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连理树     
薛福连 《云南林业》2003,24(4):23-23
生婴植树《齐民要术》载:生男育女,要给每个婴儿栽20株树,等到结婚年龄,树就可以做车轱辘了。按1株树可做3副轱辘,一副轱辘值3匹绢计算,20株树共值180匹绢,够结婚费用了。看来,为婴儿植树,早在古时就已经是盛行的风俗了。病愈种杏三国名医董奉晚年居住在庐山时,给人治病不收钱,但要求被治愈的重病患者,植杏树5株,被治愈的轻病患者,植杏树1株。数年后,董奉的房前屋后杏树成林,绿荫如盖,据传现在庐山的杏林,就是当年董奉的遗惠。庆功植树西周时的“常胜将军”少俊其,英勇善战。在多年戎马生涯中,每打胜一仗,就令全军将士在沙场上种植杨树,以示…  相似文献   

2.
话说杏树     
话说杏树白廷举杏树在我国有悠久的栽培历史,分布极为广泛。古代就有关于杏树的记载,如:“五活之土,其木宜古”(见于《管子》);“杏子仁,可以为粥”(见于《齐民要术》)等等。杏的品种繁多,由于各地气候及环境不同,成熟有早有晚。杏的气味香甜,果肉多汁,含有...  相似文献   

3.
“又是一年芳草绿,依然十里杏花红。”严寒的隆冬已经消逝,明媚的春天来到了人间。阳春三月,万木争荣。我国由南往北渐渐出现了绿染大地,杏花盛开的秀丽景色。杏子原产我国。我国劳动人民种植杏树已有两三千年的历史。公元前685年问世的《管子》一书中,就有杏的记载:“五沃之土,共木宜杏。”我国古农书《大戴礼·夏小正》中谈到:“正月某杏、杝桃则华。”“四月,囿有见杏。”囿者,苑有垣也。可见我国在公元前,杏已成为园林中栽培的花木果树。我国人民很早就知道用杏子制作食品。《礼记》中记载供食用的一千种果树中就包括有杏。《汉书》中曾提到“教民煮杏酩”。北魏贾思勰  相似文献   

4.
三国时董奉为人治病,不取酬金,只要求他们在他屋旁种杏树。重病治好的种五棵,轻病治好的种一棵。这样他的房前屋后杏花芬芳,“杏熟易谷,以济平民”。所以后世常用誉满杏林”来称颂医家。 唐代柳宗元任柳州刺史时,倡导植树造林,使满城华荫覆盖。他写的《种树郭橐  相似文献   

5.
杏为我国原产,是我国栽培历史悠久的果树之一,远在2600多年前古书就有记载,如管子(公元前685年)云:"五沃之土,其土宜杏"。 北京所有区县包括城区都有杏树分布。例如明清两朝的皇宫--故宫内就有数十株超过百龄的杏树,据说是各地进贡的杏被宫内人吃掉后,其核扔在宫园内自然萌生而成。当然,城区的杏树只是零星分布,北京的杏树主要还是分布于山区或半山区。  相似文献   

6.
杏林春暖     
名中医室常有“杏林春暖”的匾额,你知道吗,这里面有一个典故……,在一些中药店里,常见到"杏林春晚"的匾额。这到底是回什么事呢? 据晋人茜洪的《神仙传》记载:三国时,东吴有个民间医生叫黄奉。他一生专为穷苦百挂治病,从不收取报酬。一些病人痊愈之后,都照例要登门致谢。黄奉一生酷爱杏花、杏采,当病意的百性前来致谢时,他就叫这  相似文献   

7.
正走进彭阳山区,聊起红梅杏,许多农民如数家珍。"别看它长得不如其他杏子好看,但甘甜爽口,绿色原生态,可受市场欢迎了!"12月5日,站在彭阳县城阳乡韩寨村柳沟湾的山坡上,飞虎果树生产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韩飞虎指着漫山遍野的杏树,喜悦地与记者聊着,"这都是我栽的红梅杏,4年栽了260亩。"1993年高中毕业后,韩飞虎回到大山深处的家乡,栽种果树,"那时种的是曹杏(山杏的一个品种),  相似文献   

8.
过去曾经把山杏树当做烧柴的巴林左旗哈拉哈达乡北房身村,今年五月份,将七千五百亩残杏林承包给三户农民,仅四个月时间,杏压枝头,喜获丰收,产杏核四千余斤,收入一千八百元,烧柴变为「摇钱树」。北房身村有天然山杏林一万七千五百亩,每年春天,满山遍野杏花开放,夏末成串的红杏压弯了枝头,杏核最高年产到过二十万斤。可是近些年由于管理不当,一些人上山砍柴、刨杏树根,山杏  相似文献   

9.
杏树根腐病是杏树苗木及幼树上发生的一种病害,过去较少发现。最近在河北、辽宁、山西等地的杏树根上发现有这种病害发生,并有蔓延扩大的趋势,特别是在苗圃地重茬繁殖的杏苗和大龄杏树行间培育杏苗时,常导致这种病害的严重发生,有的甚至造成苗圃内的苗木成片死亡。杏树根腐病病菌除危害杏幼树和杏苗木外,还危害苹果、梨、桃和葡萄的幼树与苗木。该病潜伏期较长,有的在苗期染病,却在定植后才能发现;有的虽被感染,但在树势旺盛和土、  相似文献   

10.
杏树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论述了杏树主要病、虫害的种类及危害特点。侵染性病害包括杏疔病、杏白粉病、杏褐腐病、杏细菌性穿孔病、杏树干枯病、杏树小叶病;生理性病害包括杏树流胶病、杏树沤根病。主要虫害有杏仁蜂、杏球坚蚧、杏白带麦蛾、桑褶翅尺蛾、杏短尾蚜。针对不同的病虫害分别提出了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舞钢市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水果面积,尤其是杏、桃面积大幅增加,已由原来的70多公顷增加到现在的1300多公顷。大面积的杏林发展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病虫害发生,尤以杏树干边病发生严重。为此,从2005年开始对杏树叶干边病进行调查,经过调查,全市60%地块都不同程度地发生杏树干边病。  相似文献   

12.
说杏     
杏花春雨江南。在春雨绵绵的日子里 ,纤丽的杏花开得红霞伏树 ,营造出江南满园春色宜人的意境。这种更常见于北方农村的果树之名声显赫 ,实在应归功于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神仙传》曰 :董奉居庐山 ,不交人 ,为人治病 ,不取钱 ,重病得愈者 ,使种杏五株 ,轻病愈 ,为栽一株。数年之中 ,杏有十数万株 ,郁郁然成林。其杏子熟于林中 ,所在作仓。宣语买杏者 ,不须来报 ,但自取之 ,具一器谷 ,便得一器杏。有人少谷往 ,而取杏多 ,即有五虎逐之 ,此人怖虎 ,担倾覆 ,所余在器中 ,如向所持谷多少 ,虎乃还去 ,自是以后 ,买杏者皆于林中自平量 ,恐有多出…  相似文献   

13.
说杏     
杏树在我国多有分布。我国有着悠久的杏树栽培历史,人们早已有食杏的习惯.南宋诗人叶绍翁曾有诗云:“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被后人广为传诵。我国最早的医学著作《黄帝内经·素问》中,把杏列为五果之一(其余四种为枣、  相似文献   

14.
话说杏树     
话说杏树董忠义杏树原产我国北方,春秋时期的《管子》中就有“五沃之土,其木宜杏”之说,祖国地名称为杏村、杏园的遍布大江南北,杏花村有美酒又入诗。据资料统计,全国仅杏花村就有19个,我省汾阳县最为著名,三里桃花店,五里杏花村,这都和中华大地古时栽培杏树多...  相似文献   

15.
杏树小蠹虫的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随着轮台县1.33万公顷杏子产业基地的建成,小蠹虫对杏树的危害也呈上升趋势,在杏树面积集中的乡村都有发生,危害严重的有哈尔巴克乡、策达雅乡、野云沟乡,其中危害最严重的杏园杏树死亡率曾高达91.3%。为科学防治,控制虫害发生蔓延,我县杏子研究中心、农技推广站、县林业工作管理站、县森防站对小蠹虫的发生危害进行设点观察,详细了解了杏树小蠹虫的生活习性及发生规律,并制定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6.
杏树是吐鲁番市主栽果树品种之一,在当地有着广泛的种植面积,是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本文介绍杏树丰产栽培技术,为新疆杏栽培提供参考. 1 定植方法 1.1 品种选择 适合吐鲁番栽培的杏树品种有小白杏、大白杏、黑杏、苏力坦杏、金太阳、黎光、红太阳等.其中苏力坦杏因其树势强壮,抗性强、耐旱、耐寒,产量高等特点,表现...  相似文献   

17.
危害杏树的四种介壳虫的识别与防治刘铭汤(西北林学院,陕西杨陵712100)近几年来,随着杏子营养价值的全面开发,栽种杏树的群众越来越多,有些地方把发展杏树作为脱贫致富的经济林木。因此,杏树病虫害受到群众的重视。为了对杏树加强科学管理,我们现将能够造成...  相似文献   

18.
<正>近日,笔者在彭阳县红河乡何塬村一户姓常的农民家中采摘红梅杏时,常老伯兴致勃勃地说:我家的40棵红梅杏产量大概在2000斤左右,大多数都被银川人卖去了,平均每斤卖15元,还是现钱,已经收入了近30000块钱了。今年,彭阳县杏子喜获丰收,尤其红梅杏很受顾客欢迎、市场认可,销售价格在10-15元之间,果农经济收入可观。加之,彭阳如今山清水秀,环境优美,山花烂漫,香气怡人,无工业污染,生产的果实也是绿色食品。因此,杏子已成为当地农民致富的"摇钱树"。杏是彭阳县乡土树种,土壤及气候条件适宜,无  相似文献   

19.
发展杏树产业是林缘经济一大补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杏树产业在我国至今仍未形成规模。杏树的经济价值很高,全身是宝,杏果实可鲜食,可加工杏脯、杏酱、杏茶。杏树花、枝、根都可入药,苦杏仁含维生素B17,可在人体内降解生成甲苯醛,能抑制或杀死癌细胞,是医药工业很有前途的原材料。  相似文献   

20.
试验研究了不同水分条件下对香白杏、龙王帽杏和金太阳杏杏树体内硝酸还原酶的影响,并就影响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水分对硝酸还原酶影响显著,但是极低或者过量水量对其活性有明显抑制作用,除了金太阳杏60%田间持水量外,其他品种40%和60%田间持水量都能增加硝酸还原酶活性。通过水分和活性的相关性分析表明:硝酸还原酶与活性有明显的线性相关性,证明硝酸还原酶可以作为这3种杏树抗旱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