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研究粒重不同大豆籽粒蛋白质、脂肪和可溶性糖在籽粒灌浆过程中积累动态差异及生理机制,为不同用途大豆的栽培和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百粒重分别为7.13、20.21和30.54 g左右的小粒大豆、普通大豆和大粒大豆为材料,测定关键生育期叶片光合速率,分析3种大豆籽粒形成过程中干物质重、蛋白质、脂肪和可溶性糖浓...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究显性矮秆基因Rht10降低粒重的原因,本研究以Rht10鲁麦15、鲁麦15近等基因系为材料,分析其籽粒形成期粒重的变化,并利用Logistic方程拟合灌浆过程。结果显示,在籽粒形成过程中,二者粒重的变化均呈"S"型曲线,但Rht10鲁麦15粒重均低于鲁麦15,降低幅度在1.17%~35.71%之间;灌浆速率的变化均呈单峰曲线,灌浆中期Rht10鲁麦15的灌浆速率明显高于鲁麦15。Logistic方程拟合结果表明,与鲁麦15相比,Rht10鲁麦15的最大灌浆速率出现时间提早1.57 d,最大灌浆速率高0.26 g/(百粒·d),籽粒灌浆期短10.08 d,灌浆活跃持续天数短11.12 d,灌浆中期、后期的时间明显低于鲁麦15。由此可见,Rht10基因对粒重的影响贯穿于籽粒发育的整个过程。该基因提高了灌浆期的最大灌浆速率,但缩短了灌浆时间,尤其是缩短了灌浆中期、后期的时间,造成粒重降低。  相似文献   

3.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玉米籽粒灌浆特性及粒重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不同生长调节剂对玉米籽粒灌浆特性及粒重的影响。方法以巡天969为材料,采用Richard生长曲线方程对不同生长调节剂作用下玉米籽粒灌浆过程进行拟合,研究籽粒干物质、灌浆速率及粒重的动态变化。结果结果表明:不同生长调节剂处理下,玉米籽粒干重均呈"S"型曲线增长,Richard方程决定系数r均在99.97~99.98之间,达到极显著水平,拟合效果较好;籽粒平均灌浆速率和最大灌浆速率是影响粒重的2个主要因素;灌浆持续期长短是影响不同品种粒重的1个因素。结论生长调节剂玉黄金处理能显著增加籽粒干重,提高灌浆速率,延长灌浆持续时间,改善籽粒灌浆参数,达到增加粒重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小麦耐旱品种籽粒灌浆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研究了旱地条件下不同小麦品种籽粒灌浆进程模型及灌浆特性与粒重、籽粒饱满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小麦灌浆期间籽粒干物质积累以logistic曲线递增,籽粒含水量呈直线下降,灌浆速度的变化为单峰曲线。旱地条件下的籽粒灌浆速度较水浇地上升得快、高峰期提前。灌浆中前期灌浆速度的快慢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粒重的高低,开花后8~17d灌浆速度快的品种千粒重高。在粒重相近的情况下,平均灌浆速度快的品种籽粒饱满度好。灌浆中后期品种间籽粒含水量差异较大,籽粒含水量高者其饱满度差。因此,选育小麦耐旱品种,应以选择灌浆中前期灌浆速度快、后期脱水较迅速的材料力宜。  相似文献   

5.
采用3个小麦品种,研究了本区生态条件下,小麦籽粒灌浆过程和去剑三叶对灌浆特性的影响。在正常栽培条件下,安宁河流域小麦灌浆时间长达50天左右,籽粒体积和鲜重较四川盆地高15-20%,但因干热风影响,灌浆后期脱水速度快,这一特性制约了粒重潜力的发挥。不论去叶与否,籽粒鲜重和体积增长过程符合y=a+bx+cx^2二次抛物线方程,籽粒干重则可用Logistic曲线方程描述。去叶后粒重下降15.12~21.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在晚播条件下(10月21日播种),不同小麦品种籽粒灌浆进程模型及灌浆特性与粒重、籽粒含水量的关系。结果表明;晚播小麦灌将期间籽粒干物质积累以logistic曲线递增,灌浆速度的变化为单峰曲线,籽粒含水量呈直线下降。晚播小麦的灌浆速度上升快、下降早、峰值高、时间短,灌浆中后期的灌浆速度与粒重呈显著正相关。因此,在生产中应采取适当的栽培措施,提高其灌浆速度特别是促进中后期的灌浆速度以及注意选用灌浆速度快尤其是中后期灌浆速度快的品种。  相似文献   

7.
为明确鲜食大豆百粒重的基因型、环境的效应,本研究采用一年多点鲜食大豆百粒重田间试验,利用AMMI模型解析鲜食大豆为籽粒百粒重的基因型、环境效应及基因型与环境的互作效应。结果表明:鲜食大豆百粒重受环境、基因型、基因型与环境互作的极显著影响,基因型与环境间互作效应最大,其次为环境效应。根据AMMI模型获得的稳定性参数Di和相应的鲜食大豆百粒重综合分析:兴化豆618百粒重最高但环境变异最大,兴化豆618稳定性最高但百粒重较低,忠门试点鲜食大豆平均百粒重最高,稳定性参数Di最大,对百粒重的鉴别力最高,适合筛选高百粒重的品种区域试验地点。仅从品种选择实现百粒重高且稳定难度大,生产上应采取良种良法配套、选择适合环境、优化栽培措施等综合手段,才能最大程度提升百粒重。  相似文献   

8.
为探索黄腐酸钾复合肥在大豆上的应用效果,于2021年在东台市开发区蟒河村开展了小区试验。结果表明,相比对照处理,施用黄腐酸钾复合肥作基肥,大豆长势较好,可有效延长大豆灌浆时间和叶片功能期,籽粒饱满,单株有效荚数、单荚粒数、百粒重显著增加,增产率和新增纯收入分别达23.1%、271.9元/亩,增产增收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温光敏两系杂交小麦灌浆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温光敏两系杂交小麦籽粒灌浆干物质积累模型及灌浆特性与粒重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温光敏两系杂交小麦籽粒干重变化呈"S"曲线,整个灌浆过程中,杂交小麦的干物质增幅都比常规小麦高,且达到快速增长的时间要早。杂交小麦的灌浆速率和籽粒水分含量均呈正态曲线,其灌浆速率比同期常规小麦高。最大灌浆速率Rmax,快增期(R2)和缓增期速率(R3),渐增期持续天数(T1)是影响粒重的重要参数。因此提高渐增期和快增期速率对提高小麦粒重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播期对不同专用型小麦籽粒灌浆特征参数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以3个不同专用型小麦品种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播期条件下籽粒灌浆特征参数、粒重和产量的差异。结果表明:3个专用型小麦品种平均灌浆速率(V)均以中播为最高,灌浆持续期(S)和有效灌浆持续期(Se)以早播最长;平均灌浆速率与最大百粒重之间呈显著正相关;3个不同专用型小麦品种最大百粒重和产量均以中播为最高,晚播最低。  相似文献   

11.
灌浆期温度和水分对玉米籽粒建成及粒重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述了玉米的籽粒建成,灌浆期温度和干旱胁迫对于玉米籽粒建成和粒重的影响,指出温度胁迫减少了胚乳细胞数目、淀粉粒数量、降低籽粒的灌浆速率,缩短了灌浆持续时间;干旱胁迫使灌浆期同化物供应不足,胚乳细胞分裂受抑制,籽粒有效灌浆期缩短;二者造成粒重降低。同时对此方面的研究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12.
为定量分析夏大豆鼓粒施氮效应及与粒重的相关性,于2020和2021年夏大豆生长季开展施氮田间定点试验,通过系统分析不同施氮水平下夏大豆籽粒百粒重和鼓粒速率随鼓粒天数的变化规律,以及各级鼓粒参数与粒重间的内在联系,明确了夏大豆鼓粒施氮效应及与粒重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百粒重随鼓粒天数增加呈“Logistic”曲线的变化趋势,鼓粒速率随鼓粒天数呈“单峰”曲线的变化趋势,过量施氮或氮肥亏缺均会缩短鼓粒持续时间,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平均鼓粒速率。夏大豆粒重与鼓粒持续时间呈显著正相关,与快增期和缓增期的持续时间呈极显著正相关,而鼓粒速率和鼓粒持续时间主要由快增期和缓增期的鼓粒速率和鼓粒持续时间决定。施氮可以增加夏大豆粒重,但过量施氮则会对粒重形成起到抑制作用,延长鼓粒持续时间,特别是鼓粒中后期的持续时间,有利于粒重形成。  相似文献   

13.
籽粒圆、黄的大粒大豆深受大豆经销商的欢迎,每市斤价格可增加3~5分钱,商品性好,所以农民朋友种植大粒大豆的积极性特别高。大豆的百粒重一般在18-20克之间,下面介绍的8个高产的大粒豆品种的百粒重基本都在25克以上,供广大农民朋友参考试种。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了在晚播(10月21日播种)条件下,不同冬小麦品种籽粒灌浆进程模型及灌浆特性与粒重、籽粒含水量的关系.结果表明:晚播小麦灌浆期间籽粒子物质积累以logistic曲线递增,灌浆速度的变化为单峰曲线,籽粒含水量呈直线下降.晚播小麦的灌浆速度上升快、下降早、峰值高、时间短,灌浆中后期的油浆速度与粒重呈显著正相关.因此.在生产中应采取适当的栽培措施,提高其灌浆速度,特别是促进中后期的灌浆速度以及注意选用灌浆速度快,尤其是中后期灌浆速度快的品种.  相似文献   

15.
利用北农103、科丰14和中黄13等3个大豆品种,对大豆籽粒发育过程中的鲜物质、干物质、蛋白质、脂肪等营养物质进行测定和积累动态分析。结果表明:在大豆籽粒发育过程中,百粒鲜重、百荚鲜重的增长动态呈先上升后下降的抛物线式变化趋势;百粒干重、百荚干重积累呈先期快速增长,后期平衡的S曲线变化趋势;脂肪含量随着籽粒的形成呈"S"型曲线变化,籽粒发育前期积累速度比较明显,中期达到最大值,后略有降低;而蛋白质含量呈W型曲线变化。  相似文献   

16.
摘要:本文研究大穗大粒小麦籽粒灌浆干物质积累模型及灌浆特性与粒重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小麦籽粒干重变化呈“S”曲线,灌浆速率和籽粒水分含量均呈正态曲线。最大灌浆速率Rmax,渐增期(R1)快增期(R2)和缓增期速率(R3),渐增期持续天数(T1)是影响粒重的重要参数,各阶段灌浆速率与持续时间呈显著负相关。因此在大穗大粒高产小麦栽培和育种中可通过选育高灌浆速率,尤其是高快增期灌浆速率的品种;通过适当的栽培措施协调灌浆速率与持续时间的矛盾,增加缓增期灌浆速率而提高粒重  相似文献   

17.
小麦籽粒干重和氮素积累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不同品种和组合在籽粒灌浆过程中的干物质及N素积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籽粒发育过程中,干物质积累呈现“慢-快-慢“的变化趋势,而籽粒N素百分含量则呈现“高-低-高“的变化趋势。源(最大粒草干重),流(灌浆速率),库(最大籽粒体积)均制约着粒重大小,而灌浆持续期的长短对粒重影响不大;对粒重有显著影响的是整个灌浆期中的一段高峰期天数(干物重日积量从大于1mg.粒^-1.d^-1起到小于1...  相似文献   

18.
小麦灌浆期的生长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本试验以三个小麦品种(系)为材料,对灌浆期叶面积,干物质积累和籽粒灌浆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开花后绿叶面积随时间呈线性下降,稳重呈指数增加,品种间有差异,籽粒增重可用Logistic方程来描述,灌浆过程可明确划分成前,中,后三个时期,前期和后期各积累总粒重的21%,中期积累约占58%,去除叶片和去除部分小穗,可以改变籽粒的灌浆速率而影响粒重,研究表明,扬麦5号和3308的灌浆能力较强,而7422的灌浆能力较弱。  相似文献   

19.
大豆品种(系)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选用北京地区20个大豆栽培品种(系),对其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进行相关分析。研究表明,1)农艺性状变异系数大小依次为主茎分枝数、单株粒数、单株粒重、结荚高度、株高、百粒重、生育期。2)大豆籽粒的蛋白质含量与生育期和结荚高度呈显著正相关,大豆籽粒的脂肪含量与百粒重呈极显著负相关,与结荚高度呈显著负相关,4)经新复极差分析分别选出高蛋白、高脂肪的大豆专用品种(系)。  相似文献   

20.
超高产玉米籽粒的灌浆特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2个超高产玉米品种和2个普通玉米品种为试材,采用Richard生长分析法和细胞计数法,研究籽粒灌浆过程中籽粒增重与胚乳细胞增殖的关系以及灌浆持续期和灌浆速率与粒重的关系。结果表明:籽粒平均灌浆速率和最大灌浆速率是影响同一品种粒重的2个主要因素;其次,灌浆持续期长短是影响不同品种粒重的1个主要因素,而且胚乳细胞数与灌浆速率和灌浆持续期均呈极显著相关(r12=0.9717,r13=0.9897)。4个品种的胚乳细胞数目由高到低的总趋势为超高产先玉335〉郑单958〉普通品种长城799〉通吉100,这表明胚乳细胞数的不同是引起粒重不同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