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探索低山丘陵区高效益造林整地的方法,自1983年以来,课题组先后在《邢台真炭沟综合治理试验研究》及林业部的“七五”国家重点攻关项目《太行山高效益绿化示范及系列产品开发研究》中,立题开展了“山地造林爆破整地技术”试验研究。经过几年的系统研究,总结出了山地造林爆破整地的方法及爆破整地对林木生长的影响,取得了较好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该成果已于1989年6月由河北省教委组织通过技术鉴定,专家们一致认为爆破整地技术从施药量、炮眼深度与整地目的相结合,进行了各种组合试验,取得了大量科  相似文献   

2.
用爆破法修筑沟状梯田是河北林学院和易县林业局研究的一种大规格、高标准的整地新法。沟状梯田沿等高线修建,田面宽2m,深1m,田面比降0.3%,梯田间隔坡宽2~3m,适于坡度在25°以下的花岗岩、片麻岩和砂页岩山地发展板栗、山楂、苹果等果树时应用。爆破整地与人工整地相比,不但具有省工、省时、减轻劳动强度的优点,而且成本低,速度快,效果好。研究结果表明:适宜的炮眼深度为80~100cm,炸药用量为0.5~1.0kg。爆破整地后由于扩大了活土层,改善了土壤的理化性质,提高了土壤的蓄水保肥能力,每亩沟状梯田拦蓄的地表径流量为135.17m~3,泥沙流失量减少90%以上,土壤侵蚀模数可降低到151.1T/km~2·年,每亩可比人工整地减  相似文献   

3.
雨季营养杯造林技术雨季营养杯造林是石质荒山造林常用方法,具体操作中应掌握好以下几项环节。1整地造林前必须进行高标准整地,整地规格应不小于1m×0.5m×0.3m,整地时间提倡造林前一年或前一季进行,造林前临时整地,必须经一场大雨沉实后方可造林。2苗木...  相似文献   

4.
对太行山闪长岩裸岩山地爆破整地造林作了效益分析,试区由原来的光秃砂石山变成满山的刺槐林,林草覆盖率由不足10%提高到70%以上,年平均土壤侵蚀模数由爆破前的1500t/km2·a降为500t/km2·a,开创了闪长岩山地爆破造林先例,取得了显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5.
沙地造林整地对土壤物理性质和幼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杜书坤 《防护林科技》1996,(2):16-18,43
1991~1993年在辽宁省章古台进行了造林整地试验。试验表明,带状深整地明显地改善了土壤物理性质,土壤硬度降低28.2%,在上层温度提高0.45℃,第2年生长期土壤含水率增加0.33~0.88个百分点。2年中樟子松幼林树高生长量增加2.9%,基径粗生长量增加30%。试验还表明,全面整地在当地条件发生土壤风蚀,侵蚀面积达30%,幼林的成活率和生长量都较低。  相似文献   

6.
板栗营养袋育苗造林技术要点1育苗地的选择育苗地要选在造林地附近,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有浇水条件,管理方便的地方。2整地作床先将地整平,然后作成长6~8m,宽1.2m,四周埂高0.3m的苗床,床内深翻0.2m,打碎土块,整平床面。3营养土的配制、装袋、...  相似文献   

7.
山杏耐干旱瘠薄,适应性强,经济价值高,是干旱低山丘陵区造林的先锋树种,也是赤峰市调整林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经济林的主栽良种。一、山杏直播造林方法与分析1!整地:不同整地方法和整地季节,直接影响山杏的高生长(见表1)。通过试验对比看出,最佳整地季节为雨季前,回填表土深度是提高苗木高生长量的关键。整地方法:一般为鱼鳞坑、穴状方坑两种,整地时,熟土和表土放在坑的上沿,生土、石块下沿筑埂,整地达到深度后,回填表土和熟土至穴深80%,达不到回填深度的取客土回填,坑面成反坡。2"播种:经过不同时间的直播山杏出苗对比实验(见表2),最佳播种…  相似文献   

8.
山地樟子松营养袋育苗造林技术要点赵仁义(河北省尚义县林业局,河北尚义076750)1育苗地的选择育苗地要选在造林地附近、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有浇水条件、管理方便的地方。2整地作床先将地整平,然后作成长6m、宽1m、四周埂高0.25m的苗床,床内深翻0...  相似文献   

9.
在罗平县江外林场进行杉木不同造林技术措施试验。试验表明,全垦整地,全面松土抚育(A1)及施肥(B1)是促进杉木幼林速生丰产的重要因素,显著性检验分别为F=38.44、13.25>F(0.01)=10.56。A1B1组合较之A2B2组合4年生幼林(不包括苗龄)平均材积生长大5.22倍。根据试验结果及现行造林投入水平得出A1B1C2D2的优化组合造林模式在生产上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油松,松科松属,常绿乔木,分布广,适应性强,根系发达,有良好的保持水土和保护环境功效,是内蒙古丘陵山区的主要造林树种之一。在造林过程中主要应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技术措施。一、提前整地为了提高土壤含水量,增强抗旱保墒能力,提高造林成活率,最好提前半年或一年整地。沿等高线采用机械化挖水平沟和挖鱼鳞坑整地相结合的方式。水平沟沟深40~50厘米,沟底宽不小于25厘米;鱼鳞坑规格为长1.2米,宽0.9米,深0.5米,株距2米,行距3米,呈“品”字形排列。二、加强苗木的选择和调运管理严格选择2年生健壮的油松出圃苗,因其抗寒,抗…  相似文献   

11.
在浅山丘陵区粗麻骨石荒地及中低山以上的宜林荒山造林困难地,选择耐旱耐瘠薄树种五角枫容器苗造林。通过不同整地方式、不同栽植方法、不同保墒措施等综合性技术进行对比试验,探讨五角枫困难地造林配套技术。通过对比分析,翼状鱼鳞坑整地较鱼鳞坑整地成活率提高11. 1%,保存率提高11. 9%,较穴状整地成活率提高20. 7%,保存率提高18. 3%;截干深栽造林比截干正常栽植成活率提高10. 2%,比全株造林成活率提高28. 9%,当年新梢生长量比截干正常栽植提高22. 2 cm,比全株造林栽植提高45. 1 cm;4种保墒方法中,盖枯叶压石保墒方法造林成活率最高,为94. 6%,比覆盖地膜、施保水剂、对照分别提高9%、18%、40%,苗高净增长比对照提高35%。翼状鱼鳞坑整地+截干深栽造林+盖枯叶压石保墒为五角枫困难地造林最佳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12.
采用径流小区定位观测法,对保山砂页岩发育的山地红壤进行不同整地方式营造蓝桉林,经过三年的监测研究表明:未整地自然土壤侵蚀量达1.657~1.402t/hm2·a,有机质流失量达80.483~68.113kg/hm2·a,土壤肥力退化显著;撩壕整地及挖塘整地造林当年土壤侵蚀量分别达3.366t/hm2·a及2.464t/hm2·a,均属轻度侵蚀级,第二年土壤侵蚀量为0.592t/hm2·a及0.367t/hm2·a为微度侵蚀。有机质流失量为75.811kg/hm2·a及47.122kg/hm2·a。随着桉树幼林生长,林地覆盖度和地表稳定程度增加,土壤侵蚀急剧下降。  相似文献   

13.
良种桉丰产林人工整地方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带垦、撩壕、挖坑等人工整地方式的调查分析比较,从整地对桉树生长的影响及整地投资两方面探讨良种桉丰产林最佳人工整地方式,结果显示:带垦(1.5m)穴植方式最理想。并通过人工整地与机耕整地的比较,分析探讨人工整地的生产量潜力。  相似文献   

14.
对西吉县梯田地埂灌木树种(以杞柳和柠条为主)的栽培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造林整地时,梯形槽和鱼鳞坑整地均可,整地深度以40cm左右为宜,整地时间以雨季预整地最佳;(2)造林方法要根据具体树种而定。柠条最好选择植苗造林,春秋皆宜,杞柳适宜秋季造林,总体上秋造的苗木成活率和存活率明显好于春造。另外,在柠条播种造林时,坡向最好在阴坡;(3)杞柳造林时的种植深度以种条覆土2cm最佳,适宜的几种种植深度模式为:阳坡种条覆土2cm、阴坡种条齐地面、阴坡种条覆土2cm;(4)造林整地、种植深度对苗木生长量的影响较大,造林方法、造林坡向、种植深度对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的影响相对显著。  相似文献   

15.
在林业生产中,人工整地约占造林作业中劳动量70-80%,优先解决造林整地机械化,对迅速发展林业生产,实现"绿化祖国"的伟大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机械整地首先遇到的是地形条件复杂,坡度各异,对于较平缓的低丘地带一般使用东方红75(或54)履带拖拉机进行全垦整地即可;但在15度以上的山地,要实现机械化整地困难较多.现把我区十多年来,在不同的地形条件、采用不同的机具、达到不同的整地方式所进行的试验和遇到的问题简述于下:  相似文献   

16.
数字     
北京市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荒山造林任务已完成72.8% 2012年国家下达北京市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荒山造林任务555万亩,其中:人工造林4.55万亩、爆破造林1万亩,涉及昌平、门头沟、延庆、怀柔、平谷、密云和房山7个区县。截至5月15日,全市共完成整地51030亩,占计划任务的919%,其中爆破造林工程完成整地9800亩,占计划任务的98%,人工造林工程完成整地41230亩,占计划任务的906%。已经完成栽植面积40425亩,占计划任务的728%,其中爆破造林工程完成栽植面积9280亩,  相似文献   

17.
在林业生产中,人工整地是一项很繁重的体力劳动,占用劳动力多,约占造林作业中劳动量70~80%,优先解决造林整地机械化,对迅速发展林业生产,实现“绿化祖国”的伟大目标具有重要意义。现在把广西十多年来,在不同的地形条件,采用不同的机具达到不同的整地方式所进行的工作和迂到的问题简述于下:  相似文献   

18.
河北省邢台县是一个山区县,浅山丘陵区及三河两岸的沙荒区至今仍有荒山荒滩4814万亩。由于干旱少雨,立地条件差,虽经多年治理,造林成活率依旧很低,严重制约了全县的绿化建设进程。为攻克这一难题,邢台县积极探索适合该地区的造林模式,于2001年分别在大沙河沙荒地和浅山丘陵区试验挖掘机整地技术,总结出一套成功的机械整地新技术,彻底改变了以往人工整地和爆破整地速度慢、标准低、成本高的不足。  相似文献   

19.
在信丰县油山营林林场采用炼山整地挖穴造林和捡带(不炼山)整地挖穴造林以及捡带(不炼山)边挖穴边种树3种不同方式营造杉木林,进行幼树生长、成活率、保存率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该立地条件下,不同造林方式在幼林的前两年对杉木幼树生长及成活率影响不显著。但捡带(不炼山)整地挖穴造林方式比炼山整地挖穴和捡带(不炼山)边挖穴边种两种处理费用分别高出25%和28.6%,而炼山整地挖穴造林和捡带(不炼山)边挖边种两种处理费用基本持平。因此把造林成本、水土保持效果和森林防火风险等因素考虑进去后,捡带(不炼山)边挖边种植是一种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20.
火炬松建筑材林栽培模式研究阶段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2~1994年的试验结果表明,在低丘中层红壤上栽植火炬松,施过磷酸钙0.5kg/株效果显著;但块状整地(1.2m见方)与全面整地、40cm×40cm×30cm穴与70cm×70cm×60cm穴以及每年5月幼林抚育1次与每年2次的其生长差异均不显著。根据上述试验结果以及对浙江与皖东丘陵现有火炬林分生长分析,初步认为火炬松建筑材林合理栽培模式为:造林密度1665株/hm2,1m见方块状整地,挖40cm×40cm×30cm植树穴,施基肥过磷酸钙0.5kg/株,造林当年抚育2次,第2~3年每年1次。上述栽培模式经经济分析表明:造林成本不到旧栽培模式(全垦大穴、大量施肥、每年抚育2次以上,造林密度1050株/hm2)的1/2,而收入增加2/3,旧的栽培模式造林无盈利可言,而新的栽培模式主伐时可盈利12750~23250元/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