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科技是农业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撑。首先对北京市农业科技产出的滞后时间进行测算,并根据滞后期计算得到北京市农业科技产出的实际产出值。然后,基于农业科技的直接产出与间接产出视角,利用增加滞后因素的DEA模型对北京市2000—2016年的农业科技直接产出与间接产出分别进行DEA效率测算,并分别与未考虑滞后期的北京市农业科技DEA效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北京市农业科技DEA效率在整体上是规模有效与技术有效的,部分年份农业科技DEA效率处于无效状态的原因为规模效率的无效。最后,提出了相关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内涵、构成因素和形成机理的分析,得出相应评价方法的复杂性,并指出目前几种评价方法的的缺陷。接着应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分析比较了地区农业生产在相同时期的投入和产出效率,将DEA有效的地区作为一类,而对非DEA有效的地区进行DEA评价,可以得到地区农业按不同效率水平的分类。通过对1995年浙江省各地区农业生产投入产出数据应用DEA方法进行了计算,其结果可为浙江省农业生产的现代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农业科技投入与产出之间存在滞后性,而且常常被忽略。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测算出农业科技投入与产出的灰色关联度,并通过显著性检验确定滞后期,进而建立具有滞后因素的改进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利用考虑滞后期的DEA模型对历年的我国农业科技投入产出进行DEA效率测算研究,并与未考虑滞后期的我国农业科技投入产出DEA效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农业科技投入产出DEA效率在整体上是DEA有效的,而规模无效是导致大多数非DEA有效年份DEA效率无效的重要原因。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调整优化农业科技资源投入结构,增强规模优势等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我国正处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关键时期,而科技是农业快速发展的重要手段。基于熵值法计算出我国各省份农业科技发展程度与相对农业科技产出,并利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对我国2005、2010、2015年各省份的农业科技DEA效率进行比较静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多数省份的农业科技DEA效率处于非DEA有效状态,2005—2015年我国整体农业科技水平呈下降趋势;大部分省份农业科技DEA效率处于无效状态,这是因为纯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的发展存在严重失衡。最后,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科技进步是农业快速发展的关键,研究中国农业科技发展现状,对于推进其农业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基于熵值法,研究各省(市、自治区)农业科技发展水平与相对农业科技产出状况,并利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对2015年各省(市、自治区)农业科技投入效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多数省市的农业科技DEA效率处于非DEA有效状态,且各省(市、自治区)科技DEA效率差距较大; DEA效率无效状态的原因多为纯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的发展存在严重失衡。最后,提出了相关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6.
基于三阶段DEA模型,对四川省各市(州)2018年农业生产效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通过SFA回归发展农林水事务支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化率以及工业化水平对投入指标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剔除环境因素和随机因素的影响后,四川省各市(州)的生产效率发生了显著性变化,各地区的农业生产效率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环境和随机因素的影响,存在着一定的提升空间;自贡市、攀枝花市以及绵阳市等地区农业生产未达到生产前沿面的主要原因是规模效率非DEA有效;泸州市、巴中市、广元市等地区农业生产未达到生产前沿的主要原因是纯技术效率非DEA有效。基于各地区不同的效率情况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讨论,提出了推行规模化、集约化农业生产模式,加强农村土地流转,引入先进农业管理理念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基于三阶段DEA模型,对四川省各市(州)2018年农业生产效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通过SFA回归发展农林水事务支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化率以及工业化水平对投入指标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剔除环境因素和随机因素的影响后,四川省各市(州)的生产效率发生了显著性变化,各地区的农业生产效率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环境和随机因素的影响,存在着一定的提升空间;自贡市、攀枝花市以及绵阳市等地区农业生产未达到生产前沿面的主要原因是规模效率非DEA有效;泸州市、巴中市、广元市等地区农业生产未达到生产前沿的主要原因是纯技术效率非DEA有效.基于各地区不同的效率情况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讨论,提出了推行规模化、集约化农业生产模式,加强农村土地流转,引入先进农业管理理念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选取农业机械总动力、农药使用量、化肥施用量和农业保险保费收入作为区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投入指标,农业生产总值作为产出指标,构建了DEA模型对内蒙古自治区12个地市农业循环经济相对有效性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3个地市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相对有效,9个地市相对无效;化肥施用过量和农药使用过量是各地区农业循环经济非DEA有效的主要原因,同时文章还特别指出农业保险对农业产出的影响,9个盟市中,7个盟市规模经济递减,这些地区农业经济增长方式亟待转变.  相似文献   

9.
基于DEA的黑龙江垦区农业科技创新投入效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DEA模型,以黑龙江垦区2002~2016年农业科技创新投入产出数据为样本,建立了黑龙江垦区农业科技创新效率评价指标体系,从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三个方面分析了黑龙江垦区农业科技创新投入产出效率。结果表明,2002~2016年的黑龙江垦区的综合技术效率均值为0.913,小于1,表明黑龙江垦区的农业科技创新投入产出效率未达到DEA有效。针对黑龙江垦区的农业科技创新投入资金、人才、设备等利用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了提升黑龙江垦区农业科技创新效率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为实现农业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提供参考,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模型对山东省2008-2017年的农业生态效率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发展对策建议。结果表明:山东省农业生态效率总体呈“W”走势,各地区间的农业生态效率存在不均衡发展;技术进步指数对农业生态效率提升贡献最大,是农业生态效率提高的主要因素,综合技术效率指数、纯技术效率指数和规模效率指数对农业生态效率有待进一步提升;17个市的投入产出效率不同,部分地市属于非DEA有效,农业产出率不足,投入要素存在冗余。建议从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推广应用清洁生产技术、提高农业机械技术效率和提升农村从业人员的能力等方面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11.
基于DEA模型的陕西各地区农业技术效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测量了陕西省各地区的农业技术效率。发现各地区纯技术效率差异较大,而规模效率水平都较高,在94%以上。影响效率低的地区的原因主要是农业机械动力和土地的使用效率低下,农业生产粗放。提出要建立技术集约型农业、进一步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来提高陕西农业技术效率。  相似文献   

12.
数据包络分析(DEA)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绩效评价方法,相对于传统的评价方法,其评价结果更客观。因此。利用DEA方法对中国17家农业上市公司的经营绩效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中国农业上市公司的整体效率有待提高:只有5家农业上市公司是DEA有效的。其余12家农业上市公司则是非DEA有效的。进一步分析发现非DEA有效的农业上市公司多是规模收益递增的,表明农业上市公司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求改善农业上市公司绩效的路径。  相似文献   

13.
为实现农业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提供参考,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模型对山东省2008-2017年的农业生态效率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发展对策。结果表明:山东省农业生态效率总体呈"W"走势,各地区间的农业生态效率存在不均衡发展;技术进步指数对农业生态效率提升贡献最大,是农业生态效率提高的主要因素;综合技术效率指数、纯技术效率指数和规模效率指数对农业生态效率有待进一步提升;17个市的投入产出效率不同,部分地市属于非DEA有效,农业产出率不足,投入要素存在冗余。建议从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推广应用清洁生产技术、提高农业机械技术效率和提升农村从业人员能力等方面进行改进,以提升山东省的农业生态效率。  相似文献   

14.
基于DEA的农业循环经济相对有效性评价——以四川省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棵  于苏俊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3):5633-5635
选取农业能耗指数、化肥施用量、农作物播种面积、农林牧渔业从业人员作为区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投入指标,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粮食单产作为产出指标,构建了DEA模型对四川省21个地市农业循环经济相对有效性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13个地市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相对有效,8个地市相对无效;劳动力资源过剩和土地资源利用不足是各地区农业循环经济非DEA有效的主要原因;各地根据各自的问题调整投入,同时以"3R"原则为指导,采取各种措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程度将会有所提高;21个地市州中,眉山市和广安市规模经济递减,两地农业经济增长方式亟待转变。  相似文献   

15.
运用超效率DEA模型和Malmquist指数法对2008~2013年包括宁夏在内的西部12省(市)区的农业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宁夏农业科技资源配置处于相对有效状态,但其效率值在波动中呈明显的下降趋势;宁夏农业科技资源配置的Malmquist指数总体呈增长态势,主要得益于技术进步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内蒙古自治区农业循环经济相对有效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化肥、农药、农用塑料和薄膜使用量、农业能源消耗量、农作物播种面积、农林牧渔从业人数6项指标作为资源减量投入指标,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农林牧渔总产值和粮食单产3项指标作为产出指标,构建区域农业循环经济评价体系,利用DEA方法对内蒙古自治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进行评价.经过比较发现,在DEA模型下:鄂尔多斯市、巴彦淖尔市、兴安盟、通辽市、阿拉善盟和赤峰市相对有效性值小于1,DEA无效,其投入、产出的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不佳,即决策单元既存在投入产出效率损失,又存在结构问题.其余5个盟市相对有效性值均等于1,DEA有效.决策单元的投入与产出均为技术有效和规模有效.对其余5个盟市作进一步的超效率DEA分析,发现其相对有效性值由高到低分别为:呼伦贝尔市、锡林郭勒盟、包头市、乌兰察布市和呼和浩特市.分析相对无效地区其原因发现,在投入端,各地区均存在农业能源过量消耗、耕地不能高效合理使用、化肥农膜过量使用和劳动力过剩等问题,农业生产资料的过量投入直接导致农业生产成本增加,而劳动力过剩导致了大量人力资源的浪费,并因此降低了区域内整个循环经济的效率.因此,积极调整内蒙古自治区农业产业结构、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变农民传统观念、坚持科技兴农富农、技术创新成为内蒙古自治区发展循环农业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运用超效率DEA模型和Malmquist指数法对20082013年包括宁夏在内的西部12省(市)区的农业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宁夏农业科技资源配置处于相对有效状态,但其效率值在波动中呈明显的下降趋势;宁夏农业科技资源配置的Malmquist指数总体呈增长态势,主要得益于技术进步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海南省农业生产效率的DEA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唐尧艳  蔡对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0):12454-12455,12463
在总结国内一些运用DEA研究农业生产效率的文献的基础上,运用DEA模型对海南省18个县市2002、2005、2008年的农业生产效率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2005年海南省由于遭受罕见的旱灾和风灾,其各市县的农业生产的有效性值均相对较低;2002、2005和2008年农业生产均属于DEA有效的地区是琼海市、屯昌县、临高县、儋州市、琼中县和白沙县;2002年的海口市、五指山市、保亭县,2005年的陵水县和2008年的三亚市、东方市也属于DEA有效地区,表明这些地区在相应年份其投入产出处于最佳状态。最后对2008年海南省6个非DEA有效市县进行投影分析,据此指出了改善这些地区农业生产效率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基于MAXDEA模型的新疆农业科技创新效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MAXDEA模型,以新疆农业科技创新的输入和输出数据为依据,2007—2017年为样本,建立了一个研究新疆农业科技创新效率的模型,计算其综合技术、纯技术和规模效率,分析新疆农业科技创新的效率。结果显示,新疆农业科技创新的综合技术效率的平均值等于0. 953,小于1,说明新疆农业科技创新的输入和输出效率未达到DEA有效。针对新疆农业科技创新投资人才、资金、设备等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了提升新疆农业科技创新效率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陈洪跃  肖洪安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4):7595-7596,7619
简述了有关农业生产效率的文献,介绍了DEA方法的概念以及DEA有效、非有效,规模效益递增、不变、递减的界定方法。根据重庆市1997~2007年的相关统计数据,以农林牧渔业总产出作为产出指标,以农林牧渔业总劳动力、农作物总播种面积、农业机械总动力、化肥施用量(折纯量)、役畜以及有效灌溉面积作为投入指标,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对重庆市1997~2007年的农业经济效率进行了测算,并分析了其规模效益。结果表明,直辖后重庆市农业在投入规模方面还有待优化,农业生产效率总体不高,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重庆市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农业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基于此,提出了提高重庆市农业生产效率的相关建议:推行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户组织化程度和产业化经营率;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加强农业科技投入和推广力度;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资源利用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