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加强宏观调控强化林政管理──深入开展木材经营改革、加工企业整顿经验介绍龙岩地区林业委员会龙岩地区是福建重点林区,全区林木蓄积量7435万m3,年森林采伐量306万m3,占年林木总生长量的76.2%。全区林业产值为3.14亿元,林业每年为国家和地方财政...  相似文献   

2.
企业公关林区经济的呼唤王国东,任冬梅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现有25个县团级企业,其中17个是国家大中型骨干企业,10家进入省级先进企业行列,3家进入国家二级企业。这样的规模,这样的水平程度,林区企业应该具有十分良好的企业形象和很高的知名度,但事实相反,林...  相似文献   

3.
曹云 《中国林业》1999,(12):28-29
位于闽北的福建省南平市素有“绿色金库”之称,新中国成立至今,该市已为国家提供商品材5700万立方米,毛竹4亿根。全市所辖10个县(市)均为福建省的重点林区。目前,全市有林地面积为196万公顷、占全省的1/4,林木蓄积量为1.18亿立方米、占全省的1/3,竹林面积为34.6万公顷、约占全国的1/10,森林覆盖率为74.7%。早在50年代,全国各地的劳力就大量涌入闽北开发当地丰富的森林资源,逐步形成了国家、集体、个体多种成份并存、多种形式发展林业的局面,并使国营企事业单位一度达到500多个、从业人员…  相似文献   

4.
《吉林林业科技》2006,35(5):F0002-F0002
泉阳林业局是中国吉林森工集团直属国家大型森工企业,经营面积106 287 hm2,现有在册职工2 323人。活立木总蓄积1 158万m3。林区总人口34 500人。该局自然资源十分丰富,素有“立体资源宝库”之称。经过四十几年的开发建设,已发展成为以营林、木材生产、木材综合利用、多种经  相似文献   

5.
吉林森工企业大多数始建于50年代,40多年来,为国家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由于开发过程中出现的职工生活设施欠帐严重等问题,较长时期以来影响了职工生活和企业生产经营。国务院和林业部果断决策,为解决这一历史问题安排了专项资金。自1994年起,我们坚持认真管好用好森工企业非经营性基本建设投资,积极搞好配套,加快项目建设,基本改善了林区医疗、学技、生活等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了林业经济发展,保持了林区社会稳定。下面把吉林森工集团管理和使用国家预算内森工企业非经营性基本建设投资的基本情况汇报如下。一、选准选好项目,…  相似文献   

6.
一阿坝林区是我省木材生产主要基地之一。截至1984年底,有林地面积46.2万公顷,森林蓄积量3,470.5万立方米,现有林业企业15个,其中采伐企业11个,木材水运、汽车运输、机械修造和筑路企业各1个,职工38,678人;累计生产木材4,600万立方米,上交税利40,731万元,为国家投资的1.53倍。五十年代,国家处于恢复时期,国家需材量急剧增加,阿坝林区按“三边”(边设计、边建设,边生产)方针,组织开发,积下不少问题。“六五”期间,在坚持以营林为  相似文献   

7.
保广才 《中国林业》2009,(22):59-59
一、企业改制的背景 青海省玛可河林业局始建于1965年5月,隶属青海省林业局。林区总面积10.16万公顷,活立木蓄积量46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52.09%。玛可河林区天然林资源自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发以来,经过30多年以采伐为主的森工生产,企业面临资源危机和经济危机的“两危”境地,可利用资源已濒临枯竭,森林涵养水源和保持水土的功能下降,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恶化,林区基础设施落后,  相似文献   

8.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森林资源管理体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内蒙古大兴安岭国有林区资源管理现状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是国家所有的重点林区。现经营施业区总面积1067万公顷 ,其中有林地面积803万公顷。全林区森林覆盖率为75.13 % ,活立木总蓄积为6.9亿立方米 ,其中天然林活立木蓄积6.7亿立方米 ,占总蓄积量的98 %。自50年代开发建设至今 ,共建成17个森工企业局、2个营林局、1个自然保护区 ,此外还有3个未开发局。现有职工总人数166894人(其中资源林政管理人员为7323人 ,林业企业内部资源监督人员117人) ,营林战线职工总人数21627人(其中管理人员…  相似文献   

9.
1 现状 内蒙古大兴安岭北部林区位于120°~123°E,50°~54°N之间,总经营面积369万h m2,森林覆被率70%以上,行政隶属呼伦贝尔盟根河市、额尔古纳市境内,由内蒙古大兴安岭林业管理局经营管辖,是国家重点天然林区之一.从60年代初对南部林区相继开发建设,先后建立了根河、金河、得耳布尔、阿龙山、满归、莫尔道嗄6个国营林业局,为国家经济建设提供了大量的优质木材,是国家重点木材生产基地.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后,又成立了北部未开发林区天然林保护森林管护局,经营管辖面积98万hm2 ,也是我国目前大兴安岭林区唯一的未开发的处女地与天然原始林区.  相似文献   

10.
一、“两危”的基本事实金沙江林区是我国重点林区之一。林区于1965年开发建设,先后建立了碧泉、华坪、宁浪、黑白水,巨甸、中甸、云台山、红旗、漾江等9个森工局。形成木材生产能力72万立方米,完成投资1.96亿元,修建林区公路3767公里,完成更新造林144.5万亩,生产商品木材840万立方米,上缴利税6700万元。为国家建设和繁荣边疆民族经济作出了积极贡献。然而,进入80年代,形势发生了急剧变化,森林资源危机和经济危困的状况愈演愈烈。目前,在金沙江林区8个省属森工企业(不包括已下放县的宁浪林业局)中,无经营范围,无生产对象,长期停工停产,靠吃国家财政补贴维持生存的有3个企业,1982年以来,国家已累计补贴2210万元;无固定经营范围,地方不予划拨伐区,面临停工停产的有2个企业,1989年亏  相似文献   

11.
方正林业造纸厂是利用本局林区“四剩”资源兴建的林纸结合的大中型企业,是国家林业投资公司成立后第一个批准开工的项目。本厂产品品种为挂面牛皮箱板纸,设计规模为3.4万t/a。制浆车间有二条生产线:一条是采用立锅生产针叶硫酸盐木浆;另一条是引进国外连续蒸煮...  相似文献   

12.
红石林业局始建于1973年,1987年林业部代表国家计委批复了红石林业局总体设计,总概算为15395.2万元,定产4.2×105m3。1991年国家林业投资公司对红石林业局重新调整概算,总投资调整为23154.8万元,定产调整为3.6×105m3。1993年国家林业投资公司根据建设社会主义新型林区总体目标,又对红石林业局的概算进行调整,总投资调整为26034.1万元,定产仍为3.6×103m3。1998年根据国家天然林保护工程的需要,红石林业局的产量在以后的5a里将逐步降至2.06×105m3。…  相似文献   

13.
广州市流溪河林场公益林涵水能力及其补偿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益林是指以森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改善环境等公益效益为经营目标的林分。文中针对广州市流溪河林场公益林涵养水源的公益效益进行计量和评价,进而提出公益林涵养水源效益补偿方法。经分析测定:全场公益林区森林土壤贮水能力为1246.4万m3,森林调蓄率为42.26%。林区年迳流量7373.4万m3,其中森林调蓄量为3116万m3。涵养水源效益补偿值为219—312万元。  相似文献   

14.
目前,尽管我国中密度纤维板的发展水平和规模是可观的,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差距还很明显,特别是中密度纤维板的深、精加工方面,差距就更大些。为了改变这种局面,现提出以下几点思路:①根据我国中密度纤维板生产布局的不平衡(多集中于中南、华东、华北,而广大的西北和森林资源丰富的东北、内蒙古生产厂家却很少)以及我国中密度纤维板企业的平均生产能力远低于世界发达国家(如我国年产为2.52~3.75万m3)而美、德等国家都为10万m3以上)的特点,建议在我国东北、内蒙古林区选择一批各方面条件较好的企业,作为引进国…  相似文献   

15.
伊春是国家重点国有林区,自开发建设以来,为国家提供优质木材23亿多立方米,更新造林有效保存面积1762万亩,森林抚育2856万亩,上缴利税、育林基金57亿元,不仅为国家经济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而且还创造了代表几代林区工人形象的马永顺精神。特别是在森林防火方面,伊春市委、市政府、林管局不仅把它当作一项重要的经济工作,而且把它作为严肃的政治任务,始终摆上重要工作日程,作为林区的第一件大事,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在实际工作中始终坚持森林防火领导负责制,各级主要领导亲自抓,主管领导具体抓,其他领导分片包…  相似文献   

16.
长白山施业案是我国完成的第一部森林施业案。长白山林区的森林经理始于1951年,到1952年就将长白山北麓面积约228万公顷的原始林区调查完毕。从那时起,我国各重点林区的森林经理相继展开,长白山林区到60年代中叶首次森林经理调查工作基本结束;到70年代末各森工企业普遍完成第二次森林经理调查;从80年代起各森工企业又相  相似文献   

17.
管涔林区采伐迹地产枝量的调查王琪杜占泉*孙万有*管涔林区是山西省重要的木材生产基地之一,年产木材3万m3左右,采伐蓄积近4万m3。在木材生产过程中,每年均有大量符合人造板生产工艺要求的枝桠材被弃置。1989年冬,我们结合下年采伐作业设计有关数据,利...  相似文献   

18.
注重人才培养为企业腾飞积蓄力量记白龙江林业管理局实施人才开发战略甘肃省白龙江林管局中学赵错白龙江林区位于甘肃省南部,森林资源丰富,总面积为96.75万公顷,既是我国黄河、长江上游的水源涵养林区之一,又是我国西北地区最大的木材生产基地。50年代以来,大...  相似文献   

19.
韩风 《森林工程》1998,14(3):9-10
国有林区是我国重要的森林资源宝库和最大的木材生产基地.其生产建设始终与国民经济建设息息相关。由于多年来对国有林区资源培育资金投入不足.技术投入不够、管理水平低、采伐强度过大.可采资源枯竭加速。人口与资源和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逐渐暴露.1995年国有林区138个林业局剩余劳动力为17万人.到2000年达到23万人。为此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有利于国有林区生存和发展的优惠政策和扶持政策。例如:对利用“三剩物”及次小薪材生产的综合利用产品免征增值税:对森工企业为解决生态和就业而发展的种植业、养殖业所生产的林付产品及边境贫困的林业局、场生产的产品免征所得税。为实现以利用天然林为主向利用人工林为主的战略转变.国家对生态性森林资源的培育和恢复增加投入;对森工企业的龙头项目(如:木浆、造纸、新型人造板等)国家增列预算内拨款作为资本资金和增列专项贷款;扩大森工项目的贷款规模.降低贷款利率:赋予森工企业对林区矿产资源的优先开采权等等。  相似文献   

20.
东北内蒙古国有林区是国务院确定的国家所有的重点林区,也是我国最大的国有林区和森林工业基地,在我国林业发展和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伴随着新中国成立后几十年的大规模开发利用,东北内蒙古国有林区在80年代中期开始出现了“两危”(森林资源危机、企业经济危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