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文斗 《林业科技》1998,23(5):12-13
对辽宁东部山区落叶松人工林进行了调查并建立了落叶松树高、胸径、材积定期生长量的预测模型,经过后验差检验,得到3种预测模型的精度均为1级,表明模型合理。可应用该模型对辽东山区落叶松人工林生长量进行长期预测,为森林调查、规划设计、地位指数的确定提供可靠数据。  相似文献   

2.
孙震  唐宇 《吉林林业科技》2021,50(6):7-10,25
利用森林经理调查资料、野外调查数据和CBM-CFS3模型,对辽东山区日本落叶松人工林生产力进行模拟.结果表明:Richards模型对辽东山区日本落叶松人工林的林龄-蓄积生长模拟效果较好,日本落叶松人工林净初级生产力(NPP)随着林龄增长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最后趋于稳定状态;林龄为20年左右时,NPP达最大值;日本落叶松地上生物量碳储量随林龄增长呈增加趋势,林龄为50年左右时达最大值.  相似文献   

3.
在白龙江中上游林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中,建立胸径与树高相关关系,应用形数法、一元材积公式法和二元材积公式法分别建立了6种立木材积模型,经材积系统偏差分析和材积误差分析后,从中筛选出V模(v)=0.012 067-0.003 397D+0.000 582D2作为该林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一元立木材积模型,其误差为1.409 0...  相似文献   

4.
刘芳  钱栋 《河北林业科技》2015,(2):50-51,60
以河北省隆化林业局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 Mayr.)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分析华北落叶松人工林胸径、树高以及材积生长过程,并利用不同的生长模型对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生长过程进行拟合,以找到最优模型。结果表明:华北落叶松的胸径生长在第16年连年生长量与总生长量曲线相交,此后平均生长量和连年生长量开始下降;华北落叶松的树高生长在第8~16年树高连年生长量呈现上升趋势,之后呈现下降趋势;华北落叶松的材积生长在前期呈现快速生长的趋势,并且在34a出现最大值,之后出现下降趋势,而平均生长量一直呈现比较平滑的上升趋势。Richards方程模拟华北落叶松人工林胸径、树高、材积生长过程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5.
为分析鄂西南日本柳杉(Cryptomeria japonica)人工林的生长过程,以石板岭林场39年生日本柳杉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选取12株标准木进行树干解析,采用Logistic、Richards、Schumacher等6种经验生长模型拟合了生长过程。结果表明:日本柳杉在鄂西南适应性强,39年生日本柳杉胸径、树高、材积总生长量分别为23.2 cm、18.9 m、0.383 9 m3;其速生期在第6—第24年,树高、胸径平均生长量峰值均在第24年;胸高形数0.55~6.32,呈反“J”形,第12年后胸高形数趋于稳定;胸径、树高、材积的最佳生长方程均为理查德方程;材积连年生长量始终高于平均生长量,林分未达到数量成熟。  相似文献   

6.
鄂西山区日本落叶松林相容性单株生物量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收集的36块标准地资料和建立的单株生物量模型基础上,基于非线性度量误差模型方法,对鄂西山区日本落叶松林相容性单株生物量模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鄂西山区日本落叶松单株生物量平均分配规律呈树干生物量树根生物量树冠生物量;所构建的日本落叶松相容性单株生物量模型,确定系数和预估精度均在0.90以上,模型拟合效果较好,预估精度较高,较好地解决了传统模型不相容问题;各组分生物量占总生物量的比例随直径的增大呈不同变化特点,客观反映了林木生物量随直径生长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鄂西山区日本落叶松人工林林分碳储量变化规律并确定碳储量成熟龄,利用8~41年生日本落叶松人工林87个标准地和249株样木树干生物量测定数据,以建立的单木树干生物量估算方程为基础,利用生物量扩展因子和碳系数推算出各林分单位面积碳储量,构建林分碳储量预估方程。结果表明:该区域日本落叶松人工林平均单株树干生物量为85.334 kg(2.694~395.214 kg),以胸径或树高为变量的一元和二元方程对单木树干生物量的拟合优度均在0.9以上,而二元方程拟合优度和精度更高;林分平均单位面积碳储量为77.465 t·hm-2(4.573~172.512 t·hm-2),其中单位面积碳储量为60~120 t·hm-2的样地占总样地数的64.4%;利用Richards、Korf和Compertz 3个模型对林分碳储量进行预估,林分碳储量及其平均和连年碳积累量均十分相近,其中最大连年碳积累量和最大平均碳积累量分别为6.2和3.9 t·hm-2左右,峰值林龄分别为13~15 a和23 a。Richards、Go...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讨吕梁山林区引种日本落叶松林分的生长规律,更好地为合理经营该地区的日本落叶松人工林提供依据,对吕梁山林区引种30年的日本落叶松进行了样地调查及树干解析,并以华北落叶松为对照,建立起胸径、树高和材积生长过程模型,分析其生长规律。结果表明:(1)同林龄下日本落叶松的胸径、树高、材积均比华北落叶松大。(2)日本落叶松、华北落叶松在吕梁山区的初始间伐期应在第10年左右。(3)日本落叶松的胸径连年生长量与平均生长量在13~14年相交,而华北落叶松则相交于17年。(4)日本落叶松的树高连年生长量与平均生长量约在7年相交,而华北落叶松则相交于19年。(5)日本落叶松、华北落叶松还处于材积生长期,没有到达数量成熟期。  相似文献   

9.
以太子河林场日本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Logistic、Richards、Gompertz、Mitscherlich、Schumacher、修正Weibull等6种理论生长方程,建立日本落叶松人工林树高、胸径、材积的生长模型。结果表明:日本落叶松胸径生长拟合方程为D=76. 084-77. 406exp(-0. 016A),树高生长拟合方程为H=25. 663exp[31. 488exp(-0. 088A)],材积生长拟合方程V=317. 355[1-exp(-0. 002A)^(2. 262),各方程拟合效果均显著。使用未进行建模的19株日本落叶松解析木对所建立的预测模型进行t检验,模型预测值与实测值之间无显著差异(P> 0. 05),能够较好地预测林分的生长动态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10.
三江平原丘陵区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立木材积表的编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三江平原丘陵区佳木斯市孟家岗林场的长白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进行根径(D0.0)、去皮胸径(D去)、树高(H)同胸径(D)关系的研究,结合解析木结果,建立一元和二元立木材积模型、根径立木材积模型和树皮材积模型。结果表明,长白落叶松胸径是根径的0.730 7倍,去皮胸径是带皮胸径的0.942 7倍,树高模型为H=121.0-13 754.9/(D+116.6);一元和二元立木材积(V)模型分别为V=0.000084738D2.7516和V=0.000 03D1.88737H1.19248,根径立木材积(V)模型为V=0.0002D0.022652;一元和二元树皮材积(V皮)模型分别为V皮=0.000051724D2.1911和V皮=0.000 059D2.311560H-0.163587。  相似文献   

11.
根据在鄂西大老岭林场进行的日本落叶松中龄林4种施肥量、3种N与P配比、2种施肥次数的3a试验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施肥量、不同N、P比、不同施肥次数对日本落叶松中龄林生长影响不显著;但14a生B1材积生长比其它平均材积提高28.4%。施肥组合8(A1B1C1)各年生长量均高于其它组合的生长量,其材积比其它平均材积提高32.8%。  相似文献   

12.
合理的造林密度是提高人工林生产力的重要手段,是获得人工林优质速生丰产的重要途径之一。为充分发挥日本落叶松林分最大的生产潜力,2005年3月,在建始县高岩子林场开展日本落叶松造林密度对比试验,分析造林密度对日本落叶松人工林生长的影响,包括对胸径、树高、单株材积、单位面积蓄积量、保存率等影响,结果表明:日本落叶松人工林的初植株行距以3 m×2 m的单位面积收益最大。  相似文献   

13.
塞罕坝地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二元立木材积表编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塞罕坝地区华北落叶松林为研究对象,抽取具有代表性的样本120株和检测样本17株,利用二元回归方程编制二元立木材积表。选取5个常用的二元材积模型,应用ForStat2.0软件,利用最小二乘法拟合计算模型参数,并利用F检验和未参与建模的17株样本对其精度和适用性进行检验,确定最适用模型为山本和藏式:V=0.000 084 D~(1.747 818)H~(1.005 244),利用此式编制了塞罕坝地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二元材积表,旨在为林业生产实践提供科学依据,实现塞罕坝森林资源科学经营。  相似文献   

14.
骆崇云 《辽宁林业科技》2014,(3):51-52,60,76
通过外业调查,用493株随机样本资料建立了二元立木材积模型,经过4个二元材积式的比较研究,确定最优二元材积模型为V=0.000 057 41D1.770 352 19H1.125 030 45。并用132株独立随机样本进行适用性检验。结果表明,该材积模型适用于辽宁地区,在此基础上编制辽宁华北落叶松二元立木材积表。  相似文献   

15.
为了了解太岳林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的生长动态,为华北落叶松的科学经营管理提供技术参考和理论依据,笔者对太岳林局七里峪林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解析木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华北落叶松的生长过程,建立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树高、胸径、材积的生长模型。结果表明,适合胸径生长过程的最优模型为Korf方程,适合树高、材积生长过程的最优模型为Richards方程,决定系数R2值均大于0.99.华北落叶松胸径的连年生长量在第9 a达到最大值0.95 cm,连年生长量曲线与平均生长量曲线相交在第17 a.树高连年生长量在第9年达到了最大值,9 a~12 a连年高生长量相同,连年生长量曲线与平均生长量曲线相交在第16 a.材积在9 a~15 a时连年生长量快速增长,15 a~21 a时连年生长量逐渐减缓;此后,在21 a~27 a时,连年生长量又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直到第27 a,华北落叶松材积的连年生长量曲线与平均生长量曲线没有相交,说明七里峪林场的华北落叶松林分还没有达到成熟期,正处于生长期。  相似文献   

16.
辽东山区日本落叶松用材林优树选择标准的商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辽宁东部山区日本落叶松用材林的调查,初选优树25株,优势木75株。经过t经验,初步确定日本落叶松用材林优树选择的最低标准为:树高超过优势木平均树高的8%,胸径超过优势木平均胸径的14%,材积超过优势木平均材积的46%,该标准适用于辽宁省东部山区日本落叶松用材林的优树选择。  相似文献   

17.
冀西北山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材积与生物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冀西北山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材积的变化和生物量的分配规律,建立了树干材积和生物量之间的回归模型,结果表明:随着树木的生长,树高达到一定高度后,树高生长减缓,材积的年平均增长量呈增加趋势;各器官生物量分配从大到小依次为干>根>枝>叶,随林龄的增加都呈增加趋势;树干生物量与其材积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关关系,回归方程精度高,可用于该地区华北落叶松的生物量和材积的换算。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日本落叶松的生产力(与华北落叶松对照)进行了调查研究。证明在冀北山区低纬度、较低海拔条件下,日本落叶松材积生长优于北华落叶松,其差异达到显著水平。文内分析了导致日本落叶松生产力高的主导因子,及其与土壤、气候、林龄的关系,论证了日本落叶松适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以黑龙江省拜泉县为试验点,对兴安落叶松人工林的生长及生长模型进行研究,目的在于确定它的适宜生长环境、生长高峰期及生长规律,使林木在最有价值期获得管护。结果表明,兴安落叶松人工林适合阴坡湿润的环境,5~10年为生长高峰,材积平均生长量采用V=a+b1A+b2A2模型。  相似文献   

20.
该文从森林经营角度阐述了日本落叶松商品林的经营特点,系统提出不同经营目标的定向培育技术措施,同时对日本落叶松人工林的更新技术要点进行归纳总结,用于指导日本落叶松商品林的定向培育,为今后辽东山区日本落叶松商品林经营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