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在河西走廊武威市永昌镇白云村进行的泥炭生物复合肥在玉米上施用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 ,在不同肥力水平下 ,增施泥炭生物复合肥 75 0 kg/ hm2可增加玉米株高、穗位高、茎粗、穗长 ,减小秃顶长 ,提高经济系数。在低肥力条件下 ,增施泥炭生物复合肥增产效果明显 ,增产率为 6 7.0 % ;在中等肥力水平下 ,增施泥炭生物复合肥仅增产 7.1% ;在高肥力水平下 ,增施泥炭生物复合肥增产率为 13.6 %。  相似文献   

2.
在河西走廊武威市永昌镇白云村进行的泥炭生物复合肥在玉米上施用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不同肥力水平下,增施泥炭生物复合肥750 kg/hm2可增加玉米株高、穗位高、茎粗、穗长,减小秃顶长,提高经济系数.在低肥力水平下,增施泥炭生物复合肥增产效果明显,增产率为67.0%;在中等肥力水平下,增施泥炭生物复合肥仅增产7.1%;在高肥力水平下,增施泥炭生物复合肥增产率为13.6%.  相似文献   

3.
4.
5.
河西灌区推广节水专用型春小麦新品种刍议   总被引:1,自引:6,他引:1  
针对河西灌区春小麦生产及生态建设发展的需求,通过对节水专用型春小麦新品种(系)的特征及其推广的弛要性、推广示范应用的节水效果等方面的论述,展望了河西灌区节水专用型春小麦的应用前景,提出了加强河西灌区节水专用型春小麦新品种(系)选育和推广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为了丰富甘肃省春小麦品质育种的基因库,2018年从澳大利亚、国内宁夏及内蒙古等地搜集引进春小麦材料49份,在武威黄羊镇设置了引种试验,对其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进行鉴定评价的结果表明,有1份材料未拔节,其余48份材料均正常成熟,抽穗期为5月26日至6月12日。各农艺性状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不育小穗数的变异系数(38.75%)最大,可育小穗数变异系数(9.36%)最小;千粒重的多样性指数(2.02)最大,株高(1.79 cm)最小;聚类分析将供试材料分为4个类群,依据田间表现和农艺性状筛选出了产量高、长势好,抗病性强的优质种质武春10号、陇春30号、巴09-520、甘春20号。  相似文献   

7.
不同类型金葵子复合微生物肥在大豆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施金葵子复合微生物肥(生物磷)、金葵子复合微生物肥(防线虫)和L、P、K生物复合肥300 kg/hm2均可增加根瘤数,促花保荚,增加单株荚数、单株粒数、百粒重,降低株高;均能提高大豆产量,增产幅度为5.5%~11.6%,以金葵子复合微生物肥(生物磷)增产最多,金葵子复合微生物肥(防线虫)次之。  相似文献   

8.
河西平川灌区制种玉米套种不同豌豆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甘肃河西平川灌区进行了制种玉米套种不同豌豆品种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豌豆品种对制种玉米的经济性状、产量以及带田混合产量都有一定影响。其中豌豆品种针叶豌豆MZ-1与制种玉米套种后对产量水平的负面影响最小,豌豆产量达2700.0kg/hm^2,制种玉米产量达9840.0kg/hm^2,带田混合产量达12540.0kg/hm^2,适宜与制种玉米进行套种。  相似文献   

9.
连续3a的试验结果表明,在稻茬免耕油菜上施用牧禾生物菌肥能明显促进油菜的生长发育,形成较为理想的壮苗越冬,进一步增强油菜抗寒、抗病和抗倒伏的能力,大多数的经济性状得到明显改善,平均增产30%左右,经济效益十分显著,为解决稻茬免耕油菜产量不稳定这一难题,找到了答案。  相似文献   

10.
河西绿洲灌区春小麦精确灌溉预报系统参数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河西绿洲灌区春小麦全生育期(3—7月)的水文、气象、作物生长等资料,采用彭曼法PenmanMethod的ET0i值预报模型,运用多元线性回归进行参考作物的腾发量预测,以及其它参数模型及公式的确定,建立了河西绿洲灌区春小麦精确灌溉预报参数模型。  相似文献   

11.
灌区春小麦田间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春小麦的生长发育较快,营养生长期短,根据这个特点,制定了相应的以肥、水为中心的管理措施。做到前期促早发、中期保稳长、后期争适熟。  相似文献   

12.
艾力特生物菌肥与氮磷化肥配施对春小麦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在河西平川灌区春小麦上进行的艾力特生物菌肥与氮磷化肥配施的试验结果表明 ,在减少全量氮磷化肥 10 %的条件下基施艾力特生物菌肥 15 kg/ hm2 ,较施用全量氮磷化肥的小麦增产 5 .6 5 % ,增加经济收入4 2 3.2 1元 / hm2 ,而且可有效地降低小麦株高 ,增加穗长、穗粒数 ,提高千粒重  相似文献   

13.
试论甘肃河西灌区春小麦生物节水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甘肃河西灌区水资源利用与春小麦生产现状,论述了春小麦生物节水技术开发应用的必要性、生物节水型品种目标设计、探索实践及应用的经济效果,分析了需要解决的问题。认为河西灌区发展春小麦生物节水,将有利于形成“工程措施+农艺措施+生物措施”的综合节水新技术体系,是支撑和实现灌区节水农业的根本措施与潜力所在,应加大推广应用转化力度。  相似文献   

14.
1998 - 1999年在民勤沙区春小麦栽培上使用叶面肥绿迪乐浸种和拔节期、孕穗期、灌浆期叶面喷施的试验结果表明 :使用绿迪乐 2号和绿迪乐 4号浸种 叶面喷施后春小麦初生根数、次生根数、总根长、叶面积增加 ,抗旱指数和产量都有不同程度地提高。其中使用绿迪乐 2号的春小麦产量较对照平均增产 2 7.9% ,平均增收12 34.3元 / hm2 ;使用绿迪乐 4号的春小麦较对照平均增产 2 0 .8% ,平均增收 86 5 .4元 / hm2 。说明使用绿迪乐 2号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5.
对扬黄新灌区春小麦氮、磷肥施用量田间试验研究的结果表明 ,春小麦对氮、磷肥需求量随土地类型的不同而不同 ,在新开垦荒地上氮 (N)、磷 (P2 O5)肥最佳施用量分别为 83.6、2 2 1.9kg/hm2 ,在已开垦 2 a和旱改水地上氮肥 (N)最佳施用量分别为 193.6、2 2 1.9kg/hm2 ,磷肥 (P2 O5)最佳施用量分别为 176 .6、184 .6 kg/hm2。  相似文献   

16.
为便于生产中应用,观察了春小麦幼穗发育进程和外部形态间的关系。结果是:河西春小麦在三叶期左右开始幼穗分化。目前生产中应用的品种,在叶龄为5.5左右时,进入小花分化期,节间伸长达1厘米以上,头水必须在这以前浇完。四分子期正是外形上的孕穗期,旗叶和倒二叶间的叶耳距为2—3厘米。适时浇水可有效地防止小穗、小花退化,增加穗粒数。灌浆速度测定说明,在河西春小麦灌浆的主要时期,千粒重每天平均增加1.7克左右。灌浆的适宜温度为20℃左右。连续出现25℃以上的高温天气,会使灌浆减慢或停止。  相似文献   

17.
试验在20 cm留茬压倒(NPS20)、40 cm留茬压倒(NPS40)、40 cm立秆留茬(NS40)、20 cm立秆留茬(NS20)和传统耕作(CT)5个处理的基础上增加5 400 m3/hm2灌溉量(I1)、3 600 m3/hm2灌溉量(I2)两种灌溉量,共设计了10个处理,研究了小麦不同留茬高度、不同留茬方式以及不同灌水量对土壤微生物量C季节性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传统耕作相比,留茬免耕一年后土壤微生物量C在休闲期、播种期和收获期平均增加量分别以40 cm立秆留茬(NS40)、40 cm立秆留茬(NS40)和20 cm留茬压倒(NPS20)较大;不同灌水量下,留茬免耕两年后土壤微生物量C以NS40I1最高.  相似文献   

18.
从选地、施肥整地、种子处理、繁殖方式、合理密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加工等方面介绍了甘草丰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9.
运用生态学的系统分析方法,以河西走廊井泉灌区养殖业集约化程度较高的农户生态系统为对象,对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特征以及初次级生产的生态效率进行分析,并对畜牧业在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客观评价。结果表明,系统开放程度高,投入、产出高;结构不合理,潜伏着一定的不稳定性和生态脆弱性。系统可食畜产品和可食农产品的商品率分别为93.93%和30.76%。初级生产光能利用率为0.49%,辅助能、氮和磷的产投比分別为3.11,0.79和0.49。次级生产饲料能、氮和磷的转化率分别为11.02%,19.19%和15.62%,由初级产品干物质转化为动物蛋白质的效率为2.58%。畜牧业已成为系统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