不施肥(CK)、单施化肥(CF)、25%有机肥+75%化肥(OF1)、50%有机肥+50%化肥(OF2)和75%有机肥+25%化肥(OF3),分析不同水分条件下施肥对棉花生育期土壤含水量、阶段耗水量、干物质和氮素积累及转运分配、水氮利用效率、籽棉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棉花籽棉产量和水氮利用特征受不同水肥处理及交互作用的显著影响。亏缺灌溉下棉田土壤含水量、总耗水量、植株干物质积累量、氮素积累量和籽棉产量显著下降,而水分利用效率显著提高。适宜的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能够提高0—4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降低棉花苗期和蕾期耗水,增加花铃期耗水量,提高棉花干物质和氮素积累量,并促进其向生殖器官中分配。充分灌溉条件下,25%有机肥配施处理(OF1)籽棉产量最高,两年平均较单施化肥(CF)提高10.5%;50%有机肥配施处理(OF2)与单施化肥(CF)无显著差异,但75...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化学打顶和人工打顶方式下棉花植株生理变化及蛋白质的差异表达,为化学打顶的作用机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黄河流域大面积推广的冀棉863为试验品种,于2015—2016年设置人工打顶、化学打顶和未打顶3种处理,于7月20日进行统一打顶处理,化学打顶剂为人工喷施,用量为1.125 L·hm~(-2)。打顶处理后定期测定各处理间棉花株高与主茎功能叶内源激素含量。株高测量为子叶节到主茎生长点的高度,使用直尺测量。使用酶联免疫法测定棉花功能叶的生长素(IAA)、赤霉素(GA_3)、脱落酸(ABA)和玉米素核苷(ZR)含量。采用iTRAQ技术对人工打顶和化学打顶处理的打顶后20 d的主茎功能叶进行差异蛋白质组学分析。【结果】与人工打顶的棉花相比,化学打顶处理株高显著高于人工打顶处理,两年试验中分别高11.8%和14.5%,但显著低于未打顶处理,两年试验中分别低6.0%和6.5%,喷施化学打顶剂有效抑制了棉花株高的增长。不同打顶处理对棉花功能叶GA_3含量影响较大,打顶后GA3含量变化为单峰曲线,处理30 d各处理之间达到显著差异,GA3含量为未打顶化学打顶人工打顶,30 d后化学打顶与未打顶处理呈下降趋势,人工打顶处理则在20 d时出现下降趋势,在处理后50 d时各处理GA_3含量无显著差异。2016年IAA含量峰值出现在处理后40 d,化学打顶处理峰值显著低于其他两个处理,2015年3种打顶处理间无显著差异。ABA含量在处理后40 d时达到最大值,未打顶处理峰值显著低于其他两个处理。3种打顶处理的ZR含量无显著差异。化学打顶与人工打顶处理相比,iTRAQ标记方法检测到69个差异表达蛋白,29个上调表达,40个下调表达,其中碳水化合物和能量代谢相关的蛋白多下调表达,降低了植株的长势;与GA调节正相关蛋白多上调表达,增强GA效应。【结论】化学打顶能有效控制棉花株高,对棉花功能叶的GA含量影响较大,化学打顶处理含量显著高于人工打顶处理,与人工打顶处理相比,化学打顶与植物生长发育相关蛋白多下调表达,可能是植株通过降低碳水化合物合成,减少能量代谢,增加GA含量,激活GA效应来实现株高的控制。  相似文献   

14.
喷施化学打顶剂对棉花冠层结构及群体光合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目的】选用氟节胺复配型、缩节胺复配型2种化学打顶剂,研究田间喷施化学打顶剂对棉花株型特征、冠层结构、群体光合生产及产量的影响,分析冠层结构变化对群体光合生产和产量的影响,为棉花化学打顶技术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用北疆棉区主栽品种(新陆早45号)和主推品种(系)(中棉所50、45-21)为试验材料,在田间自然条件下,以常规人工打顶的棉花为对照,分别测定不同棉花品种(系)株高、株宽、叶面积指数、叶片叶绿素含量、冠层不同部位透光率、群体光合速率及产量构成等指标。研究化学打顶技术对棉花叶面积指数、冠层透光率、群体光合速率及产量的影响。【结果】与人工打顶的棉花相比,化学打顶的棉花株高显著高于人工打顶处理,且喷药后生长量较大;株宽显著小于人工打顶处理,喷药后横向生长被明显抑制。化学打顶的棉花叶面积指数和叶片叶绿素含量较高,且高值持续期长,至初絮期(出苗后115 d)仍维持较高的值,与人工打顶的棉花相比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冠层上、中部透光率较高,生育后期冠层下部漏光损失较小。化学打顶的棉花群体光合速率显著高于人工打顶,且高值持续期长,至初絮期仍维持在16.04 μmol·m-2·s-1以上,较人工打顶的棉花高出14.35%-36.35%,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群体呼吸速率在达到峰值前显著高于人工打顶的棉花,峰值后与人工打顶的棉花无显著差异;群体呼吸速率占群体总光合速率的比率高于人工打顶的棉花。化学打顶的棉花单株结铃多,其中氟节胺处理棉花产量高于人工打顶。【结论】棉花化学打顶技术具有塑造株型、调节棉花冠层结构形成的重要作用;同时棉花冠层上、中部透光率大,改善了冠层中下部光环境,保证了冠层各部位均匀的光分布。化学打顶的棉花叶面积指数高且高值持续期长,增加了光合面积。叶片叶绿素含量高且高值持续时间长,延长了光合时间,保证了较高的群体光合能力及长的光合功能持续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研究氟节胺与未推广的促化王棉花打顶剂在新疆南疆的应用效果。【方法】2020年选用新疆南疆推广的新陆中37号、新陆中70号与新陆中82号3个棉花品种,设置人工打顶(CK)、氟节胺和促化王3个主处理。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主区为2个打顶剂处理(氟节胺复配缩节胺,促化王塑型剂与打顶剂配合喷施)与人工打顶(CK),副区为3个棉花品种,3次重复。【结果】各主处理下生殖器官在9月3日的占比比较,喷施氟节胺的占比最高,促化王处理下的最低;各主处理下营养器官在9月3日分配系数的占比比较,喷施促化王的占比最高,喷施氟节胺的最低。主处理间对比:促化王处理下的新陆中70号籽棉产量较其他品种最高,其余两品种棉花均在氟节胺处理下最高;新陆中37号在氟节胺处理下衣分最高,其余两品种棉花均在促化王处理下衣分最高,人工打顶处理下的3个品种衣分均为最低。比较各主处理下的品质指标,氟节胺处理下棉纤维的上半部均长与断裂比强度最优,马克隆值与伸长率最差;促化王处理下棉纤维的长度整齐度与黄度最优,比强度最差;人工打顶处理下棉纤维的马克隆值与伸长率最优,上半部均长、长度整齐度与黄度最差。【结论】喷施氟节胺处理下的生殖器...  相似文献   

16.
光胁迫下氮肥运筹对棉花生长发育与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中棉所49号为材料,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主区为遮阴50%和不遮阴(CK),副区为纯氮320kg/hm2基础上氮肥运筹分别是氮肥前移(N1)、正常施肥(N2)、氮肥前移量较大(N3)三个水平,研究光胁迫下氮肥运筹对棉花生长发育、生物量积累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遮阴比不遮阴皮棉减产35.61%,且生育期延长15~18d;氮肥前移N1和N3分别比正常追肥N2早吐絮6,5d,缩短了棉花的生育期;遮阴条件下适量的氮肥前移N1有效增加了株高、真叶数和倒四叶宽,有利于棉花生物量的积累,皮棉产量达2 534.56kg/hm2,比N2、N3分别增加18.90%和29.01%。弱光胁迫下适量的氮肥前移可缩短棉花生育期,显著增加单株铃数和单铃重,以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17.
咸水滴灌条件下棉花生长和氮素吸收对水氮的响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咸水滴灌条件下棉花生长和氮素吸收对水氮的响应.[方法]试验设置了3种灌溉水盐度0.35(S1)、4.61(S2)和8.04(S3)dS/m,2个灌水量405(L1)和540(L2)mm以及2个施氮量240(N1)和360(N2) kg/hm2.[结果]棉花的株高在生长前期主要受灌溉水盐度、灌水量及二者的交互作用和盐度、灌水量和施氮量三者的交互作用影响显著,生长后期主要受灌水量的影响显著.高灌水量L2(540 mm)各处理株高为S2>S1>S3,施氮量对株高的生长差异影响不显著.棉花茎和叶的干物质积累量受灌溉水盐度、灌水量和施氮量其中二者的交互作用影响显著,而棉铃和总的干物质积累量受交互作用不显著.[结论]棉花的氮素吸收量受灌溉水盐度、灌水量和施氮量三因素及其两者或三者的影响显著;随着灌溉水盐度的增加,棉花的氮素吸收量呈下降的趋势;而氮素吸收量随着灌水量的增大显著增加,表明增加灌水量可促进氮素吸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