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6年平舆县小麦赤霉病暴发流行,通过对病害发生为害情况调查和病程观察,及对防治和生产问题调查研究,明确了小麦赤霉病发生早、发展快、发生面积大、为害严重等发生特点,气候条件适宜及菌源充足等暴发原因,大面积种植感病品种、防治不当,也为小麦赤霉病的暴发流行埋下了隐患.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本地有效控制小麦赤霉病的关键措施及减药控害技术.  相似文献   

2.
2015年河南省小麦病害发生严重,特别是小麦叶锈病、条锈病、纹枯病、赤霉病等,发生面积和程度为近年来少见,对小麦生产构成较大威胁.笔者总结了2015年河南省小麦病害发生的特点,从菌源、气候条件及品种抗性等方面分析了发生原因.  相似文献   

3.
小麦赤霉病不仅影响小麦的产量与品质,而且带赤霉病病菌的小麦含有毒素,人、畜食用后会中毒,给人民的生活带来严重的威胁。总结了小麦赤霉病的症状与发生规律、发病特点,并提出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小麦赤霉病是典型的气候型病害,其发生程度主要取决于小麦抽穗扬花期温、湿度条件。2012年4月下旬至5月上旬宝应县降雨多、气温偏高是小麦赤霉病暴发流行的主要原因。防控小麦赤霉病应采取"预防为主、主动出击"的防治策略,立足"早、快、抢",进行适时防治。  相似文献   

5.
宣城市小麦赤霉病为偏重发生年份,显著重于常年。笔者通过对我市2012年小麦产区赤霉病发生情况分析,发现2012年小麦赤霉病呈现初见偏早、不同成熟期、品种、区域间发生程度差异大特点,并分别从菌源、品种、气候、栽培制度、山区小气候、防治等因素对发生特点进行了原因分析,同时提出了针对性地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6.
受小麦抽穗扬花期暖湿天气的影响,2009年我县小麦赤霉病大发生,发生面积2.83万hm2,占小麦种植面积的97.3%,早熟品种病穗率一般在8%左右,迟熟、感病品种高达30%~40%,造成损失1636.3t,是2006年大发生以来发生最为严重的一年.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嘉兴市近年小麦赤霉病发生特点及今后流行概率。分析指出,充足的菌源是小麦赤霉病流行的必要基础,抽穗—花期遇适温、多雨是病害流行的主要促进因素。另外,品种抗性差、常用药剂防效下降也是病害流行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小麦赤霉病是武汉市常发的气候型病害,其不仅影响小麦产量,还严重影响小麦品质.本文通过对2021年武汉市小麦赤霉病的发生情况、重发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有效防控赤霉病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枣阳市2003年小麦赤霉病大发生特点、原因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赤霉病在我市是偶发性病害,1985年、1998年在我市中等发生,少数小麦品种偏重发生,2003年发生面积大,危害时间长,损失重。笔者对其发生特点,原因及防治进行调查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明确了小麦赤霉病病情严重度和发生程度与产量损失率极显著正相关,并建立了病穗率、病粒率、病情指数等指标与产量损失率回归方程。同时,可衡量分级标准。提出了发生程度分级标准调整建议,可为小麦赤霉病调查监测和发生程度判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2012年豫西小麦赤霉病发生特点及防控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了小麦赤霉病的为害性及近年在河南洛阳市的发生概况,分析了2012年该病的重发生特点,提出了防治技术,介绍了当地所采取的防控工作举措.  相似文献   

12.
2009年荆门市小麦白粉病、赤霉病发生特点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荆门市小麦白粉病在北部、老病区及泉水灌溉区偏重发生。小麦赤霉病中等发生,个别品种偏重发生。  相似文献   

13.
2005年枣阳市小麦赤霉病大发生,主要是小麦杨花灌浆期降雨天数多、大风、冰雹、倒伏加重了危害。选用抗耐病小麦品种、配方施肥、适期防治可减轻其危害。  相似文献   

14.
简述了2012年小麦赤霉病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特别是在地处江淮里下河地区的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大暴发的主要原因,阐述了其发生特点,以及当地防治工作开展情况。提出了在小麦赤霉病防治方面有待进一步探索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本文针对枣阳市2021年小麦重大病虫害发生情况进行了总结,主要发生病虫害有条锈病、赤霉病、纹枯病、蚜虫及红蜘蛛等.并结合气象因子、栽培模式、病源基数等因素对其发生原因进行了系统分析.  相似文献   

16.
2012年洪泽县小麦赤霉病发生特点与原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述了小麦赤霉病的主要特性及其2012年在江苏省洪泽县的发生概况及特点,初步分析了2012年造成该病在洪泽县大流行的主要原因,探讨了其防控策略和主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7.
枣阳市2006年小麦赤霉病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枣阳市小麦种植面积为7万hm2,受2005年秋播持续阴雨,全市小麦播种期比常年推迟10~15d,特别是2006年4~5月上旬遭受了特殊气候(多雨、大风、高温、高湿)的影响,造成我市2006年小麦赤霉病发生面积达4·3万hm2。笔者对其发生特点、原因及防治对策进行了探讨。1发生面积及危害  相似文献   

18.
本文概述了荆州市2021年小麦赤霉病的发生情况,从菌源基数、气候条件、品种抗性、防治情况、农药药效等方面分析了该病重发的原因,并总结归纳了具体的防治措施,以期更好地控制小麦赤霉病危害,保障粮食生产安全,提高农民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江苏省建湖县2016年小麦赤霉病发生特点及防控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2016年江苏建湖县小麦赤霉病的发生特点,分析了发生原因,并结合生产实际,提出了选用抗病品种、加强栽培管理、适期施药防治、交替轮换用药、加强统防统治等防控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0.
本文简述了小麦赤霉病2012年在大冶市的发生现状和流行原因,提出了切实可行的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