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捕长毛对虾暂养和性腺催熟技术研究课题,于9月17日在漳浦县通过技术鉴定。厦大、福师大、福建海洋所等单位的教授、专家、工程技术人员46人一致认为,该项研究基本掌握了海捕长毛对虾暂养和性腺成熟的技术关键,为生产性育苗提供了理论根据,系国内首次采用海捕对虾进行暂养和促性腺成熟获得成功。亲虾成活率和性腺成熟率分别为65.2%和57%,达到国内同类研究的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2.
漳浦县水产开发中心与福建省水产研究所的科技人员协力攻关,将捕白海区性腺半成熟的长毛对虾,放在室内越冬池里催熟,培育出虾苗8千2百万尾。海捕长毛对虾亲虾暂养育苗在国内首次获得成功,为保护和充分利用海区亲虾资源、扩大对虾育苗开拓了一条新路子。  相似文献   

3.
9月16—17日,福建省水产厅在漳浦县主持召开了长毛对虾全人工育苗技术鉴定会,应邀参加鉴定会的有高等院校、科研和生产单位的教授、专家、工程技术人员46人。鉴定认为,2年来用人工越冬的长毛对虾培育出性腺成熟的亲虾1,588尾,育出虾苗5,376万尾,取得生产性突破,获得长毛对虾全人工育苗的成功,为长毛对虾苗种生产上提供了全人工育苗的新途径,达到国内同类研究的先进水  相似文献   

4.
9月16-17日,福建省水产厅在漳浦县主持召开了长毛对虾全人工育苗技术鉴定会,应邀参加鉴定会的有高等院校,科研和生产单位的教授,专家,工程技术人员46人。鉴定认为,2年来用人工越冬的长毛对虾培育出性腺成熟的亲虾1,588尾,育出虾苗5,376万尾,取得生产性突破,获得长毛对虾全人工育苗的成功,为长毛列虾苗种生产上提供了全人工育苗的新途径,达到国内同类研究的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5.
从1986年起,我区有些地方便着手进行了长毛对虾人工越冬试验。但几年来,收效甚微。人工越冬亲虾成活率在30%左右,性腺成熟率只有1.5%,远远无法满足对虾人工育苗的需要。长期以来,长毛对虾人工育苗的亲虾来源主要依靠自然海区捕捞解决,  相似文献   

6.
对虾双季养殖是以不增加任何投资、在原有养虾塘的生产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虾塘利用率,达到增产和增收的目的。 1.方法与措施 (1) 苗种的中间培育双季养虾必须具备养成塘和暂养塘,面积比例为5:1,即10亩养成塘,应有2亩暂塘;养殖的品种一般为东方对虾和长毛对虾,早季为东方对虾,晚季为长毛对虾。由于养殖前期塘水  相似文献   

7.
<正> 为摸清东吾洋内湾东方对虾、长毛对虾活动规律,先后在6月4日和6月15~16日于东吾洋内湾放流经暂养的东方对虾苗17万尾(体长2.5~7.5厘米)和长毛对虾苗700多万尾(体长1厘米)之后,宁德地区、霞浦县水产局和闽东水产所在霞浦对虾基地进行两种对虾的标志放流试验。从9月5  相似文献   

8.
海捕长毛对虾暂养和性腺促熟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毛对虾(Penaeus penicillatus Alcock)在每年清明前后,随水温逐渐升高,从越冬海区向内湾、河口作索饵、产卵洄游。由于没有采取禁捕措施,资源破坏严重。如果能把这段时期捕获的亲虾通过人工暂养,用人工的办法促进亲虾性腺成熟,那么,自然海区有限的亲虾资源就能得到较充分利用,亲虾紧张局面可望得到缓解,育苗成本就会降低。鉴于上述认识,我们于1986年4月至1987年8月,在漳浦县水产开发中心开展此项研究,连续两年获得成功。现将试验情况报告于下。  相似文献   

9.
自七十年代起,许多国家的水产界学者对虾类在人工条件下促性腺成熟进行了一系列研究。Skokika(1970)在水簇箱内养殖宽沟对虾获得产卵;Moore(1974)在人工条件下获得加里福尼亚对虾性腺成熟;Aquacop(1975)在人工条件下获得墨吉对虾、大西洋褐对虾和日本对虾性腺成熟;徐君卓等(1981)在人工条件下获得中国对虾性腺成熟。  相似文献   

10.
长毛明对虾为我国重要的海洋经济虾类,近年来科研工作者对其进行了大量研究。本文总结了长毛明对虾基础生物学、养殖生态学、苗种繁育与增养殖技术、疾病学、遗传学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并展望了长毛明对虾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1.
张东  黄宁宇 《海洋渔业》1989,11(5):205-206
<正> 近年来,关于长毛对虾(Penaeus penicillatus Alock)育苗技术的研究已有大量报道,但在人工条件下的性成熟,除Liao(1973)的工作外,报道极少.到目前,长毛对虾苗种生产所需亲虾皆来自海区,有限的资源限制了养殖生产的发展,因此,人工培育亲虾的研究具有积极意义.本文对养殖长毛对虾在室外土池中的卵巢发育进行了初步探索,并用成熟亲虾进行了生产性育苗.  相似文献   

12.
我国对虾主要养殖种类的耐盐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我国对虾养殖业得到了蓬勃发展。养殖面积每年以50%递增,养殖产量1990年已达15万吨,养殖种类也越来越多。我国对虾的主要养殖种类有中国对虾、墨吉对虾、长毛对虾、日本对虾、斑节对虾和刀额新对虾。1991年全国对虾养殖产量中,中国对虾约占70%,墨吉对虾约占15%,长毛对  相似文献   

13.
长毛对虾育苗中海捕亲虾产过一次卵后性腺就不再恢复,浪费了亲虾资源,增加了育苗成本。1992年以来,作者利用已产过卵的长毛对虾亲虾进行性腺的再促熟技术探讨,取得较为理想的促熟效果,逐步摸索出一种简单可行的性腺再促熟技术,现将其介绍如下。1培育地处理培育他为室内对虾育苗池,面积20~50平方米,池深0.6~1.5米,屋顶用玻璃钢瓦或水泥波纹瓦遮盖。培育前育苗地用500~1000PPm的漂白粉或20PPm的高锰酸钾溶液消毒后刷洗干净,注入新鲜海水40~50厘米。2切除眼柄技术选择健壮、活力好、无损伤、无蜕壳的产卵后亲虾用于培育。眼…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用于交配的长毛对虾雄虾的合适规格进行了讨论。结果指出,体长11.7cm左右的雄虾完全可以作为海捕雌虾(体长16.0cm 左右)的交配用虾。越冬时只要留取10.6cm 左右的雄虾即可。  相似文献   

15.
海捕中国对虾杆状病毒的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常青山 《水产学报》2000,24(3):263-266
以海捕中国对虾为材料,利用多聚酶链反应(PCR)技术和核酸探针技术,对从中国对虾杆状病毒核酸随机文库中筛选的4个片段(大小分别为800,1100,1500,2500bp)用地高辛标记作为探针,进行斑点杂交,检测对虾杆状病毒。结果表明海捕中国对虾的鳃、中肠、肝胰腺、卵巢等组织检测为阳性,肌肉组织为阴性。实验表明中国对虾村状病毒存在垂直传播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6.
关金藏 《海洋渔业》1983,5(5):226-227
<正> 人工苗种放流是增殖水产资源的有效途径之一。1981年底为了探讨内湾对虾活动规律和增殖途径,我们进行了东吾洋内湾的对虾(东方对虾和长毛对虾增殖的研究。并于1982年9月11~12日和12月18~19日先后2次在东吾洋内湾开展东方对虾和长毛对虾的标志放流实验,共计放流标志对虾6,199尾,其中东方对虾4,661尾,长毛对虾1,538尾,第一  相似文献   

17.
长毛对虾产后母虾再次促熟技术的研究课题,9月17日通过技术鉴定。鉴定认为,该项技术达到国内研究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8.
吴垠 《水产学报》2003,27(6):550-557
叙述了中国对虾亲虾(海捕亲虾与池养亲虾)在生殖周期中肝胰腺、中肠的消化酶活性及卵巢、肝胰腺、血淋巴生化成分的研究结果。蛋白酶、脂肪酶在卵巢成熟的Ⅳ期前活性较高,临产卵时(Ⅴ期)活性明显下降,而且海捕亲虾与池养亲虾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中国对虾卵巢、肝胰腺和血淋巴的蛋白质和脂肪含量随性腺发育有不同的变化规律,其中总蛋自在这几种组织中均随性腺发育含量增加,至Ⅳ期(肝胰腺)和Ⅴ期(卵巢、血淋巴)达到高峰值;卵巢的总脂和甘油三酯从发育Ⅰ期-Ⅴ期随着性腺指数的增长而有规律的上升,但肝胰腺脂肪含量在卵巢发育初期(Ⅰ期-Ⅱ期)未见明显变化,Ⅱ期以后,肝胰腺脂肪含量逐渐下降,当卵巢脂肪含量达到最高值时,肝胰腺脂肪含量正好下降到最低点。同时,还对中国对虾卵巢发育过程中蛋白质和脂肪的积累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9.
福建闽南地区地处亚热带,冬季室外虾池底层平均水温15℃,选择条件较好的深水冬闲养虾池进行室外长毛对虾越冬,从当年11月至翌年5~6月,经5~6个月堵育,亲虾性腺相继成熟,其产卵率、孵化率、育苗率均可达到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20.
日前,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组织专家对水科院南海所的“斑节对虾全人工繁育技术”成果进行了鉴定。该技术经过多年的系统研究,取得4个方面的创新性成果。一是在亲虾全人工培育方面,研制出提高斑节对虾性腺成熟、产卵量和孵化率的营养强化剂,建立了斑节对虾亲虾全人工培育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