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湛江市郊区某养鸭专业户饲养60日龄巴巴里番鸭1200只.65日龄骡鸭1000只.2001年6月4日二批不同品种的鸭相继发病,死亡327只,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6月8日前来我校诊断.经询问,临床观察、剖检和实验室检验确诊为鸭巴氏杆菌病。  相似文献   

2.
1 发病情况 该场于 2 0 0 0年 6月从某养殖场购进种用鹧鸪 5 0套 2 5 0余只 ,当年 8月份进行第 1次孵化 ,按计划免疫接种 ,饲养情况正常。 2 0 0 1年 3月底进行第 2次孵化 ,每星期出雏 1批 ,每批出雏 80 0只左右 ,7日龄时用新城疫 系加 H12 0 疫苗滴鼻、滴眼进行首免 ,2 8日龄进行第 2次免疫。 6月上旬 ,已孵出 7批共有 5 0 0 0余只小鹧鸪 ,突然第 1批 ( 4 5日龄 )至第 5批 ( 1 7日龄 )出现死亡 ,第 1天死亡 40余只 ,第 2天死亡近 1 0 0只 ,第 3天后每天死亡 1 5 0只左右 ,用抗生素治疗无效 ,前后持续 2 0多天 ,期间新孵出的小雏只要达…  相似文献   

3.
2010年6月辽宁葫芦岛某养殖户饲养肉仔鸡5000羽。该批鸡只长势良好,3日龄接种新支二联弱毒苗,14日龄曾饮水免疫传染性法氏囊炎弱毒疫苗。24日龄时开始出现呼吸道症状。且愈来愈严重。曾用过双黄连和泰乐菌素治疗,效果不理想,并陆续出现死亡,27日龄后鸡只死亡数目明显增多,同时采食量、饮水量明显下降,有个别鸡只出现神经症状。  相似文献   

4.
<正>1发病情况2012年6月,六安市裕安区青山乡某土鸡养殖户饲养的80日龄土鸡发生呼吸道疾病,主要表现为咳嗽,少数鸡只伴有啰音。该批鸡有1500只,约有100只发病。鸡群在30日龄前为舍内饲养,饲喂肉鸡全价饲料。30日龄后鸡群白天在舍外林地间放养,啄食青草、昆虫等,夜晚回到鸡舍,每天适当补饲玉米、稻谷或全价肉鸡料。鸡群按当地常用免疫程序进行免疫(1日龄接种马立克疫苗、7日龄接种新城疫Lasota-H120二联苗、14日龄接种传  相似文献   

5.
1998年6月16日,我县辛宅村刁某引进1日龄海兰白母雏鸡1260只,到8月9日鸡54日龄时发现个别雏鸡冠生痘,唯恐全群暴发,利用165羽份量鸡痘疫苗刺种,57日龄鸡只开始死亡,第一天5只,以后逐渐增多,到9月4日鸡80日龄时死亡340余只,死亡率达27%,并有160余只精神沉郁,两翅下垂,羽毛蓬松,食欲减退或绝废。大群鸡采食量下降,精神欠佳。 主诉 该批鸡前期育雏效果比较理想,到54日龄,死亡淘汰只有14只,占1.1%。发病时因已到育  相似文献   

6.
1发病情况 2009年6月,江苏省滨海县滨海港镇翻身河村养殖户王某从邻县购进1200只雏鸭苗饲养,15日龄时出现零星死亡,该养殖户即用青霉素、庆大霉素饮水治疗,用药后病情不见好转,不断蔓延。病雏表现精神差,不食,腹泻,死前有角弓反张现象。该养殖户是鸭、番鸭、鹅混合饲养,但只有鸭生病,共饲养2批3000只雏鸭,第1批1800只30日龄鸭,  相似文献   

7.
1 发病情况 2010年6月,扬州市某养殖户饲养的两批罗曼蛋鸡先后发病,其中165日龄的一批在育成后期使用含22%豆粕、9%石粉的自配料,6月中下旬出现呼吸道、拉黄绿色稀粪等症状,产蛋略下降,并伴有零星死亡.养殖户疑有大肠杆菌感染,用氨苄青霉素、庆大霉素等治疗5 d后,另一批37日龄3000只蛋鸡又出现了同样症状.  相似文献   

8.
某厂购进一批1日龄京白雏鸡12,000只,从1987年6月11日进舍至6月12日每日都有死亡,而且死亡不断增加,多者每日死亡300多只,虽经用药如痢特灵、青霉素等不见控制,经剖检和化验检  相似文献   

9.
本地区第一牧场于2009年4月30日、5月3日对650头不同年龄的奶牛分两批作A型口蹄疫灭活苗防疫,两批牛只分别于颈部与臀部深部肌肉注射.6月龄以上牛只2 mL/头,3~6月龄牛只1 mL/头,3月龄以下牛只按要求未进行防疫.怀孕牛不分怀孕月龄一并注射.所用A型口蹄疫灭活苗为中农威特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生产批号:0902012J.在疫苗注射后牛群出现了与以往口蹄疫苗注射后不同的临床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0.
山西省太谷县某公司饲养美国的七彩山鸡种鸡8000余套,每7天孵化1批,每批出雏10000只左右。1995年5月下旬至6月上旬,连续3批4~10日龄雏山鸡,发生大批死亡,共死亡雏山鸡26000余只,死亡率为85%,直接经济损失20余万元。 发病情况 3批山鸡,在孵化过程中,受精率90%以上,出雏率超过85%。进入育雏笼后,1~3日龄,饲料中拌有0.02%的痢特灵,饮水中加入速补14、青霉素2000单位/只·日。生长发育未见异常,只是饮水量较大。从第4日龄开始,出现病死鸡。病鸡表现精神委顿,运动失调,两脚无力或麻痹,食欲废绝,口渴,饮水量  相似文献   

11.
1发病经过我区张掖市上秦乡一养鸡专业户,从某种鸡场先后两批购进文维首肉仔鸡。1997年6月15日进4(只,饲养到30日龄时,成活率ito%,全群鸡采食饮水、精神状况均无异常表现,生长发育较好。为了扩大经济效益,又第二批抓进对日龄同一鸡场同一品种苗鸡6(只。据禽主谈,该批  相似文献   

12.
鸡曲霉菌病是由烟曲霉菌引起的一种禽的传染病,尤以雏禽的易感性最高,并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一旦发病,即可造成较大的损失。2000年6~7月,海宁市养鸡户王某、徐某的2批肉雏鸡相继发鸡曲霉菌病,现报道如下。1 发病情况徐某自2000年6月11日从杭州某孵坊购入岭南黄雏鸡1500只。王某于2000年6月23日自本市某孵坊购入江村黄雏鸡4000余只。2户发病的共同特点是:从购入雏鸡的第3、4天就有雏鸡死亡,7~10日龄死亡达高峰。到12日龄时,徐某之雏鸡死亡457只,死亡率达到30.47%;王某的雏鸡至10日龄死亡296只,死亡率为7.4%。2批病鸡均…  相似文献   

13.
<正>2010年6月1日,望都县某鸡场张先生送来6只已死亡的雏鸡,反映这批鸡目前是50日龄,存栏5320只,从5月27日开始出现死亡,陆续出现精神状态不好的鸡,大群精神沉郁,采食量比以前减少大约1/5,有部分鸡伸颈张嘴呼吸  相似文献   

14.
正笔者从兽医临床工作,2016年2月一天,接到北镇市曹屯牧业鸡场电话,电话中陈述自己饲养的海兰褐商品蛋鸡15000只近几天出现死亡。笔者来到养殖户饲养小区,小区总共饲养海兰褐商品蛋鸡3万只,一批是90日龄的7000只,一批是55日龄15000只,一批是30日龄的7000只,发病的是55日龄的这批鸡,经问小区场主,在50日龄时鸡群出现零星死亡,经当地兽医诊断是法氏囊病和鸡大肠杆菌  相似文献   

15.
1发病情况 2000年8月,福建省福州市北郊某番鸭场饲养的一批2000只雏番鸭,于14日龄时开始发病,发病当天病鸭数近80只,病死17只,病死率21.3%;第2天病鸭数增至210只左右,病死鸭62只,病死率29.5%.同场饲养的一批1700只53日龄番鸭、一批27日龄的200多只肉鸡未见发病.  相似文献   

16.
发病情况 菏泽市某蛋鸡养殖场,存养了批褐壳蛋鸡发病时分别为180日龄、250日龄、350日龄,共8000只。首先350H龄鸡只发病;随后另外两批鸡也开始发病。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家禽养殖量的逐渐增加,养殖环境进一步恶化,混合感染的病例不断增多.现就一起柴鸡新城疫与球虫混合感染的典型病例报告如下. 1 发病情况 2013年2月26日,山东省临清市某养殖场饲养的两批柴鸡,第1批1 800只,48日龄;第2批1 200只,41日龄.这两批鸡35日龄前全部为笼上育雏,常规饲养,育雏期间只用过1次新城疫疫苗,1次腔上囊疫苗,鸡群生长良好.35日龄后改为地面散养,第1批饲养到41日龄时,鸡群开始发病,遂请当地兽医治疗,曾用过青霉素、庆大霉素、新霉素、土霉素等药物,不见好转,反而死亡增加,7d共死亡1 200多只,剩下的全部为病鸡.第2批鸡在40日龄时也开始发病,并有个别鸡只死亡,随后到邢台市兽医院诊治,通过剖检、化验,诊断为鸡新城疫与球虫混合感染.立即采取综合性防制措施,使疫情很快得到控制.第1批最终存活了216只,死亡1 584只,死亡率为88%;第2批存活1 104只,死亡96只,死亡率为8%.  相似文献   

18.
<正>1发病情况该兔场共养殖懒兔1500多只。该次发病的多为2~3月龄的青年兔,本批兔29日龄注射兔瘟疫苗首免,以后再也没有进行任何疫苗的免疫。2008年6月25日开始发病并死亡,8天共有247只兔先后发病,死亡126只,死亡率高达51%。  相似文献   

19.
托尔更  张怀生 《中国家禽》2003,25(12):20-20
2002年8月,新疆某肉鸭饲养场饲养的三批肉仔鸭相继发病,感染快、死亡率高,造成较大经济损失。1发病情况该饲养场发病时共有5日龄、18日龄、35日龄批次的“樱桃谷”仔鸭6000余只,每批2000只左右。发病从5日龄批次鸭开始,发病快、病程急,死亡率100%。随后二批鸭也相继发病,鸭群有  相似文献   

20.
湟源县种鸡场于1983年3月和6月,分别从西宁西川种鸡场和乐都县鸡场购进两批一日龄星杂288雏鸡5,000只。这批小鸡,育雏期未发生大的疾病。但从7月开始出现眼睛病变并陆续死亡。到9月底共死亡400多只,其中1—2月龄40多只,4—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