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本文通过试验证明了栽培玉米增施化学肥料既可以提高粮食单产,又可随着粮食产量的增加而增多玉米根茬的数量。玉米根茬留在土壤里既有利于保持耕地土壤的生态平衡,又可改善土壤的肥沃状况,历来认为玉米只是“耗地”作物的传统观念值得商榷。试验还证明玉米根茬数量远比大豆根茬为多,这也说明玉米在农田生态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5.
玉米根茬还田与玉米根系的空间分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玉米根茬还田后,玉米植株20cm以外范围的地上及0~40cm深的土体内玉米根系数量增加显著,0~20cm的40cm以下各土体根系数量有所降低。增施磷酸二铵和硫酸钾,40cm以下各土体根系数量增加。增施氮肥,10~20cm的地上及0~40cm深的各土体内根系数量增加。  相似文献   

6.
玉米根茬还田对下茬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2年的大田试验,研究了玉米根茬还田在不同气候条件下,对下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根茬还田效果大小和和好坏的主要限制因素是化肥的配合施用情况及玉米生育期间的降水情况。在降水较好的1996年,玉米根茬还田使下茬玉米茎秆加粗,吐丝期提前3-5d,果穗长、果穗粒重提高,百粒重稍有提高。配合施用化肥,尤其是氮肥,对改善玉米果穗性状及产量有利。在玉米生育期亚重干旱的1997年,玉米根茬还田  相似文献   

7.
作物根茬对土壤腐殖质结合形态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通过黑钙土的培养试验,研究了不的根茬施入土壤后对土壤腐殖质的影响。在整个培养过程中,根茬处理的土壤腐殖含量的高于对照,提高幅度玉米根茬为0.056-0.115%,大豆根茬为0.052-0.095%,且松结态腐殖质的净增加量远大于穗结态腐质的净增加量,而玉米根茬又好于大豆根茬。玉米根茬具有更优于大豆根茬的培肥作用。  相似文献   

8.
根茬还田技术,是利用机械将玉米根茬粉碎成丝条直接抛撒在地表上,随即进行耕翻,混入土壤中作底肥的一项农机作业项目。玉米根茬还田是改变施肥结构,减少化肥施用量,增加土壤有机质,培肥地力,提高产量的有效方法,也是增加农业后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麦收时小麦不同的留茬高度对下季玉米产量以及土壤养分状况有较大影响。试验设拔麦区 ;低留茬 5cm灭茬区 ;高留茬 2 0cm不灭茬区 ;高留茬 2 0cm灭茬区 ;低留茬灭茬并亩压麦糠 2 0 0kg区 5个处理。结果低留茬灭茬压糠区均较其它处理增产 ,且土壤含水量最高 ,杂草数最少 ,有益生物蚯蚓多 ;其次是高留茬灭茬区 ;再次是低留茬灭茬区。它们分别较拔麦区增产 1 2 85.5kg/hm2 、762kg/hm2 、537kg/hm2 。而高留茬不灭茬区产量低落 ,较拔麦区减产 4 1 1kg/hm2 。  相似文献   

10.
11.
12.
玉米不同收获期的子粒品质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通过3个玉米杂交种、2个播期、4次收获的研究表明:在玉米生理成熟即玉米子粒千粒重最大时,粗脂肪含量最高,质量最佳、尽管粗蛋白相对含量有所降低,但由于子粒产量的增加,使单位面积收获的蛋白产量仍有提高。因此,适时收获不仅可以提高玉米的产量,而且可以改善玉米的品质。  相似文献   

13.
不同耕种方式对稻茬小麦根,叶,生长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研究了旋耕条播、犁耧播种及撒播套种3种耕种方式对稻茬小麦根,叶生长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40cm耕层内,旋耕条播比免耕小麦的根系体积大,分布深,活力强,而且小麦个体生长稳健,单株绍叶数高峰值在拔节期,单株叶面积最大值在抽穗期,均较免耕播种小麦晚一个生育时期旗叶功能期延长5d,光合强度提高5.06mg.dm^2.h^-1。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黑钙土的培养试验 ,研究了玉米秸秆及其根茬施入土壤后不同分解时间对土壤有效微量元素的影响。在整个培养过程中 ,玉米秸秆及其根茬处理的土壤有效微量元素含量均高于对照。施用玉米秸秆土壤有效锌、锰、铁、铜提高幅度分别为 0 70~ 2 0 5、4 77~ 5 94、3 2 4~5 2 8和 0 19~ 0 63mg/kg ;施用玉米根茬土壤有效锌、锰、铁、铜分别为 0 2 1~ 0 64、2 30~ 3 72、3 96~ 6 63和 0 2 1~ 0 68mg/kg。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黑钙土的培养试验,研究了玉米秸秆及其根茬施入土壤后不同分解时间对土壤有效微量元素的影响。在整个培养过程中,玉米秸秆及其根茬处理的土壤有效微量元素含量均高于对照。施用玉米秸秆土壤有效锌、猛、铁、铜提高幅度分别为0.70~2.05、4.77~5.94、3.24~5.28和0.19~0.63mg/kg;施用玉米根茬土壤有效锌、猛、铁、铜分别为0.21~0.64、2.30~3.72、3.96~6.63和0.21~0.68mg/kg。  相似文献   

16.
以机插稻为例,通过试验,研究不同水稻收获时间对稻谷和后茬小麦产量的影响,提出适合当地的最佳稻麦茬口对接时间,以期获得全年稻麦总产量最高。结果表明,新沂市稻麦茬口最佳对接时间10月下旬(1O月20~30日)。  相似文献   

17.
玉米不同收获期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收获期对郑单958玉米生长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收获过晚玉米易遭病虫害、霉变,产量降低;以9月15日收获最佳,产量达7 500.0kg/hm2。  相似文献   

18.
蔡苗  周建斌  韩霁昌 《西北农业学报》2017,26(10):1559-1568
通过田间埋藏分解试验,比较3种施氮量(0、120和240kg·hm~(-2))处理的玉米根茬分别与土娄土和黑垆土混合后,在土壤中分解1a期间根茬碳分解差异,并利用碳稳定同位素δ~(13) C方法,研究根茬碳分解对土壤有机碳的贡献。结果显示:杨凌地区水热条件较好,试验期间降水量总和较长武高215mm;杨凌试验地15cm和45cm土层平均温度分别较长武高3.2℃和4.2℃。分解1a后,黑垆土中根茬残留碳量较土娄土中高20.9%~43.6%。根茬来源的土壤有机碳比例在土娄土、黑垆土中分别为22.4%~44.7%和27.4%~38.3%。在黑垆土中,玉米根茬分解1a后,根茬来源的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显著高于在土娄土中,而在3种不同施氮量处理的玉米根茬之间,根茬来源的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差异不显著。研究表明,水热条件相对较好的土壤环境能够促进玉米根茬残体的分解矿化,而土壤深度、质地、施肥状况等会影响有机残体还田腐解与土壤有机碳的更新。  相似文献   

19.
玉米最适收获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连续三年进行了玉米最适收获期试验和籽粒灌浆规律的测定,结果表明:在玉米授粉后48—50天,即籽粒乳线消失时收获产量最高,比按苞叶发黄时收获,晚收7—10天,可增产8—10%,增产效果显著。同时也证明晚收并不耽误腾茬种麦。  相似文献   

20.
随着气候逐渐变暖、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小麦播期应适当推迟,同时玉米收获期推迟也能增加产量,提高品质。为进一步摸清玉米晚收对产量的影响。为玉米、小麦两晚技术推广提供依据,进行了玉米收获期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