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调查分析了湘潭县频繁发生马尾松毛虫危害的主要原困,并结合几年对马尾松毛虫的综合治理实践,提出了营造混交林、改造虫源地、封山育林、抚育管理、选择抗虫树种和抓虫源地防治的综合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2.
28年生马尾松种源试验林遗传变异及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8年生马尾松种源试验林为对象,探讨了马尾松种源遗传变异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马尾松种源间存在极显著差异,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生长性状中,并强烈受到遗传因素控制。以树高、胸径、材积构建马尾松种源及单株选择指数方程,选择出12个马尾松优良种源和33株优良单株。这些优良种源平均材积遗传增益达34.75%,优良单株平均材积遗传增益达141.48%,选择效果明显。对比早期选择结果发现,广西岑溪及江西崇义种源速生性具有稳定性,福建种源速生性在后期能完全表现。  相似文献   

3.
引种和选育抗虫的松树良种,是防治松毛虫的措施之一,为了解火炬松、湿地松两种国外松的抗虫性能,我们于1975年第一、二代松毛虫发生时,在马鞍山市林场进行了试验观察。一内容及方法试验内容: 选用火炬松、湿地松、马尾松三种松树的针叶,分别单独饲养马尾松毛虫,以马尾松为对照组,观察在无其它食料的情况下,松毛虫对各种松树的适应性,从而比较此两种松树的抗虫性能。分别选用马尾松针叶与火炬松针叶,  相似文献   

4.
低磷胁迫下马尾松种源酸性磷酸酶活性差异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设计3种磷水平的水培和土培试验,研究马尾松5个不同种源酸性磷酸酶(APase)活性和分泌性APase活性以进一步阐明造成马尾松不同种源对磷肥反应差异的适应机制及与磷效率等关系。结果表明,低磷胁迫会刺激马尾松根系APase向根际的分泌,其中福建武平和广东信宜种源根系分泌性APase活性较强,浙江淳安、江西崇义种源较低,仅为福建武平种源的5 0 %左右。在磷饥饿的诱导下,生长高峰期马尾松种源根系和针叶的APase活性显著提高,表现出与磷素水平的负相关,根系的APase活性在总体上高于针叶。统计分析发现,低磷水平下马尾松不同种源根系和针叶APase的活性存在显著的遗传差异,以福建武平和广东信宜2种源的活性最高。结合这2种源具有较高的光合速率和磷效率,可以认为福建武平和广东信宜乃耐低磷型优良种源。测定结果还发现,马尾松幼苗APase的活性在生长高峰期过后将急剧下降,不同种源间未显示出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福建马尾松毛虫发生特点及主要因子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文章对近几年福建省马尾松毛虫发生危害的情况和特点进行了总结和分析,指出气候、海拔林分、虫源和天敌是影响马尾松毛虫发生的主要因子,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6.
正"为减少马尾松毛虫害所造成的损失,必须掌握松毛虫害的发生与发展规律,并通过对其进行监测、预报、检疫和除治,控制其发展与蔓延。"马尾松是零陵区主要的营造林树种,在零陵分布极为广泛,随处可见。马尾松毛虫是马尾松的毁灭性和灾害性害虫,马尾松树木一旦发生松毛虫,没有及时防治,就会连片毁灭。因此,马尾松毛虫的防治对零陵林业经济和森林生态体系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马尾松毛虫特征马尾松毛虫又叫松毛虫、毛辣虫,分布于我国秦岭至淮河以南各  相似文献   

7.
用桐棉种源和本地种源的马尾松种子,分别采取切根和不切根处理培育的苗木进行造林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切根处理培育的桐棉种源马尾松苗木造林平均保存率、胸径和树高生长比不切根处理培育桐棉种源马尾松分别提高了10.4%、33.1%、17.9%;比本地种源马尾松未切根苗木造林分别提高17.6%、76.2%和46.9%。  相似文献   

8.
广西.贵州两个马尾松种源在新西兰的苗期生长情况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远离马尾松自然分布区的新西兰进行我国马尾松南带广西宁明和中带贵州龙里两个种源的苗期试验,结果表明,两个种源的种子都能在试验地区正常发芽出土,一年生苗木也能在该地区正常生长。两个种源相比较,广西宁明种源种子的场圃发芽率、苗期苗高、地径和生物量都明显高于贵州龙里种源,种源间主要生长性状的变异趋势与国内马尾松地理种源苗期试验的结果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9.
马尾松毛虫是我国马尾松分布地区的一种重要害虫,在丘陵半山区经常暴发成灾。大发生时,食尽松针,严重影响松林的正常生长,并影响人畜安全。寄蝇是马尾松毛虫的主要寄生性天敌之一,对马尾松毛虫的发  相似文献   

10.
<正> 对抗马尾松毛虫松树种的研究,是森林害虫综合防治工作的一项营林技术措施。在过去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我们于1972年对海南松进行引种造林,观察其抗虫能力;1979年5月初又分别在室外1.5米高左右的海南松、火炬松、湿地松和马尾松幼树上套1.6米高的铁纱笼饲养马尾松毛虫,并在室内用小铁纱笼以四种针叶进行对照饲养。其结果说明不同松树种的针叶作饲料,不仅直接影响马尾松毛虫幼虫的生长发育,还能影响其后代的繁殖。如火炬松针叶饲养的马尾松毛虫雌雄比为:室外套笼饲养的为15.38%;室内的为12.5%,比其他三种针叶饲养的比例均低,且雌蛾的怀卵量明显减少,平均每个怀卵量为38粒,最少的仅13粒,且卵的胚胎发育尚未完全,全部卵粒青色。相反马尾松针叶饲养的雌蛾卵粒绝大多数为粉红色。由此可见饲料不同对马尾松毛虫的繁殖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
马尾松种源磷效率研究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7  
选用5个对磷肥反应差异显著的马尾松种源,设计3种磷素水平的盆栽试验以研究马尾松磷效率的种源差异,确立种源磷效率的特异性指标。结果表明:马尾松磷效率的种源差异很大,尤以地处武夷山脉南端的福建武平种源最高,其磷效率高于70%,为最低磷效率种源的2倍左右,该种源在低磷胁迫下具有最大的磷素吸收和利用效率及最高的干物质积累量。在参试的3个南方种源中,广东信宜种源也具有相对较高的磷效率。低磷水平下马尾松种源磷效率与磷素利用效率有关,而与磷素吸收效率相关性较小,磷效率和磷素利用效率高的种源其干物质积累量较高。相关分析表明,低磷胁迫下马尾松种源磷效率与其根体积、侧根数、侧根总长和须根总数等呈显著正相关。结合已有水培和土培试验结果,初步认为侧根总长、侧根数、根体积等根系参数以及根系有机酸分泌物含量、酸性磷酸酶活性等可作为低磷胁迫下马尾松种源磷效率的特异性指标。  相似文献   

12.
增效剂对马尾松毛虫羧酸酯酶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彭龙慧  温小遂 《林业科学》1997,33(6):528-533
对江西省十余个县(市)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punctatusWalker)的测定表明,马尾松毛虫各种群对拟除虫菊酯的耐药力与羧酸酯酶活性有关;对溴氰菊酯、氰戊菊酯和氯氰菊酯耐药力强的种群,其羧酸酯酶活性亦强;应用五种增效剂对马尾松毛虫羧酸酯酶进行处理,SV_1和TPP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且随SV_1和TPP剂量的增加,羧酸酯酶活性逐步降低;用相同剂量的SV_1和TPP处理马尾松毛虫后,羧酸酯酶均随时间表现出相似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3.
马尾松毛虫生物防治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尾松毛虫是一种严重危害马尾松、湿地松等松树的害虫。本文介绍了对马尾松毛虫有很好防治效果的白僵菌、苏云金杆菌、多角体病毒等几种生物防治药剂,并详细介绍了运用这些药剂防治马尾松毛虫的技术、方法以及注意事项等,还对生物防治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马尾松抗松毛虫植株的抗性机制研究   总被引:14,自引:5,他引:9  
本文研究了广西玉林地区、林科所1959年种植的马尾松抗虫11号植株的抗性机制。通过用抗11号松树对马尾松毛虫成虫产卵选择性试验和幼虫饲养试验。发现抗11号松树对成虫具有拒产卵性,对幼虫具有拒取食性。用抗11号松树针叶饲养的幼虫,出现发育迟缓,死亡率高,蛹重减轻等现象。本研究证明了抗11号松树对马尾松毛虫具有抗选择性和抗生性。抗虫性的主要原因是针叶内含物起了变化,产生拒成虫产卵及幼虫取食并致令生成营养屏障。  相似文献   

15.
一九七九年,我县14万亩马尾松林遭受马尾松毛虫为害。其中为害较严重的有4万亩,致使大片松林死亡。如红星公社后岱大队5500亩受害松林中,有1000多亩松树基本上枯死。松毛虫的为害,不仅直接影响林业生产,也影响农业、人民生活和身体健康。 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Walker)是松毛虫属中分布最广的一个种,南北跨14个省区。它一般只为害马尾  相似文献   

16.
马尾松毛虫卵寄生蜂数量变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松毛虫黑卵蜂、赤眼蜂和白跗平腹小蜂是浙江省马尾松毛虫的主要卵寄生蜂。松毛虫黑卵蜂对马尾松毛虫的数量有较好的调节作用。人工释放松毛虫赤眼蜂能提高该蜂的寄生率。利用卵寄生蜂防治马尾松毛虫应发挥各种卵寄生蜂的作用,特别不能忽视和削弱松毛虫黑卵蜂的作用。营造马尾松—湿地松(火炬松)混交林是充分发挥各种卵寄生蜂自然调节作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1992年3月选用广西宁明和福建尤溪县马尾松2个种源,在尤溪洋中进行不同种源、不同密度和不同挖穴规格种植试验。结果表明:宁明种源优于尤溪种源;经方差分析两种密度和大、中、小挖穴规格对幼林生长量无显著性差异;应用林木费用价法可看出马尾松速生丰产林营建采用容器苗中、小穴造林可节省造林投资和减少挖穴土方量,并可保持幼林期的生长量。  相似文献   

18.
指出了林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需要为社会的进步提供更多的资源。因松树是林业中重要的树木,但却严重受到了马尾松毛虫的危害,所以马尾松毛虫防治工作已经成为林业防护的一个重点项目。在对马尾松毛虫长期防治实践的基础之上,分析了马尾松毛虫的生物特征,总结了发生马尾松毛虫病害的原因,对马尾松毛虫防治的要点以及关键部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马尾松毛虫种群动态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编著论述了浙江省马尾松毛虫等3种松毛虫的生物学特性,分析了决定马尾松毛虫种群数量的雌性比、产卵量和死亡率3个因子,指出马尾松毛虫雌性有其遗传因素,其性别早在胚胎发育的卵期已经形成,食料的丰歉与质量、食料树种的不同,不同农药化学防治处理、气温的变化都将影响雌雄虫的比例。  相似文献   

20.
马尾松3个种源,每个种源3个林分,每个林分8个半同胞家系进行三水平遗传测定。4年生树高结果初步表明:种源、林分、家系生长差异均达显著或极显著的差异水平,种源效应>家系>林分,种源的遗传力及遗传变异系数均大,说明马尾松三层次变异中,种源选择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