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粮食的弱质特性使其价格易受外界因素影响,对生产者和消费者产生重大影响。那么,政府应采取哪些价格调控政策呢?在分析目标价格补贴政策和粮食价格稳定政策的福利效应后,认为目标价格补贴政策可以节约粮食储备与政策成本,但补贴效率对福利效果影响较大;粮食价格稳定政策受制度成本制约,只有有效降低制度成本才能提高社会总福利,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中国粮食全要素生产率及影响因素的区域分异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2001-2010年选取的我国30个省份有关粮食生产的面板数据,运用基于DEA-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方法,对我国粮食主产区、主销区和平衡区的粮食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指数进行了测算和分解,并分析了动态全要素生产率指数的时空差异及变化源泉,在此基础上,探索了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及其分解值—技术效率指数、技术进步指数的外生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主产区全要素生产率指数10年内平均增长0.28%,得益于技术效率的提高和技术进步,主销区呈现出粮食生产技术进步与技术效率损失并存,"双轨损失"导致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平均下降0.35%,平衡区受技术进步的恶化影响导致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平均下降0.69%;中央惠农政策的实施对提高主产区的粮食全要素生产率水平有显著作用,而对主销区和平衡区的影响具有一定滞后性;人均粮食生产规模和种粮机械化水平对粮食主产区的全要素生产率均有负向影响,而对粮食主销区的全要素生产率都为正向影响。对于粮食产销平衡区,人均粮食规模的扩大能够改善技术效率,但对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进步有反向抑制作用。最后,提出了有效提高粮食生产率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农业技术进步是我国粮食生产能力增长的主要原因,为确定不同阶段小麦、玉米、稻谷的技术进步类型,并分析影响粮食生产的主导技术进步模式,选取1999-2016年小麦、玉米、水稻各省面板数据,基于技术进步理论,利用E-S模型与C-D函数,计算三大主粮技术进步贡献率,并对技术进步模式进行阶段性的判别,分解生物化学型技术与机械技术对粮食技术进步的贡献比率。研究结果表明,1999-2016年间我国小麦、玉米、早稻(代表稻谷)生产年均技术进步速度分别为0.67%、0.19%、0.06%,小麦、玉米以机械型技术进步为主导,早稻以生化型技术进步为主导。基于研究结果,发现依靠提高育种能力、高效施肥灌溉等方式提高土地产出率,依靠持续提高机械化水平而提高劳动生产率,提升粮食综合产出率,规范生产栽培过程,充分发挥生物化学类投入技术效能,提高粮食技术成果转化率等是解决现阶段粮食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基于1985-2014年中国粮食(稻谷、小麦和玉米)生产成本的省级宏观数据,采用随机前沿成本函数模型对三种作物生产成本上升之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要素价格调整效应是驱动粮食生产成本增加的首要因素,其次是生产规模效应,而技术进步效应和效率改进效应均能降低粮食生产成本,但技术进步效应降低成本的作用更明显。2)劳动、化肥和其他要素价格均表现出正的价格调整效应,其中劳动价格影响最大。3)三种作物均存在规模经济性,但稻谷的规模经济性有所下降,而小麦和玉米的规模经济性有略微的提升。4)技术进步效应能降低生产成本,其中,稻谷的技术进步效应对成本的降低作用要高于小麦和玉米,但效率提升对降低生产成本的作用较小。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我们认为进一步深化规模化种植、推动农业生产技术进步和推进小麦、玉米机械作业等均能降低粮食生产成本。与此同时,考虑到农业生产要素价格上涨趋势不可避免,可以尝试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如套种)、延长农产品产业链等来增加土地收益,从而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保障我国粮食供给安全。  相似文献   

5.
印度粮食补贴政策及其效果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印度的粮食补贴政策包括两个方面:粮食定购的最低支持价格政策和定向公共分配系统.前者是生产者支持政策,而后者则是消费者支持政策.两种政策的共同目标是削减贫困,实现国家的粮食安全.本文在分析印度粮食补贴政策框架的基础上,着重考察了补贴政策对生产者、消费者以及各邦层面的福利影响效果.通过分析发现,生产者价格补贴仅仅使少数几个邦的大农户受益.定向公共分配系统使那些贫困发生率较高的邦的粮食分配和调出数量增加.  相似文献   

6.
大豆价格波动关系到广大豆农的福利。基于中国1983-2012年大豆生产与消费的相关数据,并根据大豆的供给与需求价格弹性等参数,采用麦诺特福利效应模型考察大豆价格波动对农户福利变动的影响,研究了大豆价格波动导致农户福利变动的机理。结果表明,大豆价格波动导致农户整体福利恶化,大豆生产价格平均每变动10%,豆农的短期生产福利将变动1.32%,长期生产福利变动1.42%;大豆销售价格平均每变动10%,短期消费福利变动13.13%,长期消费福利将变动12.55%。大豆生产价格波动导致的农户福利变化在农户福利变动中起重要作用。大豆价格变动引起农户收入与消费支出变化的相对值决定农户总福利效应。最后提出了加大政策引导力度、保障生产者利益、构建信息平台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农场动物福利改善有助于促进畜牧业实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和调控有效的高质量发展。消费者对农场动物福利产品的支付意愿是促使养殖主体改善动物福利的前提。基于条件价值评估法,利用国内1 137位消费者的调查数据,采用有序Logistic模型,分析消费者对动物福利乳制品的支付意愿及其影响因素,探讨不同收入群体支付意愿影响因素的差异。结果表明,大部分消费者对动物福利乳制品有较强的购买意愿,但消费者的支付意愿集中在(0,10%]的溢价水平,仍有待提高。农场动物福利认知、受教育程度和家庭月收入水平对消费者动物福利乳制品的支付意愿存在显著的积极影响,立法诉求、乳制品的质量安全风险感知和质量安全关注度对消费者动物福利乳制品的支付意愿存在显著的消极影响。此外,农场动物福利认知、动物福利报道或事件关注度、年龄、饲养经历和乳制品购买频率对不同收入群体动物福利乳制品的支付意愿影响存在差异。因此,为提高消费者对农场动物福利产品的支付意愿,促使养殖主体改善动物福利,提出政府应加强动物福利国民教育与专业教育,完善国家层面的动物福利相关法规、标准与制度,鼓励养殖主体开展动物福利改善行动,企业应开拓农场动物福利产品消费市场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对大蒜价格的波动特征进行分析,然后借助Minot效应模型来进一步分析大蒜价格波动对主产区的福利效应。得出的主要结论有:主产区短期总福利与长期总福利具有相同的变化方向,大蒜价格变动对短期、长期消费福利都产生负向影响,对短期、长期生产福利都产生正向影响;短期内,主产区总福利变动主要由CR和PR值决定,长期内,主产区总福利还取决于大蒜需求价格弹性和供给价格弹性;长期总福利优于短期总福利,但优势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2008年1-6月世界粮食市场的分析,发现呈现四大特征:世界粮食市场价格继续飙升;世界粮食价格的波动性增强;影响粮食价格的因素错综复杂;粮食实际价格长期下降趋势终结。展望未来,2008年世界粮食产量将达创记录水平.但世界粮食价格会持续走高并将继续波动;在世界粮食供求紧张的形势下,粮食价格支持及边境保护措施的灵活性会增强:生物燃料对粮食供需影响会日益显著。文章还对小麦、粗粮和稻米等主要粮食品种下半年的市场形势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粮食价格支持政策是我国稳定粮食供给的重要调控政策之一。本文利用2000-2013年中国小麦、稻谷和玉米价格、产量、需求量等数据,构建了以供需、成本和政策因素为主要解释变量的主粮产销区面板数据模型,通过在模型中引入虚拟变量和交叉变量,研究了价格支持政策对三种主粮市场价格的托市效应和产销区区域效应。研究发现,主粮价格支持政策起到了一定程度的托市作用,并且政策覆盖范围越广、执行力度越强,托市效应越明显;主粮价格支持政策在产销区的效应不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表明该政策并未实现对粮食主产区的利益补偿,反而加大了主粮区域性供求矛盾,致使部分主销区主粮价格过高。最后,提出通过适当规模经营降低粮食生产成本;逐步建立发挥市场机制的粮食价格支持政策;继续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的补贴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