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周安莲 《蚕学通讯》2002,22(2):57-58,61
四川是我国最重要的四大蚕区之一。通过广大蚕业科技工作者的辛勤耕耘和无私奉献 ,结束了产茧量长期以来在 2 0~ 4 0万担间徘徊的局面 ,1 978年首次突破百万大关 (产茧 1 0 4 .4万担 ) ,占全国第一位。 1 980年产茧1 84万担 ,远远超出日本的产茧量。 1 991年产茧量达 30 7万担 ,至 1 995年产茧量近 4 0 0万担 ,占全国的三分之一 ,占世界的五分之一 ,创下了辉煌 ,为人民增收 ,国家创汇和四川经济的振兴作出了巨大贡献。但随着近几年来丝绸行业的几起几落 ,蚕业生产跌入低谷 ,到 1 999年 ,全省发种仅 2 90余万张 ,产茧1 4 0万担 ,比历史高峰…  相似文献   

2.
<正> 随着中国入世和西部大开发的进行,蚕桑正向西部转移,四川面临发展蚕桑生产的大好历史机遇。四川蚕业是进还是退,如何多方面扶持四川蚕业科研,依靠蚕业科技振兴四川蚕业,这是蚕业界同行们密切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四川蚕业产业化怎么走 ?这是我省蚕桑丝绸行业普遍关注的问题。近年来 ,通过认真探索总结交流对蚕业产业化实施的基本状况、发展思路、进展趋势及目标方向等有较全面的了解。因此 ,把产业化作为发展蚕业经济和振兴蚕业的突破口 ,是在新形势下 ,促进蚕桑丝绸行业走出困境的唯一途径。那么 ,龙头企业怎样发展 ,这是蚕业产业化面临的严峻挑战 ,行业普遍意识到知识经济对企业带来的影响 ,高新技术是今后企业发展的灵魂。当前 ,四川蚕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面临三大矛盾 ,一是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 ,由于千家万户分散养蚕 ,生产者零星分散与规模经营的…  相似文献   

4.
蚕桑产业是安岳县的传统优势产业,早在汉代就有栽桑养蚕、缫丝、织绢的记载。随着社会的变迁,我县蚕业经历了衰败、发展、徘徊、复苏阶段,现在蚕业初具规模,产业化经营体系基本形成。如何加快我县蚕业发展是摆在蚕业工作面前的重要课题,笔透过蚕业现状,分析存在问题,提出一些建议和设想。  相似文献   

5.
《四川蚕业》2009,37(4):59-59
<正>为了规范来稿格式,加快编审流程,提高刊物质量。《四川蚕业》编辑部对来稿提出以下具体细则要点,请广大作者予以合作支持。1.基本要求文稿要求论点明确,数据可靠,文句精炼通畅。初稿一式两份,修改稿只需一份,A4纸1.5倍行距、  相似文献   

6.
孙先知 《四川蚕业》2005,33(2):56-59
李泽民,四川省双流县人,生于1915年11月22日。1942年毕业于国立四川大学农学院蚕桑系,毕业后留校任助教。其后,先后在乐山、宜宾、遂宁、南充等地职业学校任教,担任过科主任、训育主任、教务主任、副校长,讲授过生物学、动植物学、遗传学、育种学、数学、物理学、蚕体解剖学、家蚕遗传育种学。1948年3月受聘到四川省蚕丝改良场从事蚕品种试验研究,1953年调西南蚕丝公司成都蚕种场任副场长,1955年3月调西南蚕丝公司北碚蚕种场任原种部主任,1956年调四川省农业厅蚕桑管理局任技师,1978年任四川省农业厅蚕种公司生产技术科长。1982年2月10日,四川省人民政府授予蚕桑高级农艺师职称,发给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干部技术职称证书。1985年超龄退休。  相似文献   

7.
姚祥 《江苏蚕业》2000,22(4):44-47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蚕业生产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蚕业发展面临着国际。国内形势和市场竞争的严峻挑战。为使蚕业能顺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必须遵照江泽民总书记关于“进行一项新的农业科技革命”的指示精神,进一步加大科技兴农的力度。当前要抓住农业和农村经济战略性调整以及世界范围内农业科技飞跃发展的机遇,依靠科技进步,实现蚕业可持续发展和蚕农增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所述“农业技术推广”的概念,可以认为蚕业技术推广是指通过试验、示范、培训、指导以及咨询服务等,把蚕业技术普及应用…  相似文献   

8.
<正>~~  相似文献   

9.
1“十五”期间以及2005年回顾 1.1“十五”期间四川蚕业的总体情况是基本上做到了“巩固提高,稳步发展”。从“巩固提高”这个角度看,单产、质量有明显上升,效益大幅度提高;总产总的说来是“稳步发展”,基本稳定在8万吨左右。  相似文献   

10.
冯丹 《四川蚕业》2004,32(2):1-3
蚕业是四川的传统优势产业。近年来,我省蚕业在困难中发展,在曲折中前进。2003年,四川蚕业生产在茧丝绸市场疲软波动、全国各主产省区发种量均普遍下降的情况下,通过全行业共同努力,蚕业生产仍然取得了较好成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牟静 《四川蚕业》2002,30(4):7-7
新的世纪 ,是一个创新的世纪。随着中国加入WTO ,要实现蚕业增效 ,蚕农增收的目标 ,就要跳出传统的小农经济养蚕模式 ,通过创新来不断超越 ,争得先机 ,争取主动。1 蚕农是创新的主体蚕农是决策的主体 ,也是创新的主体 ,促进创新工作应从蚕农抓起。蚕农最注重实际 ,相信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因此干部带头 ,养蚕大户带动不失为激发蚕农创新热情的好方法。近年来 ,宿豫县积极探索依靠干部和养蚕能手带动蚕业结构调整的新路子。县里从四套班子领导到乡镇党委成员每人都负责一片“蚕桑科技示范园” ,以此来引导蚕农进行适应性、科技性调整 …  相似文献   

12.
《蚕学通讯》2008,28(3):34-34
为运用现代蚕业技术体系推进灾区蚕业重建,2008年7月12—14日,向仲怀院士在四川省蚕业管理总站曾华明站长等的陪同下,前往四川绵阳涪城天虹丝绸公司、邛崃大同丝绸有限公司考察蚕桑产业生产情况,并深入“5.12”地震重灾区之一的安县黄土镇考察受灾及重建情况。  相似文献   

13.
祁广军  乐波灵 《蚕业科学》2011,37(4):725-729
21世纪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蚕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成为我国蚕业生产第一大省。蚕业技术创新作为主要竞争优势在广西蚕业的发展历程中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广西的蚕业技术创新主要是针对亚热带气候特点,以提高蚕茧产量、质量和蚕桑生产效益为目标,围绕选育适应亚热带生态条件的优质、高抗、高产的蚕、桑新品种以及研究高产、优质、高效栽桑养蚕新技术进行创新,并且以坚持自主创新、坚持从生产中来再到生产中去、坚持科研与生产相结合推进创新。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广西蚕业技术创新应以打造多元化蚕桑产业,实现桑品种和蚕品种的多样化、栽桑养蚕技术的省力化、蚕桑产业的高效化为目标。  相似文献   

14.
<正> 蚕业产业化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是实现蚕业“两个根本转变”的必然要求。为了推进四川蚕业产业化进程,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科技为支撑,资产为纽带,效益为动力,贸工农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蚕业产业化经营体系。笔者对四川蚕业产业化发展状况进行了剖析,针对四川蚕业化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了进一步推进蚕业产业化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谈文辉 《蚕学通讯》2004,24(2):41-43
20世纪,我国蚕业的发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蚕桑生产迅猛发展,1995年全国桑蚕茧产量76万t,达到历史最高水平.蚕业的高速发展首先得益于改革开放政策,先是解除了以粮为纲的束缚,为经济作物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其后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也有力地促进了蚕桑生产的发展.然而与整个社会的改革相比,蚕业管理体制的改革明显滞后,至今仍然沿袭原来的管理模式,不仅与社会的进步越来越不相适应,也严重地阻碍了自身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新形势下构建现代蚕业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乳源蚕业的发展形势,介绍了现代蚕业的特点及意义,在如何构建现代蚕业上,对蚕业的竞争、运行、产业环境、布局、组织、科技创新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7.
18.
1  2 0 0 2年蚕业工作的总体评价2 0 0 2年四川蚕业工作在经历蚕业管理机构和蚕茧流通体制改革、面临茧丝市场极度低迷的情况下 ,全行业上下顽强拼搏 ,克服困难 ,总体讲仍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主要表现在 :一是管理体制、流通体制基本走上正轨 ,管理初见成效 ;二是在市场大幅度降价情况下 ,生产稳定 ,产品质量上升。2 0 0 2年蚕业工作给了我们三点启示 ,一是要以质量取胜 ,求生存 ,凡是质量好的就有市场 ,能够立足于市场 ,竞争力就越强 ;二是产业化、集约化好的地方生产基础稳定 ,企业效果好 ;三是行业统管、行业自律搞得好的地方 ,蚕茧质…  相似文献   

19.
蒋明媚 《中国蚕业》2003,24(3):60-61
目前,蚕业科技档案还没有统一的专业分类标准,因而各级蚕业部门科技档案管理执行的分类标准不统一,这给蚕业科技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保管、利用带来诸多不便。本人长期从事蚕业科技档案管理工作,通过多年的研究和探索,基本掌握了有关蚕业科技档案分类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并根据蚕业行业特点,参照其它学科,取长补短,结合实际,以统一标准建档、科学规范分类、设置纲目齐全、方便开发为目的,而提出了一套较为完整的蚕业科技档案分类标准,现提供给蚕业界从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同仁,以便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吴江蚕业现状及特色,剖析了五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保护传统文化蚕业、稳定桑园面积、出台政策重点扶持、加强现代蚕业建设、完善蚕业合作组织、开发生态文化旅游六种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