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卓根 《农家致富》2007,(4):19-19
邮购作为一种远距离购买果树、药材等作物种苗的新方式,开始为广大农民朋友所接受.特别是对一些需求量不大而路途又比较遥远的种苗,大部分农民朋友会选择邮购方式。与其他购买方式一样,邮购也要谨防被“忽悠”。  相似文献   

2.
一、我省乡村债务形成的历史原因 1.达标活动形成的债务。前几年,一些部门下达各项“升级”、“达标”任务,所给经费十分有限,有的甚至不给经费,大部分要靠乡村两级自筹。而筹资渠道主要是向银行、个人借贷或收取,特别是农村“普九”达标形成的债务在乡村债务中所占比例最大。  相似文献   

3.
为了支持农业的发展.各级政府在农村开展了很多的“工程”.有的“工程”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从农民生产经营的实际情况来看,当前农村急需要搞好“智力工程”,大部分农民在生产经营中,由于文化科技素质差,生产经营层次低,尽管在农村搞了不少“工程”。但农民缺乏文化科技知识,缺乏智力对生产经营的支持,  相似文献   

4.
“领略乡村文化,体验农村生活,进行休闲度假”是乡村旅游的永恒主题。近几年乡村旅游在“新农村、新旅游、新体验、新风尚”的思路引领下蓬勃发展,以旅游促“三农”工作全面推进,成为旅游业发展特别是县级旅游业发展的鲜明特点。各种主题鲜明,形式多样,游客参与,惠及农民的乡村旅游活动,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添上了重彩浓墨的一笔。  相似文献   

5.
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重大举措。然而在城镇化发展背景下,大量农民尤其是青壮年农民快速流出村庄,人才的流失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给乡村振兴工作增加了困难。令人欣喜的是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一种逆向的流动也在发生,这就是部分农民回乡创业、就业,形成“中坚农民”。“中坚农民”在乡村振兴中塑造了新型乡村社会秩序,表现为扩大农民流动空间、充当村庄治理精英和引领农业发展三个层面。本文立足承德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现状,深入研究“中坚农民”在农村发展建设中的作用,挖掘“中坚农民”的潜力,探索出一条适合承德地区农村发展的新路径,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6.
实施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战略,关键在于推动乡村人才振兴。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推进乡村振兴,必须把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放在首位,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近年来,玉溪市为实现率先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职业农民培育力度不断加大,但现有农村人才队伍的数量和质量在就业创业方面,还是难以满足乡村振兴的要求。破解乡村振兴时效差、进展慢,关键在于加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力度,夯实乡村振兴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江西农村发生了巨大变化,广大农民解决了温饱,大部分进入了小康。但是,近几年来农民增收速度趋缓,尤其是农民的现金收入增长不快。因此,寻求增加农民收入的途径,关键是要找到有效增加现金收入的途径。增加了现金,就可以购买所需的消费资料,改善消费结构,提高消费水平,就可以增加投入购买生产资料和工业品,从而扩大再生产,进入新一轮生产经营周期。为探索我省农民收入增长的途径,笔者通过最近到一些县、市的调查和思考后认为,要解决农民增收问题,必须围绕着一个“钱”字,走好市场化、产业化两条路子,重点应从…  相似文献   

8.
要推动乡村人才振兴,就要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强化乡村人才振兴支撑。随着我国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深入开展,特别是“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的提出和实施,农民综合素质不断提升,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文章阐述了高素质农民培育的现实意义,分析了高素质农民培育的现实困境,并从完善农民培训项目组织体系、加强乡村数字基础建设、提高高素质农民的社会认可度、积极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方面提出了高素质农民培育的优化路径,以推动高素质农民成为乡村全面振兴的主力军。  相似文献   

9.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都是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焦点,处理好“三农”问题是缩小城乡贫富差距、提 高农村经济实力、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经途径。我国政府针对这一问题了制定了大量的惠农惠民政策助力乡村发展,解 决一系列“急、难”问题的同时也提高了农村地区人民的生活水平。但当前我国的农村经济组织建设特别是财务会计 管理还存在缺失,农村财务会计管理水平不足以应对复杂多变的各类困难风险和挑战,管理模式亟待创新。鉴于此本 文在对农村财务会计管理模式进行简要概述的基础上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旨 在为三农领域研究人员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要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围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构建乡村产业体系。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发展壮大乡村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并进一步提出,因地制宜发展多样性特色农业,倡导“一村一品”“一县一业”和健全特色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强化农产品地理标志和商标保护,  相似文献   

11.
宋继文 《中国农资》2006,(10):36-36
笔者最近在陕西省渭北山区农村进行了调查,当地大部分农村经济条件差、信息闭塞,农民文化水平不高,在购肥用肥上:一是大多数农民首先考虑的是化肥价格,其次才是质量,喜欢便宜实用的产品;二是有从众心里,缺乏自主判断性和选择性,不知道应该购买什么品牌的化肥,往往是跟着别人买,  相似文献   

12.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实现农村振兴、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效手段。针对“谁来建设乡村、发展乡村”的问题,关键就在于能否唤醒农民的“主人翁意识”。只有充分利用农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全方面主体性,通过尊重其民主权利、建构其市场主体意识等手段,才能有针对性地培育出“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从而提升农业、农村内在的吸引力,解决乡村人才问题。  相似文献   

13.
从社区视角看林业产权 近年来,以“三农”为主题的乡村旅游开发日益受到社会和学界的关注和重视。但由于旅游产品开发的特殊性.对乡村旅游的“功利性”诉求直接影响这一旅游产品的可持续发展。深入分析乡村旅游发展中的机制因素,提升农民在乡村旅游开发中的参与程度,建立高效的参与机制,使其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事关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和当前农村工作的成效。  相似文献   

14.
发展乡村旅游 促进三农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乡村旅游有利于解决农民问题、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改善农村面貌、保护农村原生态文化,从而促进了“三农”建设。但是也存在着一些负面的影响,因此,必须坚持政府推动与尊重农民意愿相结合,正确处理乡村旅游与“三农”建设的关系,注意保护乡村生态环境和传统文化,以促进乡村旅游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江西农村发生了巨大变化,广大农民解决了温饱,大部分进入了小康但是,近几年来农民增收速度趋缓,尤其是农民的现金收入增长不快。因此,寻求增加农民收入的途径,关键是要找到有效增加现金收入的途径。增加了现金,就可以购买所需的消费资料,改善消费结构,提高消费水平,就可以增加投入购买生产资料和工业品,从而扩大再生产,进入新一轮生产经营周期。为探索我省农民收入增长的途径,笔者通过最近到一些县、市的调查和思考后认为,要解决农民增收问题,必须围绕着一个“钱”字,走好市场化、产业化两条路子,重点应从六方面十八字(优品质、扩规模、抓加工、强龙头、活流通、农转非)着手。  相似文献   

16.
实现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是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关键所在,数字乡村建设对解决城乡收入差距、推动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2011-2021年中国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和偏微分分解方法,深入分析了数字乡村建设对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空间溢出效应的规模、范围和作用路径。结果表明:2011-2021年我国数字乡村建设水平和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水平总体上不断提升,但存在明显“东高中西低”的空间差异特征。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具有显著的空间集聚特征,主要表现为“高-高”和“低-低”两种集聚模式。数字乡村建设对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存在显著正向影响,且这一影响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此外,数字乡村建设对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影响存在区域异质性,东部地区的空间溢出效应强于中西部地区,且这种溢出效应存在衰减特征,其中,400 km和900 km分别为空间溢出效应密集区和溢出效应边界的半径距离。因此,在利用数字致富的过程中需要明晰农村经济发展阶段,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问题,因地制宜制定相应政策,破除地区间数字信息溢出壁垒。  相似文献   

17.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对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撑和精神动力,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并定位落脚点和归宿。当前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中存在农民文化水平偏低、农村文化建设缺失、农民对土地的热爱减弱、农民对农村失去眷恋、农村教育内容片面等问题。应丰富农民精神追求,培养具有“三爱”精神的新农民;提升农民道德水准,建设具有“三风”气象的新农村;提高农民文化素养,培养具有“三民”标准的新村民。  相似文献   

18.
冯裕国 《河南农业》2023,(12):46-47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但是农村发展的机遇,还是挑战。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序开展是稳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巩固全面小康成果的重要保障。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审视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从教育主体与客体、教育内容、教育载体、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对策,探索农民“能接受”“愿接受”“想接受”的思想政治教育新方法,为优化农村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9.
最近,笔者在一些乡村走访时了解到,一些干部下村时“领带西装、皮鞋锃亮、头发油光、腰挂手机、一口官腔”。农民朋友实话实说:和这样的干部在一起无形中有种距离感。我们还是喜欢“一顶笠帽、一身便装、一双解放鞋”那种有点“土气”的干部。当前,农业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这就要求我们的干部深入到农村中去,摸实情、问疾苦、办实事,与农民推心置腹、打成一片。如果干部满身“官气”、“霸气”,坐石板凳怕弄脏衣裤,爬山下田怕累,又怎么能让农民说出知心话?又怎么能了解到实情?干部下村,在田间地头或农家院落,应像亲朋好友…  相似文献   

20.
乡村振兴是国家长期发展战略,囊括了农业农村农民“三农”的所有问题,也是关乎到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 题。乡村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落脚点,具有战略意义和普惠性特征,这就决定乡村产业必须以农业、农村、农民为主 体,体现了不同于其它产业发展的特征。通过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打破传统发展理念,利用数字化技术和市场化 运营,整合城乡资源,实现乡村各领域的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农业有保障、农民奔小康、农村新模式的乡村振兴战略 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