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百姓》2002,(13)
究竟婚姻是福是祸,我这个还未触及婚姻的女人近日参加活动听来一个笑话,说现今的男人分六等:一等男人家外有家;二等男人家外有花;三等男人花中寻家;四等男人下班回家;五等男人妻不在家;六等男人无妻无家。把这六类规格拿到男人堆里去编排,果然是花分紫粉,种种色色,男人们很快便能找到自己合适的档次。看这六等男人的做派,也就能看到六种爱情的酸甜。一等男人是明目张胆地将爱情瓜分了,二等男人在偷偷地干着“爱情走私”的勾当,三等男人把爱情纯粹当作了大众饮料搁上货架出售;故而就有五等男人把爱情弄丢了,六等男人被爱情封杀的不幸。只有四等男人,像插稻子割麦子一样,眼看着爱情一望无际。爱情在这种男人看来,最有效的方式便是恒久地一垄一垄地劳作下去。  相似文献   

2.
男人这东西     
康欣 《百姓》2002,(8):39
有一哥们,和我一样,傻傻的。突然有一天,跟我大谈爱情哲理,弄得我更傻。男人是什么?可以是好多种东西。打个比方说,在传统社会里,男人就是粮食,比如大米,女人看男人,看中的是米好不好吃,米里有没有沙子等。到了工业社会,男人还是大米,可在女人眼里男人不再仅仅被看成大米了,而是期货。女人看中的不再是米的品质,而是米一两年之后能不能升值;不过,还好,她还知道她买的是大米,不是耗子药,她也识得出什么是好米什么是赖米。到了数字时代,又不一样了,男人是股票,一个名  相似文献   

3.
萧齐 《百姓》2005,(1):40-42
有科学研究表明,当男人和女人遇见自己倾心的对象时,身体内会分泌出一种爱情物质,而这种爱情物质存在时间大概是三十多个月,换而言之,男女相爱也就能持续三年左右.因此,婚姻就向人们的爱情发起了挑战,人一生中爱情的时间很有限,而婚姻却相伴每个人近半个世纪,结婚的时候谁不想白头偕老,可是当爱情真正成为婚姻时,我们靠什么患难与共相濡以沫,共同走过人生的漫漫长路呢?  相似文献   

4.
《傲慢与偏见》中女主人公伊丽莎白和《简·爱》中女主人公简都是追求和男性地位平等的女性,她们对爱情和婚姻都要求精神对等。然而,伊丽莎白和简有许多不同之处,她们家境不一样,性格有差别,对待婚姻也不是完全一致的态度。  相似文献   

5.
为了爱情什么都做的女人,往往会被心爱的男人贬得很惨但,凡事都有例外。有人说,人生是由意料之外的事情组合而成的,我十分同意。我们现在的样子,跟小时候"我的志愿"里想要变成的样子大  相似文献   

6.
两个女人摆在你面前:一个骨感苗条,身材瘦削;另一个丰满圆润,凹凸有致,你会选择哪个共度良宵?面对这个问题,78.86%的男人都选择了后者。这是美国纽约大学  相似文献   

7.
张雪梅 《农家致富》2014,(16):64-64
在网络上,把城市女孩统称为“孔雀女”。她们是在父母宠爱之下长大的娇娇女,很少经历过大风大浪;她们内心单纯,崇尚并向往纯真的爱情,看重男人的能力,并注重男人的家庭责任感。“凤凰男”作为一种标签是指出身农村,发愤读书十余年,终于成为“山窝里飞出的金凤凰”,从而为一个家族的蜕变带来希望的男性。可以说,孔雀女和凤凰男是完全不一样的两种人,婚姻心理咨询专家认为,两者如果想要共度一生,那么就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首先,很多凤凰男对传统大家庭的氛围怀有深厚的感情,与孔雀女所习惯的城市小家庭生活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8.
婚姻、爱情一直是新时期女性文学极力彰显的主题。从执着追求爱情到毅然放弃神圣情感,从为了维持生活现状懒得离婚到为了寻觅人间真爱摒弃婚姻,女作家们以细腻的笔触描摹了处于情爱漩涡中的男女主人公们的婚恋心态及由此表现出的行为方式、价值观念,从而构成了新时期文学创作中一个独特的景观。  相似文献   

9.
一个男孩问他的妈妈:“你为什么要哭呢?”妈妈说:“因为我是女人啊!”男孩说:“我不懂。”妈妈抱起他说:“你永远不会懂的。”随着时间的流逝小,男孩长成了一个男人,但仍旧不懂女人为什么哭泣。最后,他求教于一位公认的智者。智者回答说:“女人,确实是很特别的。她们的肩膀能挑  相似文献   

10.
施施 《农家参谋》2014,(11):55-55
一群男人在喝酒,有人突发奇想,各自给老婆发短信“我爱你”,看各年龄段女人的反应。二十来岁的女人:我也爱你;三十来岁的女人:酒喝多了吧;四十来岁的女人:你没病吧;五十来岁的女人:发错人了吧;六十来岁的女人:退休了闲得慌是不;七十来岁的女人不回复,直接打电话给孩子:你爸可能没几天了。  相似文献   

11.
婚后的女人很少还能保持与少女时代结交的女友们的友谊,她的心往往都给了丈夫和孩子。而男人们不一样,在他们心目中,朋友比太太还重要。男人一见了朋友,便忘记了太太;而女人见了丈夫,就忘记了朋友。  相似文献   

12.
汪金友 《农家科技》2011,(10):110-110
我们常看到男人时时处处在捍卫面子.有谁看到男人打破面子后会怎样?丢掉面子的男人一是变得疯狂,二是变得超然物外。无论走到哪个极端其实对女人都很不幸。聪明的女人肯花心思维护自己男人的面子,把两个人的小氛围经营得越发和谐。  相似文献   

13.
《百姓》2002,(12):56
在婚姻"围城"外的女孩往往对"围城"内的生活充满憧憬和信心,这就像一幅朦胧画,越不清晰,就越有艺术魅力,因此对"婚姻是爱情的坟墓"之说不相信.这也难怪,因为只有实践才能得出"男人在围城内外不一样"的真知.  相似文献   

14.
《百姓》2002,(13)
在婚姻“围城”外的女孩往往对“围城”内的生活充满憧憬和信心,这就像一幅朦胧画,越不清晰,就越有艺术魅力,因此对“婚姻是爱情的坟墓”之说不相信。这也难怪,因为只有实践才能得出“男人在围城内外不一样”的真知。男人在做恋人时,说女友是他的全部世界,他能一千次地在女友必经之路上徘徊,一百次地牺牲自己满足女友,轻而易举地让你觉得不嫁他实在可惜;做丈夫后,他能一千次地说“老婆是人家的好”,一百次地说学了地理知识才知你不是我的全部世界。  相似文献   

15.
在这个城市,外来打工妹在寻求生计、谋求事业的同时,其情感生活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她们中的许多人渴望拥有一份都市爱情,也忍受着一些世俗偏见。她们有着幸福的喜悦,也有着苦涩的回忆。  相似文献   

16.
聊斋女性富有现代意识,充满人情美和人性美,行事有胆有识,机智勇敢,才学、能力亦不在男子以下,敢于追求自由爱情。她们不再是男人的附庸,而是生活的主人。  相似文献   

17.
张宗子 《农业考古》2004,(3):264-266
我虽然未能在河南农业大学读过书,然而却和河南农大有着特殊的感情;我虽然未能得到吴绍骙老先生的亲自授业,然而却在他的栽培、扶植之下,由一个只上了六年半学的乡下农民转为国家干部,以至荣获了高级职称。在我似梦非梦的人生际遇中,我像小草得到了春天的煦  相似文献   

18.
蓝一 《农家科技》2014,(7):76-77
婚姻专家曾经这样告诉女人:不要奢望能改变你的男人,但女人还是情不自禁地想要改变他们。遗憾的是,很多女人的“改变老公”计划纷纷以失败告终。  相似文献   

19.
莎菲和倪可作为知识女性,她们都曾自觉不自觉地或者说有意无意地追求“贵族文化”生活,向往一种贵族境界、诗意人生。但她们的爱情观念及其实践活动却有很大不同:莎菲冷静却又软弱,坚守爱情价值的张扬;而倪可虽有成就女性的表象,却在实际生活中消解了女性,甚至消解了人性。  相似文献   

20.
《喜福会》是美籍华人作家谭恩美的代表作。作品中,移民美国的华裔母亲们背负着落叶离根的痛苦,在挣扎于中西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时,她们仍竭力想把中国文化的根以及自己的人生感悟传递给女儿们。最初,生长在开放美国文化之下的女儿们并不理解母亲们的良苦用心。直到她们经历了人生的变故与婚姻的失败后,她们才真正明白了中国文化对她们根深蒂固的影响以及母亲一辈的婚姻智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