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研究就艾维茵肉用种鸡在育成期笼养的效果进行了观察。比较和分析了在笼养和平养时其体重、增重、育成率、淘汰率和鸡群的均匀度的变化。结果表明,笼养和平养的效果无显著差别,在鸡舍的环境卫生控制和管理上,笼养明显优于平养。而且有效地控制了球虫病的发生。但其缺点是在调鸡和称重时对鸡的损伤程度大,不过在管理上可以避免。本研究认为艾维茵父母代种鸡在育成期实行笼养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正山鸡脱温后至性成熟前的这一阶段为其育成期,此时正是山鸡增长速度最快的时期,平均每只鸡日增重达10~15克,到3月龄时雄山鸡可达到成年体重的73%,雌山鸡可达到成年山鸡的75%。因此,应高度重视山鸡育成期的饲养管理。一、饲养方式1.立体笼养法。以商品肉用山鸡为目的大批饲养,在育成期采用立体笼养法,可以获得较好的效果。此期间山鸡的饲养密度应随鸡龄的增大而降低,  相似文献   

3.
周宇 《中国畜禽种业》2011,7(6):139-139
蛋鸡育成期饲养,一般就是7周龄到18周龄或20周龄,这时期是育成鸡生长发育比较旺盛的时期,除了育成鸡的先天遗传因素之外,育成鸡的饲养方式对性成熟的早晚、体况的健康与否起决定性作用。育成鸡的饲养方式通常有3种:地面平养、网上平养及笼养等,不论哪种形式,饲养育成鸡的鸡舍,必须在进鸡以前严格执行消毒卫生制度,经消毒后,一定至少要空闲15天以上,再转入育成鸡,目的是使鸡舍内  相似文献   

4.
山鸡幼雏至性成熟而称为山鸡育成期。雏鸡笼养6-7周即可转入地面平养或转入育成鸡笼。至18周龄这一段时间是山鸡生长发育最陕的阶段,平均日增重10~15g。公山鸡13周龄的体重可达到成年鸡的73%;母山鸡达到75%左右。至20周龄,已基本接近成年山鸡体重。山鸡育成期的饲养和管理是否得当,将直接影响上市山鸡的品质及其种用性能,因此养殖者应特别注意。  相似文献   

5.
杜立 《新农业》2012,(11):26-27
近年来,笼养产蛋鸡夏秋季往往出现一种新疾病—疲劳症,机体缺钙及体质发育不良是导致发病的直接原因。产蛋鸡饲料中钙的添加不及时,钙、磷比例不当,维生素D添加不足等,影响了钙、磷的吸收;从育成到产蛋鸡,饲料换的太早,导致鸡在开产后对钙的利用率降低;开产过早,性成熟和体成熟不同步,初产时鸡的生殖机能还没发育完全;缺乏运动也有一定关系,如育雏、育成期笼养,或上笼过早,笼内密度过大使鸡的运动量不足等,导致鸡的体质较弱而易发该病。  相似文献   

6.
<正>随着养殖模式的变化,有很多养殖户由地养、网养改成了笼养。但在养殖过程中发现自己养不成鸡了,自己以前的经验在笼养中达不到预期效果。笔者在放心肉鸡工程实施中经常与养殖户沟通,结合自己的管理体验总结了以下几点。1笼养与平养的区别1.1同等饲养面积,笼养的密度约是平养的3倍左右。1.2温度是养殖成功的基础,同日龄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养殖模式的变化,有很多养殖户由地养、网养改成了笼养。但在养殖过程中发现自己养不成鸡了,自己以前的经验在笼养中达不到预期效果。笔者在放心肉鸡工程实施中经常与养殖户沟通,结合自己的管理体验总结了以下几点。1笼养与平养的区别1.1同等饲养面积,笼养的密度约是平养的3倍左右。1.2温度是养殖成功的基础,同日龄  相似文献   

8.
红宝(Redbro)父母代肉种鸡全程笼养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 3批红宝 (Redbro)父母代肉种鸡共 1173 9套进行全程笼养 ,并与地面平养鸡群的标准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 :育雏期的成活率、均匀度均能达到标准指标 ;育成期的均匀度、产蛋合格率低于标准指标 ;育成期的平均体重高于标准指标 ;而产种蛋的总数、合格蛋数和种蛋的受精率均高于标准指标。分析结果显示笼养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1.种公鸡的饲养管理.优良的种公鸡是提高人工受精率的基础.培养优良的种公鸡要尽量给其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饲喂营养全价配合饲料.在育雏期除了加强管理并进行科学的剪冠、断喙外,更应注意保证其骨骼的充分发育.在育雏期结束时,应从中选留发育良好、体型大、毛色符合本品种特征要求的种鸡.但是,在育成期和整个配种期,由于笼养原因,种鸡活动范围小,很容易造成脂肪沉积.所以,必须根据鸡的增重情况,严格限制饲喂.有条件的鸡场,在配种期配备专人饲养管理,定期添加抗生素及矿物质,并做好种公鸡精液的定期监测.  相似文献   

10.
育成鸡的饲养管理,与其今后的成活率和产量率息息相关,分别介绍育成鸡的饲养和管理,以期指导养殖户对鸡群育成期的饲养。育成鸡指7~20周龄的大、中雏鸡。鸡群育成期是完成骨骼、体重、输卵管及卵巢发育的阶段,需要较高的能量,以保证体重的增长,从而保证今后高的成活率和产蛋率。因而,鸡群育成期对于整个养殖过程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1.
《现代农业》2005,(8):20-20
1.AA白羽肉鸡。是爱拔益加肉鸡的简称,又叫双A鸡。由美国爱拔益加种鸡公司培育而成,其特点为生长快、耗料少、耐粗饲、适应性和抗病力强。商品鸡羽毛整齐,均匀度好。公母平均6周龄体重1.86千克,耗料5.87千克,肉料比1:2.14。2.艾维菌白羽肉鸡。是美国艾维菌国际禽业有限公司培育的肉用鸡种,该品种是选用了产蛋高的母系鸡与成活率高、增重快的父系鸡育成的品系配套肉鸡。该鸡种的父母代种母鸡24周龄体重2.57~2.72千克。66周龄体重为3.58~3.74千克。3.彼德逊白羽肉鸡。是美国彼德逊公司推出的白羽肉鸡品种。父母代种母鸡24周龄体重为2.57~…  相似文献   

12.
北京家禽育种有限公司于1987年7月投产以来,曾先后引进或自繁艾维茵祖代种鸡8批共178288只(其中引进86046只),现已有三批共65439只生产结束。其成活率、生长发育、产蛋和孵化成绩等均达到了祖代各系鸡的标准。1 艾维菌祖代鸡的性能1.1 生活力育雏期(0~5周龄):经过对3批母系母鸡29546只、母系公鸡13428只、父系母鸡10695只、父系公鸡11770只调查,平均成活率分别为97.7%,98.3%,98.6%和98.0%。育成期(6~24周龄):经对父、母系的公、  相似文献   

13.
1.饲养体制 大量的研究与实践表明,育雏、育成及产蛋全程笼养优于由平养转为笼养或由笼养转为平养.  相似文献   

14.
<正>雏鸡饲养到六周龄以后,便进入育成期。从育成开始到性成熟产蛋(6-20周龄)这段时间的鸡比任何年龄的鸡更需要严格的管理,切不要认为只有投入,没有产出,而忽视饲养管理工作。其实,育成期母鸡饲养得好坏,对产蛋期内的产蛋率、存活率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有些措施要高度重视,如营养、密度、光照、体重以及消毒和防疫等,关键又是体重、均匀度和发育健全的骨骼。1育成鸡舍及设备1.1鸡舍面积。罗曼商品代蛋鸡在育成期内平养时每平方  相似文献   

15.
育成鸡均匀度不仅反映雏鸡与育成鸡的管理水平,也直接决定了成鸡后期的生产性能。控制育成鸡均匀度,需要定期随机抽样称重、测胫长,及时合理调群,调整饲养密度,加强饲养管理,确保鸡群的均匀度等方法措施,养殖人员在确保育成鸡具备较高的成活率时,确保其充分发育。严格控制育成鸡的体重与性成熟,以便培育出体形匀称且具备高产潜力的鸡群。  相似文献   

16.
正黑凤鸡,又名黑羽药鸡,是目前我国特禽养殖业中较有前途的品种之一。黑凤鸡有较高的营养和药用价值,市场开发潜力巨大。现将其饲养管理技术介绍如下:一、育雏期的饲养管理技术(0~6周龄为育雏期)1.育雏方式黑凤鸡育雏方式有多种,育雏期饲养主要有厚垫料地面散养、网上平养和笼养三种。2.环境控制(1)育雏温度。黑凤鸡个头比普  相似文献   

17.
本地鸡也叫本土鸡,是指在某个地区内祖先遗留下来的适合本地环境下生存,有其独特的生理特性和体态羽色以及食用风味的鸡种。相对于笼养肉鸡的生产,发展绿色本地鸡具有一定的优势。本地鸡除雏鸡阶段(0~4周)舍内保温育雏外,生长期和育肥期采取舍外放养为主  相似文献   

18.
一直以来,种鸡饲养都是家禽养殖事业中极为关键的环节,把握种鸡笼养方式能有效利用单位空间,同时也能提升种鸡饲养规模。种鸡笼养能降低鸡只感染寄生虫病的概率,同时能强化提升种鸡受精率,是良好而有效的种鸡饲养模式,当前在大多数规模化种鸡养殖户中被广泛应用。但笼养种鸡模式也有很多问题,如鸡只脚垫、鸡只脚趾问题。文中对笼养种鸡的常见问题进行探析,并且提出有关养殖管理的有效措施,希望能给笼养种鸡养殖的现代化发展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19.
育成鸡也称中雏,一般指7~20周龄正在发育的鸡。育成鸡羽毛已经丰满,具有健全的体温调节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食欲旺盛,生长迅速。在农村,一些养鸡户往往忽视蛋鸡育成期的饲养管理,造成鸡只过肥或过瘦,开产过早或延迟,致使鸡群难以持续高产。下面与养鸡户谈谈育成鸡饲养管理中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20.
从育雏结束产蛋鸡舍前这段时间称作育成期,也叫青年鸡阶段。一般称7—18周龄这段时间的鸡为育成鸡。在实践中,人们往往十分重视雏鸡和产蛋鸡的饲养管理,却粗放了育成鸡的饲养,育成鸡饲养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产蛋鸡生产性能的发挥,从而影响到鸡场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