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杂交水稻超稀植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超稀植强化栽培(SRI)是一种新型水稻高产栽培体系,具有省种、省水、节本、增产等优点,符合今后水稻优质、高产、高效、安全、可持续生产的发展方向;是一项极具研究和推广价值的水稻新型栽培法,在生产上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也是水稻栽培技术上的一次革命。该技术的核心是超稀植栽培,通常密度在每亩5500-7400穴,单本小苗移栽。本文总结了超稀植水稻栽培的相关技术,并对2年来的实践强化栽培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水稻强化栽培(SRI)是一种新型的水稻高产、高效栽培体系,具有省种、省水、节本、增产等优点,符合水稻优质、高产、高效、安全、可持续生产的发展方向,是一项极具研究  相似文献   

3.
对强化栽培(SRI)与常规栽培(CK)下黄华占生育期、产量及相关性状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强化栽培(SRI)模式进行移栽的水稻返青早、生长快,进入生育期早、成熟早,而且采用强化栽培,平均产量比常规栽培增产75.84%,平均总穗数则高出73.93%,有效分蘖多,每穗总粒数的增加是强化栽培产量提高的最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水稻强化栽培(SRI)是一种新型水稻高产栽培体系,具有省种、省水、节本、增产等优点,符合水稻优质、高产、高效、安全、可持续生产的发展方向;是一项极具研究和推广价值的水稻新型栽培技术,生产上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据报道,国外通过应用强化栽培技术都可大幅增产,亩产可达800~1000kg。我国自引入SRI以来,已有10余个省的科研、推广部门开展了相应的试验研究及示范推广。为探讨水稻强化栽培技术在南汇地区的可行性及增产潜力,  相似文献   

5.
为探索研究水稻水气平衡栽培的增产效果,2010年在广西桂林开展了水稻水气平衡栽培与常规栽培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与常规栽培相比,水气平衡栽培水稻每穗总粒数与实粒数分别提高9.26%、13.29%,结实率提高了2.8个百分点,产量提高了15.21%,产量结构较好,增产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6.
水稻垄作栽培增产效果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结果表明,水稻垄作栽培是改造障碍性稻田、提高稻田生产力的一种有效措施。它对改变稻田土壤结构与通透性,减轻冷、毒害,协调水、肥、气、热关系,提高光、养、气供应,增加稻田光热效应,改善稻体组织结构,促进产量性状协调发展,减轻水稻病虫危害,促进水稻正常生长发育具有重要作用。生产上,垄作栽培比平作栽培正常田增产10%以上,障碍性田增产30%~50%,增产效果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7.
水稻强化栽培体系(SRI)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水稻栽培模式。2003年我们对两系亚种间杂交水稻“赣亚1号”进行了强化栽培试验,获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水稻强化栽培体系(SRI),是我国著名水稻专家袁隆平教授推荐的新技术。2005年我省在淤上乡实施水稻强化栽培体系新技术,试验示范中显示出较大的增产潜力,主要表现为分蘖发生早,有效分蘖期延长,稻苗个体健壮,以足穗、大穗、高颖花量获得高产。为促使该项技术在实际生产中较好的推  相似文献   

9.
水稻强化栽培体系(SRI)是20世纪80年代在马达加斯加提出的一种全新的栽培管理理念。首先在马达加斯加应用多年,获得了很好的增产效果。近年在马来西亚、印尼及我国等10多个国家试验及推广,显示出较大的增产潜力。该技术特别强调水稻个体充分生长和发育,在此基础上协调好个体和群  相似文献   

10.
养鸭田直播水稻强化栽培(SRI)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播量养鸭田直播SRI增产潜力大,经济效益高.产量平均每667m2达610.8 kg,比非养鸭田常规直播栽培增产16.1%;平均每667 m2纯收益876.60元,比非养鸭田常规直播栽培增收332.20元,增加61.0%.分析了低播量养鸭田直播SRI的生长优势、产量优势和效益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