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 毫秒
1.
黄土高原不同类型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模式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该文在总结黄土高原长期治理实践的基础上,通过对黄土高原地区农业生态系统环境认识及系统诊断分析和对不同类型区水土保持治理工作的科学抽象和高度概括,提出了水土保持综合防治模式的概念和基本内涵。在进行模式结构和功能开发的同时提出了一整套建造技术模式。据此而构成的不同类型区定性、定量、定位、定序的多功能水土保持防治混合模式系统,对于黄土高原综合治理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截至2005年底,大同市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855km2,治理度达39%。其主要经验:一是推行户包及拍卖“四荒”等形式的小流域治理;二是以大流域规划为单位,小流域治理为单元,集中连片综合治理;三是实施大封禁小治理,充分发挥生态自我修复能力;四是引进激励机制,深化水保改革,加强项目管理,确保工程效益发挥。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对策建议:一是开展水保林套种补植、混交林立体种植和治理区实施全面封禁;二是基本农田保留表层熟土,加速土壤培肥;三是水保生态建设工程采用公开、邀请招标和合同制相结合;四是前期工作要按工程性质适当简化程序。  相似文献   

3.
4.
搞好水土保持,重在抓好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与水土保持监督管理两大环节。偏关县是山西省水土流失极为严重的县份之一,多年来持续进行了综合治理,有效控制了水土流失,改善了生态环境。在监督管理上,通过建立监督机构、配备专门人员、水保法规宣传、联合执法检查、查处违法案件、实施水保方案、依法征收两费、落实管护制度等措施,预防了人为水土流失的发生,巩固了治理成果。  相似文献   

5.
平原风沙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河下游平原风沙区,风蚀、水蚀交加,水土流失严重,成了当地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限制因子。山东省鄄城县什集乡试验区,针对这里的自然地理特点,从水土保持入手,实行综合治理,经过平整土地,翻土压沙,开挖排灌渠系,营造防护林网,建设稳产高产基本农田等一系列措施,充分合理地利用了水土资源,走出了一条脱贫致富的新路子,成效突出,为同类地区的治理、致富作出了示范。  相似文献   

6.
<正> 高山河是江苏省东海县西部李埝乡的一条小流域,属沭河水系、低山丘陵区,总面积20.5km~2,水土流失面积19.5km~2。流域内有可耕地493.3hm~2(坡耕地占93.2%),疏林地673.3hm~2,村庄、道路、库塘水面343.3hm~2,荒山、草坡370hm~2;流域地势起伏较大,沟壑纵横,地面高程63~115m,河道比降1/300,有岗岭15个,支沟15条,毛沟42条,500m以上的支沟总长37.7km;流域属暖温带、大陆海洋性气候,年平均气温13.7℃,无霜期225天,多年  相似文献   

7.
8.
坚持走水土保持的成功之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50年来,我国的水土保持事业在实践—探索—再实践—再探索的过程中不断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20年来,由于观念更新、认识飞跃和工作创新,促使水土保持发展更快,已经走出了一条成功之路。水土保持不仅是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而且已成为独立的学科和一个具有潜力的行...  相似文献   

9.
10.
寺沟小流域位于神池县城西北部约40 km处的大严备乡,流域面积9.50 km2,水土流失面积807 hm2,占总面积的84.9%。经过3 a的强化治理,共新修梯田11.4 hm2,营造落叶松林3.63 hm2,柠条灌木林129.3 hm2,铁丝网围栏封禁261 hm2,沟道打淤地坝4座,建谷坊10座,村旁、路旁打旱井和水窖35眼,治理度由34.1%提高到84.3%,林草覆盖率由26.1%提高到67.6%,人均基本农田由0.07 hm2增加到0.098 hm2,产生了较好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1.
大同市地处晋北黄封同原与毛乌素沙地东缘交错地带。全市水土流失面积1.01万km^2,占土地总面积的72%。截止2000年底,全市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679.7km^2,治理度达46.3%,取得了显著成效。主要做法和体会是:推广运用先进科研成果,拍卖“四荒”资源,运用专业队治理和加强管护。  相似文献   

12.
大同市地处山西省最北端,水蚀、风蚀交错,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十三五"以来,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理念为统领,"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齐抓共管,把治水与治山、治林、治田有机结合起来,坚持以防治水土流失、改善人居环境、优化水土资源开发为目标,大力推进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建设,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1.28万hm^2,取得了显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着力打造人水和谐的美好家园做出了重大贡献。介绍了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经验与做法,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下一步的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13.
大同市干旱少雨、风大沙多、土地贫瘠的生态环境条件,决定了柠条是其生态建设的先锋树种和最佳混交树种,开发柠条资源,是生态建设和发展经济的双重需要,今后柠条的发展思路是:突出重点,科学规划,加强科研,加大宣传。  相似文献   

14.
高平素有"煤铁之乡"之美称,地下矿产资源丰富。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矿产开采活动加剧,人为活动造成的水土流失成为当地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加强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必要而紧迫。介绍了水土保持监督管理的做法、成效及经验。  相似文献   

15.
大同市地下水水质现状及保护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资源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宝贵财富。大同市水资源贫乏,是全国110座严重缺水城市之一。随着工业的发展,大同市地下水水源地的水质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给工农业用水特别是居民生活的饮水安全造成严重威胁。根据大同市地下水水源地水质监测情况,分析了污染物的来源,提出了地下水水源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6.
大通县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年均土壤侵蚀模数3 000~5 000 t/(km2.a)。近年来,大通县先后开展了重点小流域工程、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中央财政预算内专项资金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工程等项目建设,共治理小流域24条,完成治理面积718.69 km2,使全县水土流失治理程度达到36.3%。截至2008年底,林地面积达到64 360 hm2,草地面积达到41 830 hm2,林草覆盖率达到34.4%,梯田面积达到22 978 hm2。综合治理使项目区生态环境和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2008年人均产粮482 kg,人均纯收入2 510元。介绍了大通县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成效、具体做法和今后工作的总体思路。  相似文献   

17.
离石市古称石州、永宁州,是吕梁行政公署所在地,属全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随着城市化建设步伐的加快,不可避免地加剧了人为水土流失,加强监督管理必要而迫切。在设置专职水保监督员的基础上,主抓了水土保持方案的编制、审批、监督实施与竣工验收,使市区的生态环境发生了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8.
大同市是全国100个严重缺水城市之一。在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上,主要存在着水资源严重短缺、供需矛盾突出、用水效率低下、水体污染加剧、水环境恶化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推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需采取增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意识、搞好生态环境建设、开辟新的水源、加大节水治污力度、搞好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构建有力的法制保障等措施。  相似文献   

19.
水保产业资源推行资产化管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土保持资源资产化管理,就是把水土保持产业资源作为资产,分别按其产权归属、资源类别、工程类型建立账户并纳入会计核算和监督管理.水土保持产业资源资产化管理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对水土保持资源的优化管理.保障其有效增值、保值和开发利用.水土保持产业资源资产化管理的具体内容,包括水保产业资产的宏观调控和布局、水保产业资源资产的科学经营、水保产业资源资产的界定和评估、水保产业资源资产的统计与核算4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