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2 毫秒
1.
为评估纳米银在土壤环境中的风险,采用土壤培养方式,比较了不同浓度10 nm的纳米银(10、25、50 mg·kg~(-1))和50 nm的纳米银(25、50、100 mg·kg~(-1))暴露对土壤固氮微生物数量、群落组成以及固氮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银暴露下土壤固氮微生物的种类减少,且慢生根瘤菌属(Bradyrhizobium)、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流行杆菌属(Vulgatibacter)和厌氧黏细菌属(Anaeromyxobacter)的相对丰度降低,而固氮弧菌属(Azoarcus)的丰度上升,群落组成发生明显变化;10 nm的纳米银暴露7 d对固氮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最大,50 nm的纳米银暴露90 d固氮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最小;10 nm和50 nm的不同剂量纳米银暴露28 d,土壤自生固氮菌数量下降18.96%~47.28%和17.42%~27.78%;土壤固氮活性随着纳米银暴露时间的延长而降低,10 nm和50nm的不同剂量纳米银暴露90 d后,土壤固氮酶活性下降了14.55%~27.47%和17.87%~21.79%。研究表明,纳米银对土壤固氮微生物及固氮作用具有负面影响,且影响程度与其尺寸、剂量以及暴露时间有关。  相似文献   

2.
在几种木本植物杨树,杉木,油茶根际存在着联合固氮体系,从它们根际分离到26株具有较高固氮酶活性的菌株,筛选了4株具有高固氮活性的菌株Aa33,Ba41,y12,Y22进行固氮特性研究,并选择菌株y12,Y22进行形态,培养特征及生理生化研究,初步鉴定为黄杆菌属Flavobacterium和产碱菌属Alcaligenes,这对今后开展木本植物固氮领域的研究及其利用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自北京郊区的玉米根系分离出玉62菌株,用乙炔还原法测定其固氮酶活性比来自巴西的 Sp81高60%。自高梁根系分离出高63菌株。其形态、生理等特征都与玉62相似,两菌株均属巴西固氮螺菌(Azospirillum brasilense)以玉62为出发菌株,经亚硝基胍处理后,曾得到一些能在含有0.2%NH_4Ac 和KCN(或 NaN_3)的培养基上生长并有较高固氮酶活性的抗氮菌株。如127—6菌株在0.2%NH_4Ac 培养基上的固氮酶活性比玉62高3.5倍。但这种特性不易保持,经过一段时间,其酶活性下降。曾作几个菌株接种夏玉米的小区田间试验。虽然某些菌株对产量有一定的效果,但统计学上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生物固氮是生物科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对共生固氮微生物,如根瘤菌(Rhizo-bium),自生固氮微生物,如固氮菌(Azotobacter)的研究已有上百年的历史了。联合固氮(Associative Nitrogen Fixation)是近几年来才明确提出的一个概念,可以说是生物固氮中的一个新领域。联合固氮微生物不同于共生固氮微生物,它不与寄主植物形成特殊的组织。但也不同于自生固氮微生物,它紧密地附在根表,甚至有人报导它可存在于根组织内。目前发现的联合固氮类型都是细菌—植物联合固氮。固氮螺菌(Azospirillum)是其中一种主要的固氮细菌,由于它与禾木科作物联合固氮而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5.
联合固氮工程菌E7是定植在植物根际的固氮细菌,其主要作用是能产生一些生理活性物质刺激植物发根和生长,增强植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能力,同时固定空气中的氮气为有机氮,菌体死亡后其体内的有机氮可被植物吸收利用,增加植物的氮素营养.由于施用固氮菌后可节省部分氮肥,从而减轻了由于氮肥的过多施用而造成的环境污染.联合固氮工程菌E7在玉米、水稻等作物多年试验示范中效果显著,为研究联合固氮工程菌E7在蔬菜上的应用效果,2001年进行了本试验.  相似文献   

6.
乙炔还原法是国际上普遍公认的测定生物固氮活性的方法,该法具有简便、快速、灵敏度高等优点.乙炔还原反应的温育时间不同,直接影响乙炔还原法测定固氮酶活性结果的可比性.为确保大批量的联合固氮酶活性测定条件的一致性,有必要选择一种固氮酶活性阻断剂,使联合固氮体系中的乙炔还原反应维持在特定时间后予以阻断.本文比较了3种灭菌剂对2株联合固氮菌的抑菌效果及其对水稻根际联合固氮酶活性阻断效果,结果表明,3.5%甲醛水溶液是一种理想的联合固氮酶活性阻断剂.  相似文献   

7.
为初步筛选出适合贵州气候特点的具有较高生物量和固氮力的蓝藻品系,以中国淡水藻种库(OCCFA)引进的鱼腥藻112、118、1017、1105、1042、HBl3和中华植生藻800,采用室内继代培养后制成的混合藻种A、B,经改进后的水生111无氮培养基,通过室内开放式通气培养和静置培养,测定不同水深条件下的生长率、固氮力。结果表明,固氮蓝藻的生长能改变环境pH值,使之适应藻种的生长;水深条件>10cm 有利于提高鲜藻产量;固氮蓝藻A组固氮力为7215kg·hm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菊花、月季和香石竹联合固氮细菌的分离筛选方法,发现菊花、月季、香石竹根际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联合固氮细菌,为开创非豆科花卉联合固氮领域作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揭示马铃薯根际土壤固氮解磷菌类群,分析其固氮酶活性和溶磷能力,为利用新造地作物根际促生菌提供依据。【方法】以采自延安市安塞区新造地的马铃薯根际土壤为供试样品,采用Ashby培养基和无机磷培养基分离纯化马铃薯根际固氮解磷菌,以16S rDNA基因分析马铃薯根际微生物类群组成,以乙炔还原方法测定其固氮酶活性,以溶菌圈法和钼蓝比色法测定其溶磷能力。【结果】从延安新造地马铃薯根际土壤中分离并筛选到9株固氮解磷菌,经鉴定分别属于假单胞杆菌属(Pseudomonas)、克雷伯氏菌属(Klebsiella)、红球菌属(Rhodococcus)、节杆菌属(Paenarthrobacter)、芽孢杆菌属(Bacillus)、贪噬菌属(Variovorax)、肠杆菌属(Kosakonia)和副球菌属(Paracoccus)等8个属;9株固氮解磷菌均具有固氮和溶磷特性,其固氮酶活性在11.88~95.08 nmol/h,其中菌株N34的固氮酶活性最高,且与其他菌株的固氮酶活性差异显著;9株固氮解磷菌株溶磷能力存在一定的差异,溶磷能力为22.05~54.9 mg/L,其中菌株N46的溶磷能力最好,7 d累积溶磷能力达到54.9 mg/L。【结论】分离纯化得到的9株固氮解磷菌均具有一定的固氮解磷能力,可用于开发马铃薯功能菌肥。  相似文献   

10.
应用个体生态学和种群生态学等生物多样性研究的原理与方法,对贵州省梵净山区域内的固氮维管束植物进行点与面相结合的系统调查,并对其生态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梵净山固氮植物种类丰富多样,有固氮维管束植物10科44属104种(包括种下分类群),其中蕨类植物门1科1属4种,裸子植物门2科2属3种,被子植物门7科41属97种。其中木本植物73种,草本植物31种(包括水生植物4种)。梵净山低山林带、中山林带和高山林带等不同海拔高度分布着不同的固氮植物。  相似文献   

11.
一、固氮的细菌种 集约农业的发展导致人们十分重视生物固氮的研究,以便节约能源。含有固氮酶的细菌能固定大气氮,使气态氮(N_2)还原成铵态氮(NH_4~+)。一些细菌不需任何帮助自身就能固氮,另一些则需共生寄主的作用才能固氮,这些共生寄主通常是真核物种。 在固氮方面,除了豆科植物和细菌的共生关系外,也有证据表明固氮细菌和非豆科  相似文献   

12.
玉米内生联合固氮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试验对玉米内生固氮菌进行分离、鉴定,并研究内生细菌与玉米的联合固氮活性。结果表明,从玉米中分离出5株具有联合固氮活性的菌株,分别为1株弯曲假单胞菌NFR19(Pseudomonas geniculata),2株产酸克雷伯氏菌NFL28与NFSt18(Klebsiella oxytoca),1株节杆菌NFR7(Arthrobacter sp.),1株纤维化纤维菌NFR10(Cellulosimicrobium cellulans)。研究首次分离出具有固氮活性的纤维化纤维菌,并证实节杆菌具有固氮活性。从环境中筛选新的玉米内生固氮菌资源,促进玉米生长,为玉米内生联合固氮细菌的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对禾谷类作物自身固氮、共生固氮和联合固氮作用等方面的研究工作进行了评述,并提出应该注意的问题及可能解决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在水稻栽培期间应用乙炔还原法,原位测定光照和黑暗培养条件下的北京水稻田表层土壤(5cm)的固氮活性(ARA 表示)表明:在7月初(分蘖期)和8月底9月初(抽穗期)有前、后期两次高峰,前期峰是固氮蓝藻和固氮菌共同固氮,而后期峰主要是蓝藻固氮;稻田与休闲水田的表层土壤,在全生育期内固氮能力的大小随不同施氮肥水平而异;接种固氮蓝藻能使稻田与休闲水田表层土壤的固氮活性提高,但其特点不同。茎基的固氮活性变化受施肥、接种蓝藻等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5.
对上海市园林绿地中固氮植物资源的结瘤特点和固氮酶活性进行调查和研究.本次试验,共采集到根瘤寄主85种(及变种),分属5科38属,其中豆科植物34属73种,非豆科4科4属12种.在被调查的植物中,根瘤94%着生于侧根,大小一般在1~10mm,形状以球形、近球形、棒形为主,颜色多为白色和黄褐色,固氮酶活性主要介于0~10μmol·g-1·h-1之间.  相似文献   

16.
对上海市固氮植物的结瘤状况和固氮效果进行调查分析,采集根瘤寄主分属5科37属,共83种,其中非豆科植物有4科4属12种,豆科植物33属71种。结果表明,有93%的根瘤着生于寄主侧根,大小一般在1~10mm。形状以球形、近球形、柱形为主,颜色多为白色、黄褐色。固氮酶活性为0~10μmol/(g.h)。  相似文献   

17.
非豆科植物根际联合固氮作用广泛存在于水稻、玉米等根际,在农作物节肥增产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施氏假单胞菌A1501 是一株分离自水稻根际的模式联合固氮菌,接种该菌对水稻和玉米均具有良好的促生效果.为了进一步研究根际固氮与促生效果的关系,利用突变型泌铵固氮菌株(1568/pVA3)和转基因氮高效利用玉米品系共同构建高效...  相似文献   

18.
非共生生物固氮的重要作用和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生物固氮在氮气的同化中具有巨大的作用.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生物固氮有3种方式,其中关于豆科植物与根瘤菌的共生固氮研究的较多,细菌自生固氮和联合固氮常被忽视。文章系统地介绍了自身固氮和联合固氮方式.并对其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进行了综述,同时分析和评价了生物固氮的研究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用液体培养和平板培养分离收集固氮蓝藻,用乙炔还原法测定它们的固氮活性.结果共分离鉴定了4属9种,说明延边地区水稻田分布着丰富的固氮蓝藻资源,其固氮活性为8.20~180.41μmolC2H4/hr.g.  相似文献   

20.
1.建立了研究根瘤菌豇豆族1003菌系(Rhizobium SP·cowpea strain1003)自生固氮作用的简便方法。除选用甘露醇——酵母汁——洋菜(YMA)培养基原配方外,另加5μM Na_2MoO_4·2H_2O 和0.4mM(NH_4)_2SO_4加以改进。在此培养基中生长的1003菌系,其固氮酶活性约为每毫克(mg)菌体蛋白每小时(h)形成50毫微克分子(nmol)的乙烯(C_2H_4)。培养基中的甘露醇可用阿拉伯糖,葡萄糖和葡萄糖酸钠代替,而蔗糖却不利于该菌的生长和固氮。2.不同菌系在不同培养基上的固氮活性不同。1003菌系在 YMA 培养基上的固氮活性(13.7)远比在 CS_7培养基上的(2.3)为高。但与此相反,生长在 YMA 上的32HI 菌系的固氮活性(0.4)却远比其在 CS_7的(36.2)为低。3.我们发现 CO_2对固氮酶活性有重要影响。1—3%CO_2可显著促进1003和32HI 菌系的固氮活性,比对照分别提高1.5和2.5倍。我们认为这可能是由于根瘤菌本身有固定 CO_2的作用。供给有机碳基质是增加了可利用的碳源而未发现有 pH值的改变。CO_2影响根瘤菌固氮活性的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