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试图用笔者现有的一点知识,结合一些学者的研究文献,主要从茶叶生理生化方面,以及乌龙茶要求的鲜叶原料,对“做青”工艺进行一些讨论,并提出笔者自己的一些粗浅的见解,借此请教于茶业界同志,并期望能起个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乌龙茶做青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研究了乌龙茶做青过程主要因子做青环境温湿度,萎凋程度、机械化、连续化做青工艺技术以及做青水分变化,做青叶含水率与品质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乌龙茶做青品质与做青环境温湿度密切相关.毛蟹品种(厚叶型)春、夏茶最佳做青温湿度为A_2℃一A_s℃与B_2%一B_3%组合为宜;暑茶以A_4℃与B_2%-B_3%组合为宜.黄恢品种(薄叶型)全年以A_3℃-A_4℃与B_4%-B_5%组合为宜.萎凋程度各季有所不同,但掌握在74-75.5%均较适宜;做青叶的水分变化首先要掌握好适度萎凋,四摇至堆青阶段是失水关键.最佳品质的做青叶含水率在70.5%左右.  相似文献   

3.
乌龙茶“综合做青机”(以下简称做青机)经过五年多的试验研究取得了成果,目前正在闽北茶区推广。由于它能够有效地控制茶叶品质,缩短做青的历时,减轻劳动强度等优点,很受群众的欢迎。但是,应用做青机处理青叶的工艺要求,虽与传统手工做青工艺,有其相同点,而更重要的要了解它的不同点,只有掌握了这个特点,才能制出好茶,否则将适得其反。为此,作者根据几年来参予应用做青机的做青工艺操作研究的体会,作简要的分析,希望有助于推广工作中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近年乌龙茶做青工艺的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乌龙茶是我国的传统茶类,主产于福建、广东、台湾三省。做青是乌龙茶品质形成的关键工序。本文旨在论述近30年的做青工艺发展。通过探讨青叶在做青过程中主要的生理生化变化对成茶品质影响,进而总结出我国乌龙茶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加工工艺的演变和发展。比较现代清香型乌龙茶和传统浓香型乌龙茶的工艺差异,进一步深入对做青环境条件的控制研究。传统的乌龙茶加工,受天气影响颇大,夏暑茶制茶环境尤为严苛。现代做青新工艺采用空调做青技术,打破传统制茶困境。本文整理出对做青有影响的可能环境因素和主要环境因子参数的研究成果,提出乌龙茶做青工艺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的设想。  相似文献   

5.
高山乌龙茶空调做青工艺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健 《中国茶叶》2011,33(3):19-20
空调做青对提高乌龙茶品质最明显的是夏暑茶,其次是春茶,最后是秋茶。因为夏暑高温天气常在29℃以上,如果没有空调降温,则芳香物质种类少,氨基酸、可溶性糖等消耗较多,毛茶几乎没有香气且苦涩味明显;春茶生产季  相似文献   

6.
岭头单枞乌龙茶品种的加工特性和做青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崔堂兵  戴素贤 《茶叶科学》1998,18(2):108-112
以八仙茶和奇兰为对照,研究了优良品种岭头单枞新梢的持水力、发酵性、多酚氧化酶活性和鲜叶的做青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在不同的相对湿度条件下,一芽二叶的持水力以八仙茶较强,岭头单枞次之,奇兰较弱,且持水力随相对湿度的升高而增强,但相对湿度为75%和90%时,三者的持水力接近。发酵性和多酚氧化酶活性以八仙茶最强,岭头单枞次之,奇兰最弱。根据三个品种的持水力、发酵性、多酚氧化酶活性与做青强度系数及品质的关系综合判断,做青强度为:奇兰>岭头单枞>八仙茶,即当岭头单枞做青强度系数为100时,八仙茶两处理做青强度系数分别为84、84.7,奇兰两处理做青强度系数分别为220.8、215.3时能获得较好的茶叶品质  相似文献   

7.
李宗垣 《福建茶叶》2010,32(7):44-46
<正>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铁观音茶内销市场不断拓展,品饮铁观音的人群迅速增加。安溪茶农在销售市场上发现,外形色泽翠绿,内质香气高强,滋味鲜爽甘锐的茶叶,深受人们的喜爱。1996年以来,采用轻"发酵"工艺制出的乌绿圆紧、鲜香甘锐的铁观音茶叶成了市场的新宠。1999年以后,安溪茶农  相似文献   

8.
做青是形成南雅水仙品质风格的关键工艺。近年来,由于推广综合做青机,运用机械操作,控制温度,调节风量,改进技术处理,对稳定毛茶品质起到明显的效果。其具体作业特点如下:  相似文献   

9.
铁观音以其独特的品质深受人们的喜爱,几乎成了安溪茶的代名词。优质铁观音历来都是市场的抢手货,市场价格从每500g几百元到上千元,现在已经飙升到了几千元。随着茶叶市场对优质铁观音的强烈需求,有力地推动了安溪茶农对安溪铁观音初制技术的研究、创新和总结。但限于茶农相互之间交流有限,形成了目前安溪铁观音不同区域初制技术不尽相同的格局。本文就安溪铁观音初制过程中的做青工艺进行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10.
11.
12.
1995年12月10日,浙江省科委在杭州组织了国内著名的茶、医、食品界专家,对“无花果保健茶”进行了省级新产品鉴定.“无花果保健茶”由东阳无花果研究所和金华茶厂经过三年多时间的潜心研制,联合开发而成.该茶水解氨基酸总量高达13.55%,维生素C含量为8.84mg/100g,并具有多种矿物质及有益健康的硒等微量元素.该产品的茉莉花茶型,香气鲜灵纯正,汤色黄绿明亮,滋味醇和爽口;龙井绿茶型,香气清鲜,汤色绿明,滋味鲜浓.该茶不失为一种营养保健作用独特的新颖天然饮品.  相似文献   

13.
“大豆硼钼肥种衣剂”通过省级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硼钼肥种衣剂”通过省级鉴定由黑龙江省农科院土肥所研制的“大豆硼钼肥种衣剂”于1993年12月16日通过省级鉴定。这是根据大豆对营养需求特点及连年种植大豆造成的对土壤养分单一消耗,抗性减弱,病虫危害加重,研制的一种能够改善大豆营养状况、促进根系生...  相似文献   

14.
由福建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承担的省科委重点课题"乌龙茶做青工艺与设备研究"中间试验,于8月21-22日在安溪县由省科委主持通过省级鉴定.乌龙茶是我省出口创汇的大宗土特产品,传统加工方法工艺复杂,劳动强度大,易受不良气候影响,长期以来一直处于"靠天吃饭"、"看青做茶"的被动局面."乌龙茶做青工艺与设备研究"课题由张天福高级  相似文献   

15.
16.
17.
入夏,科技战线又传喜讯,我所在“七五”期间承担的省二级项目“苧麻高产栽培技术调查与研究”课题经过五年的试验、研究,已完成了下达的各项任务,业已通过了省农牧渔业厅组织的通讯技术鉴定。其综合鉴定意见如下: 1)在新建苧麻品种资源圃的基础上,开展了品种  相似文献   

18.
19.
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袁锋教授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农业倾斜项目“小麦吸浆虫成灾规律及控制策略与防治方法研究”2005年12月25日通过了陕西省科技厅组织有关专家进行的成果鉴定。专家们一致认为该项研究成果总体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20.
由安徽省金寨县农业局茶叶股、六安行署农业局多经科和青山区农技站共同承担的省科委下达的“扩大名优茶生产,提高名优茶品质”研究课题,于1987年12月28日在合肥通过省级鉴定。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扩大名优茶生产,提高名优茶品质课题研究是一项抓住了当地资源优势,综合推广先进实用技术的开发性研究项目,选题准确,经过四年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生态、经济效益,是金寨山区人民脱贫致富的好途径,是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