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 毫秒
1.
近年来,湖南永州市规模化猪场相继出现了母猪受胎率低、妊娠期流产、产死胎、木乃伊胎、弱仔和仔猪死亡率高等现象,疫病的流行面和发病率有逐渐增加的趋势。为了弄清永州市规模化猪场引起母猪繁殖障碍性疾病的主要病原,制定有效的综合防制措施,笔者于2004年1月至2006年9月对永州市所辖的冷水滩、零陵、祁阳、东安、双牌、道县、江永、江华、宁远、蓝山、新田11个县(区)23个乡镇的36个规模化养猪场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猪圆环病毒病(PCV2感染)、猪伪狂犬病(PR)、猪瘟(CSF)、猪细小病毒病(PP)、猪乙型脑炎(JB)、猪衣原体病、猪布鲁氏杆菌病、猪附红细胞体病、猪弓形虫病进行了血清学调查。1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2.
应用抗体金标快速检测试纸条对昆明地区12个集约化猪场的236份血清进行了猪瘟、猪伪狂犬病、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以及猪圆环病毒感染的抗体检测。结果表明大部分猪场存在猪瘟、伪狂犬病的威胁,在所检测血清中猪瘟抗体水平在保护范围的(1:16-1:128)占27.4%(68/236);猪伪狂犬病、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和猪圆环病毒感染的抗体水平在保护范围(1:40-1:320),分别占30.13%(66/208)、41.46%(86/212)和56.0%(44/84)。通过这次调查我们发现大部分猪场不重视免疫,缺乏科学的免疫程序,其中猪瘟、猪伪狂犬病仍然是昆明地区的主要繁殖障碍性疾病,应加强对这2种疾病的免疫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3.
4.
5.
应用抗体金标快速检测试纸条对昆明地区1 2个集约化猪场的236份血清进行了猪瘟、猪伪狂犬病、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以及猪圆环病毒感染的抗体检测.结果表明大部分猪场存在猪瘟、伪狂犬病的威胁,在所检测血清中猪瘟抗体水平在保护范围的(1:16-1:128)占27.4%(68/236);猪伪狂犬病、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和猪圆环病毒感染的抗体水平在保护范围(1:40-1:320),分别占30.13%(66/208)、41.46%(86/212)和56.0%(44/84).通过这次调查我们发现大部分猪场不重视免疫,缺乏科学的免疫程序,其中猪瘟、猪伪狂犬病仍然是昆明地区的主要繁殖障碍性疾病,应加强对这2种疾病的免疫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6.
规模化猪场繁殖障碍性疾病的血清学调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此试验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对规模化猪场的1498份猪血清进行了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猪伪狂犬病(PR)、猪细小病毒病(PP)、猪日本乙型脑炎(JE)、猪瘟(HC)以及猪圆环病毒2型(PCV2)感染的抗体检测。检测结果表明,猪瘟免疫抗体的阳性率为69.0%(156/226);猪细小病毒病、猪日本乙型脑炎和猪伪狂犬病免疫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79.9%(175/219)、87.2%(191/219)和74.8%(217/290);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免疫抗体的阳性率为58.8%(67/114),未免疫抗体的阳性率达61.5%(150/244);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未免疫抗体的阳性率为66.7%(98/147)。结果表明,引起繁殖障碍的疾病中,猪细小病毒病、猪日本乙型脑炎和猪伪狂犬病的免疫效果较好;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免疫效果较差,并与猪圆环病毒病困扰某些猪场。根据检测结果,提出了相应的防制措施。 相似文献
7.
母猪繁殖障碍性疾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庆某规模化猪场仅进行了猪瘟的常规免疫,母猪发生流产、死胎等现象严重。采集的154份血清样品其中母猪血清样45份,仔猪血清样109份)用单克隆抗体纯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猪温抗体水平,结果母猪血清猪瘟抗体阳性率为82.22%,仔猪血清抗体阳性率为0;用乳胶凝集试验检测伪狂犬病、细小病毒病抗体,母猪血清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0%、6.67%,仔猪血清抗体阳性率分别为5.5%、4.59%;用间接血球凝集试验检测衣原体病、弓形体病抗体,母猪血清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3.33%、0,仔猪血清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0%、0;用试管凝集由氏杆菌病为阴性。 相似文献
8.
猪繁殖障碍性疾病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繁殖障碍性疾病,以妊娠猪发生流产、死胎、木乃伊胎、产出无活力的弱仔、畸形儿、少仔和公母猪的不育不孕症为其主要特点。随着养殖业规模化的发展,猪繁殖疾病已成为大中型饲养场最重要疾病之一。据调查,我国猪繁殖障碍性疾病主要是由病毒引起的。现就几种繁殖障碍性疾病简介如下: 一、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 此病俗称“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病毒引起的新病,主要表现在感染猪厌食、体温升高(40~41℃),妊娠发生早产,妊娠晚期发生流产、死胎、弱仔和木乃伊胎。该病传播速度快、流行面广,已先后遍及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在国家、省、市、县多项惠农政策的扶持下,富源县以国家级新品种大河乌猪为主的生猪产业得到快速发展,连续几年成为国家生猪调出大县。2011年,全县出栏肉猪146万头、优质仔猪220万头,肉类总产15.2万t,实现畜牧业收入11.4亿元,生猪产业已成为富源县的一大支柱产业。但随着养殖数量和规模的不断提高,以及各养殖场、养殖小区引种的频率加大,各种疫病的疫情风险也随之增加,特别是许多养殖场、养殖小区的母猪出现了受胎率低,妊娠期流产,产死胎、木乃伊胎、弱仔等母猪繁殖障碍性疾病的发生和流行,且有逐年增加趋势。为掌握富源县引起母猪繁殖障碍性疾病的主要原因、分布情况、流行规律,制定有效的综合防 相似文献
10.
11.
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是动物体内一种重要的转运蛋白,它在介导维生素A及其代谢物生理功能的正常发挥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RBP4是孕体产生的主要蛋白之一,对动物的胚胎发育和繁殖性能有较显著的影响。近年来,RBP4基因作为猪产仔数候选基因在国内外开展了广泛的研究。文章综述了RBP4基因的结构与定位、RBP4的生物学功能,以及RBP4基因多态性对猪繁殖性能的影响,重点讨论了RBP4基因多态性对猪产仔数的影响,并对RBP4基因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前景进行了展望,为进一步阐明其遗传机理和后续研究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帮助。 相似文献
12.
13.
14.
为了解黑龙江省东部地区猪蓝耳病(PRRS)的流行情况,从黑龙江省东部地区的牡丹江市、宁安市、海林市、绥芬河市、鸡西市、鸡东市、佳木斯市、密山市、虎林等地,共采集猪血清样本663份。采样猪群包括公猪、母猪、仔猪、育肥猪。采集的猪场包括规模化猪场、小规模的猪场及散养户。应用ELISA方法对该省东部地区猪蓝耳病的流行情况进行血清学调查,结果显示:663份血清中,其中,134头为阳性,阳性率为20.21%;529头为阴性,阴性率为79.79%;S/P值大于2.0的26头,占总阳性比率的19.40%。 相似文献
15.
对江苏省海安县2003年5月~2004年5月各乡镇猪水肿病的发病和死亡情况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发现猪水肿病在海安地区呈零星散发性发生,发病率为0.31%~1.84%,死亡率为0.07%—0.56%,病死率为16.0%~35.0%。水肿病主要侵害仔猪,育成猪也偶有发生,一般以气温比较高的季节多发。同时从疑似猪水肿病的病料中分离到12株大肠杆菌,经O血清型鉴定,5株为0139,2株为O45,O55、O93,O9、O101、O119各1株。经多重PCR检测毒素基因(STa,STb、LT、SLT-2e)和大肠杆菌粘附素单抗(F4、F5、F6、F41、F18)检测茵毛,共6个分离株带有SLT-2e基因,其中O139分离株5株,055分离株1株,其余6株均带STb基因。12个分离株中,单独表达F18菌毛的4株(O1392株,O45、O119各1株),F5 F411株(O93),F41 F181株(O139),F5 F41 F182株(均为O139)。经药敏试验,多数分离株对壮观霉素和新霉素高度敏感。 相似文献
16.
中兽药制剂在猪病防控中的科学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草药作为我国中医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长久以来在我国中医的研究中发挥着强大的作用,其不仅在治疗人们体内的病症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同时在治疗和防治猪病中也有着良好的效果。本文就目前兽医临床上常用的中兽药制剂,在猪病防控中的科学应用作以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7.
18.
19.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大豆黄酮对如皋黄鸡蛋鸡生产性能、繁殖器官发育和种蛋孵化率的影响。试验选用42周龄体况良好、产蛋率接近的健康如皋黄鸡蛋鸡2 448只,随机分成4个组,每个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2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饲喂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50、100和200 mg/kg大豆黄酮的试验饲粮,预试期2周,正试期14周。结果表明:1)各试验组死亡率、产蛋率、平均蛋重、平均日产蛋重、平均日采食量和料蛋比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均不显著(P>0.05)。2)正试期第12周末,各试验组卵巢指数和排卵前卵泡指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其他繁殖器官发育指标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3)正试期第13~14周,各试验组受精蛋孵化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50和200 mg/kg大豆黄酮组的入孵蛋孵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试验组蛋鸡种蛋受精率和健雏率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由此可见,本试验条件下,饲粮中添加50、100、200 mg/kg大豆黄酮,能显著提高蛋鸡受精蛋孵化率和入孵蛋孵化率,对45~56周龄如皋黄鸡蛋鸡生产性能和繁殖器官发育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20.
荒漠化治理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荒漠化治理技术产业化是巩固治理成果的途径,也是涉及资源、环境、经济系统的复杂过程,三者间的协调发展备受关注。本研究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ressure–state–response,PSR)和资源–环境–经济(resources–environment–economy, REE)相融合的框架模型构建协调发展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隶属函数构建协调度评价模型,量化了2010–2016年内蒙古阿拉善盟荒漠化治理技术产业化过程中资源、环境、经济系统综合发展水平及系统间协调度。结果表明,该区经济系统和资源系统均具有不同程度的发展,环境系统发展相对滞后,REE系统协调度较低,整体呈上升态势。从发展能力和协调可持续能力两方面采取措施将有利于提高REE系统协调发展水平,推动荒漠化治理技术产业化进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