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乡村美化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于城市高密度空间的喧嚣繁杂,乡村拥有开阔的视野、宁静的环境、美丽的景致。植物景观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乡村地域自然与文化特征的一种“软性”表现载体和情感寄托对象。乡村景观是乡民与自然之间持久联系的产物,是乡民在长期有意或无意绿化美化家园的过程中形成的原生景观,代表了当地人们对气候、土地、历史等资源的理解和认知,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来,唐山市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结合乡村振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以“环境美、产业美、精神美、生态美”为目标,大力推进乡村绿化美化,取得突出成效。特别是2019年以来,结合唐山创建国家级森林城市和县(市、区)创建国家、省级森林城市工作,在全省率先启动市级森林乡村创建工作。目前,全市5462个村庄绿化水平明显提升,累计创建市级森林小镇38个,森林村庄660个,创建省级森林乡村148个,国家级森林乡村46个。形成了一批“春有花、秋有果、  相似文献   

3.
乡村的春天对于生活在城市里的人来说,春天是从元旦开始的,那一天,一张张晚报掀动春天融雪的声音;对于奔走在乡村与城市之间的人来说,春天是从春节开始的,除夕的大红灯笼把一朵朵千里之外飘来的雪花映出温馨的光芒,但古罗马作家瓦罗在他的《论农业》一书中说:"春季从二月七日开始。"他指的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所依据的日历是公历。  相似文献   

4.
行道树史话     
城市和乡村的行道树,是绿化和美化大自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改善了城市和乡村的生态环境及景观,还给行人带来了绿荫.  相似文献   

5.
《国土绿化》2010,(9):20-23
<正>在葱绿秀美的四川盆地中部,镶嵌着一座翡翠般的城市,这就是四川省遂宁市。遂宁市城市森林相拥,乡村绿荫覆盖,到处是一派郁郁葱葱、春意盎然的景象。截至2008年底,全市有林地300.9万亩,森林280.59万亩,森林覆盖率达35%,绿化覆盖率达45.5%,公路、铁路、水系全面绿化。  相似文献   

6.
无论城市还是乡村,除了大地、天空之外,建筑物是我们一生中视觉接触最频繁、体量最大的人文景观了。有时我们关于一个城市、一个乡村的记忆往往是那里的某个建筑、某片村落。  相似文献   

7.
吴斌 《绿色科技》2022,(1):125-128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背景下,乡村振兴引起越来越多的重视.乡村振兴不仅仅是对乡村的振兴,也是平衡好城乡关系的一种方式.乡村振兴不仅可提高村庄内部人民生活环境、生活质量,也对城市输出本土有优势的价值内容,故乡村振兴是统筹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基本路径.以者湾村灾后重建景观规划为例,从宏观及微观层面深入分析了者湾村的特色文化要...  相似文献   

8.
正在1月4日召开的全国林业厅局长会议上,国家林业局启动乡村绿化美化工程,助力乡村振兴战略。会议确定,将分两步走建成美丽宜居乡村,到2025年,使人居环境接近或达到城市水平;到2035年,乡村人居环境达到或优于城市水平,基本建成生态和谐、产业发展、乡风文明、生活富裕、各具特色的美丽宜居乡村。据了解,根据中国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资料,全国行政村有63.5万个,其中,平原区有24.2万个,丘陵区  相似文献   

9.
<正>1城市湿地的概念和功能对于城市湿地,科学家还没给出一个系统的定义,也没给出构成城市湿地的具体要素。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一般认为,城市湿地是指城市区域之内的海岸与河口、河岸、浅水湖沼、水源保护区、自然和人工池塘以及污水处理厂等具有水陆过渡性质的生态系统。城市湿地是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自然景观为主的城市公共开放空间。与乡村荒野湿  相似文献   

10.
小消息     
<正>亚洲严重缺水亚太地区缺乏符合卫生标准的饮用水人数8.3亿,其中城市0.93亿乡村7.37亿,因缺水而不能使用卫生设备人数20亿,其中城市2.98亿乡村17.4亿,亚洲42个大城市对供水系统的投资跟不上人口增长速度,2000年人均用水量,2025年预测人均用水量:  相似文献   

11.
<正>宁晋县,位于我省中南部、邢台市东北部,历史上有“凤凰城”之说。境内有洨河等11条河流汇集此,素有“九河下梢”之称。如今,走进宁晋县城,就好像进入一座大花园,处处浓荫匝地,鸟语花香,特别是凤鸣湖边、凤翔湖畔、汪洋沟岸,更是佳木繁荫,亭台玲珑,一弯碧水,白鹭翔飞,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精致的村落、参天的大树、花草丰茂的绿地……打卡九河大地一个个美丽乡村。看,似一幅画;听,似一首歌;读,如一缕淡淡的乡愁。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近年来,宁晋县将创建省级森林城市作为美丽宁晋建设的重要抓手,重点实施乡村增绿、城区绿化提升、生态惠民产业、生态文化推介、科技支撑示范和森林资源保护六大工程,打造出一大批“城市绿地”“沿河绿带”“森林单位”“森林乡村”,绿色凤城愈加美丽,锦绣九河渐行渐近。  相似文献   

12.
吕春 《绿化与生活》2010,(10):44-45
<正>德意志民族是绿色的民族,自称为森林部落。德国的林业相当发达,从城市、乡村到林区,都是一片浓郁的绿,宜树则树,宜草则草,可谓是"国无裸土"。这与该国在林业上成熟完善的体制和经营方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正>随着城市建设和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口规模膨胀、大气污染、水资源短缺、热岛效应等各类“城市病”层出不穷,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瓶颈。而城市外围的生态空间往往是城市重要的生态屏障,承担着保障城市生态安全、培育乡村内生活力、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绿色发展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马永伟 《国土绿化》2009,(12):20-21
城市与乡村环境跟随时代前进的脚步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在景观设计方面变化更大。用什么样的审美理念和方法来设计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特别是面对现阶段森林城市建设和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当前值得研究和思考的话题。  相似文献   

15.
城市之外的乡村山水园与郊野园林同样是中国历史园林体系中与当代中国风景园林设计一脉相承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以民国军阀为造园主体的广西近代乡村庄园是岭南传统私家园林重要类型之一,通过将广西近代乡村庄园与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庄园对比分析,总结出两者在时代背景、庄园主身份、相地择址、空间格局、功能性及防御性上的共性与差异,一方面是为了加强对广西近代乡村庄园的全面认识;另一方面则以期能补充及完善岭南传统私家园林体系。  相似文献   

16.
行道树史话     
城市和乡村的行道树,是绿化美化大自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改善了城市和乡村的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还坚固路基给行人带来了绿荫。道路两旁植树,这在我国两千多年前的周代,就是一项制度。当时的道路大都由官方出资修筑,有别于私家开掘的便道,故被称作"官道",种于"官道"两旁的行道树便叫做"官树"。  相似文献   

17.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和美丽乡村建设的推进,我国乡村文明建设己初见成效,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村容村貌有了明显改善,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然而,随着乡村建设步伐加快,存在村落与村落之间逐渐类同化,自身空间特色逐渐丧失;乡村特色空间更新的观念趋同于城市更新概念,缺少对自身空间价值的判断等问题。为探讨乡村特色空间在设计中因地制宜的建设规划和具体可实施的方法,以可持续发展为切入点,对河南省新郑市焦沟村(包含戴寨村、仲寨村、东云湾村3个自然村)的乡村空间现状、问题进行分析,从产业、生活、生态空间建设方面探讨相对应的解决措施,为下一步乡村建设中乡村特色空间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珠海市传统乡村生态景观及其乡愁文化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今天,乡愁生态景观是区别于城市景观、突显乡村特色、彰显乡愁文化的重要景观实体。文中研究了2004-2014年珠海2个传统乡村生态景观风貌特征及其乡愁文化的演变,结果表明:1)乡村水体空间占比呈缩减势态,其中接霞庄由30%下降至23%,排山村由5.1%下降至4.3%。与此同时,接霞庄出现了占比为11.7%的旅游设施用地,排山村出现了占比为2.7%的工厂用地,主要占用的是林地和水体空间。2)乡村植物种类逐渐丰富化,接霞庄由24种增至44种,排山村则由32种增至40种,新增植物功能更加注重经济性、观赏性和芳香性。3)乡村新增居住空间平均林木覆盖面积极低,接霞庄为0.12 m2,排山村仅为0.02 m2。4)乡村生态景观风貌变化的影响因素包括乡镇企业入侵严重、旅游开发定位模糊、注重林业经济价值、城市风吹入乡村、生活需求发生转变和缺少科学规划指导等6个方面。5)珠海传统乡村生态景观的特色表现为:村头宗祠,古树参天;村前水池,岸绿水清;村边小溪,浣衣车水;村后茂林修竹;村内绿树成荫,庭院花果飘香。最后,分析了导致珠海乡村生态空间减少、地域乡愁文化减弱的原因,并针对珠海乡村生态景观建设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正近日,记者从北京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推进会上了解到,全市将编制《北京市森林城市建设发展规划(2018年-2035年)》,今年内平谷将有望成为北京市首个国家森林城市。到2020年,平谷、延庆、通州等3个区将完成国家森林城市创建目标;到2022年,结合推进新一轮百万亩造林、乡村振兴战略美丽乡村建设和疏解整治促提升等重点工程,密云、怀柔、石景山、房山等4个区将完成国家森林城市创建目标;  相似文献   

20.
正乡村振兴战略是十九大提出的重大国家战略,就是要更加有效地解决好"三农"这个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农业作为国家最基础的产业,一头连着乡村,一头连着城市,是城乡居民每一天、每一餐都必不可少的,也是城乡融合的载体和脉络。因而,乡村振兴,基础在农业,潜力也在农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