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油茶幼林结实与果枝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油茶自花授粉全同胞子代、无性系间控制授粉全同胞子代、半同胞子代和无性系四种不同群体的结果枝特性和开花结实特点等主要经济性状的研究,揭示了四种群体及其优良林分的结实特性和产量规律,为油茶杂交组合、优良家系和无性系等良种的生产应用和栽培技术、以及进一步开展杂交和选择育种研究积累了必要的技术和理论知识。  相似文献   

2.
高产脂马尾松半同胞子代20年生测定林产脂力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以20年生高产脂马尾松半同胞家系子代林为材料进行产脂力分析,结果表明:马尾松半同胞家系间树高和产脂力均具显著差异;树高、胸径、产脂量和产脂力呈极显著的正相关;产脂力与温度呈正相关,与相对湿度及降雨量呈负相关,但均未达显著水平,可见马尾松产脂力受温度、降雨量与相对湿度3个气候因子的影响较小。采用双刀法采脂可明显提高产脂力。兼顾产脂力和生长量选出16个优良家系及22株优良单株。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白城市林木良种繁育场的樟子松15个半同胞家系子代3 a生苗高和地径生长量进行测定及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半同胞家系子代的苗高和地径生长量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15个家系中苗高大于对照的占73.3%,地径大于对照的占86.7%,苗高遗传力为59.1%,地径遗传力为66.7%。按子代苗苗高、地径生长量大于对照10%的标准筛选6个优良半同胞家系,其中,63号家系的苗高和地径生长最快,分别为12.02 cm和0.63 cm,6个家系的平均苗高、地径分别为10.75 cm、0.57 cm,与CK相比较,其遗传增益分别为22.32%、21.03%。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平潭县莲花山、惠安县赤湖林场两个测试点,34个家系11年生的木麻黄子代测定林进行总结分析,结果表明:木麻黄半同胞子代的生长、抗性性状都达到极显著水平,遗传变异丰富,选择潜力大。选出速生丰产的优良家系8个,抗性强(大树枯死率低)的家系7个,速生兼抗性强的家系2个。  相似文献   

5.
46个麻疯树半同胞家系试验表明,在相同种植管理条件下,不同家系间、家系内的平均树高、冠幅、分枝数、结实量有极显著差异。经多重比较分析可知,家系159,114,119及131号各性状指标均较好,可入选为早期表现优良的家系。以树高和冠幅大于2.0 m、结果数量大于120颗、种子千粒质量大于500 g为标准进行优良单株初选,共选出13株优良单株,可做为进一步无性系测定或育种的材料。  相似文献   

6.
马尾松自由授粉家系产脂力的年度变化及遗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来自马尾松天然群体的49个高产脂优树半同胞家系子代为对象,测定6个年度产脂力.结果表明:马尾松在早期的产脂力随树龄的增长而迅速增大,13年后进入稳定期.不同家系的产脂力差异显著,但产脂力变异幅度随树龄的增长而降低.产脂力变异受中等遗传控制,其中早期遗传力较高,后期遗传力较低且稳定,家系遗传力明显高于单株遗传力.早期与成熟期的产脂力具有紧密的遗传正相关,且相关性随树龄的增长而增加.产脂力的早期选择效率随树龄的增大而提高,11年时达到0.813,是理想的早期选择时间节点.利用综合育种值法筛选到13个优良产脂家系,入选家系的年度育种值均显著高于对照,且随树龄的增大而增加.  相似文献   

7.
野鸦椿主要经济性状遗传参数估算及优良家系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野鸦椿(Euscaphis japonica)12个表型优良单株的半同胞子代测定结果表明:野鸦椿表型优良单株的半同胞子代家系间在单位面积果实产量、果穗长度、穗重、单穗果数等方面存在着显著或极显著差异;果穗长度、穗重、单穗果数、单位面积果实产量4个性状家系遗传力和单株遗传力都较高,性状间有明显的线性相关。通过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对各初选植株半同胞子代家系间的单位面积果实产量、果穗长度、穗重以及单穗果数分析比较,从初选的12个家系中进一步选择出经济性状表现优良的N1、N2、N5、N6、S1、S2、S3等7个优良家系。  相似文献   

8.
为进一步开展湿地松优良家系培育试验,筛选速生、丰产等不同功能品系,为我国造纸业、建筑以及板材业提供优质原材料及优质生态产品;通过将美国引进的三代湿地松种子园半同胞家系和全同胞家系及本项目组自主培育的湿地松家系放在一起开展子代测定试验。参试的湿地松半同胞家系14个、全同胞家系8个。对其3年生测定林胸径和树高进行了测定分析与比较。结果表明:1)不同湿地松半同胞和全同胞家系间,在树高和胸径生长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2)综合比较每个家系树高和胸径生长状况,通过Duncan法选出了生长性状优良的半同胞家系S4、S11、S13、S16、S25,以及全同胞家系S14、S23、S17。  相似文献   

9.
马尾松半同胞子代测定及速生优良家系和个体选择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对福建三明中村试验点的马尾松半同胞子代测定林9年生和16年生时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2个年度的生长性状在家系间差异都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对2个年度入选家系进行比较,认为马尾松早期选择是积极有效的,有利于增强预测和测定的可靠性,优化育种程序;以材积为主要指标,从参试的70个家系中选出7个速生家系和13株速生个体,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长白落叶松半同胞子代遗传增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长白落叶松半同胞子代24年生林分为研究对象,测定了胸径、树高和材积生长因子,结果表明:不同半同胞家系林木各生长因子间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说明长白落叶松半同胞家系间存在较为丰富的遗传变异,具选育潜力。24年生长白落叶松林分胸径、树高及材积遗传力分别为O.6808、0.7178及0.76060根据性状遗传力的大小,以树高...  相似文献   

11.
不同种源的马尾松半同胞家系子代苗期生长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来自湖南、广西、浙江、广东、福建等5个省的36个马尾松半同胞优良家系自由授粉子代苗期生长表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种源马尾松家系苗的平均地径和苗高生长差异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平均苗木高生长、地径生长均以湖南、广东、广西3个种源的较好。不同家系之间在苗高、地径生长上也表现出极显著的差异,高生长以GXGLN2号家系为最好,其次是HN29号、GD1号家系;地径生长以GD8号家系为最好,其次是HN7号、GXGLN2号家系。综合考虑高生长和地径生长,GXGLN2号家系表现最好。马尾松苗高与地径生长存在着极显著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
马尾松速生、优质及高产脂半同胞家系综合选择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以15年生的半同胞家系马尾松子代林材料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马尾松树高、胸径、产脂力、木材基本密度和管胞长度各性状之间,除产脂力与管胞长度的遗传相关呈负相关(rg=-0.1582)外,其他均表现为正相关。按不同的定向选择目标,对马尾松半同胞家系5个主要经济性状进行无约束综合指数选择分析,结果有24号(信珠1)和3号(平台8)两个家系表现最为突出,同时筛选出若干马尾松半同胞家系供不同生产目的的定向培育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兴凯赤松(Pinus ussuriensis Cheng et Y.W.Law.)为原生裸地更新的先锋树种,经济价值和生态服务功能较高。为了探索兴凯赤松半同胞家系子代的表型变异和数量性状的遗传效应,以半同胞家系子代迁地保存林为对象,通过连续4年的测定,对比分析了树高、连续4年的树高生长量和4年平均生长量的变异程度,并根据方差分析结果,估算半同胞家系子代的遗传力、遗传增益和遗传变异系数等遗传参数,综合评价了3个数量性状的遗传效应。结果表明:兴凯赤松半同胞家系子代的生长节律与樟子松基本趋于一致,且群体间树高性状存在一定的变异,3个性状的平均变异系数分别为12.41%(JD)、16.97%(JX)和17.37%(ML),并在群体间表现出差异极显著水平,且这些变异主要源自基因型间的差异,家系遗传力(0.7583、0.8552、0.7522)较强,遗传增益(9.97%、11.77%、17.63%)较大,为优良个体选择奠定了可靠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双亲本子代测定,又叫全同胞子代测定。它比半同胞子代测定能更精确地测定优树(或无性系)的遗传素质,提供加性和非加性遗传方差及一般配合力、特殊配合力、遗传增益的估量,并为多世代育种提供繁殖材料。从1976年起,利用排牙山林场1973年建立的嫁接种子园开展了双亲本子代测定,现将1977年组织的部分试验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5.
对10个3年生香橼半同胞家系子代进行了抗寒性研究。结果表明,各家系子代苗之间的抗寒性有显著差异。春江7号和新世纪2号的抗寒性差,在田间-11℃自然低温下受冻级别均达Ⅲ级,耐寒指数为3.25~3.40,半致死温度分别为-7.91℃和-7.05℃。春江5号抗寒性较强,耐寒指数为2.17,半致死温度为-13.28℃。其余家系抗寒性中等,-11℃田间自然低温下受冻级别均为Ⅱ级,耐寒指数为2.33~2.86,半致死温度为-11.69℃~-9.91℃。在-3℃~-15℃低温胁迫下,家系子代苗叶片内SOD活性、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脯氨酸含量及丙二醛(MDA)含量均有极显著差异,并随处理温度降低总体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SOD活性、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及脯氨酸含量与耐寒指数、半致死温度均呈负相关,MDA含量与耐寒指数、半致死温度呈正相关。一般SOD活性、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及脯氨酸含量高,MDA含量低的家系,耐寒指数、半致死温度低,抗寒性强;反之,SOD活性、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及脯氨酸含量低,MDA含量高的家系,耐寒指数、半致死温度高,抗寒性差。香橼各家系通过上述生理指标的综合变化来调节自身对逆境的适应性,增强抗寒性,减少逆境的伤害,为耐寒品种选育提供生理基础。  相似文献   

16.
福建省沿海地区木麻黄枯死抗性育种可能性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5年生34个木麻黄优树半同胞子代测定林死亡率研究结果表明:地区间、家系间差异显著。厦26家系死亡率最低,仅为7.4%;惠安群体的重复力最高,达43.58%。因此,在考虑地区的基础上进行抗性选育,可以达到预期的育种目标。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河南省油桐13个优株的半同胞子代多点试验,连续9年性状观察和14年测产,评出较优家系3个,又在3个较优家系中挑选最优个体进行第二轮的子2代测定,经比较试验扣育成豫桐1号等3个优良家系,增产幅度达40%-90%。  相似文献   

18.
对融安县西山林场种子园的78个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半同胞家系子代测定林的1年生、2年生、20年生和24年生的生长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生长阶段,大部分家系子代的树高、胸径(地径)和材积生长指标均呈显著或极显著差异。主要生长性状受到较高的遗传力控制,且早晚秩次呈极显著正相关,大部分家系子代在不同年度的生长表现比较稳定,具有较高的一致性。以24年生时的材积指标为评判依据,决选出12个优良家系,其材积、材积现实增益和遗传增益均分别达到0.291 7 m3、17.96%和7.85%以上。  相似文献   

19.
对尾叶桉36个家系子代生长性状、形质性状进行差异分析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各性状在家系子代间差异均极显著,家系遗传力大于单株遗传力,生长性状相互间表型及遗传相关紧密,但与形质性状相关不显著,而形质性状相互间表型相关紧密。3年生时生长最好的No.11号家系子代的单株材积达0.04604m^3,是最差子代No.12号的2.68倍,是群体均值的1.52倍。运用指数选择法对家系进行多性状综合选择,选出4个优良家系和6个生长慢、形质差的家系。并估算了家系子代各性状的育种值。  相似文献   

20.
湿地松Pinus elliottii是引进树种,遗传基础变窄是高世代育种面临的严重问题,需要不断补充新的基因资源.研究对二十世纪90年代从美国引进的126个全同胞家系、32个自由授粉家系湿地松种子营建的基因资源林进行了生长量调查分析,结果显示,与一代种子园和改良种子园生产的子代相比,个体树高、胸径、材积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均来自引进的子代群体,表明新引进群体包含更多的遗传变异;树高、胸径、材积的单株狭义遗传力范围分别为0.323-0.417、0.218~0.392、0.255~0.426,与其它报道范围一致,生长量性状受中等程度的遗传控制.使用个体模型分别计算全同胞家系、半同胞家系所有个体的育种值并以材积育种值为标准进行了排名,全同胞家系排名前30的个体集中在7个家系,半同胞家系排名前15的集中在5个家系,为保证更多的遗传多样性,从这12个家系中选择1~2个个体补充到新一轮的育种群体中,有效的拓宽现有湿地松育种群体的遗传背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