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药敏试验的结果观察鸡大肠杆菌病的耐药性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鸡大肠杆菌病是由埃希氏大肠杆菌为原发性或继发性病原的传染病,该病属于条件性疾病,在一些饲养管理、卫生防疫条件较差的鸡场和专业户的鸡群中,几乎都有发生。由于饲料中添加抗菌药物种类的增多和滥用抗菌药物的现象比较普遍,以致鸡大肠杆菌的耐药菌株日益增多,一旦发病按常规的抗大肠杆菌药物进行治疗往往无效,不仅给控制和治疗该病造成困难,而且还加剧了该病对养鸡业的危害。我们以鸡大肠杆菌病病鸡的23批次(每批次2—4只病鸡),病料为肝、脾等脏器,用青霉素、链霉素、庆大毒素、卡那霉素、氯霉素、红霉素、四环素、土霉素、痢特灵、氨基苄和氟哌酸等11种  相似文献   

2.
四川省部分地区大肠杆菌的耐药性监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常规方法对87份采集于四川省部分地区规模化养猪场病料样品(51份),健康鸡(28份)和野生白鹭(8份)粪便样品进行大肠杆菌分离鉴定,并采用K irby-Bauer法对大肠杆菌分离株的26种抗菌药物耐药性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分离鉴定的51株猪源大肠杆菌、28株鸡源大肠杆菌和8株白鹭源大肠杆菌均存在不同程度多重耐药性,3重及3重以上耐药菌株占总菌株数88.51%:其中对青霉素G(100%)、强力霉素(89.66%)、复方阿莫西林(85.20%)、四环素(82.76%)、头孢氨苄(63.22%)、头孢噻吩(52.87%),氨苄青霉素和复方新诺明(51.72%)的耐药性较强;8株野生白鹭大肠杆菌多重耐药性远低于猪源和鸡源大肠杆菌分离株多重耐药性,对受试喹诺酮类、复方新诺明等多种药物高度敏感。  相似文献   

3.
云南省鸡致病性大肠杆菌的血清型鉴定及药敏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云南省各地州、市(县)主要养鸡场收集到418份疑似鸡大肠杆菌病的死鸡或濒死鸡病料,分离到280株大肠杆菌。对其进行生化试验、致病性试验、血清型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菌株能定型的血清型共计28种,其中O78菌株占34.29%,O11、O88菌株各占8.93%、7.86%,为云南省流行的优势血清型。分离菌株对3日龄雏鸡具有很强的致病性,33.57%(94/280)的菌株为强毒株,39.29%(110/280)的菌株为中等毒力株。多数菌株对头孢曲松、头孢噻呋、丁胺卡那霉素、氟苯尼考等药物敏感,对青霉素、红霉素、新霉素、环丙沙星等产生了较强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4.
为了帮助养殖业者预防和治疗鸡大肠杆菌病,试验从贵阳、遵义的规模鸡场无菌采集病鸡或病死鸡的病料,进行病原菌分离及鉴定,对贵州部分地区鸡源大肠杆菌病的主要血清型进行了调查。经血清型鉴定,发现该地区流行的鸡大肠杆菌病的优势血清型为O78(9/31)、O15(4/31)和O45(4/31)。为了减少养殖户盲目用药,作者对31株鸡大肠杆菌进行了药敏试验。结果显示,高敏感的药物有阿米卡星、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头孢唑啉和丁胺卡那霉素;低敏感的药物有氟笨尼考、氨苄青霉素和罗红霉素等。  相似文献   

5.
为了对鸡致病性大肠杆菌的流行情况及耐药性调查分析,从山东省部分地区的60个鸡场采集了116份鸡内脏病料,结合培养特性对其进行了细菌的分离和生化鉴定,结果分离到大肠杆菌95株,其中致病性大肠杆菌76株。对这76株致病性大肠杆菌进行了12种抗生素敏感性试验,发现分离的菌株对12种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青霉素对其完全没有抑制作用;新研制的利福平复合新药抑制作用最强,64.5%为高度敏感(49/76),34.2%中度敏感(26/76),表明该药对鸡大肠杆菌具有显著的效果;其中,丁胺卡那霉素(63.2%)、氟哌酸(55.3%)也有良好的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了分析秦皇岛地区育成鸡大肠杆菌血清型分布及耐药性,采用常规细菌学鉴定和16S rRNA PCR法,从采集的秦皇岛地区患病死亡育成鸡38份肝脏病料组织中分离鉴定出20株大肠杆菌,采用玻板凝集试验和K-B药敏纸片法分别检测其血清型和耐药性。结果显示,大肠杆菌分离株属于5种血清型,以O1和O2为主要流行血清型;对磺胺二甲氧嘧啶、磺胺间甲氧嘧啶、阿莫西林、林可霉素4种药物耐药率为100%,对头孢拉啶、复方新诺明、青霉素等12种药物耐药率在50.0%~95.0%之间;对其他药物的耐药率在5.0%~40.0%之间;4重以上耐药菌株占100%。提示该地区育成鸡大肠杆菌耐药性严重且呈现多重耐药性。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泰安及周边地区鸡大肠杆菌病流行情况及耐药性检测,共采集了20份病料,经分离培养及生化鉴定,分离到7株致病性大肠杆菌,并用7种抗生素进行药物药敏试验,结果显示:丁胺卡那、对头胞塞肟、壮观霉素、新霉素、庆大霉素对所有菌株的抑菌作用普遍较高,高敏菌株达71%~100%之间,对诺氟沙星和青霉素均不敏感.  相似文献   

8.
以流行病学诊断、临诊诊断、病理学诊断和实验室诊断等方法确诊了2009年发生在内蒙古乌兰察布市某养鸡场的鸡败血型大肠杆菌病,该次大肠杆菌病的平均发病率为8%左右,平均死亡率为5%左右。从病、死鸡中分离出12株菌株,进行生化鉴定,被检菌株符合大肠杆菌的特性。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分离的大肠杆菌对丁胺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环丙沙星、氧氟沙星高敏;对氯霉素、氨苄青霉素、氟哌酸、卡那霉素中敏;对痢特灵、青霉素G、四环素低敏或耐药。并对其发病的原因及预防措施进行了简述。  相似文献   

9.
对泰安及周边地区鸡大肠杆菌病的流行情况和致病性大肠杆菌的耐药性状况进行了比较系统的调查分析:对25株鸡源性大肠杆菌进行了分离纯化、生化试验,同时对所分离的菌株进行了耐药性测定及β内酰胺药物耐药基因TEM的检测等研究。结果表明:大肠杆菌对多种抗生素均产生了耐药性,对β-内酰胺类药物的耐药性也相当严重,对在药敏试验中检测出对头孢菌素类药物不敏感的菌株进行TEM基因检测,发现这些菌株均含有耐β-内酰胺酶耐药基因,与Genebank上登录的其他耐β-内酰胺酶耐药基因序列的同源性达到97%以上,仅存在个别的碱基突变。通过研究以期探明地区鸡源性大肠杆菌病的流行情况和细菌的耐药现状.从而为有效控制鸡大肠杆菌病的发生流行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以便制订出较为科学合理的预防和治疗措施,以提高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山西省范围内鸡源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和头孢菌素酶(AmpC)大肠杆菌分离株的基因型及其耐药现状,本试验从呈现典型鸡大肠杆菌病临床症状的病料中分离、鉴定出68株符合鸡源大肠杆菌生物特性的流行菌株,采用K-B法与双纸片确认法对分离的68株大肠杆菌分别进行药敏试验和ESBLs、AmpC酶耐药表型的筛选;采用PCR方法检测了分离株中质粒介导的ESBLs、AmpC酶的基因型。结果显示,分离到的68株菌对22种抗菌药物均产生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其中耐药谱达7耐以上的有66,占总分离菌株数的97.06%;呈ESBLs、AmpC酶阳性和两者均阳性的菌株数分别为57(83.82%)、19(27.94%)和16(23.53%)株;检测出ESBLs阳性菌株携带的耐药基因型包括bla_(TEM)、bla_(OXA)和bla_(CTX-M-1/9),AmpC酶阳性菌株耐药基因型为bla_(FOX)型。研究结果表明,分离的68株鸡源大肠杆菌已对绝大多数种类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且产ESBLs和AmpC酶菌株已普遍流行。山西省鸡源大肠杆菌中流行的ESBLs基因型与国内其他地区相关报道大体一致,而检测到的bla_(FOX)型AmpC酶基因在国内报道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11.
为了考察中药制剂对人工感染鸡大肠杆菌病的治疗效果。以大肠杆菌标准菌株O_(78)、O_1、O_2三种混合大肠杆菌菌液肌肉注射感染15日龄海蓝褐蛋公鸡,之后口服不同剂量的中药制剂与氟苯尼考粉,观察试验鸡的临床症状、病理变化、病变发生率等,最终统计出试验鸡的死亡率和治愈率。采用Duncan法多重比较,结果各试验组鸡只死亡率均与感染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而试验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中药高剂量组对感染鸡只治愈率与感染对照组鸡只自愈率差异显著(P0.05),且近似于氟苯尼考粉组。因此,中药制剂可以作为有效控制和治疗鸡大肠杆菌病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2.
兔大肠杆菌病病原的分离鉴定与药敏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重庆市数个大型养兔场有典型大肠杆菌病症状的30只病兔中采集病料。分离出3株菌。形态学检查、生化鉴定及常规的生化结果均符合大肠杆菌特征。但对棉子糖、Zhuo糖的分解及赖氨酸的利用存在着差异。用青霉素G等19种药物进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1号菌株对喹诺酮类、强力霉素、卡那霉素、复方新诺明等耐药12号菌株对喹诺酮类、卡那霉素等敏感,而对复方新诺明、利福平等耐药;3号菌株对卡那霉素、强力霉素等敏感。而时利福平耐药。该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菌为不同的3株大肠杆菌。  相似文献   

13.
中草药对人工感染雏鸡大肠杆菌病的药效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鸡大肠杆菌病是由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原发或继发性传染病,可引起不同品种和不同日龄的鸡只感染发病,以败血症、肝周炎、气囊炎和心包炎为主要特征。该病主要侵害雏鸡,且常与某些疾病如传染性支气管炎(IB)、慢呼(CRD)并发或继发于某些疾病如新城疫(ND)、法氏囊病(IBD)的流行过程中,病死淘汰率较高,对养鸡业危害严重。因大肠杆菌的血清型很多,菌苗的免疫效果尚不理想,故药物防治仍是控制本病的主要手段。目前治疗大肠杆菌病的药物很多,但有些因长时间应用已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耐药性。我国在中药防治鸡细菌病方面积累了许多经验,具有安全有效、无残留等优点。养鸡乐是选用具有抗菌活性的多味中药组成的散剂,本试验的目的在于验证其对鸡大肠杆菌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为了评价头孢噻呋钠对鸡白痢病、鸡大肠杆菌病、鸡葡萄球菌病的治疗效果,用头孢噻呋钠对人工诱发鸡白痢病、鸡大肠杆菌病、鸡葡萄球菌病进行临床治疗试验。结果显示:头孢噻呋钠对鸡白痢病的治愈率比氨苄西林混悬注射液、硫酸粘杆菌素、氟苯尼考分别高20%、13.4%、26.7%,死亡率分别低20%、3.4%、16.7%;头孢噻呋钠对鸡大肠杆菌病的治愈率比硫酸庆大霉素高72.5%,死亡率低55.5%;头孢噻呋钠对鸡葡萄球菌病的治愈率比氨苄青霉素高12.5%,死亡率低10%。结论:头孢噻呋钠对三种疾病的治疗效果在死亡率、有效率和治愈率的指标比较上,均显著高于对照药物(P<0.05)。头孢噻呋钠组的平均增重均显著高于对照药物组(P<0.05)。  相似文献   

15.
为了诊断一起鸡细菌性感染死亡病例,对死亡鸡内脏进行细菌分离鉴定及体外抑菌试验。结果得知:分离菌为G-短杆菌;能够分解葡萄糖、蔗糖等;对庆大霉素、环丙沙星等高度敏感,对青霉素、阿莫西林等耐药;鸡乳酸菌对其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攻毒小白鼠病变明显。结论:分离菌为鸡大肠杆菌,该病是由大肠杆菌引起的鸡大肠杆菌病,治疗首选药物为庆大霉素,鸡乳酸菌配合高敏药物能够防治该病。  相似文献   

16.
大肠杆菌病是由某些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各种禽类的急性或慢性的传染病。它是畜禽肠道的常在菌株,广泛的存在于饲料、垫草、粪便和鸡舍的灰尘中。当鸡体质下降,环境恶劣,强应激情况下,菌株的致病性即可表现出来,使鸡只感染本病。各种血清型的大肠杆菌菌株对药物的敏感性不同,从而给治疗带来困难。  相似文献   

17.
细菌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阐述了大肠杆菌、葡萄球菌等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等抗菌药物的耐药机制,分析了当前由耐药菌株引起的大肠杆菌病、葡萄球菌病的主要原因,讨论了防治此类疾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江川县不同地区鸡源大肠杆菌对临床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情况,从不同乡(镇)的6个鸡场采集疑似鸡大肠杆菌病的17份病料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形态学观察、小白鼠致病性试验和耐药性分析。结果显示,从6个鸡场共分离到大肠杆菌17株,分离株对小白鼠有强致病性,均为强致病性菌株;分离株对15种常用抗生素显示出严重的多重耐药性,12耐1株,11耐2株,9耐3株,8耐4株,8耐以下共7株。青霉素、氨苄西林、头孢噻吩、头孢氨苄、卡那霉素、氧氟沙星、诺氟沙星、链霉素和磺胺甲恶唑的耐药率均在58.8%(10/17)以上。痢特灵、头孢呋辛钠、头孢他啶、氟苯尼考的耐药率低于17.6%(3/17),可作为江川县鸡大肠杆菌病治疗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9.
为了评价头孢噻呋钠对鸡白痢病、鸡大肠杆菌病、鸡葡萄球菌病的治疗效果,用头孢噻呋钠对人工诱发鸡白痢病、鸡大肠杆菌病、鸡葡萄球菌病进行临床治疗试验。结果显示:头孢噻呋钠对鸡白痢病的治愈率比氨苄西林混悬注射液、硫酸黏杆菌素和氟苯尼考分别高20%、13.4%和26.7%,死亡率分别低20%、3.4%和16.7%;头孢噻呋钠对鸡大肠杆菌病的治愈率比硫酸庆大霉素高72.5%,死亡率低55.5%;头孢噻呋钠对鸡葡萄球菌病的治愈率比氨苄青霉素高12.5%,死亡率低10%。结论:头孢噻呋钠对3种疾病的治疗效果在死亡率、有效率和治愈率的指标比较上,均显著高于对照药物(P<0.05)。头孢噻呋钠组的平均增重均显著高于对照药物组(P<0.05)。  相似文献   

20.
鸡致病性大肠杆菌抗药性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大肠杆菌病,对养禽业危害严重,许多常用抗菌药已不能有效控制。在生产中由于长时间大剂量使用抗菌药物及其它原因造成抗药性菌株不断出现,不仅造成浪费,也带来药物残留,鸡的免疫机能下降等诸多问题。为此,从山东7个地市(日照、莱芜、潍坊、青岛、泰安、济宁、东营)和东北某一市的病死鸡中分离出24株E.CcoIi。用21种药物进行抗药性测试。结果表明24株E.coli抗药性相当严重,每种药物的抑菌范围也有差异。21种药物只有2种药最敏感,8种药完全不敏感,其余间种药也只对3个~8个菌株产生高度敏感,对1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