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YJP200型油料挤压膨化机机械工业部食品装备设计研究所王化祥,李子明,周海军油料挤压膨化技术以其突出的优点,日益被人们所共识,其应用也正在不断增长,目前在美国已有90%的棉籽和80%的大豆都经过挤压膨化预处理。国外已把挤压膨化机作为浸出油厂的标准设...  相似文献   

2.
挤压膨化技术对大豆油脂及豆粕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挤压膨化浸出法与传统的溶剂浸出法相比,在浸出设备的生产能力、油脂浸出速度、能耗、溶剂料胚比以及油品质量等方面有许多优越之处。为此,介绍了挤压膨化对大豆组分的影响,比较了挤压膨化、溶剂浸出以及压榨工艺处理后大豆油品质和粕质量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大豆挤压膨化物料浸出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根据大豆膨化物料浸出过程中浸出时间与粕残油率之间的变化规律,推导出与之相适应的浸出方程.经36组试验验证有较好的拟合度.同时,在所建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粕残油率为1%(干基)时,挤压参数与油脂浸出时间的回归模型,可根据挤压参数较好地预测膨化物料的浸提时间.  相似文献   

4.
大豆浸出湿粕离心脱除溶剂的工艺参数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大豆膨化料经正己烷浸出后的湿粕进行离心脱除溶剂,选取离心时间、转速、离心料量3个因素进行了正交试验,分析了各因素对离心分离粕溶剂残留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最佳离心脱溶条件为离心时间3min、转速2000r/min、离心料量1kg。  相似文献   

5.
应用挤压膨化预处理工艺所得大豆膨化物,在相同浸出条件下与大豆轧坯片做对照浸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大豆膨化物的浸出时间可缩短1/2,且膨化物 的残油率明显低于轧坯片。同时指出日处理200t大豆的浸油厂采用挤压膨化预处理工艺,设备投入可减少1/2,动力消耗降低2/3。  相似文献   

6.
一、产品概况螺旋榨油机是一种小型连续式植物油加工机械。其工作原理是油料在榨膛中通过螺旋轴的推进,压缩空间逐渐缩小,将油料中的油脂通过榨膛上油道挤压出来。目前植物油加工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化学浸出;另一种是机械式挤压取油。机械式挤压又分为螺旋榨油机和液压...  相似文献   

7.
主要研究了3种大豆样品在不同条件下挤压膨化和压榨的出油量,探讨了各加工工艺参数的影响,包括压榨压力、压榨温度及料层厚度。实验结果显示,超过90%的油脂可以从膨化后的样品中压榨出来,同时得到蛋白质≥50%、脂肪≤5%的可食用豆饼(粕)。  相似文献   

8.
ETD215型多功能膨化机由现代农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该机集原料膨化与成品膨化的功能于一身,通过改变配置既可膨化大豆粉、玉米粉、米糠、棉粕、菜粕、豆粕、非蛋白氮(玉米尿素)、鱼粉、动物下脚料等各种原料,也可膨化配合饲料、宠物饲料和浮性水产料,同时亦可用于油脂加工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使用异丙醇浸出大豆油脂的研究,采用试验数据回归模型建立油脂浸出速率数学模型,使用Matlab软件对浸出过程进行了计算机模拟。探讨了浸出参数,如温度、预处理方式、料溶比、油料含水率对浸出速率的影响。确定了异丙醇浸出过程中油脂扩散系数、扩散特性和相应的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10.
大豆挤压膨化预处理浸油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应用于次旋转回归方法,分析了大豆挤压膨化系统参数(物料含水率,挤压温度,模孔孔和螺杆转速)对大豆粗脂肪和豆粕残油率的影响规律,确定了大豆挤压膨化预处理工艺系统的最优参数,在该条件下,豆粕的残油率小于0.5%,浸出比轧胚预处理节省50%的时间。  相似文献   

11.
挤压膨化后纤维降解对大豆水酶法提油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单因素试验和挤压膨化机稳定工作基础上,采用响应曲面设计研究了挤压膨化工艺参数对水酶法提取大豆油脂得率与纤维降解率的影响.利用SAS软件建立了数学模型,并对各因素及交互作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当模孔孔径为20 mm、物料含水率为14.5%、螺杆转速为105 r/min、套筒温度为90℃时,总油提取率最优值为93.02%±0.29%.当模孔孔径为18 mm、物料含水率为15%、螺杆转速为100 r/min、套筒温度为95℃时,纤维降解率最优值为40.28%±0.43%.挤压膨化过程中纤维降解程度对总油提取率影响很大.总油提取率并不完全取决于挤压膨化过程中纤维降解程度.  相似文献   

12.
以生物解离大豆水解液为研究对象,运用高效液相体积排阻色谱技术研究了不同微波干燥条件对富肽豆粉中蛋白类物质亚基组分和空间构象的变化规律,并对生物解离富肽豆粉的粉体性质及功能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微波干燥条件对HPLC-SEC峰的强度影响明显,分子量18~44 ku的蛋白质水解物约占总蛋白质类的73.47%~89.36%,主要亚基成分为大豆球蛋白,这是由于不同微波干燥条件下的物相转换率和分子间碰撞机会不同,蛋白纤维化聚集形成的速度不同,从而对生物解离富肽豆粉分子量产生影响。此外,生物解离富肽豆粉的水溶性和分散性在不同微波干燥条件下具有相似趋势,这与粉体残余水分量、蛋白质分子运动剧烈程度、分子构象变化及分子聚集和解离相关。  相似文献   

13.
赵贵兴 《农业工程》2012,2(4):34-41
大豆胚芽是大豆加工副产物,用其提取得到的胚芽油,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E、植物甾醇等活性物质。该文着眼大豆胚芽的综合利用,开发富含维生素E等功能性成分的大豆胚芽油,并将其制成微胶囊,不仅充分发挥了大豆胚芽油的营养和保健功能,也可增强脂肪酸及其维生素E的稳定性。该文对大豆胚芽油的制备、精炼及其微胶囊化的工艺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为大豆胚芽的合理有效利用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依据,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较大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不同蛋白酶酶解对豆粕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影响,选用4种蛋白酶(碱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风味蛋白酶)对豆粕进行酶解,采用顶空-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Headspace-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scopy,HS-GC-IMS)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Headspace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S-SPME-GC-MS)联用技术分析不同豆粕酶解物(Soybean meal hydrolysates,SMH)的挥发性风味成分,并结合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热图聚类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法(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对不同SMH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碱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和风味蛋白酶酶解豆粕的挥发性风味成分存在较大差异。HS-GC-IMS鉴定出84种挥发性成分,筛选得到33种差异风味物质,发现酶解后酮类物质显著降低而醛类、醇类和酯类物质含量明显增加。PCA结果表明不同SMH之间的风味存在显著差异。最终通过OPLS-DA筛选出贡献较大的挥发性化合物,同时构建出可靠的用以鉴别SMH的模型。HS-SPME-GC-MS检测出103种差异风味物质,可用于区分不同SMH,被检出的挥发性组分中醛类、醇类和酮类等化合物为SMH风味的形成做出主要贡献,明晰了部分风味化合物形成的原因。PCA和聚类热图结果表明不同蛋白酶酶解对豆粕的挥发性风味物质的种类和含量有显著影响,其中,风味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对豆粕的风味改善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5.
基于DSP与ARM的大豆籽粒视觉分级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现有大豆籽粒筛选机构精度低、豆粒损伤大、不能有效识别霉变、灰斑豆粒等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TMS320DM6437(DSP)和TMS320DM355(ARM)的嵌入式大豆籽粒视觉分级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阐述了该系统的工作原理、硬件构成、软件系统和分级测试。采集的大豆图像,经背景分割后提取豆粒参数,利用统计学方法对豆粒区域进行边界特征、区域特征提取,确定圆形度和平滑度为最优分级特征。以达芬奇技术处理器TMS320DM6437和TMS320DM355作为核心处理单元,嵌入图像处理算法,实现大豆籽粒的视觉分级。选取4类不同品种大豆各2 000粒作为试验样本,对系统进行重复测试,分级筛选精度达到95%。  相似文献   

16.
油料浸出湿粕脱溶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出自浸出器的湿粕含溶剂,须进行脱溶、干燥和冷却处理,以得到合格的成品粕。阐述了国内外湿粕脱溶技术的发展,建议对湿粕中的溶剂采用机械预脱溶方式,首先除去大部分溶剂,降低粕残油,以减少蒸脱机及其冷凝部分的负荷,进而降低溶耗、汽耗,达到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提出用离心分离的机械预脱溶方法与蒸脱相结合的湿粕脱溶技术。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11种大豆样本的声学特征,利用计算机软硬件和信号处理技术,使用MATLAB工具,提取出反映大豆脂肪含量的声学特征参数.同时,应用人工神经网络BP算法与方差分析的方法,分析了大豆声学特征与其脂肪含量的关系,较好地预测出了11种大豆的脂肪含量.  相似文献   

18.
豆粕挤压膨化过程中化学成分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采用SDP-45小型单螺杆膨化机,对用豆粕提取组织蛋白进行了试验研究,通过对试验结果的分析,论述了大豆蛋白在挤压过程中的化学成分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