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四川一等伤残军人张仲安荣获"竹汁液的制取"和"取酒竹容器"两项发明专利权,专利号分别为:ZL201120136345.1和ZL201120398368.1。竹汁酒、竹香茶皆有神奇的保健养生功效,竹汁酒、竹汁饮品已列入国家星火计划,该项目符合办理酒类生产许可证的政策。公司现转让竹汁酒、竹香茶两项生产技术,有酒  相似文献   

2.
由浙江林学院和临安县于潜酒厂共同研制的竹汁神酒1991年12月通过了省级鉴定。该产品是用嫩竹压榨出的鲜竹汁和精白糯米及蜂蜜为主要原料酿制的,色泽金黄、清亮、透明,有明显的竹汁清香,味醇厚,具有人体必需的16种氨基酸和22种微量元素。这是一种低酒度、中糖度的保健饮料酒。首批酿造的3吨竹汁神酒经试销深受客户欢迎。 以国家评酒委员、竹类专家组成的鉴定委员会在认真品评了竹汁神酒后一致认为:该产  相似文献   

3.
红枣酒发酵工艺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研究了提高红枣发酵酒的质量的主要工艺和参数。结果表明 ,用烘干枣、鲜枣发酵的酒质量相近 ,但红枣过度烘干可抑制正常发酵 ,枣酒质量下降 ;红枣汁采用酶解提取法 ,则还原糖含量比加热提取法的高 ,但用酶解提取的红枣汁经主发酵后酒中甲醇含量增加 ,用酶解和加热相结合的方法提取红枣汁更适于枣酒的发酵 ;用红枣真空浓缩汁发酵较在提取汁中直接添加蔗糖和葡萄糖的发酵效果好 ;葡萄酒酵母菌适于红枣酒的发酵 ,接种量 3%为宜 ;SO2 适宜添加量为 4 0mg·L-1,过多延长主发酵期 ,过少使酒中酸度增加 ,杂菌滋生  相似文献   

4.
啤酒是一种营养丰富、酒精浓度含量较低的清凉饮料(原麦芽汁浓度为10~12度,酒精含量为3%左右),已经成为很多农家的桌上佳酿。为使您亲朋相聚尽欢畅饮,下面介绍选购啤酒的方法。看外观:首先借助日光或灯光看啤酒是否清亮透明,并以伴有二氧化碳气冉冉升起为佳;如果酒液混浊有悬浮物,则说明已经变质。另外将酒瓶口向下,看瓶口处是否有白沫,如有说明瓶盖密封不严,这种啤酒已失去二氧  相似文献   

5.
甲醇和杂醇油在红枣发酵酒中的变化及其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红枣酒发酵过程中甲醇和杂醇油的变化规律及其控制技术。结果表明:鲜枣和干枣发酵酒中的杂醇油含量相近,用半焦枣发酵时的杂醇油含量较高;酶解提汁可促进红枣酒甲醇的生成,热水提汁可促进杂醇油的生成;用红枣浓缩汁发酵,杂醇油含量较在清汁中添加蔗糖和葡萄糖发酵液时低;用葡萄酒酵母菌发酵红枣汁效果较好,生成的甲醇和杂醇油少;主发酵温度越高,甲醇和杂醇油生成量越多;陈酿降低了红枣酒中甲醇和杂醇油的含量,用橡木桶贮酒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6.
笋汁酿酒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温度、pH值、SO2和乙醇等因素对笋汁酒精发酵的影响,并确定了笋汁酒生产的最佳工艺。  相似文献   

7.
桔子酒酿造工艺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以新鲜无核桔为原料酿制桔子酒的工艺,探讨了取汁方式、菌种、主酵温度对桔子酒品质及风味的影响。结果表明,成熟新鲜无核桔经压榨取汁、接种1号酵母、在23 ℃主酵,经过滤、澄清、陈酿后所得果酒口味醇厚、独特。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果汁澄清处理对脐橙酒高级醇和挥发性酯类香气成分形成的影响,利用壳聚糖对脐橙汁进行澄清处理,分别对不同澄清度的脐橙汁调整可溶性固形物为18%、pH3.5,接入0.02%的活性干酵母于20℃下发酵。结果表明,脐橙汁未经过澄清处理,发酵后酒的高级醇含量达0.48g/L左右,当果汁透光率在80%时,高级醇含量降至0.27g/L。GC—MS检测结果表明,脐橙酒的主要香气成分是柠檬烯和乙酸辛酯,清汁发酵较原汁发酵分别提高了10.76%和15.89%,表明对脐橙汁进行澄清处理有利于脐橙酒香气的形成。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更好地勾兑青梅酒,研究青梅浸泡酒、青梅汁、青梅汁发酵酒以及浸泡基酒的香气成分.[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与气相色谱质谱(GC-MS)相结合的方法定性分析浸泡基酒、青梅浸泡酒、青梅汁及青梅汁发酵酒4种样品的香气成分.[结果]试验显示,4个样品依次检测出14、32、17、46种香气成分,香气成分本质的差异决定了其特有的风味和口感.其中,青梅在浸泡过程中产生的特有香气成分为苯甲醛、S-(-)-2-甲基-1-丁醇、苯甲酸乙酯、5-羟甲基糠醛等.青梅汁中特有的香气成分为糠醛、苯乙醇、苯甲醇等.青梅汁发酵酒中产生的主要微量香气成分有苯乙醇(6.941%,峰面积相对百分含量,下同)、异戊醇(6.940%)、辛酸乙酯(3.734%)、癸酸乙酯(2.590%)、己酸乙酯(2.479%)、9-癸烯酸乙酯(2.080%)、5-羟甲基糠醛(1.756%)等.[结论]研究可为青梅酒的品质改善提供科学依据和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以自选的凝胶包埋固定化SN S07酵母为发酵剂,探讨柿酒的最佳酿造工艺。结果表明:固定化包埋菌数为5.8×106cfu.mL-1凝胶,固定化细胞活化培养液采用66.7%麦芽汁和33.3%柿汁混合液,活化时间24 h;果酒发酵优化条件为固定化酵母加量为10%,20℃、pH 4.0条件下发酵时间8 d。对获得的不同批次柿酒产品进行品质指标测定,结果表明:酵母固定化发酵柿酒的各项指标一致性强,产品质量稳定,符合果酒质量要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柿酒的质量标准,可为柿酒产品开发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果汁澄清处理对脐橙酒高级醇和挥发性酯类香气成分形成的影响,利用壳聚糖对脐橙汁进行澄清处理,分别对不同澄清度的脐橙汁调整可溶性固形物为18%、pH3.5,接入0.02%的活性干酵母于20℃下发酵。结果表明,脐橙汁未经过澄清处理,发酵后酒的高级醇含量达0.48g/L左右,当果汁透光率在80%时,高级醇含量降至O.27g/L。GC—MS检测结果表明,脐橙酒的主要香气成分是柠檬烯和乙酸辛酯,清汁发酵较原汁发酵分别提高了10.76%和15.89%,表明对脐橙汁进行澄清处理有利于脐橙酒香气的形成。  相似文献   

12.
一、工艺流程生料发酵汁→配料勾调→澄清→过滤→成品二、操作方法1.发酵取汁。糯米经生料工艺发酵后,过滤去渣取汁,按1千克汁加1千克水,再加1千克50度白酒。因为1千克大米加水3千克,发酵过滤后得汁3千克,所以1千克糯米可产酒  相似文献   

13.
先配制出咸蛋液。咸蛋液的配方是:1千克红茶汁、150克五香酒加25克粮白醋,混合搅匀。五香酒是由1千克白酒加入20克安菲特林、20克犁头霉、5克五香粉,密封浸泡10天制成。红茶汁是1千克水加入10克红茶菌、5克红  相似文献   

14.
只用萄萄汁进行酒精发酵 ,而在酒精发酵前的热处理技术 ,可使果皮中的成分进入萄萄汁 ,并使新萄萄酒获得特殊香气  相似文献   

15.
以五指山绿茶为原料,研究绿茶汁的浸提工艺和绿茶酒的发酵工艺。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最佳浸提条件为:茶水比i:70(g/mL),浸提温度85%,浸提10min,所得的茶汁感官品质良好。通过正交实验优化得到绿茶酒的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酵母接种量0.05%,蔗糖添加量190g/L,初始pH值4.0,发酵温度28℃。在此条件下生产的绿茶酒色泽黄绿透明;酒香淡雅,茶香怡人;酒体丰满,酸甜适口;具有本品独特的风格。  相似文献   

16.
曹源  史秋兰 《安徽农业科学》2014,(19):6364-6366
[目的]优化红枣格瓦斯生产发酵工艺.[方法]试验以热风干制的骏枣为原料,以热浸提法和酶解浸提法进行枣汁的提取,并研究了酵母接种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对枣酒品质的影响,以枣酒中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酒精度、感官质量为评价指标,确定枣酒酿造的最佳工艺.[结果]通过对比得出热浸提法制得的枣汁品质优于酶解法制得的枣汁,并且其最优工艺为浸提时间2.0h,浸提温度60℃,料水比1∶6 g/ml.确定了枣酒酿造的最佳工艺为酵母接种量0.2%,发酵温度26℃,发酵时间6d.通过感官评价初步探索了红枣酒调配红枣格瓦斯的最佳配比为蜂蜜添加量为4%,由此得出最佳口感的红枣格瓦斯.[结论]研究可为红枣等外资源的利用开辟新的途径,同时可为红枣格瓦斯的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刺梨的栽培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刺梨(Rosa roxburghurghii Tratt.)为落叶丛生野生果树,果实富含SOD和其它营养成分,有消食通便,养心安神的功效.除鲜食、作中药外,还可加工刺梨酒、刺梨汁、花粉酒、果脯、果酱等高档保健食品,具有重要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野生山葡萄酒有别于半汁葡萄酒,作为中国的特色产品国家给予保护发展…。但野生山葡萄含酸量高,难以酿成全汁酒。要酿成全汁酒则需要去掉一部分酸,只靠工艺上的降酸处理远远解决不了问题,最好的办法是从原料入手,力图改变野生山葡萄原料高酸低糖状况。为此,广西农科院园艺研究所从日本引进的“V”系列葡萄资源中筛选选育出适应南方湿热地区栽培且具有良好的酿造性状的品种,  相似文献   

19.
甜酒酿又称江米酒、酪糟、米酒、伏汁酒、糯米酒、甜米酒、酒酿儿等,是我国传统食品。甜酒酿由糯米经过蒸煮、微生物发酵后制得,其营养丰富、酒度低、酸甜可口且富含多种氨基酸、葡萄糖、麦芽糖以及适量的有机酸、  相似文献   

20.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对葡萄家酿过程酒汁中5种杀菌剂(腈菌唑、噁唑菌酮、双炔酰菌胺、丙环唑、苯醚甲环唑)残留进行分析,考查添加酵母菌对其残留的影响。结果表明,葡萄酒汁中5种杀菌剂的回收率为75.4%~112.5%。初发酵过程中,5种杀菌剂有不同程度的降解,但腈菌唑和双炔酰菌胺在添加酵母菌发酵的酒汁中无显著降解,在二次发酵过程中,5种杀菌剂残留均呈现较稳定水平。在酿酒过程中添加酵母对5种杀菌剂的降解无显著影响。目标杀菌剂在葡萄酿造过程中的残留变化不仅与酿造工艺有关,还与杀菌剂的理化性质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