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2 毫秒
1.
1病因 1.1传染因素包括病毒和寄生虫,前者常见的有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病毒、传染性法氏囊病毒、禽肾炎病毒和马立克病毒。后者常见的有螺旋体和住白细胞原虫。这些传染因素均有很强的嗜肾性,感染肾细胞后,寄生在细胞内,对肾细胞和其功能均有破坏作用,使肾细胞失去或影响其滤过能力,导致大量尿酸盐沉积于肾脏或体内。另外,如鸡球虫病、黑头病病原体产生的毒素和一些细菌感染,也可以导致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1造成鸡肾脏疾病的主要原因引起鸡肾病的原因主要有两种:一是传染性因素,二是非传染性因素。这些因素往往单独或合并在一起引起鸡发病。1.1传染性的因素传染性的因素是最常见的原因。包括微生物和寄生虫引起的传染,前者常见的有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产蛋下降综合症腺病毒、禽肾炎病毒、马立克氏病病毒和螺旋体等。后者常见的有住白细胞原虫等。这些传染性因素有很强的嗜肾性,它们感染肾细胞后,寄生在细胞内,对肾功能造成破坏,影响肾细胞滤过能力,导致大量尿酸盐沉积于肾脏或体内,形成典型的肾脏病变。另外雏鸡白痢…  相似文献   

3.
1病因分析 引起鸡肾病的原因多种多样,可分为传染性和非传染性。 传染性因素从临床上引起的肾病占大多数,主要包括病毒、寄生虫等。前者常见的有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法氏囊病毒、禽肾病病毒,后者常见的有球虫、住白细胞原虫、组织滴虫,另外沙门氏菌、螺旋体也是传染性疾病因素。  相似文献   

4.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是由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引起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又称牛疱疹病毒Ⅰ型感染、红鼻病或牛传染性坏死性鼻炎.患牛临床特征表现为呼吸困难和发热,有鼻炎、鼻窦炎、喉炎和气管炎.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牛传染性鼻气管炎列为B类疫病. 1 病原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属于疱疹病毒,病毒呈球状,直径约200毫微米.可在牛肾、牛胎肾、猪肾、羊肾及马肾细胞上生长,并可发生细胞病变,均产生核内包涵体.  相似文献   

5.
引起仔猪腹泻病的原因很多,按其发病原因可分为传染性和非传染性两种因素。传染性腹泻主要由致病性细菌和病毒传染所引起。如仔猪黄痢、仔猪白痢、仔猪红痢、黑痢、仔猪副伤寒、坏死性肠炎等均为细菌性腹泻;病毒性腹泻主要有肠型猪瘟、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轮状病毒病等。引起仔猪非传染性腹泻的主要原因有应激因素、管理因素、  相似文献   

6.
王雪琴 《中国家禽》2000,22(10):36-37
1发生原因 1.1传染性肾病 1.1.1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 是由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引起的以肾脏病变为主的传染性支气管炎类型。 1.1.2传染性法氏囊病 人们有一种共识,那就是传染性法氏囊病毒与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是同时存在的,然而引起肾病的病原体,是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传染性法氏囊病主要病变在法氏囊,但可在肾脏见到不明显的散发性病变。 1.1.3产蛋下降综合征 当鸡只感染了引起产蛋下降综合征的腺病毒时,可见到轻微的肾脏病变。 1.1.4传染性肾炎 病原为一种微小核糖核酸病毒,主要引起雏鸡肾脏病变。 1.1.5雏鸡白痢 可形成典型的肾…  相似文献   

7.
鸡肾病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肾脏机能障碍的总称,主要表现为肾肿胀、苍白、出血和尿酸盐沉积。俗称花般肾。轻者使雏鸡生长受阻、成鸡生长性能降低,重者导致大量死亡,给养鸡业造成严重经济损失。1病因引起肾病的原因较多,一般可分三类,传染因素、营养因素和药物及毒物。  相似文献   

8.
正春季是鸡群疾病易发的季节,这主要是因为春季气温多变,许多的细菌和病毒的生存和传播会加快,加上农户饲养过程中管理水平低,导致鸡群的免疫力低,无力抵抗细菌和病毒的侵袭,进而出现了多种疾病。本文对春季常见鸡病的预防和治疗做如下的介绍,期望为相关的从业人员提供建设性的意见。1 传染性法式囊病的预防和治疗传染性法式囊病也是春季常见的鸡病之一,主要是因为鸡在生长过程中感染了相应的传染性病毒,导致鸡的免疫力下降,出现了多种病毒传染。传染性法  相似文献   

9.
鸡肾脏疾病的发病机理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养鸡业的迅猛发展,鸡的肾脏疾病已成为鸡病中不可忽视的一种疾病。由于肾脏疾病本身的特点,也由于现阶段鸡病的流行及发病的复杂性,造成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忽视了肾脏疾病的发生与存在,以致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1造成肾脏疾病的主要原因一是传染性的原因,二是非传染性的原因。这些因素往往单独或交织在一起引起发病。1.1传染性的原因。①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已经从患鸡的肾分离到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②传染性法氏囊病:多见到传染性法氏囊病毒与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是同时存在的,然而引起肾病的病原体,是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相似文献   

10.
崔治中 《猪业科学》2001,18(4):19-22
我国雏鸡和青年鸡群中,由不同的免疫抑制性病毒多重感染诱发的免疫抑制性疾病越来越常见,由它造成的经济损失日趋严重.有许多病毒感染都可能造成鸡群不同程度的免疫抑制状态,如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马立克病病毒(MDV),网状内皮增生病病毒(REV),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IAV),呼肠孤病毒(ReoV,传染性关节炎病毒), 鸡白血病病毒(ALV)等.在这类可引起鸡群免疫抑制的病毒感染中,网状内皮增生病病毒、鸡传染性贫血病毒和鸡传染性关节炎病毒(吸肠毒,ReoV)这三种病毒不仅能通过接触横向传染,还能通过鸡胚垂直传染.而且这类病毒对雏鸡、特别是一日龄雏鸡最易感.因此, 如果在用于制造弱毒疫苗的一批鸡胚中,有个别污染了这类病毒,就会使整批疫苗实际上都污染了病毒,导致给出壳雏鸡免疫接种时人为地造成全群感染.这样的事故,即使在国外发达国家也时而有报道[1].鸡群的免疫抑制性病毒多重感染不仅影响鸡群的生产性能,更易导致多种其它不同的细菌性和病毒性继发性感染,且易造成对特定疫苗免疫反应的抑制作用,如导致对鸡新城疫病毒(NDV)疫苗抗体反应的减弱并使有效抗体滴度持续时间缩短.认识、研究和控制免疫抑制性病毒多重感染,将成为我国禽病界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1.
正概述在羊的饲养过程中,最常见的传染性疾病有:口蹄疫、羊快疫、羊肠毒血症、羊猝疽、羔羊痢疾、附红细胞体病、羊消化道线虫病、羊的传染性脓疱病、肝片吸虫病和大片吸虫病、羊消化道绒虫病、螨病。这些疾病主要是由于一些生物因素如细菌和病毒以及支原体、衣原体还有真菌等引发的。主要表现为发病快、传染性强、传染范围广、危害极大。而且寄生虫导致的传染性疾病不仅影响羊机体对于营养物质的吸收,从而  相似文献   

12.
<正>1病原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属于双核糖酸病毒,能在鸡胚及鸡胚成纤维细、肾细胞、非洲绿猴肾细胞及幼素领肾细胞等各种细胞上生长良好,并产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13.
引起仔猪腹泻病的病因复杂。按其主要发病原因可分为传染性和非传染性两种因素。传染性腹泻主要由致病性细菌和病毒传染引起。如细菌性腹泻主要有仔猪黄痢、仔猪白痢、仔猪副伤寒、坏死性肠炎等,病毒性腹泻主要有肠型猪瘟、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轮状病毒病等。非传染性因素主要有日粮抗原过敏、断奶、饲料突然更换、寒冷、环境应激等。  相似文献   

14.
<正>鸡肾病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肾脏机能障碍的总称,主要表现为肾肿胀、苍白、出血和尿酸盐沉积。轻者使雏鸡生长受阻、成鸡生长性能降低,重者导致大量死亡,给养鸡业造成严重经济损失。鸡鸡肾肾病病是是由由多多种种病病因因引引起起的的肾肾脏脏机机能能障障碍碍的的总总称称,主要表现为为肾肾肿肿胀胀、苍白、出血和尿酸盐沉积。轻者使雏鸡生长受阻、成鸡生生长长性性能能降降低低,重者导致大量死亡,给养鸡业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病因引起肾病的原因较多,一般可分3类,传染因素、营养因素和药物及毒物。  相似文献   

15.
导致家禽免疫抑制的因素主要有五种 :传染性因素、药物因素、营养因素、毒物因素、应激因素。1 传染性因素1 1 鸡马立克氏病 (MD) 马立克病毒 (MDV)主要侵害机体免疫器官的T、B淋巴细胞 ,导致法氏囊和胸腺严重萎缩 ,从而抑制体液和细胞介导免疫 ,因此 ,MDV感染可造成机体免疫抑制 ,使多种疫苗(如鸡新城疫等 )的免疫失败。1 2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 (IBD)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 (IBDV)主要侵害法氏囊造成法氏囊永久性损伤 ,从而降低机体体液免疫应答 ,降低机体对疫病的抵抗力。1 3 鸡传染性贫血因子 (CIA) 鸡传染性贫血因子病毒 …  相似文献   

16.
在生猪养殖过程中,猪传染性胃肠炎是最常见的一种由病毒引起的肠道性传染疾病。这种病对生猪具有严重的威胁,其死亡率较高。现阶段,在养猪业不断前进的同时,猪传染性胃肠炎也发生得越来越多,再加上这种病与猪轮状病毒、猪的流行性腹泻有很多相似地方,导致一些缺乏经验的养猪户将其混淆,最后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7.
仔猪腹泻一直是困扰养猪业发展的重大难题。为了做到有的放矢地预防和治疗,建立正确的诊断是最关键的前提。由于导致仔猪腹泻病的因素较多,许多养猪场的管理者只追求饲料中抗生素的预防效果,而对真正的发病原因并不进行全面地分析,这样可造成饲养管理者忽视许多导致腹泻病的重要环节。引起仔猪腹泻的原因可分为传染性和非传染性的因素,而传染性腹泻主要由致病性细菌和病毒传染所引起。如仔猪黄痢、白痢、红利、黑痢、副伤寒、坏死性肠炎等菌为细菌性腹泻;病毒因素引起的腹泻主要有肠型猪瘟、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及轮状病毒病等。引起仔…  相似文献   

18.
仔猪腹泻病的病因分两种 :1、传染性仔猪腹泻 ;2、非传染性仔猪腹泻。传染性仔猪腹泻主要由致病细菌和病毒传染所引起。如仔猪白痢、黄痢、红痢、黑痢、副伤寒 ,坏死性肠炎等均为细菌性腹泻。病毒引起的腹泻主要有肠型猪瘟、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及轮状病毒病等。引起仔猪非传染性腹泻的因素有应激性、管理、环境等 ,其中应激因素包括断奶、换料、转群、气候、密度等。因非传染性因素引起的仔猪腹泻的症状、流行特点及病理变化并不典型 ,对该病的诊断主要根据饲养管理过程进行推测。流行病学鉴别出生仔猪 5日龄 ,特别在 3月龄之内容易发…  相似文献   

19.
传染性法氏囊病又称传染性囊病、腔上囊病、甘保罗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禽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主要发生于3~6周龄的鸡,传染快、发病率高。发病后可导致严重的免疫抑制和抵抗力明显下降。单独感染该病病程较短,  相似文献   

20.
羊传染性脓疱病的流行病学及治疗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流行病学 羊传染性脓疱病简称羊口疮,羊口疮病毒属于痘病毒科、副痘病毒属中的传染性脓疱病毒。病毒粒子呈砖形或椭圆形的线团状,其表面呈绳索结构,上下以若干“8”字形交织排列,颗粒外面有一层膜。该病毒可在牛、绵羊、山羊的肾细胞以及犊牛和羔羊的睾丸细胞上生长,并产生细胞病变。其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强。夏季干痂在阳光下暴露30~60天丧失传染性,散落于地面经秋、冬、春三季仍有传染性;干燥的病料在低温冷冻条件下可存活数年之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