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综述了国内外在甘蔗抗墨穗病机制,抗病鉴定技术,病原菌生理小种,抗源筛选,抗性遗传以及抗病体细胞亚无性筛选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就上述诸方面提出一些展望。  相似文献   

3.
甘蔗抗黑穗病细胞诱变育种研究简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感病品种桂糖11号诱导愈伤组织,用Co^60-γ射线3500拉德剂量致使细胞基因突变后,分三个时期输入到加有黑穗病粗毒素为选择压力的培养基,进行抗必筛选。从再生植株中筛选获得三个抗病突变株系,通过种茎黑穗病孢子接种田间观测及测定甘蔗愈伤组织受侵染后的生长量和愈伤组织的电导率,使这三个株系的抗病性得以验证。  相似文献   

4.
综述了国内外在甘蔗抗黑穗病机制、抗病鉴定技术、病原菌生理小种,抗源筛选、抗性遗传以及抗病体细胞亚无性系筛选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就上述诸方面提出一些展望。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道了40多份优良品种和品系抗甘蔗嵌纹病、甘蔗黑穗病鉴定结果。结果表明本所自育材料中有一定数量的优良品种资源和新品系抗黑穗病,而嵌纹病鉴定结果出乎意料之外,抗病材料仅占7.9%,兼抗材料仅有川糖88/61符合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6.
转基因甘蔗抗黑穗病鉴定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分离得到的甘蔗黑穗病病菌单孢子菌丝体对5个甘蔗转基因株系进行体外抑菌作用鉴定,结果显示,5个转基因株系对甘蔗黑穗病均有不同程度的抗性表现;通过人工接种方法对转基因植株(T1)进行了甘蔗黑穗病病菌的田间接种实验,利用病害流行指标LP、SDD、IPmax、Ymax、AUDPC对其后代(他)进行抗病性鉴定,结果表明,SCG1和SCG2两个株系表现为抗病(R),而SCG3、SCG4和SCG5三个株系表现为中抗(Ⅰ);并结合RT-PCR技术鉴定目的基因在转基因甘蔗无性系后代(T2)中的表达,结果显示两个目的基因在转基因甘蔗无性系12中均有表达,此结果与其抗病表现一致。  相似文献   

7.
甘蔗黑穗病及其抗病育种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就甘蔗黑穗病及其生理小种,甘蔗对黑穗病菌的抗性机制及其遗传,甘蔗抗黑病性鉴定技术,以及我国甘蔗抗黑病育种的现状进行评述,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甘蔗抗黑穗病的数量遗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9.
对43份甘蔗优异育种材料(品种)进行人工接种甘蔗黑穗病鉴定,测定其抗病性。结果表明:云蔗89-151、桂糖84-332、川宁78-111等25份材料为高抗,云蔗71-95和云蔗64-24为抗病,ROC9、云蔗90-174、云蔗91-510等10份材料为中等,云蔗68-154、闽糖86-877、桂糖11等8份材料感病。  相似文献   

10.
以稻瘟病病原菌毒素滤液为选择压力,在水稻种胚愈伤组织的诱导.继代和分化过程中,筛选出一批水稻抗病细胞突变体。稻瘟病病原菌毒素滤液可代替孢子悬液直接用于抗病细胞突变体筛选与鉴定。在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中加入45%的毒素滤液,或在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与分化培养基均加入30%或45%的毒素滤液,效果较好。经毒素处理筛选出的绿苗,其后代有一部分无性系的抗病性是稳定的,可供选择利用;过氧化物酶同工酶与植株和愈伤组织的抗病性有关,可作为选择抗病突变体的指标。本文还对完善这项试验及与水稻育种有关的问题,进行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11.
采用澳大利亚抗甘蔗黑穗病鉴定评价方法,对14份甘蔗品种材料进行人工接种鉴定试验.结果表明,澳大利亚采用的对照品种在澳大利亚和云南两地试验的平均发病率没有显著差异,对照品种平均发病率和标准分级的回归方程为对数函数,经回归计算的分级值,其抗性反应型分类与统计学分类能实现良好的统一,澳大利亚的鉴定方法可用于云南甘蔗抗黑穗病鉴定研究.  相似文献   

12.
通过黑穗病菌的人工接种,分析了甘蔗8个亲本品种及其按NCⅡ遗传设计交配的16个组合新植和宿根蔗抗病性的主要遗传参数.配合力方差分析结果,亲本一般配合力和组合特殊配合力均方都显著,揭示出甘蔗抗黑穗病遗传是由基因的加性效应和非加性效应共同控制的,但加性效应大于非加性效应,说明抗病亲本的评价和选配在甘蔗抗黑穗病育种计划中的重要性.以三种方法估算的甘蔗抗黑穗病狭义遗传力(h2N)为0.39-0.57,以二种方法计算的新植—宿根蔗的抗黑穗病重复力为0.47-0.61,意味着甘蔗对黑穗病的抗性是中度可遗传和可重复的,可以在育种早期选择阶段优选抗病株系.遗传相关分析则表明,甘蔗感病性与产量、品质组分相关不显著,说明在杂交后代分离群体中可以选择到抗病性强且产量品质综合性状好的株系  相似文献   

13.
甘蔗抗黑穗病性评价及品种的抗性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人工浸渍接种法,对福农83-36等9个新品种和2个主栽品种(ROC10)和闽糖70-611)进行抗黑穗病性鉴定,通过病害进展曲线下的面积等5个流行病学参数,结合标准对照种的抗性表现,综合评价其抗性、同时,采用系统聚类分析进行进一步验证。结果表明,福农83-36、桂糖84-332、川糖78-111及2个主栽品种未发病,属高抗、云蔗81-173、福农91-0707为抗,福农81-745为中抗,粤糖  相似文献   

14.
(1)采用针刺接种、催芽接种和浸渍接种等3种接种方式对13个甘蔗品种进行抗黑穗病能力的评价,结果表明:品种间对黑穗病的抗性存在着真实的遗传差异;浸渍接种可使品种的形态学抗性和生理生化抗性得到充分体现,客观而真实地反映品种的抗病性;针刺接种或催芽接种可越过形态学障碍而直接检查品种生理生化的抗性反应。(2)采用浸渍接种法测定8个甘蔗品种在整个发病生长季产生黑穗病株的发展动态,从累积的丛感染率和感染率的发展曲线分析表明:黑穗病鞭子在整个生长季的发生,明显有3个稳定的发展水平,丛感染率虽能较好地反映品种的初侵染,而茎感染率则更适于检测再侵染的状况,更加准确地评价品种的抗病性;茎感染率的发展曲线采用模拟是适宜的,其中K值作为品种抗病性鉴定指标以评价甘蔗品种抗黑穗病的育种潜力是可行的;采用病情流行总量作为品种抗病性鉴定指标比其他流行学参数(如Ymax.Yo.P.r)可能会更合理些,与K值的评价效果取得了一致性。  相似文献   

15.
甘蔗黑穗病菌的快速检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对甘蔗黑穗病菌进行了检测,建立了该病原菌的快速检测方法.从田间采集样本,在马丁氏培养基上分离获得甘蔗黑穗病菌的单菌落,经培养获得大量菌体,提取菌体基因组DNA并进行PCR检测,证明获得了甘蔗黑穗病的病原菌.该方法能简便、快速、准确、有效的检测甘蔗黑穗病菌,结果稳定、可靠.建立快速有效的检测甘蔗黑穗病的方法,将为甘蔗抗黑穗病育种工作提供方便.  相似文献   

16.
采用人工浸渍接种法 ,对福农 83- 36等 9个新品种和 2个主栽品种 (ROC10和闽糖 70 - 6 11)进行抗黑穗病性鉴定 .通过病害进展曲线下的面积等 5个流行病学参数 ,结合标准对照种的抗性表现 ,综合评价其抗性 ,同时 ,采用系统聚类分析进行进一步验证 .结果表明 ,福农 83- 36、桂糖 84 - 332、川糖 78- 111及 2个主栽品种未发病 ,属高抗 ,云蔗 81- 173、福农 91- 0 70 7为抗 ,福农 81- 74 5为中抗 ,粤糖 85- 172 2、福农 90 - 6 6 52和闽糖 86 - 877为感 .文中还对如何客观评价甘蔗抗黑穗病性进行了探讨 .  相似文献   

17.
18.
本文综述了近几十年来国内外有关甘蔗对黑穗病抗性的形态学和生理生化机制以及抗性遗传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一些展望。  相似文献   

19.
对39份甘蔗种质资源进行了抗黑穗病鉴定,确定其抗病性。简要分析了亲本组合与甘蔗抗黑穗病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以甘蔗黑穗病菌(Sporisorium scitamineum)交配型菌株基因组DNA为模板,在单因素优化试验的基础上,采用L16(45)正交试验设计,对影响甘蔗黑穗病菌SCoT-PCR反应体系的Mg2+、dNTPs、引物、r Taq DNA聚合酶和模板用量5个因素进行优化,建立优化的甘蔗黑穗病菌SCoT-PCR反应体系:DNA模板12.50ng、dNTPs 0.17mmol/L、引物0.46μmol/L、Mg2+1.7 mmol/L、r Taq DNA聚合酶0.85U、1×Buffer(Mg2+free),总体积25μL。应用优化体系从30条SCoT引物中筛选扩增条带清晰且多态性丰富的10条引物,并利用这10条引物对10份地理来源和寄主来源不同的甘蔗黑穗病菌交配型菌株基因组DNA进行SCoT标记,结果共扩增出86条带,多态性比率为58.67%,平均每条引物扩增8.60条。UPGMA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75的水平上,可将10个菌株分为3类,聚类结果与菌株的地理来源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