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最近,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了2009年进一步强农惠农的4项重大举措。1.强化农业基础,稳定农业生产。要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调动主产区和种粮农民积极性,加强粮食战略工程建设。积极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推动大宗作物区域化布局,启动长江流域和黄淮海地区棉花生产基地建设,重点支持东北地区优质大豆、长江流域"双低"油菜、适宜地区  相似文献   

2.
粮食主产区农业现代化水平评价及其空间非均衡性演变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从农业生产要素投入、结构与模式、产出水平、农村经济发展、农业可持续性5个方面选取了16项指标,采用GIS技术、基尼系数、马尔科夫链等方法,分析粮食主产区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探讨其时空变化及其内部动态演变。结果表明,2000—2016年粮食主产区农业现代化水平均值为0.394,区内各省区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差距明显,其中黑龙江、内蒙古和吉林3省始终位于发展水平的高值区,河北、河南、安徽、湖南和四川5省始终属于中低值区,而辽宁、山东、江苏、湖北和江西5省则在中值区和较高值区在之间转换。粮食主产区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基尼系数整体有所扩大,其中东北地区和长江流域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基尼系数呈现明显波动上升,华北地区则呈现快速上升、快速下降和持续上升的3阶段变化特征。东北—华北、东北—长江流域和华北—长江流域之间的差距是导致粮食主产区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差异化的主要原因,其对总体差距的贡献率由2000年的72.79%下降到2016年的65.70%,东北、华北、长江流域地区内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差距的贡献率则由20.62%上升到26.03%。受农业生产自然资源禀赋和农业生产条件的制约,粮食主产区各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状态流动性较低,较为稳定地位于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中值区和较高值区。因此,提出推进农地适度规模经营,强化区域间农业的全方位交流与合作,协同提升粮食主产区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我国中部地区粮食生产波动性的成因及其政策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部地区是我国粮食主产区,1978-2008年其粮食产量占全国比重平均为30.33%。运用改革开放以来中部地区粮食生产的相关数据,采用粮食生产波动指数,对中部地区粮食生产的波动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978-2008年中部地区粮食产量在波动中呈现出明显的增长趋势,并且具有波动频繁、周期短、幅度大等主要特点。针对中部地区粮食生产波动的特性,系统分析了政策导向及粮食价格、耕地总量和粮食播种面积、农业物质和技术投入、粮食流通体制等经济社会因素方面对中部地区粮食生产波动的影响。结合中部地区粮食生产基地建设实际,从加强耕地保护、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加大财政对农业支持力度和粮食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建立粮食生产预警机制、稳定粮食生产价格,推进农业科技进步等方面,提出了稳定中部地区粮食生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长江流域是“全国农业发展纲要”中规定粮食产量由四百斤到八百斤的主要地区,也是复种面积要达到百分之二百左右的主要地区,同肘也是我国水稻的主要产地,几乎有三分之二的面积和产量集中在这个地区。一九五八年水稻的产量占我国粮食总产量的百分之四十五,所以为了提前实现全国农业发展纲要,增加长江流域水稻的每亩产量和总产量,是有非常重大的意义的。长江流域的水稻栽培,在解放前,除湖南、江西、浙江的南部栽培有双季稻外,  相似文献   

5.
<正>湖北省襄阳市是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首个百亿斤粮食生产大市,粮食总产量占湖北全省近1/5,果菜茶生产水平居全省前列,猪牛羊出栏量全省第一。作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襄阳市既要面临当前种粮效益偏低的形势,又要扛稳带领农民增收致富的重任。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关键节点,襄阳市以增强农业农村发展内生动力为抓手,全面推进全市农业农村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6.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发出通知说,为了有利于促进农业和粮食生产结构的调整,引导农民根据市场要求,合理安排粮食生产,从2000年新粮上市起,黑龙江、吉林、辽宁省以及内蒙古自治区东部、河北省北部、山西省北部的春小麦和南方早籼稻、江南小麦退出保护价收购范围,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的玉米也退出保护价收购范围。 通知说,去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完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政策措施的通知》已明确规定:“黑龙江、吉林、辽宁省以及内蒙古自治区东部、河北省北部、山西省北部的春小麦和南方早籼稻、江南小麦,从2000年新粮上市起退出保护价收购范围”。这是国务院针对粮食生产和流通中出现的新情况作出的重要决策,对于调整优化农业和粮食生产结构,保护农民的  相似文献   

7.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195-195
要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决不能因某些品种和局部地区供求关系的变化而出现认识上的反复,决不能因年度的丰歉而出现工作上的摇摆。要进一步落实各地区的粮食安全责任,调动主产区和种粮农民积极性,加强粮食战略工程建设。积极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推动大宗作物区域化布局,启动长江流域和黄淮海地区棉花生产基地建设,  相似文献   

8.
襄阳是农业大市、水利大市,是长江流域第1个百亿斤粮食大市。通过实施以"水"促"粮"战略,大力开展以"强基础、补短板"为主的水利工程设施建设,襄阳粮食生产大有潜力可挖。  相似文献   

9.
江苏省粮食生产布局变化分析及功能区发展定位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粮食生产区域合理布局是保障地区粮食安全的关键。近年来粮食生产区域布局的变化反映了江苏省农业资源禀赋在地区间重新配置的发展历程。传统农业优势生产区域苏南粮食播种面积明显缩小,苏北和苏中地区逐渐成为全省粮食生产基地。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入及确定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的新形势下,江苏省如何发挥区域间优势资源禀赋条件,确立中长期粮食生产功能区发展方向,实现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是今后一段时期江苏省农业发展的重点。在梳理江苏省各区域粮食生产格局变化态势的基础上对江苏省粮食区域结构布局变化动因进行分析,根据江苏省各区域资源禀赋特点和发展趋势,提出促进江苏省粮食生产功能区的区域布局与发展定位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正>耕地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其质量优劣直接影响一个地区粮食产量的高低和社会的长治久安。黄淮地区是我国粮食主产区,在全国粮食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研究该地区耕地质量等别演变对于及时掌握粮食产量变化、促进粮食增产具有重要的意义。正阳县是黄淮地区的典型农业大县,耕地面积广阔,研究其耕地质量等别变化规律和趋势较能科学反应黄淮地区耕地质量变化状况,并为下一步制定相关农业政策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1.
由于出口国粮食出口限制及转变粮食用途将对粮食价格产生战略影响,而过度消费则提高了粮食生产价格和二次粮食资源转化成本。粮食生产对粮食安全有着重要影响,我国是季风气候区,农业的维系长期主要靠"水利共同体"的形成,其农村的特征是"高密度稻作社会"的农村空间。季风地区发展农业粮食生产要克服"共有地的悲剧"问题,及时将粮食生产与消费紧密结合的共同农村空间的形成是今后农业和粮食安全长远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安徽省沿淮地区粮食生产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安徽是农业大省,也是全国重要商品粮生产基地,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沿淮地区是安徽主要产粮区,该区大多县为安徽省产粮大县,粮食生产在安徽省乃至全国都占有重要位置。文章论述了沿淮地区粮食生产、加工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业科技支撑,加大支持投入力度,加快推进土地流转,大力发展粮食加工业,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等提高沿淮地区粮食生产、加工综合能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选取2005—2020年反映大湘西地区粮食生产与农业结构调整水平的数据,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研究大湘西地区粮食生产与农业结构调整之间的协调性。结果显示,大湘西地区粮食生产与农业结构调整之间关系在多数年份处于不协调状态,亟待深化协调发展研究。基于此,提出坚持以确保粮食安全为前提调整农业结构,培育新型农民、发展特色农业,加强农业生产科技支撑、推进现代化农业建设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发出通知说 ,为了有利于促进农业和粮食生产结构的调整 ,引导农民根据市场要求 ,合理安排粮食生产 ,从2000年新粮上市起 ,黑龙江、吉林、辽宁省以及内蒙古自治区东部、河北省北部、山西省北部的春小麦和南方早籼稻、江南小麦退出保护价收购范围 ,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的玉米也退出保护价收购范围。通知明确了退出保护价收购范围粮食品种的收购政策 :———对国务院规定退出保护价收购范围的部分粮食品种 ,拓宽粮食收购渠道 ,要允许和积极鼓励经省级或地(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会同粮食行政管理部门批准的粮食加工、饲料…  相似文献   

15.
吉林省东南部地形以丘陵和小面积的冲积平原为主.农业以粮食、饲料生产、畜牧业、特产业等多种农业生产方式共同发展.由于粮食产业存在生产成本高、经济效益低的问题,粮食生产作为主要农业生产受到一定影响,尤其是中国加入WTO,当地的农业生产将会面临国外农产品成本低、质量高的冲击,如何加强东南部地区农业生产,提高生产力,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是摆在吉林省东南部地区农业工作者面前的尖锐课题.  相似文献   

16.
粮食主产区作为我国农产品主要供应基地,确保主产区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对全力抓好粮食生产,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10—2020年13个粮食主产区面板数据,选用熵值法、Dagum基尼系数及分解法、ArcGIS可视化功能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法测算粮食主产区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并探究其区域差异和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粮食主产区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在时间上呈上升态势,在空间上表现为由中低水平地区向中高水平地区缓慢过渡、东北地区向中南部地区逐渐推进的演变趋势,其空间集聚特征逐渐弱化。三大地区内区域差异不断减小,但区域间的差距仍是农业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原因。提出应重点优化农业生态效率,统筹兼顾各地区农业农村发展,充分利用经济高水平地区的辐射作用推动粮食主产区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利用GM(1,1)模型对2009—2016年我国粮食主产区的粮食产量数据进行拟合消除其波动性,然后利用灰色关联模型分别对粮食主产区13个省的粮食生产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灰色关联度计算并排序分析。结果表明:黑吉辽三省粮食生产的前三位影响因素均为农业机械总动力、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和粮食作物单产;黄淮海地区及长江中下游地区粮食生产的前三位影响因素均为粮食播种面积、粮食作物单产和农业农村劳动力;四川地区粮食生产的前三位影响因素为粮食作物单产、农业农村劳动力、粮食播种面积;内蒙古地区粮食生产的前三位影响因素为农业机械总动力、受灾面积、农业生产总值。从灰色关联分析的结果可以看出,地区的差异性带来影响因素的差异性和相近地理区域的相似性,可为各地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基于黄淮海平原和长江流域粮食主产区部分省份296个农户的调查数据,运用多元Logistic模型,实证分析了农户粮食生产的技术需求及其影响因素,并提出对策。研究发现,农户对粮食生产的主要技术需求是生产资料、耕作、机械、灌溉、田间管理等产前和产中技术,而对收割储运等产后技术的需求相对较弱;受教育程度、种植规模、是否拥有农机具、是否接受过技术培训对农户粮食生产技术需求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年龄和非农收入占家庭总收入比重则对其具有不同程度的显著负向影响。要提升农户粮食生产技术需求,应提高农户科学文化水平,加强对农户的粮食生产技术培训,鼓励种粮农户开展适度规模经营,加大政策性农业保险支持力度。  相似文献   

19.
为厘清农业数字化对粮食生产安全的影响效应,基于粮食主产区13个省份2011—2021年的省级面板数据,采用熵权法构建了农业数字化和粮食生产安全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建立面板数据基准回归模型和门槛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农业数字化对粮食生产安全产生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1)农业数字化的发展对保障粮食生产安全有显著的正向效应,但其影响效用只有农业数字化水平发展到一定程度才能充分显现;2)当农业数字化处于较低水平时,对粮食生产具有一定的负向效应;当农业数字化水平提升至较高水平时,对粮食生产安全的影响会转变为正向促进作用;3)进一步研究发现,农业数字化建设对粮食生产安全的影响存在地区差异,农业数字化对华北平原及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的粮食生产安全产生了显著的正向效应,而对东北平原粮食生产安全未产生显著影响。因此,我国应充分把握农业数字化发展机遇,推动农业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为粮食生产安全提供有力保障;因地制宜采用不同的农业数字化推进策略,以有效保障区域粮食生产安全;搭建区域协作机制,共享农业数字化发展经验。  相似文献   

20.
本文结合山东中部LZ地区粮食生产实践,分析总结了该地区粮食生产现状、成果和经验,并探析了该地区粮食生产过程中需进一步提升的环节。在此基础上,提出继续落实惠农政策,不断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扶持和培育龙头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特色产业及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等稳定粮食生产的实践策略,为提升粮食产能,保障粮食安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