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小麦不同粒位、粒重及其种子活力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4个小麦品种各粒位上的粒重及种子活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各粒位的粒重差异显著,其大小在麦穗上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穗中下部小穗的第1、2花位籽粒最大(43.9mg),上部小穗及中部高位小花所结籽粒最小(26.2mg),除种子大小影响种子活力外,粒重相同的种子,位于下部小穗上的籽粒具有较高的种子活力。  相似文献   

2.
潘洁  姜东  曹卫星  孙传范 《作物学报》2005,31(4):431-437
通过系统分析2个品种与2个施氮水平的试验资料,确立了小麦穗籽粒数、单粒重、单粒蛋白质含量与蛋白质产量的小穗位和粒位效应。结果表明,不同小穗位结实籽粒数、小穗重,不同粒位粒重、单粒蛋白质含量与蛋白质产量均呈现二次曲线分布。2个品种穗部籽粒的分布存在显著差异,多粒型品种在不同施氮水平下每小穗结实粒数、单粒  相似文献   

3.
不同播期和品种小麦小花结实的粒位差异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确定小麦不同小穗位和小花位发育与结实特性是实现大穗多粒的重要前提,本文通过对冬,春性小麦品种分期播种试验得出,较高的小穗结实力是增加穗粒数的重要因素,不同播期,品种之间,小穗粒重和粒数呈现相同的变化趋势,中部以及基部小穗粒重与穗粒重之间呈高度正相关,体现环境差异的播期效应以对中部小穗发育的影响为主,而冬,春性品种的基因型差异可反映在各个小穗位上,第2小花粒的子粒发育状况反映整个小穗的生产能力,结果表明,促进中部优势小穗(第5-15小穗)结实和第1-3小花位子粒发育是提高小花结实率和穗粒重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采用单粒测定法测定早籼稻四个品种,每品种3穗共有一次枝梗114条,二次枝梗67条。其中二次枝梗较一次枝梗糙米粒重较轻、粗蛋白含量较高的枝梗,分别占二次枝梗数的76.12%和73.13%;二次枝梗较一次枝梗糙米粗蛋白产量较低的穗,占调查穗数的58.34%,品种间有差异。同一条枝梗上部、中部糙米粒重较大,枝梗下部糙米粗蛋白含量较高。各穗上部枝梗较中部、下部枝梗糙米粒重较大的穗,占调查穗数的58.34%;下部、中部枝梗粗蛋白含量较高的穗,占调查穗数的83.34%。表明早粗稻米粒重、粗蛋白含量与其着生的位置有关,一般早开花的籽粒灌浆启动早、起始生长势快,优先获得光合产物,粒重较大、粗蛋白产量较高、但粗蛋白含量较低。粒重与粗蛋白产量存在正相关关系、与粗蛋白含量存在负相关趋势。生产上通过基因重组,选育高产优质、性状稳定的品种、结合适宜的栽培措施,提高源的能力,以达到高产优质。  相似文献   

5.
播种密度对冬小麦不同穗位与粒位结实粒数和粒重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利用重穗型小麦品种兰考矮早八和中间型品种周麦18,研究了不同播种密度对结实粒数与粒重的小穗位和粒位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穗型冬小麦品种小穗位结实粒数、小穗重及不同粒位粒重均随着小穗位自基部至顶部呈先增后降的二次曲线变化;不同穗型冬小麦品种穗部籽粒的分布差异显著,主茎穗的结实特性及粒重均优于分蘖穗;随着播种密度的下降,穗部结实特性和粒重有优化的趋势,重穗型品种兰考矮早八对密度的反应更为敏感,中间型品种周麦18小穗位和粒位对播种密度的调节效应较强;不同部位小穗粒重因结实粒数的差异表现出不同的粒位效应,下部和中部小穗位的第2粒位粒重较大,而位于上部和顶部小穗位第1粒位粒重较大,第3粒位粒重次于第1和第2粒位,第4粒位粒重最小。在小麦栽培中,应在保证主茎穗的基础上适当增加分蘖穗的比例。并在保证结实粒数的基础上提高粒重,尤其是下部小穗的结实粒数和粒重。同时,在保证第1、2粒位粒重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发挥第3、4粒位的粒重潜力,可以使小麦实现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6.
小麦穗粒数形成的基因型差异及增粒途径分析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以27个穗粒性状不同的小麦品种为材料,对小麦穗粒数形成过程中的各构成因素进行了相关、通径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穗粒性状基因型在分化小穗数、结实小穗数、分化小花数和可孕小花数上均有明显差异。特大穗型小麦的小花分化速率最快,分化持续时间最短。穗粒数对小麦产量提高的贡献最大,穗粒数与千粒重之间不存在负相  相似文献   

7.
小麦不同分蘖位结实特性与粒重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1~1993年利用两个小麦品种对不同蘖位粒重分布和结实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小穗粒重、小穗结实粒数、各粒位的粒重和结实率均呈偏纺锤形分布,第6~8小穗是其分布的重心;不同蘖位小穗粒重和小穗结实粒数表现为主茎〉I〉Ⅱ〉Ⅲ蘖,这种差异在中部小穗表现较小,在上、下部小穗表现较大;不同蘖位间各粒位的粒重和结实率也表现为主茎I〉Ⅱ〉Ⅲ蘖;不同粒位间粒重,在结实率比较大的情况下,表现为第2〉1〉3〈  相似文献   

8.
水稻不同粒位籽粒的结实能力   总被引:35,自引:2,他引:35  
王余龙  姚友礼 《作物学报》1995,21(4):434-441
供试品种为武育粳2号,设分蘖肥、促花肥、保花肥,粒肥及水分等处理,研究其对一、二次枝梗各粒位籽粒粒重和饱粒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施氮量、施肥时期、土壤水分状况对不同粒位籽粒饱粒率和粒重的影响程度不同,(2)在一次枝梗六个粒位中,第1粒的饱和率既有最高的,也有最低的,还有处于2-5位,其它粒位也是如此,二次枝梗籽粒亦有类似趋势;(3)二次枝梗各粒位籽粒的粒重顺序与开花早迟一致,一次枝梗籽粒除第二  相似文献   

9.
不同小麦品种粒重和蛋白质含量的穗粒位效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麦籽粒的发育存在时空差异,不同穗粒位的粒重和蛋白质产量也存在差异,剖析粒重和籽粒蛋白质含量的穗粒位效应,有助于深入了解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形成机制。于2009—2010和2010—2011小麦生长季进行大田试验,选用3种类型4个品种,分析了不同穗粒位的粒重、蛋白质积累和蛋白质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粒重和蛋白质积累量的穗粒位间变异大于年份(环境)间变异和基因型间变异;蛋白质含量的年份间变异大于基因型间变异和穗粒位间变异,而成熟期穗粒位间变异最大。大粒品种易受环境影响,小粒品种比较稳定。优质面包小麦品种开花后各时期的籽粒蛋白质含量普遍高于中筋小麦,但不同时期、不同年份差异较大。开花后各时期,强势粒的粒重、蛋白质积累量和蛋白质含量显著大于弱势粒,中部籽粒显著大于上部和下部籽粒;随着灌浆进程穗中部与下部籽粒的差异变小,至开花后36 d时,中部和下部籽粒的蛋白质含量无显著差异。随籽粒灌浆进程,不同品种各穗粒位的粒重和蛋白质积累均呈"慢–快–慢"的"S"型曲线变化,蛋白质含量均呈"高–低–高"的"V"型曲线变化,灌浆后期,中部和下部强势粒以及下部弱势粒的蛋白质含量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其他穗粒位籽粒。粒重最大生长速率出现在开花后18~21 d,快速增重时期为开花后12~26 d;籽粒蛋白质最大积累速率出现在开花后21~24 d,快速积累时期为开花后13~32 d。根据本研究结果,我们认为高产优质小麦品种的特征是籽粒不宜过大,小花位粒数不宜过多,且中、下部籽粒较多,开花后13~26 d灌浆速率快。  相似文献   

10.
粳稻不同粒位上粒重和食味与其他品质性状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粒重和食味与其他品质性状之间的关系,选用直立穗型和弯曲穗型水稻为材料,按照穗部位置分为27个粒位,分析了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不同粒位间粒重与食味值和整精米率有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碾米品质的好坏对食味有显著影响;粒重和食味值与垩白率和垩白度有极显著负相关性,与粒长、粒宽和长厚比有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粒重与直链淀粉含量和胶稠度呈极显著正相关,食味值只与胶稠度呈显著正相关,而与直链淀粉含量相关性不大;粒重和食味值与总蛋白、醇溶蛋白、谷蛋白和脂肪酸含量有极显著负相关关系,而与球蛋白含量有显著正相关关系,可以通过提高籽粒的球蛋白含量,来协调食味、产量和营养品质之间的矛盾;粒重和食味与淀粉RVA谱特征值有非常密切的关系,两者与峰值黏度、热浆黏度、崩解值、冷胶黏度和回复值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消减值和起浆温度呈极显著负相关;食味值与峰值黏度、崩解值和脂肪酸含量的相关系数较大。粒重对整精米率和食味有重要影响,峰值黏度、崩解值和脂肪酸含量这3个指标可以作为选择水稻品种良好食味的首选指标。  相似文献   

11.
李孟良 《种子》2006,25(6):31-33
对油莱不同品种相同部位以及同一品种不同部位的粒重差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同一品种不同部位的粒重有显著差异,不同品种同一部位间也存在差异,并将其划分为大粒区、中粒区、小粒区。为品种间性状比较以及定位选种、育种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小麦粒重降低原因与防御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试验和调查研究,对1998年小麦粒重降低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厄尔尼诺现象造成气候条件的异常是粒重普遍降低的基本原因;麦蚜为害是粒重大幅度降低的重要原因;而品种的综合抗性差以及栽培管理不及时更是其主要原因。重视培养地力,选用综合抗性强的小麦品种,抓好中后期追肥、浇水管理和加强病早防治等,是保证小麦获得高而稳的粒重,实现小麦持续增产增收的战略性措施。  相似文献   

13.
小麦花后高温对籽粒胚乳细胞发育及粒重的影响   总被引:32,自引:8,他引:24  
试验探讨了花后高温对小麦籽粒胚乳细胞发育及粒重的影响, 结果表明: 花后高温时间对 籽粒 发育及粒重影响表现为: 20~22天>12~14天>5~7天>1~3天>28~30天>对照。 高温短时 间内提高籽粒胚乳细胞分裂速率, 但由于胚乳细胞分裂时间明显缩短, 而减少最终胚乳细 胞数, 显著降低粒重。 局部高温处理对籽粒重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4.
【研究目的】研究油菜不同部位粒重和种子活力的差异;【方法】选取5个油菜品种,采用随机区组试验和简化活力指数法进行研究;【结果】同一品种不同部位的粒重有显著差异,不同品种同一部位间也存在差异,并将其划分为大粒区、中粒区、小粒区,油菜不同部位种子千粒重与种子活力呈显著正相关,大、中、小三个粒区种子活力依次降低;【结论】油菜主花序和部分一次分枝为大粒区,种子活力最高,是油菜选种留种的最佳部位。  相似文献   

15.
小麦粒重基因定位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郑有良  颜济 《作物学报》1993,19(4):304-308
本文以低粒重的多小穗品种"10阿"为被测材料,"中国春" 和"阿勃"两套单体系列为测验系,对粒重性状进行了基因定位研究.结果表明,被测材料"10阿"粒重低受5A、1B、2B、2D和7D等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所控制。从其减小效应的程度来看,1B和2B染色体上的基因表现为强效。5A、6B、2D和7D染色体上的基因表现为弱效。  相似文献   

16.
稻穗内各粒位粒重及其种子活力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时侠清  朱承慧 《种子》2002,(1):38-40
通过对水稻常规品种中籼898(Zhongxian898)稻穗内各粒位种子粒重及活力的系统研究,发现稻穗内各粒位间种子的粒重及活力具有显著差异,顶端优势现象明显,大中小三个粒区在稻穗内均呈“∧”形分布,各粒位种子千粒重与种子活力存在正相关性,其直线方程为y=5.75x-72.28。  相似文献   

17.
小麦显性矮秆基因对株高、株粒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4个普通小麦品种与13个不同显性矮源杂交回交数代以上产生的4套近等基因系,于2006年在非竞争群体条件下开展了近等基因系的二因素品系比较试验,研究矮源及轮回父本遗传背景两个主因素对近等基因系株高株粒重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13个显性矮源在本试验统一遗传背景条件下株高为38.3~73.2 cm,显性矮源株高与株粒重呈高度正相关(r=0.868 9)。显性矮源株高提高到62.4 cm以上时,既可达到或超过轮回父本单株生产力,从而作为新型矮源应用于小麦矮化育种。其中,具有SWO7,RHT21,SWO5矮源近等基因系的株高极显著高于其他矮源近等基因系的株高,使轮回父本株高(92.6 cm)分别降低到73.2,72.4,69.5 cm。但具有SWO2和SWO4矮源近等基因系的株高分别是59.7,56.9 cm,均达5%的显著差异。显性矮源对株粒重的影响上,具有SWO5,SWO7矮源近等基因系的株粒重17.6,15.9 g,显著高于其他矮源(14.0 g以下)和轮回父本(14.0 g)。RHT10矮源对轮回父本的株高和株粒重的影响最大,使轮回父本株高株粒重分别降低了58.7%,57.1%。推荐株高在60~75 cm的显性矮源SWO5、SWO7、Rht21、奥尔森、雨D用于小麦矮化育种。  相似文献   

18.
小麦、玉米粒重动态共性特征及其最佳模型的筛选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定量描述小麦、玉米两作物粒重变化共性特征,选用3个冬小麦和4个夏玉米不同熟期型品种进行不同密度的田间试验,对其粒重(GW)动态进行测定,并对GW和灌浆天数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的3个主要模型进行比较,结果表明,Logistic曲线方程y= a/(1+be–cx) 具有广泛适应性和生物学意义,具体方程式为y=1.0624/(1+52.8653e6.7609x),r=0.9916 (P<0.01)。不同作物、品种、密度处理的方程参数a值基本为1;参数b在密度间变异很小,品种间变幅较大,为45.3379~66.9306;c值在品种和密度间变异均很小,在小麦和玉米间的变幅分别为6.2122~6.8025和7.0199~7.7325。应用本试验及河南焦作高产冬小麦和山东泰安高产夏玉米不同品种的GW试验资料对模型分别进行验证表明,冬小麦和夏玉米的归一化GW动态共性模型的模拟准确度(以k表示),分别为0.9870、1.0057和0.9982、1.0131,精确度(以R2表示)分别为0.9854、0.9918和0.9772、0.9926。说明归一化方法建立的小麦、玉米GW动态共性模型能够准确地反映两作物GW动态共性变化特点。利用该模型,仅根据品种的灌浆期和最大GW,以及参数b值的品种特点,便可还原整个灌浆期的GW动态。计算不同地点、年份及不同品种、密度处理的冬小麦、夏玉米灌浆前、中、后期的GW模拟值与测量值均比较接近,误差小于0.279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