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宋亮 《中国乳业》2020,(1):21-24
2019年在宏观经济下行和消费形势低迷的背景下,乳制品消费增长明显放缓。2019年乳制品消费总量折算成生鲜乳约4300万吨,比2018年上升2.3%,较2015年下降4.4%。乳制品市场竞争加剧,集中度大幅提升,产品同质化严重,闲置产能巨大,生产成本日益高涨。以奶粉为例,2019年奶粉产能约75.0%闲置,闲置率比2018提高了8.0个百分点。与此同时,乳制品进口量保持较快增长,2020年进口乳制品对国内液态奶及奶粉价格体系将产生量变到质变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本文使用2012年1月—2016年3月海关月度数据,采用动态和静态AIDS模型,分别从短期和长期视角,实证分析了进口价格波动和中澳自贸协定生效对中国乳制品进口来源布局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长期协整关系存在,短期内乳制品进口对长期均衡水平的偏离将在下月被修正80%左右。乳清进口格局相对稳定,法国和美国乳清产品相对割裂,两国乳清并不能完全替代;随着乳制品需求增加,中国倾向于进口更多的奶粉。长期来看,国际奶粉价格下降使得中国进口来源将更趋向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而其他地区份额将伴随性下降。中澳自贸协定的实施,预计将使中国自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奶粉进口量提升10%左右,使中国自澳大利亚奶粉进口量提高35%左右。中国液态奶进口市场对新西兰依赖度较强,澳大利亚和法国更易受到价格冲击,进口量相对不稳定。  相似文献   

3.
行业动态     
下半年乳制品供需缺口增大本刊讯:目前我国乳品年产约1000万吨,供需缺口非常之大,2003年我国进口了28.8万吨乳品,价值3.18亿美元。虽然过去3年我国乳制品人均消费年增长10 % ,但是到2003年仍然只有10.1公斤,虽高于2001年7.9公斤的水平,但远远低于世界平均105公斤的水平。随着阜阳奶粉事件后国家加大了对奶粉市场的监控,国产奶粉供应量减少,使得国内奶粉供需缺口进一步增大。但是进口奶粉由于外盘报价非常高,进口成本非常之高,进口量随之减少。未来受大洋洲灾害影响、欧洲补贴削减的诸多抬价因素,国际外盘价仍有上涨空间,国内进口压力已经开…  相似文献   

4.
我国乳制品进口的增长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乳制品贸易一直是单向进口型贸易,近来受"三鹿婴幼儿奶粉事件"和金融危机的影响,乳制品尤其是奶粉进口量激增。本文运用恒定市场份额模型,从需求效应、市场分布效应和竞争力效应3个方面对我国乳制品进口增长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乳制品进口快速增长主要是由于缺乏竞争力引起的,需求的扩大对我国乳制品进口起到了促进作用,而市场分布效应对我国乳制品的进口作用由正面作用转为负面作用。  相似文献   

5.
2018年,全球奶业主产国牛奶生产形势良好,我国乳制品进口量继续增长,其中奶粉进口形势依旧强劲,液态奶进口增速回落。进口奶粉持续增长给国内企业带来巨大压力,国内奶牛养殖成本居高不下,国内原奶价格明显高于国外,竞争力不强。2019 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实施奶业振兴行动,加强优质奶源基地建设,升级改造中小奶牛养殖场,实施婴幼儿配方奶粉提升行动”,国家政策支持将有利于奶业良好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6.
2009年的奶业形势出乎大多数人的意料,8月份之前是内忧外患。内忧在于养殖业形势一直不好,各地的杀牛风此起彼伏.大多乳制品加工企业挣扎在困惑当中;外患在于不断走低的国际奶价,使进口奶粉大量到货,给奶粉本已库存很大的乳制品加工企业以重压。而进入8月份则峰回路转,伴随国际奶粉价格扶遥直上,价格在两个月内飙升50%.奶粉价格由内外倒挂迅速翻正.库存奶粉马上消化一空.原料奶转瞬间变为紧缺货源。  相似文献   

7.
<正>据了解,1—3月我国工业奶粉共进口27.04万t,同比下降2.2%,其中液态奶共进口12.73万t,同比下降9.2%。而前2个月婴幼儿配方奶粉的进口量为3.03万t,同比增长9.6%。此外,国内乳制品产量呈现快速增长态势,主要产品价格相对稳定,前3个月国内乳制品产量同比增长2.9%。1国内奶价小跌,国际奶价波动据了解,或许是因为开春出现季节性产能过剩的原因,国内奶价一路下滑,呈现"小跌"态势,而国  相似文献   

8.
信息快报     
《中国奶牛》2011,(3):12-12
2010年全年中国奶粉进口量已达41.40万吨,预计中国2011年进口量将达50万吨以上。其中全脂奶粉进口量预计会达到令人震惊的40万吨,在过去两年中全脂奶粉进口量以每年260%@增长率轻松超越其他所有主要进口国家。这种高速增长由以下几个因素推动:人口增加且可支配收入稳定增长;国内供应紧张以及消费者对国产乳制品质量安全的担忧。  相似文献   

9.
正2014年以来,受进口奶粉数量大量增加和价格下降对国内市场形成冲击、乳制品终端销售价格上涨使消费能力降低、乳企库存积压等因素的影响,生鲜乳收购价格一路下行。一些规模牧场生鲜乳价格下降至11%,仍有下降趋势。山东、河北和黑龙江等部分地区出现鲜奶拒收和倒奶现象。2015年,受到我国奶业生产与消费淡旺季和进口奶粉的双重冲击,中国奶牛行业面临更大挑战。所以,我国奶业的发展出路必须是提高综合竞  相似文献   

10.
2012年3~5月份我国奶业贸易及主要奶业国家对华贸易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我国4月份的奶业进口贸易部分品种出现增速减缓迹象,尤其以种牛、奶粉和黄油较为明显,而奶酪、苜蓿草和DDGS的进口依然保持较快增长势头。奶粉和黄油的进口下滑和季节性有一定关系,也和我国对新西兰进口乳制品实施特保密切相关。我国规模牧场对国外高品质的饲料,包括苜蓿草和DDGS的进口依然高速增长,预计在今后的一段时期内都将保持旺盛的需求。4月份我国没有从加拿大进口苜蓿草,打破美国苜蓿草对中国进口市场的垄断看来还需要一段时间。出口方面,我国4月份乳制品出口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势头,但由于基数过小,虽然某些品种的增长速度很快,但整体上看规模不大。国际主要奶业国家方面,由于国际乳制品市场需求相对不足,新西兰的出口有所下降,但继续稳居各类商品出口的首位,占出口总额的23.5%。4月份新西兰共出口奶粉119 374t,中国以30 076t居进口国(地区)第1位,占总量的25.19%。截止到2012年5月10日,中国对所有自新西兰进口的四类乳制品均已实施特保措施。其中鲜奶类产品已经累计进口了3 585t,累计进口比例达226.90%。2012年第一季度美国乳清制品对中国的出口同比上涨了5%,乳糖的对华出口同比增长了31%。市场人士认为中国商务部很有可能不会对美国DDGS产品征收反倾销税,因此进口量出现大幅回升。4月份中国从美国进口了25 656t苜蓿草,平均离岸价格为318.5美元/t,折合人民币2 008元/t。  相似文献   

11.
2013年7月份中国奶业贸易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兵  杨秀文 《中国奶牛》2013,(17):27-33
在我国7月份的奶业贸易中,进口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而出口则继续大幅萎缩、本月全部进口乳制品折合原料奶约为1120088t,对我国奶牛养殖、乳制品加工和市场消费产生重大影响、全部出口乳品折合原料奶约为7429t。本月乳制品贸易折合原料奶净进口1112659t,我国乳制品贸易不平衡进一步加剧,7月份乳制品贸易逆差为72588万美元.乳制品出口目的地仍然过度集中,96.5%的鲜奶和全部的奶粉均出口到中国香港.  相似文献   

12.
新闻简报     
2006年上半年中国进口奶粉仍快速增长本刊辑:从2005年开始的进口奶粉热至今年愈演愈热。来自深圳海关的最新数据显示,继2005年中国进口奶粉1.6万吨,比2004年增长21.4%之后,2006年以来,奶粉进口增速进一步加快,上半年进口量已达1.4万吨,比去年同期暴增99.8%。照这样的发展趋势,势必对国内的奶业带来一定的冲击。进口奶粉除了部分直接在国内市场销售外,还有不少被还原成液态奶销售。其进口加速增长,反映出目前我国奶业发展中存在的国家标准滞后、优质奶源不足以及对奶制品生产销售管理仍有待加强等亟待解决的问题。有关部门应加大检验监督力度…  相似文献   

13.
当下,"洋奶粉"正呈汹涌抢滩之势.来自黄埔海关的数据显示,2009年上半年广东省进口奶粉3.3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3.1倍,6月份进口量更创下新高,同比猛增4.7倍.不仅广东,全国各地的进口奶粉都出现了数量猛增的现象.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理事长、国际乳联中国国家委员会副主席宋昆岗透露,2009年前5个月我国累计进口奶粉10.66万吨,而2007年一年的进口量才不过9.82万吨.不过,颇耐人寻味的是,与数量增加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进口奶粉价格的走低.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中国乳制品市场的高速发展为国内奶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然而三鹿事件严重打击了国内消费者对国产乳制品的信心,国外乳业巨头趁机大举进入国内市场,其中新西兰无疑是最大的赢家之一。以中国乳制品进口中主要品种——奶粉为例,据海关统计数据,2008年我国从新西兰进口奶粉5.06万t,占进口总量的50%,  相似文献   

15.
市场     
正进口牛奶低价涌入乳制品市场竞争激烈近日,根据商务部消息,今年前7个月我国进口的乳制品价格平均降低了12%,在此基础之上进口奶制品的数量实现持续增长。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也显示,今年奶制品总进口量大幅增长,明显超过去年。1~8月,仅进口牛奶就达42.3万吨,几乎相当于去年的进口总量。对于前7个月我国进口乳制品大幅增长的原因,除了  相似文献   

16.
奶业是非洲居民重要的收入和就业来源,是重要的农业产业。2018年,非洲奶业生产总值171.22 亿美元,占畜牧业总产值的24.0%;奶牛存栏6 752.49 万头,主要集中在东非、北非和西非地区,养殖方式以散养为主,平均存栏仅3 头,部分品种仍以役用为主,牛奶生产仅是副产品,平均单产512.8 kg/头·年,年生鲜乳产量3 462.85 万t;埃及、肯尼亚和南非是主要的乳制品加工国家,加工量占非洲生鲜乳产量的近30%;2019年乳制品消费量折合生鲜乳为5 468.21 万t,鲜奶是最主要的消费品类,占60%以上,其次是奶粉和奶酪,分别占消费量(折合生鲜乳)的16%和15%,人均消费量有所下降,2019年为41.74 kg/人·年;乳制品贸易长期处于净进口趋势,2018年进口量198.72 万t,进口额48.57 亿美元,北非、西非和东非是主要进口地区。非洲奶牛养殖提升空间巨大,乳制品加工前景广阔,乳制品消费增长空间巨大,中国进一步加强与非洲奶业在奶牛养殖、乳制品加工以及奶业贸易等方面的国际合作,推动奶业走出去。  相似文献   

17.
正农业农村部副部长于康震在近日回应乳业竞争的问题时表示,中国奶业国际关联度高,竞争涉及到乳制品进口,目前在奶业发展过程中进口乳制品的问题是不容回避的问题。近年来,像大包粉等进口乳制品,完税后的价格大幅低于国内的生产成本,进口大包粉大量进入国内市场,出现了国内"卖奶难"与大量进口乳制品并存的现象。他介绍,据海关的数据,我国乳制品进口量从2008年的38.7万吨,增加到了2017年的247.1万吨。2017年进口乳制品如果折合成  相似文献   

18.
《中国乳业》2011,(8):16-16
来自海关的最新信息显示,由于国内猪肉和奶制品市场供应持续紧张,相关产品进口数量不断增加。但引人关注的是,上海关区奶粉进口价格一路攀升,2011年7月创近35个月来新高,而未浓缩、未加糖的乳(即液态“洋奶”)及奶油进口量成倍激增,近3个月增速均超过2倍,7月单月增速高达3.7倍。反映出国内市场对包括液态奶在内的进口乳制品的依赖程度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9.
国内1997年我国奶类总量774.8万吨,其中牛奶663万吨,人均占有奶量6.4公斤。1998年奶类总产量为744万吨,乳制品产量56.5万吨,1998年全国共进口乳制品11万吨,其中奶粉10万吨,进口乳制品市场占有率约15%。1999年,我国奶类总产量达到800万吨,比上年增长8%,乳制品产量达到69万吨,市售鲜奶达85万吨,鲜奶人均占有量5.1公斤,人均年消费乳量不足7公斤。据预测,2000年鲜奶产量1082万吨,人均占有量8.4公斤。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乳制品需求逐渐扩大,国内原奶供应不能满足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乳制品进口量大幅增长。2019年中国乳品进口量继续大幅增长,其中新西兰、德国、澳大利亚、法国、美国和荷兰等国家是主要乳品进口来源国。随着乳品消费持续增长,预计2020年中国乳品进口量将继续保持增长,乳品贸易总额也将稳中有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