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昆虫种群空间分布型程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昆虫在自然界中是以种群为基本单位而存在的。种群由个体组成,但又不是简单的集合。种群内个体的空间分布形式因其数量,年龄,栖境等特点的不同大体可以分为随机分布型(波松分布型)和聚集分布型(核心分布型、负二项分布型、二项分布型)。  相似文献   

2.
甘肃鼢鼠的生命表和种群动态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根据515只甘肃鼢鼠的年龄分布和性比,编制了甘肃鼢鼠种群的静态生命表,绘制了死亡曲线和存活曲线图,计算了甘肃鼢鼠种群的内禀增长能力,结果是;甘肃鼢鼠种群的净增殖率R0=1.8075,内禀增长能力rm=0.4056,种群数量的翻倍时间大约为20个月,周限增长率λ=1.0023。以上数据表示,甘肃鼢鼠是一个增长速度缓慢,数量相对稳定的动物种群,这对防治比较有利。  相似文献   

3.
四种钻蛀性龙眼梢、果害虫的空间分布及种群动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果树所资源圃,从1999到2000年对荔枝尖细蛾(Conopomorpha litchielle Bradly)、荔枝蒂蛀虫(Conopomorpha sineusis Bradly)、龙眼亥麦蛾(Hypitima longae Yang et Chen)和桃蛀螟(Dichocrocis punctiferalis Guenee)4种钻蛀性龙眼梢、果害虫的空间分布和种群动态进行调查,结果表明,4种害虫均在向南方位分布较多;荔枝尖细蛾幼虫在5、6、10月以第1代、第2代和第8代分别在龙眼枝梢上形成3个高峰期;荔枝蒂蛀虫幼虫在8、9月以第5、6、7代分别在龙眼枝梢和果穗上形成高峰期;龙眼亥麦蛾在6、7月份以第2代在枝梢和果穗上形成高峰期;桃蛀螟在8、9月份以第3、4代在龙眼成熟期数量最多。  相似文献   

4.
在北京雾灵山自然保护区天然次生林内,设置了2个有代表性的固定标准地,应用相邻格子法获得野外调查资料,进行优势种群结构和空间分布格局的研究。结果表明:(1)以山杨为优势种群的群落Ⅰ和以蒙椴为优势种群的群落Ⅱ年龄结构呈塔型,群落高度结构呈“L”型,幼苗相当丰富,天然更新能力强。(2)山杨种群、白桦种群、黑桦种群均为衰退种群,蒙椴种群表现为增长型种群。(3)在分布格局上,不同群落优势种群均呈集群分布,白桦伴生种群呈随机分布,黑桦种群在不同群落中分布格局差异较大。不同群落在整体上呈集群分布,但不同发育阶段,分布格局有所差异,幼树和中树阶段为集群分布,中树阶段显示出扩散的趋势,大树阶段为随机分布,这种差异与其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及物种的竞争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5.
张掖市龙首山红砂种群结构和分布格局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张掖市龙首山天然红砂分布区的红砂种群结构和空间分布格局进行了研究。根据年龄大小结构图和存活曲线以及静态生命表分析了红砂种群动态,用扩散系数C,负二项分布中的K值,平均拥挤度m*,丛生指数I,Cassie指标CA和聚块性指标(m*/m)6个分布指数对格局类型进行了判断,并根据双向轨迹方差法分析了种群格局规模。结果表明,红砂种群的自然更新状况良好,各龄级苗木均有分布。种群的年龄结构接近于增长型,表现为中龄级(10cm<d≤30cm)丰富;种群存活曲线趋向于DeeveyⅠ型,种群目前处于较为稳定的状态;种群的聚集强度为0.831 8,分布格局类型为聚集分布;种群有两种空间格局规模,分别为4m×4m和8m×8m。  相似文献   

6.
甘肃中西部地区红砂种群结构及空间格局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揭示甘肃中西部生态脆弱区红砂种群的分布特点,结合冠幅结构、静态生命表和存活曲线,对甘肃中西部地区3种典型生境条件下红砂种群年龄结构和动态进行了研究,并应用理论分布模型和聚集强度指数进行了种群分布格局分析。结果显示:在不同生境条件下红砂种群结构差异明显,山前戈壁红砂种群Ⅰ(0cmd≤10cm),Ⅱ(10cmd≤20cm),Ⅲ(20cmd≤30cm)龄级储量丰富,其个体数占所有龄级个体总数的87.01%,大于Ⅴ(40cmd≤50cm)龄级个体缺失,种群处于增长阶段;荒漠绿洲过渡带和黄土丘陵沟壑区红砂种群Ⅱ—Ⅵ(10cmd≤60cm)龄级个体数分别占所有龄级个体总数的75.34%和85.09%,且存在一定数量的老龄级个体,种群处于稳定阶段;但不同生境条件下红砂种群幼苗个体少,Ⅰ龄级个体数目均明显少于Ⅱ,Ⅲ龄级的个体数目,种群更新可能存在问题。格局分析表明,各生境条件下红砂种群均呈聚集分布。时间序列分析表明,在未来第2,4,6,8龄级的个体会呈现老龄个体增加的趋势,幼龄株数则有所降低,各生境条件下红砂种群稳定性长期维持困难。加大以种子开始的幼苗人工辅助更新以及人工封育保护是实现甘肃中西部生态脆弱区红砂种群更新和种群恢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玉米铁甲虫自然种群指数较高 ,I值为 30 .97。其全世代的平均种群累计死亡率为 64.0 7%。各虫态的自然死亡率差异极显著。越夏越冬成虫和 1~ 2龄幼虫的死亡率较高 ,分别为 38.1 %和 2 1 .7%。低龄幼虫的死亡原因主要为高温引起的自然死亡和天敌的捕食 ,而成虫则主要为白僵菌感染致死。玉米铁甲虫不同时期产下的卵 ,其幼虫自然存活率有较大差异 ,在产卵盛期和高峰期产下的卵 ,1~ 2龄幼虫存活率较高 ,而产卵盛末期产下的卵 ,则存活率较低  相似文献   

8.
不同寄主植物烟粉虱种群数量消长及空间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不同寄主植物烟粉虱(Bemisiatabaci)种群动态研究结果发现,不同寄主植物烟粉虱种群数量达高峰的时间有所差异,波幅也不一致,12种作物烟粉虱种群数量依次为油葵>西葫芦>棉花>大豆>南瓜>茄子>丝瓜>番茄>辣椒>黄瓜>菜豆>玉米,说明烟粉虱对其寄主植物具有一定的自然选择性。用扩散系数(C=S2/-X)对烟粉虱在棉花、油葵和大豆作物田空间分布型初步分析结果均为聚集分布型。  相似文献   

9.
采用相邻格子法,以西藏山南地区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砂生槐种群为研究对象,分别在半固定沙地和固定沙地设立20 m×30 m的样方,研究了不同生境条件下砂生槐种群径级结构、静态生命表、存活曲线等生活史特征的异同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西藏高原砂生槐在半固定沙地和固定沙地2种生境中的种群径级结构均呈现基部宽,顶部窄,随径级增大个体植株数减少的趋势。半固定沙地砂生槐种群是增长型种群,固定沙地砂生槐种群结构偏向成熟型。砂生槐种群在幼苗阶段死亡率较高,进入中龄期后死亡率有所降低。半固定沙地和固定沙地的砂生槐种群均呈DeeveyΠ型(直线型)分布。  相似文献   

10.
秦岭西段天然油松种群的数量特征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秦岭是我国南北气候和植被过渡带,油松群落是顶级群落之一,研究油松种群表现出来的特有结构和生命周期,将有助于深入理解在该区域油松能够成为主要建群种之一的机理.根据埘秦岭西段油松种群的调查资料,利用生存分析理论,编制静态生命表,绘制生存曲线和死亡率曲线,同时应用谱分析方法分析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油松种群存活曲线符合DeeveyⅢ,阳坡油松由于密度效应会导致种群自疏.HI现"一张一弛"现象.阴坡油松种群在弱光照的胁迫下,弱化了密度效应的作用;(2)油松种群死亡率的波动周期为15 a,在时间格局上也一致,这对油松林的可持续经营具有理论参考价值;(3)谱分析表明不同坡向的油松种群生长周期不同(阳坡>阴坡),同时大周期内有小周期的波动.可见油松种群本身在结构上存在内调节机制,用以有效配置资源形成稳定种群.其研究结果有助于从种群学角度上解释油松群落成为顶级群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Long term data to estimate population trends among species are generally lacking. However, Natural History Collections (NHCs) can provide such information, but may suffer from biases due to varying sampling effort. To analyze population trends and range-abundance dynamics of Swedish longhorn beetles (Coleoptera: Cerambycidae), we used collections of 108 species stretching over 100 years. We controlled for varying sampling effort by using the total number of database records as a reference for non-red-listed species. Because the general frequency of red-listed species increased over time, a separate estimate of sampling effort was used for that group. We observed large interspecific variation in population changes, from declines of 60% to several hundred percent increases. Most species showed stable or increasing ranges, whereas few seemed to decline in range. Among increasing species, rare species seemed to expand their range more than common species did, but this pattern was not observed in declining species. Historically, rare species did not seem to be at larger risk of local extinction, and population declines were mostly due to lower population density and not loss of sub-populations. We also evaluated the species’ declines under IUCN red-list criterion A, and four currently not red-listed species meet the suggested threshold for Near Threatened (NT). The results also suggested that species’ declines may be overlooked if estimated only from changes in species range.  相似文献   

12.
毛乌素沙地羊柴种群点格局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宁夏盐池毛乌素沙地,分别在固定沙地和半固定沙地设立一块50 m×50 m典型样地,应用Ripley’s K函数的双变量点格局分析方法,对飞播条件下羊柴种群的点格局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羊柴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与植株大小及生境2种因素关系密切,随着羊柴植株形体的增大,其集聚强度加强;对于羊柴种群的空间关联性,随着2个大小级的形体大小差异减小,它们的空间正关联关系将加强;半固定沙地上的羊柴种群及其各大小级与固定沙地相比更趋向于集群分布,同时各大小级之间的空间正关联也更明显;移植羊柴时,应尽量将其栽种成集聚分布形式,以提高植被成活率。  相似文献   

13.
新疆高温热浪的人口与耕地暴露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危险性和暴露度是高温热浪风险评估的关键决定因素。该研究基于1961-2020年逐日最高气温格点数据、2001-2020年人口及耕地数据,分析新疆高温日数、高温热浪危险性及承灾体(人口与耕地)暴露度的时空变化,并计算各承灾体和气候因素对暴露度年代际变化的贡献率。结果表明:1)近60年来,新疆高温日数及高温热浪的频次、强度、持续时间呈上升趋势,高值区主要位于吐鲁番盆地及罗布泊地区;2)新疆高温热浪初日多出现在6月上旬至7月上旬,终日多出现在8月,且大部分区域热浪初日呈提前趋势,终日呈滞后趋势;不同等级高温热浪累计频次高值中心均位于吐鲁番地区,热浪等级越高,累计频次及影响范围越小;3)近20年来,新疆高温热浪人口、耕地暴露度在范围和强度上有所增加;气候因素对人口、耕地暴露度的变化起主导作用,其贡献率逐渐下降,而人口、耕地与综合因素的贡献率逐渐上升。在全球变化背景下,该研究结果可为新疆应对气候变化与防灾减灾政策的制定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4.
15.
中国粮食生产发展特征及土地资源承载力空间格局现状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7  
首先分析了1949-2008年中国粮食生产发展过程特点,随后以粮食为判据,基于人口与粮食关系,建立土地资源承载力模型和土地资源承载指数模型,从分县尺度对中国土地资源承载力空间格局现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1949-2008年中国粮食生产呈台阶式上升特征,且伴随周期性波动,具有明显的不稳定性;人口增幅小于粮食产量增幅,人均粮食占有量从建国初期的不足209 kg,增长至21世纪初期的400 kg,呈稳步提升态势;2007年我国分县土地资源承载力主要以人口超载、粮食短缺为主要特征。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河西走廊、河套地区及四川盆地等主要粮食生产区表现为粮食盈余,而人口压力较大的东南沿海以及粮食生产水平较低的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则表现为人口超载。国家尺度上,中国粮食尚处于盈余状态,因此粮食短缺地区需通过贸易、调配来满足超载人口的粮食需求。东、中部城市密集地区人粮关系尤为紧张,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这些地区人粮矛盾会进一步加剧,粮食贸易和调配趋势也会越来越明显。该研究可为国家粮食安全与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6.
武夷山黄山松群落物种多样性与种群空问格局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对武夷山黄山松群落物种多样性和种群空间格局的研究结果表明 ,低海拔地区由于受人为干扰影响较大而物种多样性与种群空间分布格局未表现出明显规律性 ,高海拔地区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丰富度和均匀度均有不同程度下降 ,黄山松种群空间格局均呈集群分布 ,且随海拔高度升高而黄山松种群生长受到一定抑制  相似文献   

17.
环境中多溴联苯醚(PBDEs)分布特征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多溴联苯醚(PBDEs)是一类具有生态风险的新型环境有机污染物。PBDEs作为阻燃剂已经被愈来愈广泛地添加到工业产品中,对大气、水体、沉积物、土壤等环境介质产生污染,并最终危害生物和人类健康。鉴于这一环境新问题的产生,本文概述了环境介质中PBDEs的来源、含量,并对其分布特征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