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鱼是靠鳃呼吸水中的溶氧来维持生命,当水中溶氧低于1mg/L时,鱼类就会因水中缺氧而浮出水面,本文从鱼类浮头判断水中含氧量,从而采取措施保证鱼类的正常生长,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
刘淑新 《新农业》2006,(7):37-37
水体是鱼类生存的“空气”。近年来因水体遭受污染(如溶氧超标、金属超标、水体缺氧等)而使鱼类发生“毒水症”,造成大批死亡。防治鱼类水体“毒水症”可采用如下方法诊断和救护。  相似文献   

3.
池塘养鱼实行混养密放后,投饵施肥多,密集的鱼群和大量的浮游生物、底栖生物、好气 性细菌等呼吸以及它们排泄的粪便和其它有机物在分解过程中都需要消耗大量的氧。随着气温 升高和鱼类的生长,这样的池塘往往容易出现水中氧气不足。当缺氧严重,鱼类浮向水面呼吸 时,如不及时采取急救措施,就会造成鱼类因窒息而大量死亡,甚至全塘覆没,这种现象俗 称 “泛池”。有的塘鱼浮头现象虽经常发生,日出后却能恢复正常,无发生死鱼,但切不可疏 忽,仍须采取措施,改善水质。虽不发生泛池,但长期溶氧不足的池塘也难以达到高产。 1 池塘缺氧的原因   池塘缺氧除与放养密度过高有关外,还有以下一些因素:①阴天使水中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减少而降低了水中的溶氧;高气温、低气压的天气易出现缺氧,因为水中溶氧量与气压成正比, 气压低,造成水中溶解氧降低。②闷热天气,遇到下了雷阵雨,使池塘表层水温急剧下降,从而引起上下层水对流,使上层溶氧较高的水下沉,很快被下层水中有机物质和还原物质所 氧化消耗,而上层水溶氧量降低后又得不到补充,结果使整个池塘水的溶氧迅速降低,引起池水缺氧。③池底淤泥过多,投饵、施肥不当,尤其当一次施放过多的未经发酵的有机肥料 时,由于有机物的分解发酵而消耗大量氧并放出有毒气体,恶化水质,激发“泛池”发生。④放养比例不当,尤其是花、白鲢的比例不当时,容易引起“泛池”发生。因为白鲢主食浮游植物,花鲢主食浮游动物,若只放养白鲢,不放或很少放养花鲢,造成浮游植物被白鲢和 浮游动物大量摄食,池塘浮游植物含量锐减而浮游动物大量繁殖生长。结果因浮游植物少而光合作用产生的溶解氧就大大减少,还由于大量浮游动物呼吸而消耗氧,导致池塘鱼缺氧浮头直至“泛池”。  相似文献   

4.
<正>鱼类是靠鳃呼吸,吸取溶解在水中的氧供代谢活动,来维持生命的,每种鱼类对氧气的需要都有个最低限,低于这个限度鱼类就会缺氧。当每升水中的溶氧低于1毫克时鱼类就会开始浮头。浮头严重时,  相似文献   

5.
一、要有充足的溶氧 溶氧是鱼类的生存基础。精养鱼塘水体的溶氧要在5毫克/升以上,才能确保鱼类正常的摄食生长。池塘中氧的来源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空气中氧气的溶解。  相似文献   

6.
颗粒饲料养鱼四注意耀忠使用颗粒饲料养鱼时,应注意以下四点:豆.注意水质和溶氧情况。鲤科鱼类要求水中溶氧量在每升4毫克以上,若溶氧量降低到每升3毫克时,鱼援食就差;每升0.7—1毫克时,鱼类就会浮头死亡。利用颗粒饲料养鱼,密度较大,容易造成水质腐败和水...  相似文献   

7.
浅谈鱼类的耗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玉丹 《现代农业》2003,(10):33-33
殖鱼类在其正常的生长发育时都要求水中有足够的溶氧量以维持机体代谢的需要,同时,鱼类对水中溶氧量的要求和适应范围又有一定的差异.一般说来,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水中溶氧比较充分时,鱼类的摄食量大,饵料系数较低,生长速度快.相反,水中的溶氧低于鱼类的正常代谢需要时,鱼类则减少摄食量甚至停止摄食,生长速度也相应减慢或停止.  相似文献   

8.
1天气变化浮头 晴天傍晚雷阵雨、刮冷风或开增氧机,都会使池水上下层提前对流,溶氧高的表层水下沉,偿还氧债;底层水却夹杂各种有害气体甚至沉渣泛起,造成全池缺氧,引起浮头。另外,连续阴雨天气,光照不足,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微弱,水中溶氧得不到足够补充,而鱼类及其他水生生物的呼吸作用却照常进行,因而引起浮头。  相似文献   

9.
张艳 《吉林农业》2004,(10):23-23
一般来说。鱼塘经过一年的使用.都会沉积大量食物残渣、鱼类粪便以及垃圾等,而且塘泥中也含有大量的腐殖质,当进入高温天气后就会发酵而消耗大量的溶氧,从而导致水质恶化。另外,这些塘泥中还可能会含有大量的致病茵或寄生虫,将会影响第二年鱼类的健康生长,造成减产减收,甚至会导  相似文献   

10.
张明 《农家科技》2009,(10):38-38
<正>池塘溶氧——主要养殖鱼类最低溶氧量为3毫克/升,有机物耗氧量大致为30毫克/升,在生产上要把握住。鱼类生长旺季要保持鲢鱼、鳙鱼每3~5天轻浮头一次,以黎明前后浮头、日出后很快下沉为好。浮游生物量——鱼类生长期浮游植物为2000万~5000万个/升、浮游动物为4000~5000个/升。在  相似文献   

11.
在养鱼生产中,严重危害鱼类的植物性敌害有湖靛、青泥苔、水网藻和甲藻四类. 一、湖靛夏秋季节,微囊藻大量繁殖时,在水面会形成一层翠绿色水花,称为湖靛.微囊藻藻体中含蛋白质较多,但由于有胶质膜包裹,鱼类吃了不容易消化.更为严重的是,湖靛在碱性水中繁殖时,往往要消耗掉大量的溶氧,当水中溶氧不能满足它们的呼吸所需时,就会大量死亡.微囊藻死后蛋白质分解,产生大量羟胺和硫化氢,会使鱼中毒死亡,也会引起鱼儿缺氧泛塘.  相似文献   

12.
目前渔农称增氧机为“救鱼机”、“增产机”,这是因为它具有解救“浮头泛池”、提高水体溶氧及解吸毒气、改善水质的功能,从而达到提高产量增加效益的目的。但要做到高效节能,充分发挥其“救鱼增产”的作用,乃是农户棘手的问题,今特介绍一些科技示范户的经验:1.选择最佳开机时间。按下面三个时间开机,运转时间可减少到3~5小时,节约用电70%以上,而且能保证鱼类正常耗氧,不会发生“浮头”与“泛池”死亡。具体  相似文献   

13.
季东升 《农家致富》2006,(13):43-43
四、“氧债”大时要多开增氧机。即久晴未雨。池塘水温高,由于大量投饲而鱼类又大量排泄造成水质过肥,上下层氧差大,如长期不加注新水会造成水质过肥败坏而引起缺氧浮头、死鱼。  相似文献   

14.
<正> 鱼类是水生动物,水中的溶氧是其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且溶氧量的多寡与渔业产量关系极大。高产的肥水塘因放养密度大,投饵与施肥量大,饵料生物量亦大,水质很肥,水中耗氧因子多,因此易使池水缺氧引起鱼类浮头和泛塘,给渔业生产带来严重损失。所谓浮头,就是由于水中溶氧降低,即低于1毫克/升时,鱼便浮到水面吞食空气(吸氧)的现象。浮头严重时则造成鱼类窒息死亡,俗称“泛塘”  相似文献   

15.
池塘的淤泥是池塘养殖过程中残饵、鱼类排泄物、死亡的生物及流入泥沙沉积于池底形成的。一般来说,池底保持一定厚度的底质,不仅可提供养分,稳定水质,而且有益于底栖生物及鱼类的生长繁殖。但是,淤泥过厚会给养殖水体带来极大危害:其一是使池水变浅,减少鱼类活动空间;其二是淤泥中含有大量有机质,其分解过程中会消耗水中大量溶氧,使池底始终处于缺氧状态,除了易引起“泛塘”外,有机质的不完全分解还会产生大量有害物质,引起水质恶化,厌氧菌大量繁殖。对养殖池塘淤泥过厚应采取如下综合措施治理:  相似文献   

16.
1.增氧机高效节能救鱼法首先,要选择最佳开机时间。按下面3个时间段开机,运转时间可减到3~5小时,节约用电70%以上,而且能保证满足鱼类正常需氧量,不会发生“浮头”与“泛池”现象。(1)黎明前开机。开机1~2小时即可使池中水的溶氧量恢复到一定水平,以补充夜间鱼类对氧的消耗。(2)上午8∶30~10∶30开机。由于这一时段是全天光照最佳时期,开机1~2小时,除了能向水中补充氧气外,还可促进池水交换,并利用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增加池水溶氧量。(3)下午3~5时开机。由于这时气温较高,池水溶氧量随水温增高而减少,而鱼体内的新陈代谢旺盛,耗氧量增加。…  相似文献   

17.
谢刚  姜燕 《福建农业》2008,(8):26-27
夏秋季节,池外气温高,池中水温高,水中溶氧低,常引起鱼类泛池,甚至死亡,造成一定损失。为了有效地防止鱼池不安全因素的发生,应对鱼池水质进行及时改良,以确保鱼类高温季节安全速长。  相似文献   

18.
鱼塘溶氧自动控制系统可根据测量到的鱼塘溶氧值实现增氧泵自动开启,从而获得较为稳定的鱼塘养殖环境,保证鱼类正常生长。系统采用STC12C5A16S2单片机控制,应用TC35i通讯模块实现远程信息手机接收与遥控操作。控制器具有溶氧控制值可设定、能测量溶氧及温度数值、自动启停增氧泵、异常温度短信提醒等功能。  相似文献   

19.
<正> 鱼池内青苔是由蓝藻类在鱼池中大量繁殖形成的漂浮在水面上的绿色水花。它既消耗鱼池水中的溶氧,又对鱼类生长起阻碍作用。为清除鱼池中的这种青苔,通常的方法是:使用1%的硫酸铜溶液,向全池泼洒。但是如果对硫酸铜计量不准确,数量少了会起不到清除青苔的作用,数量多了又会引起鱼类中毒死亡。因此,用硫  相似文献   

20.
1.投饵充足。夏季气温高,雨水多,不论是越冬鱼类还是春节后放养鱼类.活动量增大,生长速度加快,摄食量明显增加,尤其是“三伏”季节(7~9月)。所需饲料量约占全年的2/3以上。该时期如果饲料不足.就会影响鱼类正常生长发育,丧失鱼长“三伏”的最佳生长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