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猪咬尾原因及防制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猪咬尾症在猪场时有发生,而且一旦发生还难以制止,特别在早期断奶的猪群发生的比较多,严重影响猪的健康和生产性能。对养猪生产者来说,是一件非常伤脑筋的事。根据资料报道,发生这种恶癖症的猪群生长速度和饲料效率要比正常猪群下降28%。1临诊特征有咬尾癖的猪常常表现啃食槽、  相似文献   

3.
在养猪的集约化生产中,饲养环境不断变化,使猪常常在应激状态下生长。其中应激反应表现之一的,是群猪咬尾行为的发生。根据临床检查和调查分析,发生咬尾原因是: 1、密度过大,每头猪占地面积少于1米~2。2、猪只大小强弱过于悬珠。3、其它各种应激因素:如天气变化异常,湿度过高,受惊吓,猪乱窜群。4、猪舍光线过强。5、饲料中铁、钙、磷等矿物质不足或  相似文献   

4.
猪咬尾现象是猪场普遍现象,尤其在集约化和规模化猪场更普遍,而且一旦发生还难以制止,特别在早期断奶的猪群中发生比较多,一旦发生则严重影响猪的健康和生产性能,对养猪生产者来说,这的确是一件烦恼的事,根据有关资料报道,发生这种恶癖症的猪群生产速度和饲料效率要比正常猪群下降26.4%。  相似文献   

5.
1发生原因家猪是从野猪驯化而来,喜群居,性好斗,喜欢舔舐血液。一旦猪尾巴被咬伤后,血腥味儿更易吸引同圈的猪一起舔舐血液,从而促使咬尾情况的恶化。环境的突然改变,如舍内温度过高或过低、天气突变、噪声、光照过度、其他动物的突然进入等,使猪群感觉到不适、烦躁,从而造成咬尾的情况发生。猪生活环境单调,在长时间无聊的情况下,就会烦躁不安,从而导致争斗情况的出现。  相似文献   

6.
7.
猪咬尾症是猪群中的猪相互攻击相互残害对方,引起尾伤残的一种异食癖,是目前规范化、集约化、工厂化养猪场的一个重要问题,轻者引起猪生长发育缓慢障碍,生产性能低下,经济效益猛减。笔者通过对3个猪场及27户20头以上养猪户中发生的猪咬尾症进行临床观察与具体病因分析,并制定提出了相应的综合防治措施,现报告如下:一、发病情况怀安县柴镇李某饲养50头猪,发病较高,其他发病率较低。将发病猪按日龄分段,哺乳仔猪(出生~断奶),断奶仔猪(生后4~5周至10周龄阶段),生长猪(指后备猪及60千克体重以前的生长育肥猪)…  相似文献   

8.
<正>猪咬尾、咬耳综合征是一种应激综合征,该病主要发生于保育猪和生长猪,被咬猪的尾巴或耳朵多被咬伤、咬流血。生产中,咬尾比咬耳更容易发生,轻者尾巴被咬破,重者尾巴被咬掉,咬尾可引起猪尾部发炎、溃烂,如治疗不及时可导致猪只死亡。1发病原因1.1仔猪的吸吮习惯仔猪断奶后仍有吸吮母猪乳房的习惯,但此时已没有母猪乳房可供吸吮,仔猪会寻找其他吸吮对象,如其他仔猪的耳尖、奶头、包皮、外阴、尾巴等,而尾巴特别容易成  相似文献   

9.
猪咬尾症又称“反不适综合征”,是猪应激综合征的一种临床表现形式,它是现代养猪生产条件下,猪受到许多种不良因素刺激而引起的一种非特异性应激反应。凡是能引起猪感觉不舒服的各种环境因素、营养因素和心理因素等均可造成猪咬尾症。  相似文献   

10.
猪咬尾症又称反不适综合征,是猪应激综合征的一种临床表现形式,它是现代养猪生产条件下,猪受到许多种不良因素刺激而引起的一种非特异性应激反应。凡是能引起猪感觉不舒服的各种环境因素、营养因素和心理因素等均可造成猪咬尾症。1发病原因饲养密度过大、并栏饲养、饲槽空间狭小、限饲与饮水不足,均可诱发咬尾。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在规模猪场中,猪互相咬尾的现象逐渐增多,尤其是在早期断奶猪群中发生的比较多。严重影响猪的健康和生产性能,猪群生长速度和饲料利用率也随之下降。  相似文献   

12.
猪咬尾症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廷国  黄立 《中国猪业》2008,3(11):35-36
近年来随着养猪业的规模化和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猪的食肉癖尤其是咬尾症变得普遍起来,发生咬尾症猪群的生产速度和饲料效率可降低20%以上,甚至有的可造成死亡,肉质明显下降。一头猪被攻击后,会诱发其它的猪对其进行嘶咬,轻者将尾巴咬烂、出血,重者将尾巴半截甚至全部咬掉。如果咬尾发生后饲养管理人员未及时发现、给予制止和治疗,则受伤的猪尾会因动脉破裂、流血不止,引起失血性死亡;有的则因治疗不彻底,伤口感染、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养猪业的规模化和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猪的食肉癖尤其是咬尾症变得普遍起来.发生咬尾症的猪群生产速度和饲料转化率可降低20%以上,有的可造成死亡,肉质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4.
防制猪咬尾症的有效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咬尾症在集约化和规模化养猪场时有发生,而且一旦发生还难以制止。笔者根据实践经验对猪咬尾症的发生原因及处理,提出如下有效防制措施: 1.猪的营养需求一定满足 猪咬尾症发生的原因之一是所饲喂日粮中营养失调,搭配不当,故应根据猪不同阶段的营养需求供给全价配合饲料。发现有咬尾现象时,应在饲料中添加一些矿物质和维生素,同时保证充足的饮水。 2.猪的组群要合理 从外地购进大批苗猪时,应把来源、体重、体质、毛色、性情等方面差异不大的猪组合在一圈饲养。如有因运输中碰破皮等外伤的猪,应及时分开饲养,以防因血腥味引起相互咬尾。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在规模猪场中,猪互相咬尾、咬耳的现象逐渐增多,在早期断奶猪群中发生的比较多,严重影响猪的健康和生产性能,据报道,发生这种恶癖症的猪群生长速度和饲料利用率要比正常的猪群下降20%~30%。本文仅就引起该病的原因以及在防治上的有关措施作简单介绍。1猪群咬尾、咬耳的危害猪互相撕咬有时被称为“反不适综合症”,因为任何不适的环境因素均可引起猪群的咬尾咬耳现象,轻者把尾巴咬剩半截,重者可全部咬掉。这种现象一般发生在采食(或饥饿)时,被咬伤的猪常常躲在角落里,如不及时治疗可引起伤口感染,组织坏死,甚至死亡,降低胴体质量,因…  相似文献   

16.
在规模化、集约化养猪生产过程中,常见到保育和育肥猪群有互相咬尾的恶习。猪群的咬尾不仅增加饲料的消耗,影响生长,增加管理的难度,严重的还可导致猪只受伤、病菌感染。那么,引起猪只咬尾的原因是什么?据总结与以下因素有关:(一)管理因素(1)喂料不足、料位不够、料槽设计不合理等导致猪只吃不饱;(2)水质差、饮水不足或受限;(3)通风不良、空气污浊、温度太低或太高、湿度太重;(3)猪只转栏以及密度过大、猪只大小差异明显;(5)打疫苗、噪音、频繁或突然更换饲料;(6)猪栏中有去势不完全的猪。(二)疾病因素(1)渗出性皮炎,在混群及并栏时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17.
猪咬尾症是异食癖的一种,是由于营养代谢机能紊乱,味觉异常和饲养管理不当引起的一种应激综合症。尤其是1—3月和8—12月份发病率较高,一般发生于18—80千克猪,24—40千克猪(12—14周龄)发病率较高,发病猪以公猪为多,据估计被咬公猪约  相似文献   

18.
姚秉懿 《养猪》2004,(2):25-25
猪咬尾行为乃是猪的“反不适应综合征”,即所有会引起猪感觉不舒适的应激因素都会导致猪群发生咬尾行为。如秋冬、冬春季节交替,猪群密度过大,猪舍通风不良,环境单调,槽位不足,空气污浊,昼夜温差过大,光照过强,噪音刺激,寄生虫类侵害等,使猪烦躁不安;饲料中的甜味剂和香味剂过量,劣质酒精糟蛋白粉的糖醛味过浓,油类变  相似文献   

19.
付建福 《中国猪业》2008,3(9):38-38
猪咬尾综合症是异食癖的一种,是由于饲养管理不当、营养代谢机能絮乱及味觉异常所引起的一种应激综合症。特别是在1~3月和8~12月猪咬尾症发病率较高,一般发生在18~80kg猪和24~40kg猪当中。猪的咬尾是许多猪场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恶癖。随着咬尾的发生,猪的生长速度和饲料转化率明显降低。猪被咬后体表的创伤还会增加了病原微生物入侵的机会,尤其会引起脚破、瘫痪,  相似文献   

20.
陈淑芹 《北方牧业》2005,(21):16-16
近几年来在规模猪场中,猪互相咬尾咬耳的现象逐渐增多,在早期断奶猪群中发生的比较早,严重影响猪的健康和生产性能。据报道,发生这种恶癖症的猪群生长速度和饲料利用率要比正常猪群下降20%~30%。该现象在育肥猪群很少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