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城市小区道路交通与管理为城市道路交通中的薄弱环节,保证城市小区道路的畅通与安全,将有利于整个城市道路交通的健康发展。现结合城市小区道路的特点,从道路及附属设施设计和道路交通管理几方面入手,对如何改善城市小区道路交通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城市道路改造交通设计导则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通过对南京市主干道改造前交通特性分析,研究确定该道路改造应遵循的交通设计原则和合理的交通组织方案。旨在探讨城市道路改造过程中如何运用现代城市交通设计理念,实现支撑土地开发利用、提高道路交通效率的交通设计思想和导则。对于我国其他城市开展此类项目可起到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刘华炜 《森林工程》2013,(3):105-107,122
随着哈尔滨城市建设的迅猛发展,通畅的道路为经济发展提供便利的同时,交通主干道两侧的交通噪声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健康生活。本文通过对哈尔滨市道路交通噪声进行全新的监测,并对测量数据进行详细的分析研究,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交通噪声的防护与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4.
哈尔滨市交通噪声对学校教学环境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哈尔滨市学校教学环境噪声及学校周边道路交通噪声的监测分析,发现两者污染现象均很严重,超标率分别高达33%和92%。对两者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发现哈尔滨市各学校校园声环境受其周边道路交通噪声影响很大,且两者基本呈线性关系,提出应合理规划城市交通,降低城市道路交通噪声污染,以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人们对汽车的购买率逐渐增大,城市交通也变得越来越拥堵,对人们的工作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交通拥挤收费是运用城市经济学的相关原理,提高道路资源利用率的一个重要方式,当前很多城市采取交通拥挤收费政策作为交通管理的措施。在对交通拥挤收费进行了解的基础上,通过建立相关的道路交通拥挤收费的博弈模型,保证最大社会收益的情况下对收费的方案和出行的关系等进行分析,对我国根据具体情况实施交通拥挤收费政策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行道树是与交通活动关系密切的道路元素,其品种选择、景观配置、管理养护均与道路交通安全存在密切联系。通过对肇庆市端州区、鼎湖区的实地调研,分析研究行道树对交通活动的负面影响,指出其对道路交通活动的负面影响主要分为遮挡类、干扰类、破坏类、潜在隐患类等四类,并据此提出针对性较强的应对策略,主要规避措施有避免树种选择不当所导致与道路基础设施争夺生长空间的现象、避免所选择树木与道路的性质不相符的现象,同时确保施工质量过硬、养护管理得当,以期对城市道路行道树的品质提升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汤天培  马健霄  廖晓强 《森林工程》2010,26(6):74-78,94
在分析城市住宅区道路的现状以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根据住宅区道路结构和空间布局特点,将道路分为主路、宅前路和毛细路三类,以交通稳静化实施原则为指导,对各类道路进行功能定位,将路拱、速度缓冲带、道路窄化、减速弯道等一系列交通稳静化措施融入路段、交叉口和住宅区出入口的交通组织中,提出各种设置在应用过程中的优缺点以及适用条件。通过某住宅区交通稳静化改造项目为例,分析交通稳静化在我国城市住宅区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城市化速度和道路交通事业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我国的道路交通环境,尤其是城市道路交通环境变得日趋复杂,因此,道路交通安全问题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交通标志是道路安全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率具有重要作用。文章首先对道路交通标志的有关情况进行了简要介绍,并对安全设施新材料——荧光材料的原理、发展,以及发光标志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9.
张莉  王尚军 《森林工程》2012,(5):92-94,117
介绍城市道路交通环境污染主要是大气污染和噪声污染以及目前的道路交通环境污染情况。论述城市道路绿化植物能够减低空气污染物和交通噪声,详细分析目前国内对道路绿化植物滞尘降噪能力的研究状况。研究表明,恰当的道路绿化能够起到一定的滞尘降噪作用。阐述目前的滞尘降噪措施在我国北方地区冬季时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需要研发更加有效、经济、适应性更强的滞尘降噪措施。  相似文献   

10.
栾钊  胡永举 《森林工程》2009,25(2):84-87
以项目周边的交叉口为主要评价对象,路段评价为辅的研究思路,提出交通影响度的模型与相应的评价方法。结合哈尔滨市某住宅建设项目为研究实例,对其周边路网的交通现状进行分析,评价进行提出改善路网交通状况的措施,并使用VISSIM交通仿真软件对改善效果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1.
李晓娟  丁艺 《森林工程》2006,22(1):41-43
阐述交通冲突的基本概念和技术方法.阐明交通冲突技术的优越性,分析国内外交通冲突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在理论和工程应用两方面,提出交通冲突技术进一步研究的一些看法或设想。  相似文献   

12.
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推动了城市的发展。作为城市规划重要组成部分的交通规划工作内容亦日益广泛。由于我国的交通规划学科是在计划经济模式下发展起来的,而市场经济的兴起不仅使整个社会生活面貌发生了巨变,也给交通规划创造了新的课题。本文就此问题探讨了城市交通规划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当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3.
针对昆石高速上行线(石林至宜良段)长下坡、急弯及交通环境急变的特殊路段,在大流量、超载超限、超速运营条件下,利用公路运营安全性检测计算系统(HOS_VT)进行检测计算。从人(驾驶员)-车-路-交通环境协调运营原理入手,分析论证可能潜在的道路事故多发点(段),以降低交通事故率,突破运营安全的瓶颈。通过道路交通安全的保障技术、措施的应用研究,对该路段进行系统的交通安全整治,提升道路交通可持续发展能力,保障出行安全。  相似文献   

14.
洪英  张晓岩 《森林工程》2006,22(2):50-52
介绍了GIS技术以及在交通规划中的应用,在GIS的理论基础和软件开发平台的基础上,针对交通规划的特点进行了GIS的二次开发。将GIS实际用于交通规划中,形成交通规划地理信息系统,将提高交通规划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带来效率的提升。  相似文献   

15.
交通流三段式模型理论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车流密度、行车速度和交通流量是反映交通流特征的三个基本参数,三者关系的确定和模型的建立是交通工程理论研究的基础。这里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交通流的本质特征入手对车流密度与行车速度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建立了三段式密度-速度理论关系模型,并由此进一步讨论了交通流量与行车速度、交通流量与车流密度之间的理论关系,建立了相关模型,各关系模型图示形状与实测结果的曲线有较好的吻合。这里明确指出了格林希尔茨模型缺陷的本质所在,对交通流三段模式的产生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国人口急剧增加,人员外出及交通工具的快速发展和普及使我国城镇交通压力越来越大,以往城市交通规划中隐藏的弊端区域明显,交通堵塞的现象无处不在,针对以上问题,本文结合多年城市交通规划的经验及设计理念,浅谈如何利用城市交通规划手段更好的调节城市交通能力,切实解决交通难问题。  相似文献   

17.
首先介绍了地理信息系统即GIS的性质和功能,并针对传统交通网络处理技术的不足;通过引入地理信息系统,提出并研究了GIS条件下的交通网络处理技术,数据结构及采集方法等,讨论了GIS系统在公路交通建设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以促进公路交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基于交通噪声的交通量测量方法研究与实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提取车辆噪声信号特征的基础上,利用互谱声强测量分析和spss统计分析等手段,提出基于车辆噪声信号的交通流特征参数检测技术,在对检测数据进行数据统计与回归分析的同时,得出交通流与交通噪声间的关系,为提高交通流检测技术水平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