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本试验应用二次回归通用旋转设计试验方法,研究了夏大豆主要栽培措施(行距、密度、氮肥和磷肥)与产量的关系,建立了数学模型,得出了各因素与产量的主次关系和双因素搭配的产量效应。根据模型求极值找到了亩产204公斤的最佳农艺措施(行距35厘米,密度2.3万株/亩,三料磷9公斤/亩,尿素9公斤/亩)。利用微机模拟仿真试验,得到了指定产量水平的最优农艺措施方案。  相似文献   

2.
行距与肥密配置对春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为给高产春麦田选择合理种植方式和肥密组合,采用裂区设计,在两种行距下实施不同的肥料施用量和种植密度处理,探讨不同行距下的肥密配置对春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行距对春小麦产量的影响显著,15 cm行距下的各个肥密处理的产量均高于30 cm行距下相应的肥密处理.除淀粉含量之外,行距对春小麦的其他品质指标影响不显著.施肥量是影响春小麦产量和品质的主要因素.随着施肥量的增加,高肥料用量处理(360 kg/ha,NPK纯量,N∶P2O5∶K2O=1∶1·1∶0.5)的产量、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和沉淀值显著增加,淀粉含量下降.在相同行距、施肥量下,产量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大,但处理间差异不显著.种植密度对小麦品质的影响与施肥量效应相反.三个因素相互间的互作效应均不显著.行距为15 cm、肥料施用量(NPK纯量,N∶P2O5∶K2O=1∶11∶0.5)为360 kg/ha、种植密度为900万株/ha的处理组合比较合理.  相似文献   

3.
我们于1986—1987年对15个二棱啤酒大麦的株高(x_1)、单株穗数(x_2)、平均穗长(x_3)、单株粒数(x_4)、千粒重(x_5)、结实率(x_6)和单株产量(y)之间进行了多元回归分析。结果如下:(1)x_4和x_5对y的贡献达极显著水平,它们和y间的直线回归方程为y=-1.972059+0.03661108x_4+0.05663436x_5(F=29.95457~(**),R=0.912756)。根据这一方程可对二棱啤酒大麦的单株产量进行预报;(2)六个农艺性状对单株产量贡献大小的顺序为:单株粒数>千粒重>单株穗数>株高>平均穗长>结实率,因此,在二棱啤酒大麦的育种实践中,应把提高单株粒数作为主要育种目标,千粒重次之。  相似文献   

4.
研究在本农艺学院开展,对每日平均气温、降水和光照均作记录。处理设六种不同株行距(0 .70×0 .12 ,0 .50×0 .12 ,0 .70×0 .06 ,0 .30×0 .12 ,0 .50×0 .06和0 .30×0 .06 m) ,对应密度是12 ,18 ,24 ,28 ,33和55株/ m2。测定0~100cm土壤样品水分含量,用于计算作物水分蒸发蒸腾量(ET)、作物光截获量(α)、土壤蒸发量(Es)、作物水分利用率( WUE)和蒸腾率(Te)。最低密度(0 .70×0 .12 m)单株生长最好,最高密度处理则导致最低的单株干物质产量,其余4个处理单株干物质产量居于二者之间。两个品种的不同间距处理同样对单株荚果饱果数、荚果和种子产量有显著影响,高密度下使其均降低,但单位面积荚果和种子产量提高,但Florman的产量要好于Colorado。种植处理显著影响作物水分蒸发蒸腾量。行距0 .30 m和0 .50 m下,两个品种都达到46和60 DAS;行距0 .70 m下,Colorado是66DAS而Florman是87DAS。两个品种的蒸腾率都受到行距的影响,两个品种的WUE都受到间距影响,0 .70 m行距下WUE最低,Colorado在0 .50 m和0 .30 m行距下,Florman在0 .30 m下WUE最高。行距对Te的影响因品种而异,Colorado在不同行距下无显著差异,而Florman的Te则随行距减少而增加。不同间距和品种对光合效率都没有很大影响(Colorado是3 .1×10-2Kcal/ha ,Florman是3 .0×10-2Kcal/ha)。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应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设计试验方法,研究了马铃薯主要栽培措施(水分、氮肥、磷肥和种植密度)与产量的关系,建立了数学模型,得出了各因素与产量的主次关系和双因素搭配的产量效应,根据模型求极值找到了亩产3205.5公斤的最佳农艺措施(灌溉水120~150mm,尿素19.8公斤/亩,三料磷6.4公斤/亩,密度3352.3株/亩)。为总结马铃薯栽培经验与指导生产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麦套花生不同种植密度对产量影响较大。试验表明:产量以中密度(1.9万株/亩)处理最高,其次是低密度处理(1.5万株/亩),高密度处理(2.3万株/亩)最低。麦套花生适宜种植密度为1.8~2.0万株/亩,随着密度的增加单株结果数降低趋势明显,而公斤果数则以高密度处理最高,中密度处理最低,出米率有随密度增加而降低的趋势,但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刘宣承  尹腾蛟 《大豆科学》1989,8(1):101-106
本文分析了10个特用大豆品种的几个生理性状与小区籽粒产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鼓粒初期叶绿素a、(a+b)含量与小区籽粒产量有显著的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109、0.6799;光合速率、叶氮(%)、比叶重与小区籽粒产量的相关系数均不显著。通径分析表明:苗期和鼓粒初期的比叶重对小区籽粒产量有较大的负效应,开花期和鼓粒末期的比叶重对小区籽粒产量有较大的正效应。从24个因子中经逐步回归筛选得到一个含有6因子的回归模型:Y=4.0311+0.1625x_4+0.5569x_5-273.1188x_9-278.8875x_(10)+274.7645x_(11)-0.7925x_(10)用此模型模拟小区籽粒产量可靠性较好。  相似文献   

8.
采用二次通用旋转回归设计方法 ,研究了炸片用马铃薯品种“大西洋”的主要栽培措施(种植密度、农肥、N肥、P肥和K肥 )与产量的关系 ,结果表明 ,各参试因子对产量影响的大小程度依次排序为 :农肥 >K肥 >密度 >N肥 >P肥。经计算机模拟寻优 ,获得了高产数学模型和最佳农艺措施组合方案。 6 6 7m2 产量大于 15 5 0kg的农艺组合方案有 345套 ,其 95 %的置信区域是 :密度36 2 6~ 380 0穴 ,农肥 2 2 4 3 5~ 2 379 5kg ,N肥 6 16 4~ 6 82 0kg ,P肥 3 85 1~ 4 14 9kg ,K肥11 12 2~ 11 6 11kg。农艺措施的中心值是 :密度 3717穴 ,农肥 2 311 5kg ,N肥 6 4 92kg ,P肥 4 0kg ,K肥 11 39kg。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函数方程进行模拟试验,得出了中豆19号不同产量水平各农艺措施配方。频率分析表明,亩产175kg以上,密度(x_1)和氮索(x_2)取值域0.525—1.292,磷素(x_3)取值域0.200—0.77三因素作用序列为x_3>x_1>x_2。氮磷比例1:2.0—1:1.5。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田间试验法为依据,研究了延边地区亚麻氮肥效应函数。结果表明:1.延边地区亚麻原茎产量与施氮(硝酸铵)量的反应模式为y=2718.55882 19.7911x-0.0429639x~2。F=1584.2225,R=0.9981;2.经济最佳施肥量为每公顷硝酸铵222.4公斤,亚麻最佳原茎产量为4995.07公斤/公顷;3.最高产量施氮量为每公顷硝酸铵230公斤,最高亚麻原茎产量为4997.77公斤/公顷。  相似文献   

11.
马铃薯高产优化栽培措施与产量关系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应用五因素二次通用回归旋转组合设计 ,结合马铃薯的生产实践 ,以对马铃薯产量形成影响较大的主要栽培措施为决策变量 ,以产量为目标函数 ,建立了马铃薯密度、施磷量、施钾量、种氮肥及追氮量与产量关系的数学模型 ,并通过模拟寻优 ,提出了马铃薯单产 30 0 0kg/6 6 7m2 以上的优化栽培措施的定量化指标。当密度较小与氮、磷、钾肥施用量较少 (X1,X2 ,X3 ,X4 ,X5≤ 0 )时 ,其交互作用为正效应 ,反之 ,则为负效应。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在固定P、K肥下,研究有无农家肥[F1(1500kg/亩),F0(0kg/亩)]下不同施N量(0,2.5,5.0,7.5kg/亩)对马铃薯(品种疫不加)生长发育、矿物质营养吸收及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施N量增加,叶面积、茎叶生长量、净同化率及块茎膨大速率也增加,N7.5处理明显优于N2.5及N0处理。施N增加了N的吸收,特别是N7.5处理,对P、K的影响不大,同时,也增加了N、P、K的转运率。有农家肥时增强了上述作用。最高产量施N为7.5kg/亩。N7.5F0处理鲜产为1604.98kg/亩,N7.5F1处理为1613kg/亩。F0时N肥的产量效应方程为Y=1290.14+74.3X,F1时效应方程为Y=2619.870+76.234X-2.40X2(X从0→7.5kg/亩)。且随施N增加,淀粉含量有下降趋势,而淀粉产量逐渐增加,N5.0F1处理的淀粉产量为178.51kg/亩。  相似文献   

13.
本文应用多元回归旋转正交组合设计方法对采种甜菜高产栽培技术中5个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求得采种甜菜优化农艺措施的产量数学模型。试验结果认为,采种甜菜亩产225kg以上的播期为8月上旬,种植密度为2769~2923株/亩,亩施硫铵51.5~56.0kg,过磷酸钙48.0~54.0kg,氯化钾11.0~12.5kg;5个因素中氮肥对采种甜菜产量影响最大,其次为播期和钾肥;在交互作用中,以磷钾肥作用最明显。  相似文献   

14.
试验结果表明,为获得2.8~3.0t/亩块根产量,亩施肥量以N8kg、p_2O_59.6kg、K_2O8kg为宜;甜菜含糖率与施肥量呈负相关(r=-0.5484),但未达显著水平;甜菜的NAI与施肥量呈正相关(r=0.9909)。每亩N10kg、P_2O_5;12kg、K_2O10kg处理和N8kg、P_2O_59.6kg、K_2O8kg处理群体发育良好,LAI保持在3.0以上的时期长达45天以上,并有较强的净光合生产率,有利于产量形成;甜菜单株干物重与施肥量呈正相关(r=0.9600)高肥处理虽然生物产量高,但因T/R比高,叶部徒长,分配率低,而导致经济产量低。  相似文献   

15.
Netted Gem potatoes were grown at four levels of N, three of P, and two of K fertilizer in metal lysimeters protected from rain by an automatic shelter. The first two increments of N fertilizer, 200 and 400lb/acre (224 and 448 kg/ha), successively increased yields by increasing the number of tubers produced. The first increment also increased the average tuber weight. With 800 lb N/acre (896 kg N/ha), tuber yield and grade of potatoes were reduced from those of the 400-lb/acre (448-kg/ha) treatment becuase the average weight per tuber was reduced. P fertilizer increased yield by increasing the average tuber weight. The increased yield due to N and P fertilizers was almost entirely in the form of Canada No. 1 potatoes. K fertilizer did not affect number or weight of tubers in this high-K soil.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以乌盟地区主栽品种紫花白为材料,设置5个密度处理,采用通径分析及数学模拟等手段进行数据处理分析,得到的结果是:决定产量的主要因素是密度X_1与中薯重率X_7,其次是每株块茎重X_3和大薯重率X_4,无论是相关系数或通径系数或决定系数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进行逐步回归分析,计算结果的最优回归方程为: ??=516.4685+803.9325x_1+3.5125x_3+6.26x_4+13.775x_7  相似文献   

17.
李永孝  本发武 《大豆科学》1993,12(3):225-231
1986~1989年,在本所试验田,运用四因子二次通用旋转回归组合设计方法,对夏大豆产量与种植密度、底肥用量、追肥时期、灌溉间隔天数等综合栽培技术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山东省气候条件和本试验土壤肥力水平下,夏大豆亩产225kg以上,种植密度为1.87~1.99万株·亩~(-1),底施复合肥(N:P_2O_5:K_2O=15:15:15)18.5~21.4kg·亩~(-1),出苗后43~47天追肥(尿素10kg·亩~(-1)),每9~10天灌溉一次。密度和灌溉间隔天数是影响夏大豆产量最主要的因素。因素间的交互作用对夏大豆产量影响很大。单因素边际产量随环境条件而变化。  相似文献   

18.
马铃薯高产施肥措施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试验采用 311改良饱和D设计方法 ,对青海省新育成的青薯 2号 (32 8)品种进行了氮、磷、钾三大要素的施肥水平研究。其结果表明 :三种化肥对产量影响的大小程度依次排序为N >K >P。经计算机模拟寻优 ,获得了施肥的高产数学模型和最佳农艺措施组合方案。 6 6 7m2 产量高于2 6 0 0kg的最优方案有 18套 ,最佳农艺措施是 :氮肥用量为 2 8 97~ 2 9 15kg ,钾肥用量为 16 5 4~17 11kg ,磷肥用量为 5 34~ 5 88kg。  相似文献   

19.
高密度直播油菜氮磷钾肥推荐用量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我国目前油菜生产上施肥过量与不足并存,肥料利用率低的问题,运用“3414”试验方案进行一年多点田间试验,研究了高密度(375 000株/hm2)直播油菜氮磷钾肥的适宜用量。结果表明,氮磷钾肥不同用量显著影响油菜籽粒产量,通过建立施肥与产量间的效应函数方程,得出供试条件下油菜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桂林试验点油菜产量2 416.3kg/hm2,施用量为N 118.5 kg/hm2、P2O5 36.5kg/hm2、K2O 60.6 kg/hm2;枝江试验点油菜产量3 095.1kg/hm2,施用量为N 176.3 kg/hm2、P2O5 73.0kg/hm2、K2O 100.6 kg/hm2;玉龙试验点油菜产量4 474.3kg/hm2,施用量为N 256.7 kg/hm2、P2O5 88.1kg/hm2、K2O 137.7 kg/hm2。结论认为不同地理区域和不同油菜品种在该区域生长发育的生态学特征,以及肥料的边际利润率、肥料和产品价格是油菜推荐施肥的重要依据,不能简单依据供试土壤基础肥力进行油菜推荐施肥。 [  相似文献   

20.
甜菜平衡施肥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试验运用一次回归正交设计法,对氮、磷、钾、锌4种肥料与糖用甜菜块根产量、含糖率及产糖量的关系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1)4种肥料对甜菜块根产量均有极显著的增产作用.对块根产量贡献依次为N>K2O>P2O5>Zn;2)对含糖率的作用大小不同.其中,增施钾肥有助于提高含糖率,氮肥与磷肥对含糖率呈负效应,锌肥效果不明显.对含糖率贡献依次为K2O>Zn>P2O5>N;3)对产糖量的作用主要表现在钾肥与锌肥有极显著的正效应,氮肥与磷肥作用不明显.对产糖量贡献依次为K2O>Zn>P2O5>N.因此,综合评价平衡施肥技术为每公顷施纯N240.00kg、P2O5240.00kg、K2O168.75kg、Zn33.75kg,对增加甜菜块根产量、提高含糖率及产糖量效果较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