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是我国“十五”重点推广的高产高效节本技术,对于防御水稻“两寒”和春早,增产节本具有重要的意义。开展生态旱育秧试验示范,是贵州省旱育稀植推广进一步发展的重点。为了进一步挖掘水稻早育稀植栽培技术节本增效的潜力,根据省农技总站、省能源办的安排。在雪洞镇界牌村开展了水稻生态旱育秧沼肥培肥不同用量试验。  相似文献   

2.
为了不断创新水稻旱育稀植技术内涵,促进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推广持续发展,进一步提高农村生态家园的综合效益,提高水稻生产科技水平,确保粮食安全,实现农民增产增收。从2004年起省农技总站与省能源办协作,实施了水稻生态旱育秧试验、示范和推广项目。五年来,经各地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圆满地完成了项目计划任务,取得了显著的增产增收效果和明显的社会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3.
水稻旱育稀植和抛秧技术是"九五"期间被国家科技部和农业部列为重点推广的农业增产措施.水稻免盘旱育抛秧是我县的科技人员在水稻旱育稀植浅插技术和塑盘育秧抛秧的基础上经过试验、示范获得成功的一项水稻栽培新技术.  相似文献   

4.
水稻生态旱育秧配套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11个县水稻生态旱育秧试验和示范,探索了贵州水稻生态旱育秧配套技术。试验示范结果表明:在施用沼渣10kg/m2的情况下,以提前10d培肥最好;在提前30d培肥苗床的情况下,以施用15kg/m2沼渣为最好;生态旱育秧加旱育保姆处理效果更好;沼液浸种以原液浸种24h左右、不晾最佳,方法简单、效果好;水稻生态旱育秧是生态家园的延伸,是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进一步发展的需要。2004年的试验示范初步表明它具有秧苗壮、产量高、省农药化肥等优点,进一步完善规范、加快推广应用对于提升贵州省生态家园建设水平,促进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推广,发展无公害农业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其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5.
水稻旱育稀植和抛秧技术是“九五”期间被国家科委和农业部列为重点推广的农业增产措施。水稻免盘旱育抛秧是云南省麻栗坡县的科技人员在水稻旱育稀植浅插技术和塑盘育秧抛秧的基础上,经过试验、示范获得成功的一项水稻栽培新技术。该项技术的实质就是不需塑料软盘,直接利用肥床旱育秧,单株拔秧,秧苗根系带土直接抛秧。  相似文献   

6.
郑州沿黄稻区水稻旱育稀植技术李晓春(河南省郑州市农业技术推广站450006)栾静(郑州市中原区农技站)我市为黄河中游引黄灌溉稻作区,自1992年引进水稻旱育稀植技术后,经过试验示范,已经摸索出采用中苗种植麦茬稻的高产栽培技术。1995年在市郊金水区马……  相似文献   

7.
水稻是我省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常年播种面积73.37万hm‘,1995年总产425万t,亩产382kg,面积占粮食播种面积的25.86%,总产占粮食总产的44.8%,在全省粮食生产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与四川、江苏等先进省市相比我省水稻单产水平要低30%左右,比全国平均水平也要低10%以上。单产低说明我省水稻生产潜力巨大。水稻旱育稀植技术是国家重点引进项目,1992年引进我省,表现出十分显著的增产效果。为了提高我省水稻生产水平,增加粮食产量,加速推广水稻旱育稀植技术,1996年农业部农业司安排我站实施水稻旱育稀植及配套增产技术丰收计…  相似文献   

8.
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自 1992年引进贵州试验示范成功后 ,由于增产效果显著 ,迅速在全省各地推广开来。但由于按原栽培模式 ,播种 2 2 0 g/m2 谷种 ,3 5叶移栽 ,秧龄仅2 5d左右 ,只能适宜旱涝保收的早茬田 ,而我省稻田多为稻油 (麦 )两熟 ,望天田较多 ,一般水稻最佳播期至油菜 (小麦 )收获插秧为 45~ 5 5d ,部分地区需秧龄在 6 0d左右。因此 ,贵州水稻旱育稀植必须实行大、中、小苗配套。为此 ,对水稻旱育秧不同播种量下 ,秧苗叶片生长动态、分蘖滞增叶龄期及秧苗素质进行了研究 ,以贵州水稻旱育稀植确定适宜的播种量与移栽叶龄和秧龄…  相似文献   

9.
吴文革 《作物杂志》2000,16(2):30-31
水稻旱育稀植技术于1982年在我国黑龙江省试验成功。1983年以来各地在推广这一技术的同时,结合当地实际,进行栽培适应性和生理生态特性等方面的研究,形成具有各地特点的符合水稻不同生态区的技术体系。全国各地示范推广结果表明,水稻旱育秧不仅具有省种、省秧田、省工、省膜、省肥和节水的效应,而且还比水育秧和湿润育秧增产10%~30% (全国农技推广总站,1997)。近几年迅速发展的水稻旱作技术的研究与推广也是以旱育秧为前题。可以说水稻旱育稀植技术是水稻栽培技术的重大变革,将为我国水稻产量上新台阶做出贡献。安徽省自1992年引进旱育秧技术,经适应改造后迅速推广,现常年播种面……  相似文献   

10.
1993-1995年,从栽培、植保、气象角度对水稻旱育稀植栽培和常规栽培法进行了稻田田间小气候、水稻纹枯病发生及其防治策略的系统观察和试验比较。结果表明水稻旱育稀植田间温度升高、湿度降低,得到透光率提高,使纹本病发生期推迟、扩散呈垂直分布、发病程度减轻,能减少1次用药,降低成本。  相似文献   

11.
阮伟江 《作物杂志》1998,14(6):23-24
广西于1991年引进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经试验示范,在坚持这项技术的肥床旱育、重视水稻根系培养的基础上,对一些关键技术进行了探索和改进,使这项技术更适应广西生产实际,操作更方便。因而,推广应用效果显著,到1998年推广面积超过广西水稻播种面积的60……  相似文献   

12.
王琴 《耕作与栽培》2010,(4):31-31,30
水稻是瓮安县的主要粮食作物,常年栽插面积5.33khm^2左右,但由于地形复杂,气候多样,稻瘟病发生和危害十分严重,每年均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成为水稻生产上的主要病害。杂糯间作是一项控制稻瘟病发生,实现水稻增产、增收的新技术。为摸清杂糯间栽技术对瓮安县稻瘟病的控制和增产增收效果,2008年在中坪镇茶店村进行了“杂糯间作控制稻瘟病技术试验示范”,试验取得一定的效果。2009年继续在中坪镇茶店村开展杂糯间作抗稻瘟病试验示范。  相似文献   

13.
水稻旱育秧移栽叶龄对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润发  李俊 《作物杂志》1998,14(4):15-16
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自1992年在汉中稻区试验示范以来,取得了明显的增产效果。因旱育秧早育迟栽,长秧龄,大苗秧,不能充分发挥增产优势,为此,我们于1996年进行了适宜播期试验,研究移栽叶龄与产量的关系。试验地在本县梁山镇高营村进行。试验地为锈斑泥沙田……  相似文献   

14.
水稻旱育稀植技术于1992年引进安徽省后,分别在沿江双季稻区、江淮油(麦)茬中稻区、淮北麦茬单季晚稻区和山区一季稻区设点,进行系统的试验研究、改进创新和完善配套,建立了适合安徽南北稻区应用的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新体系,并在生产上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全...  相似文献   

15.
水稻旱育秧不同播种量秧苗生育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旱育稀植秧苗素质好,移栽返青快,分蘖势强,根系发达,容易夺取高产,近几年在冬闲、蔬菜、绿肥田推广较快。但由于旱育稀植播种密度较大,秧龄弹性小,限制了这一技术向小麦、油菜等晚栽稻田扩展。本试验试图通过摸索不同播种量的秧苗生育规律,并使用多效唑技术,增加秧龄弹性,为逐步扩大旱育稀植推广面积提供技术依据。1材料与方法1.1供试组合II优多系1号。1.2试验设计按每平方米播种干谷量共设6个处理:(1)130g(2)100g(3)70g(4)55g(5)40g(6)30g田间顺序排列,重复1次,小区面积1mx1m。每小区定点15株,跟踪调查…  相似文献   

16.
熊玉唐  黄俊明 《耕作与栽培》2001,(1):62-64,F003,F004
水稻是贵州省的主要粮食作物 ,常年播种面积 73.3万hm2 ,总产 45亿kg ,面积约占粮食播种面积的四分之一 ,总产约占粮食总产的五分之二以上。稳定提高水稻生产水平 ,对增加全省粮食总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贵州近年来发展水稻生产的实践证明 ,在狠抓杂交水稻的基础上 ,大力推广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 ,是促进贵州水稻生产再上新台阶的突破口。 1992年引进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 ,1998年推广面积达到 2 4万hm2 ,累计推广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达6 8万hm2 ,增产粮食 5 .1亿kg以上。为加快示范推广 ,促进全省水稻生产发展 ,确保粮食稳定…  相似文献   

17.
水稻旱育秧应用不同杀菌剂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 ,贵州水稻旱育稀植发展很快 ,1999年推广面积已达 2 6 0 7万hm2 ,已成为水稻生产的主要栽培模式。水稻旱育稀植防治立枯病主要用敌克松防治 ,长期单一用药 ,势必导致病菌抗药性增强。为寻找较理想的杀菌剂 ,特引进国内旱育秧主要杀菌剂在全省 6个县 (市 )进行水稻旱育秧应用不同杀菌剂试验。1 材料与方法1 1 试验点试验于 2 0 0 0年在兴义市农科所、遵义市农科所、余庆县松烟镇、湄潭县永兴农场、瓮安县银盏乡和三穗县雪洞等 6个点进行。1 2 试验设计试验设广枯灵、旱秧绿、旱育保姆、敌克松、甲霜灵和移栽灵 6个杀菌剂处理 ,…  相似文献   

18.
熊玉唐 《耕作与栽培》2001,(3):40-41,55
“七五”到“八五”初 ,贵州大力推广“杂交稻、两段秧、配方肥、综合防”配套技术 ,使全省水稻生产得到较快的发展 ,1992年全省水稻平均单产达 343kg/ 6 6 7m2 比 1985年提高6 3kg/ 6 6 7m2 ,增长 2 2 5 %。为探索水稻生产新的突破口 ,1992年省引进国外智力办公室、省科委和省农业厅联合引进了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进行试验示范 ,经全省广大农技干部的共同努力 ,九年来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在贵州不断发展和完善 ,到 2 0 0 0年全省推广面积达 2 2 73万hm2 ,累计推广 12 2 6 7万hm2 ,平均单产达 5 39 16kg/ 6 6 7m2 ,比常规…  相似文献   

19.
水稻旱育稀植技术是发展水稻生产的重大革新技术 ,是全国“十大”重点农技推广项目之一 ,它在育秧过程中的节水、节种、节劳优势 ,大大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取得了明显的增产节本效果。但是水稻旱育秧存在着大苗移栽草害严重 ,人工除草困难等情况 ,为了探索旱育秧化除效果 ,也为了完善水稻旱育稀植技术 ,在省农技站的安排与支持下 ,进行了旱育秧除草剂试验。1 材料与方法1 1 试点与材料试验于 1999年在瓮安县银盏乡太平村宋家坝村民组梁正华家责任地中进行 ,土壤为黄壤 ,前作为苋菜 ,通风向阳 ,海拔 10 2 0m。供试品种为籼型三系杂交水稻汕…  相似文献   

20.
水稻旱育稀植床土调酸试验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旱育稀植是水稻高产的一项栽培技术 ,特别是对高寒山区稻田和冷荫烂锈田的水稻生产更具有增产幅度大的作用。为了探索旱秧在不同酸度土壤下的生长素质与调酸技术 ,更好地培育出健壮的秧苗 ,为进一步完善旱育稀植栽培技术提供科学依据。在省农技总站的主持下 ,进行了水稻旱育稀植床土调酸试验。1 材料与方法1 1 试验设计试验设施硫磺粉 (1) 5 0 g/m2 ,(2 ) 10 0 g/m2 ,(3) 15 0 g/m2 ,(4) 2 0 0g/m2 ,施 90 %浓硫酸 (5 ) 2 5ml,(6 ) 5 0ml和不施 (7)(ck) 7个处理、苗床小区 2m2 ,2次重复 ,小区按随机区组排列 ,(1)硫磺粉 5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