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正>冬季北运蔬菜是海南省的优势特色产业,也是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海南豇豆种植面积逾1.33万hm2(20万亩),占全省冬季蔬菜种植总面积的10%,年总产值逾6亿元,在海南北运蔬菜产业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许如意等,2006)。为了加快海南北运蔬菜产业的现代化和安全生产基地建设,笔者开展了对海南冬季豆类蔬菜真菌病害的调查研究,发现由灰色假尾孢〔Pseudocercospora  相似文献   

2.
番茄白粉病是一种世界性病害。1900年SaJmon首先在意大利发现番茄白粉病,将其病原菌鉴定为蓼白粉菌(Erysphe polygoniDC.)。1919年日本泽田兼吉首先报道我国台湾省番茄上的白粉病菌为蓼白粉菌(E.polygoniDC.)。在我国的云南、河南、新疆、辽宁、吉林、黑龙江和内蒙古也曾有过对番茄白粉病的报道。近些年,随着我国温室番茄种植面积的增加,白粉病在我国的番茄生产中有逐年加重趋势,  相似文献   

3.
调查海南豇豆病害时,发现一种病害主要为害豇豆叶片,其症状多种多样,但又具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病斑后期都具有轮纹,经过形态学鉴定,该病原菌为多主棒孢菌(Corynespora cassiicola),同时介绍了其综合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4.
24%应得悬浮剂防治香蕉尾孢菌叶斑病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4%应得悬乳剂(简称应得)为美国罗门哈斯公司生产的三唑类杀菌剂,有效成分为Fenbuconazole,中文通用名唑菌腈。笔者1995年在广东湛江、中山进行了本试验。供试品种为巴西,感病。设7个处理,4次重复,每重复1个小区,每小区蕉树7株。处理设:...  相似文献   

5.
葡萄假尾孢大褐斑病,又称葡萄大褐斑病,是葡萄褐斑病(分大、小褐斑病)中的一种,仅危害叶片,且以危害下部叶片为主(图1)。在我国各葡萄产地多有发生,以多雨潮湿的沿海和江南各省发病较多,干旱地区或少雨年份发病较轻,管理不好或疏忽管理的葡萄园多雨年份后期可大量发病,若不及时防治,严重时可引起早期落叶,影响树势,造成减产。  相似文献   

6.
山东省黄瓜棒孢叶斑病(褐斑病)病原菌鉴定和防治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对黄瓜棒孢叶斑病(褐斑病)在山东省的为害、症状特点、生物学特性以及病原菌的鉴定进行了研究。根据病原菌的形态特征和致病性,并结合其rDNA ITS区域的序列分析,将引起山东省黄瓜棒孢叶斑病的病原菌鉴定为多主棒孢霉〔Corynespora cassiicola(Berk & Curt)Wei.〕。室内测定和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43 %戊唑醇悬浮剂和33.5 %喹啉铜悬浮剂对黄瓜棒孢叶斑病的防治效果可达90.49 %。  相似文献   

7.
<正>黄瓜棒孢叶斑病又称褐斑病、疤斑病,俗称黄点子病。近年来,该病有不断加重的趋势,已成为棚室黄瓜的主要病害之一。据调查,田间黄瓜叶片的发病率在10%~25%,严重时可达60%~70%,甚至造成毁棚。由于该病易于黄瓜霜霉病、细菌性角斑病和炭疽病混淆,往往造成防治不及时、不对症,另外很多化学农药对该病防效较差,因此黄瓜棒孢叶斑病已成为生产上突出问题之一。1黄瓜棒孢叶斑病的识别与症状黄瓜棒孢叶斑病多发生在黄瓜生长中、后期,主要为害叶片,  相似文献   

8.
为明确广西蓝莓产区叶斑病的致病菌种类,通过组织分离和纯化、致病性测定,并结合其产孢细胞,分生孢子的颜色、大小、附属丝等形态学特征和分子生物学特性对该病原菌进行鉴定。结果表明,该病原菌可致蓝莓叶片产生褐色病斑,边缘有深褐色晕圈,后期产生黑色分生孢子盘。该菌菌落呈白色,背面乳白色至淡黄色,产孢细胞无色透明,圆棒状。分生孢子(21.5~25.8)μm×(5.5~7.5)μm,中间3个色胞同为橄榄色,具2~3根顶端附属丝,长11.4~21.6μm。结合系统发育分析确定该病原菌为Pestalotiopsis trachicarpicola。是Pestalotiopsis trachicarpicola引起蓝莓叶斑病在国内的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9.
芹菜尾孢叶斑病、链格孢叶斑病和斑枯病是芹菜叶部常见且发生严重的3 种病害。但是,研究者对芹菜尾孢叶斑病和斑枯病研究较多,对芹菜链格孢叶斑病研究较少。芹菜链格孢叶斑病在中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巴西、古巴、几内亚、丹麦和意大利均曾报道过。在中国,芹菜链格孢叶斑病最早于《中国真菌总汇》中记载,但至今未见详细报道。近年来,随着芹菜需求量的不断上升,其种植面积也在不断扩大,由芹菜链格孢引起的叶斑病发生也呈上升趋势,且发病症状易与斑枯病和尾孢叶斑病混淆。2013 年之前,国内由链格孢引起的芹菜叶斑病发生不严重,且未见详细报道。2013~2015年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菜病综防课题组在对华北地区芹菜调查中发现,该病害在北京大兴区、顺义区,河北石家庄等地发生严重,北京地区2014 年部分田块芹菜病株率达60%。  相似文献   

10.
<正>番茄煤霉病(Tomato cercospora leaf mold)是番茄生产中的一种普通病害,南方普遍发生,一般发病率10%~20%,病情发展迅速,严重时100%,影响叶片的光合作用,叶片变黄枯萎,致早春番茄提早罢园。主要为害叶片,也能未害茎和叶柄。2017年早春,笔者调查发现,其在赫山区和资阳区几个蔬菜基地均有发生,个别地区由于对病害未及时识别和防治,导致植株提早衰败,产量大幅度降低,应在来年引起  相似文献   

11.
枇杷叶斑病诊断与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2.
13.
猕猴桃褐斑病和灰斑病,是猕猴桃生长期最严重的两种叶部病害,全国人工栽培区几平均有发生。两病共同为害后常导致叶片大量枯焦或提早脱落,影响果实产量与品质。1褐斑病1.1症状 发病部位多从叶缘开始,初期在叶边沿出现水渍状污绿色小斑,后病斑顺叶缘(或向内)扩展,形成不规则大褐斑。发生在叶面上的病斑较小,约3~15mm,近圆形至不规则形。在多雨高热条件下,叶缘病部发展迅速,病组织由褐变黑引起霉烂。正常气候条件下,病斑外沿深褐色,中部色浅,其上散生(或疏聚)许多黑色点粒(即病原分生孢子器)。高温干燥气候下,…  相似文献   

14.
黄露  安星宇  熊鑫  姚令  何海永  吴石平 《中国果树》2023,(5):84-87+97+142
为明确贵州省红阳猕猴桃叶片上一种病害的病原菌,对病叶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得到6株病菌,通过ITS、EF-1α、β-tubulin基因进行多基因分子鉴定,6株病菌均为多主棒孢霉Corynespora cassiicola (Berk.&M.A.Curtis) C.T. Wei。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10种杀菌剂对病原菌的抑菌效果,其中45%咪鲜胺微乳剂、20%咪鲜·嘧菌酯悬浮剂、30%吡唑醚菌酯悬浮剂、250 g/L丙环唑乳油、50%唑醚·喹啉铜水分散粒剂、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的抑菌效果较好,EC50分别为0.52、0.88、2.56、2.94、4.80、4.90 mg/L。同时对6种杀菌剂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0%咪鲜·嘧菌酯悬浮剂800倍液、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750倍液、50%唑醚·喹啉铜水分散粒剂1 500倍液、45%咪鲜胺微乳剂1 500倍液防效较好,防效分别为80.86%、79.54%、76.86%、76.17%,可用于田间防治由多主棒孢霉引起的猕猴桃棒孢叶斑病。  相似文献   

15.
番茄白粉病是一种世界性病害。1900 年Salmon首先在意大利发现番茄白粉病,将其病原菌鉴定为蓼白粉菌(Erysiphe polygoni DC.)。1919 年日本泽田兼吉首先报道我国台湾省番茄上的白粉病菌为蓼白粉菌(E. polygoni DC.)。在我国的云南、河南、新疆、辽宁、吉林、黑龙江和内蒙古也曾有过对番茄白粉病的报道。近些年,随着我国温室番茄种植面积的增加,白粉病在我国的番茄生产中有逐年加重趋势,一般年份发病率5%~15%,严重地块达80%~100%,已经成为无公害蔬菜生产中的大敌。  相似文献   

16.
在广东省茂名市香蕉产区进行病害调查时发现一种为害较为严重的香蕉新发叶斑病害。根据柯赫氏法则对其进行病原菌分离及致病性检测,并根据形态学特征和ITS、β-tubulin和tef1序列分析对该病原菌进行鉴定。研究结果表明:分离得到的病原菌菌株MM3-2z9能够侵染香蕉叶片,并能诱发与田间类似的症状。其菌落在PDA培养基上呈白色,产生明显的同心轮纹;分生孢子纺锤形,具4个隔膜,中间3个细胞异色,顶细胞无色,锥形,附属丝2~4根(多为3根),基部细胞有1根附属丝,中生,无色。序列同源性分析显示MM3-2z9菌株3个单孢菌株的ITS、β-tubulin和tef1序列与芭蕉新拟盘多毛孢(Neopestalotiopsis musae)菌株相应序列的一致性都高于98%,3片段串联构建系统发育树的结果表明,菌株MM3-2z9与芭蕉新拟盘多毛孢(N.musae)亲缘关系最近。基于形态学与系统发育树分析结果,鉴定菌株MM3-2z9为芭蕉新拟盘多毛孢(N. musae)。该病原菌还可快速侵染大蕉和粉蕉‘粉杂1号’的叶片。  相似文献   

17.
1 番茄早疫病1.1 诊断:该病害是番茄最常见病害,叶茎果均可受害叶片最初产生水浸状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大小为2.5~5×12~21mm、边缘多有浅黄绿色晕环,中心暗色具有同心轮纹。表面有毛状不平坦物,潮湿情况下产生灰黑色霉状物,青果受害,先从花萼附近开始,初为椭圆形黑色斑,稍凹陷.直径大约10~20mm,后期果实开裂,病部较硬,上面密生黑色霉层。1.2 防治:1、育苗期开始用药喷洒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WP)5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0%普海因或70%泰生可湿性粉剂(W…  相似文献   

18.
黄瓜棒孢叶斑病病原菌RFP标记转化株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多主棒孢(Corynespora cassiicola)侵染引起的黄瓜棒孢叶斑病已成为我国黄瓜生产上的重要新流行病害,目前尚缺乏抗性品种,病原菌侵染机制及与寄主的互作关系尚不清楚。为了开展多主棒孢的病原学研究,本试验采用农杆菌基因介导技术(ATMT),获得了红色荧光蛋白(RFP)标记的多主棒孢转化株,转化株在PDA培养基转接6次后仍能在菌丝和分生孢子上发出强烈的红色荧光,生物学测定和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该转化株与野生型菌株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由多主棒孢霉〔Corynespora cassiicola(Berk&Curt)Wei〕引起的黄瓜棒孢叶斑病发生严重,该病又称褐斑病、靶斑病,在很多地区防治难度超过黄瓜霜霉病。发病初期病斑表现为多角形,易与黄瓜角斑病和霜霉病混淆,发病后期又与炭疽病有许多相似之处,这给农业技术人员及菜农正确识别和防治病害带来了困难。本文试图从病害病斑症状诊断、发生规律、防治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病害的快速、准确诊断及防治提供指导。
2005 年以来,通过对我国黄瓜棒孢叶斑病的为害进行田间调查,发现该病害在山东、河北、北京、天津、辽宁、河南、海南等多省市区严重发生。一般病田叶发病率为10 %~25 %,严重时可达60 %~70 %,甚至100 %。  相似文献   

20.
番木瓜棒孢霉叶斑病病原菌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番木瓜Carica papaya L.棒孢霉叶斑病叶组织进行分离、病原菌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测定。结果表明,该病原菌初步鉴定为山扁豆棒孢Corynespora cassiicola(Bert.et Curt.)Wei。它在PDA培养基上生长速度最快。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的适宜温度为20~30℃,适宜pH值分别为7~10和5~9。9种碳源中,蔗糖、可溶性淀粉和阿拉伯糖较有利于该菌菌丝生长,木糖较有利于孢子萌发;9种氮源中,酵母浸膏、蛋白胨和牛肉浸膏较有利于其菌丝生长,牛肉浸膏较有利于孢子萌发。完全光照与完全黑暗有利于菌丝生长,光暗交替有利于孢子萌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