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鄂早18是黄冈市农科院于1998年春季用“中早81“作母本,与“嘉早935“作父本有性杂交.经系谱法多年选择育成的优质、高产、抗病的早稻品种,原代号“20257“.2003年2月15日由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品种审定编号为鄂审稻002-2003.2005年5月,通过农业部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国审稻2005003.……  相似文献   

2.
高产优质兼抗虫杂交棉花品种冈杂棉8号是湖北省黄冈市农业科学院选育.2006~2007年参加湖北省杂交棉区域试验,2008年3月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审定编号为2008005.  相似文献   

3.
D优3232     
张甲 《作物研究》2004,18(4):267
D优3232是重庆三峡农科所用自选系3232与D297A组配而成的中迟熟、优质、高产、抗病杂交水稻新组合,1997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998年获四川省后补助,2000年已列入国家科技部下达的“三峡库区优质稻产业化综合技术开发“项目的主推品种.2004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4.
鄂杂棉16F1(龙杂棉2号)是湖北省荆州市金龙发种业公司用X-99作母本,J68作父本配组育成的杂交棉花新品种.2003年通过湖北省棉花区域预备试验,2004-2005年通过湖北省棉花区域试验.2006年2月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审定号为鄂审棉2006001.  相似文献   

5.
鄂杂棉1号特点及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鄂杂棉1号系荆州市农科院选育的优质、高产、抗病杂交棉新品种,1998~1999年参加湖北省杂交棉区试,两年平均皮棉总产居首位,品质多项指标均优于对照;于2000年3月通过湖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已成为湖北省主推的杂交棉品种.  相似文献   

6.
鄂中五号     
鄂中5号(原名润珠537)由湖北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从国外引进优质品种中选择变异类型系统选育而成.2004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7.
高产优质抗虫杂交棉冈杂棉8号(原代号冈C04)是湖北省黄冈市农科院、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鄂东南综合试验站用冈173-6为母本、冈19-28为父本配组选育而成.2005年参加湖j匕省杂交棉区试预备试验.2006--2007年参加湖北省杂交棉区试.2007年9月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棉花专业组专家现场考察鉴定,2008年3月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鄂审棉2008005).  相似文献   

8.
荆州市农科院育成的小麦新品种“荆麦103”,经过2006至2007年院品种对比试验,2007至2009年通过湖北省小麦区域试验,2009年同时进行生产试验,田间表现为丰产性、稳产性较好,抗倒能力强,综合抗性较优,2009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审定编号为鄂审麦2009002。  相似文献   

9.
荆杂棉166F1系湖北省荆州市农业科学院用“荆B6”作母本、“荆W101”作父本配组育成的棉花新品种。2008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审定编号为鄂审棉2008001。2008年,在沅江市草尾镇三码头村进行了12个杂交抗虫棉品种对比试验、示范,荆杂棉166F1每公顷产子棉5130kg,居参试的12个品种第二位,且综合性状表现较佳。  相似文献   

10.
荆州市农科院育成的小麦新品种"荆麦103",经过2006至2007年院品种对比试验,2007至2009年通过湖北省小麦区域试验,2009年同时进行生产试验,田间表现为丰产性、稳产性较好,抗倒能力强,综合抗性较优,2009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审定编号为鄂审麦2009002.  相似文献   

11.
抗虫杂交棉鄂杂棉30特征特性及栽培要点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鄂杂棉30(原代号K6607)系襄阳市农业科学院用“襄203-6”作母本,“襄抗虫03”作父本配组育成的杂交棉花新品种。2011年4月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审定编号为鄂审棉2011001。  相似文献   

12.
巨风优650是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用巨风2A和R650配组而成的三系杂交中籼新组合,2015和2016年在湖北省中稻品种区域试验中表现出产量高、综合抗性较好、熟期适宜等特点,2019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3.
鄂早17     
周勇 《作物研究》2004,18(4):239
品种来源:鄂早17系从"中优早3号×(湖大51号×早熟1号)"的杂交后代中选育出来.2003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4.
转基因抗虫棉杂交种创新棉2号的选育与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基因抗虫棉杂交种创新棉2号是湖北省金龙发种业有限公司最新育成的高产抗虫中熟棉花杂交种。该杂交种以鄂抗棉9号选系“L9201”为母本、鄂抗虫1号选系“R003”为父本,于2004年杂交配组,2010年通过湖北省区域及生产试验,2010年获得农业部颁发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生产应用)[农基安字(2010)第120号]。2011年3月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审定号为鄂审棉[2011002]。  相似文献   

15.
油菜新品种中油低芥2号的选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育种方法上采用先使杂种初期处于杂合状态,强化性状分离与选择措施,最后决选出无芥酸纯合基因型材料,育成了高产、耐菌核病较强的“中油低芥2号”(B.napus).经湖北省和长江中下游区区试以及多年生产鉴定,表现优良.湖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于1986年审定,列为推广良种.  相似文献   

16.
晚稻香粳糯新品种鄂糯10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优质晚稻香粳糯新品种鄂糯10号系由湖北省宜昌市农科所选育,具有高产、优质、早熟等特点,2005年3月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本文介绍了其选育经过、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7.
襄麦25是湖北省襄樊市农科院作物所以矮败Tai1062为杂交平台,与鄂麦19杂交后经系谱法选育而成的中强筋小麦新品种.2008年8月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登记号为鄂审麦2008004.  相似文献   

18.
张弩 《茶叶》2000,16(3):172
宜红早茶树良种是湖北省宜昌县茶树良种站于1973年采用单株选育法从宜昌县太平溪宜昌群体种中选育的无性系红绿茶兼制品种,属小乔木型、中叶类、特早生种.1998年被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国家级良种,也是湖北省唯一的国家级无性系茶树良种.该品种主要分布在三峡茶区,是渝东鄂西主栽品种,其主要特点是:  相似文献   

19.
《花生学报》2006,35(3):27-27
中花12系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用“唐92918”作母本,“ICGV86699”作父本杂交,经系谱法选择育成的花生品种。2006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鄂审油2006001。2003~2004年参加湖北省花生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区试平均荚果产量4180kg/hm^2,比对照中花4号增产2.20%。其中:2003年荚果产量3820kg/hm^2,比中花4号增产5.71%,极显著;2004年荚果产量4340kg/hm^2,比中花4号减产0.58%,不显著。该品种适于湖北省花生非青枯病区种植。  相似文献   

20.
荆楚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育成的小麦新品种鄂麦26经过2006-2007年品种比较试验,2007-2009年参加湖北省小麦品种区域试验,2008-2009年在荆州、襄樊进行小面积示范,表现丰产性和稳产性较好,综合抗性较好。2009年8月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审定编号:鄂审麦200900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