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
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引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阐述了在温带玉米育种项目中引进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的原因,分析了这类种质的生物学和配合力特性、引进原则、应用方式及其效果,讨论了几个玉米种质引进和改良应用方面的问题,供玉米育种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3.
热带、亚热带玉米群体的鉴定研究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对8个热带、亚热带玉米群体在郑州生态条件下表现进行鉴定和评价,结果表明,热带、亚热带群体散粉、吐丝期显著延迟,雌雄不协调,植株穗位高、叶片数增多、空秆率高、结实性产左,果穗性状均明显劣于温带对照,在郑州生态条件下不能直接利用,但是群体内具有较大的遗传变异和选择潜力,可以用来拓宽现有玉米的遗传基础;不同热带、亚热带群体的光周期敏感性不同;不同性状对光同期反应的敏感程度不同,ASI、吐丝期、穗位高、叶 相似文献
4.
两种纬度生态条件下热带,亚热带玉米群体的鉴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比较了热带、亚热带玉米群体在中、低两种纬度生态条件下的产量和农艺性状表现。在长日照生态条件下,热带、亚热带群体具有明显的光周期敏感性。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严重失调是光周期敏感表现的最突出矛盾。不同性状和不同群体的光周期敏感反应存在明显差异。根据对各性状光周期敏感系数(RD)的比较,ASI、吐丝期、穗位高、株高等可作为反映光周期敏感特性的指标。热带、亚热带群体营养生长的生育时期、株高、穗位高在2种纬度环境之间显著相关,产量和多数果穗性状在2种纬度环境之间显著负相关。说明长日照下热带、亚热带群体的生育时期、株高、穗位高与短日照环境下群体基因的表现有关,但长日照条件下产量较高的群体,短日照条件下反而产量较低。长日照条件下不能准确鉴定热带群体的产量潜力。 相似文献
5.
玉米热带,亚热带种质资源利用的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6
针对玉米育种遗传基础狭窄的突出问题,分析了热带、亚热带种质研究和在育种中利用的现状,存在问题,指出要加强我国引进,研究和利用热带,亚热带种质的工作,讨论了温热杂优模式,光敏感等问题研究了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6.
7.
针对我国玉米种质基础狭窄、研究滞后与创新能力较低等问题,分析了热带、亚热带种质在我国玉米种质扩增、改良及创新中的作用。研究认为,利用热带、亚热带种质可以拓宽温带种质的遗传基础,有利于形成新的杂种优势群和杂种优势模式,提高玉米育种的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8.
9.
10.
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在温带的研究与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概述了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的特点及其在温带利用情况、光周期反应、适应性改良方法及杂种优势模式研究。提出了热带种质在温带利用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玉米矮花叶病的症状、分布、危害、寄主范围、病毒株系、病毒传播及防治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2.
野生毛葡萄种质资源及利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从资源收集、种质评价、遗传及现代生物技术研究、品种选育和种苗繁育等方面对野生毛葡萄进行系统综述,指出其在种质资源收集、选育种及栽培的应用研究不够,使得毛葡萄科研出现种质缺乏,创新不出优良种质,生产上使用不合适品种(系)种植, 以及病害严重、低产、不稳产、品质差和产期集中等问题,今后毛葡萄种质收集及创新目标应重点放在两性花、抗病、高糖、低酸、高产稳产等性状上. 相似文献
13.
14.
利用SSR标记技术对不同地区的383份玉米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通过非加权平均法(UPGMA)对材料进行聚类分析,将玉米材料进行优势类群的划分与归类。结果表明,通过26对扩增带型稳定的SSR引物,从材料中共检测出117条等位基因变异,每对引物检测的等位基因数为2~8个,平均4.5个,每对引物的多态性信息量为0.371~0.846,平均0.647。通过聚类图分析,可将供试玉米材料划分为6类。从而为今后育种实践有目的地选择亲本,拓宽遗传基础培育玉米新品种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5.
广西玉米种质资源的特征特性及利用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63~2000年间,广西共收集、保存玉米种质资源1575份,其中广西地方农家种1217份,外省品种5份,国外品种93份,国外自交系249份,国内自交系11份。性状鉴定结果表明:广西玉米种质资源各性状的表现差异较大,生育期春播71~145d,秋播68~111d;株高78~293cm,穗位高17~191cm,穗长6.3~21.5cm,穗粗1.7~5.3cm,穗行数8~24行;果穗多为锥形,粒型以硬粒为主,粒色以白、黄为主,千粒重50~460g。对489份地方种质资源进行籽粒品质分析,结果表明:蛋白质含量9.08%~14.99%,脂肪含量3.22%~7.35%,氨基酸含量0.25%~0.40%。利用广西玉米种质资源培育出的都安2号、多苞玉米30号、墨白玉米、苏湾1号、墨黄9号以及新近育成的糯玉米品种玉美头601、玉美头602等,对广西玉米生产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今后应继续做好广西玉米种质资源的收集和保存工作,为进一步丰富玉米育种基础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 相似文献
16.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